但谢宁总是拗不过他娘,谢母总担心她的宁哥儿受苦,现在还要再加上一个小果儿,她恨不得帮他俩把吃穿住行全安置好。
谢宁推却不过,只好带着几车东西回陆府。
他回京没给爹娘孝敬什么好东西,却从侯府带了几车东西走,活像是出嫁的哥儿,过得不好回娘家打秋风。
谢宁觉得自己没给爹娘兄嫂送什么好东西,都是些在云南常见的普通物品,比如产量极少的橡胶轮胎、各类珍贵药材、香水等等。
但这些东西在京城可是稀罕物,行商们从云南的工厂拿货都困难,再运到京城来,数量就更少了,即便是以谢母的身份,也很难买得到。
不光是谢母喜欢,大嫂和秦竹也喜欢,还有谢瑾的媳妇儿,谢宁的侄媳妇也被俘获了。
如今京中谁不想拥有一瓶香水,谢宁一送就是全套,各种香味都有,她们可以在手帕交面前炫耀了。
秦竹则是对橡胶轮胎青睐有加,他开的明竹镖局,底下人经常要走南闯北押镖,有了橡胶轮胎,路能好走一些。
陆家的宅子谢母早就让人打扫好了,小果儿如今一个人睡一个院子,谢宁让他自己选择。
小果儿把宅子都走了一遍,最后选了陆川谢宁居住的正院隔壁。
谢宁惊讶:“你刚才不是很喜欢靠近池塘的院子吗?怎么会选这个院子?”
小果儿选的院子比较小,里面的景致摆设也很一般,谢宁想不明白小果儿怎么会选这个院子?
小果儿左看右看就是不看谢宁,像是有些不好意思,他说:“我是挺喜欢那个院子,但这个院子也很好,我也很喜欢的。”
喜欢?谢宁怎么不记得,刚才小果儿有表示过喜欢?
陆川倒是看出了小果儿的小心思,但他没打算给他救场。
这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平时撒娇的时候什么最喜欢阿爹、最爱阿爹都能说得出口,但有些时候却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谢宁不信小果儿的话,还一个劲儿地追问他,小果儿被问得受不了,最后一跺脚,红着脸喊道:“就是想离你们近点不行啊?!!”
喊完小果儿就跑进了那个院子,荷花啧了一声:“小公子都让公子您别问了,您还问,这下把人羞到了吧!”
然后荷花转身跟着小果儿进了他的院子。小果儿稍微长大一些后,谢宁就让荷花跟着他,刘嬷嬷到底是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照看他。
留下谢宁一脸无辜,他只是想知道原因而已。陆川揶揄他:“看你,把小果儿气跑了。”
谢宁当即反击:“你敢叫他小果儿,信不信我跟昭哥儿告状?”
两人现在不会当着小果儿的面叫他小名,但私下闲聊时,还是习惯叫小名。一旦陆川惹谢宁不高兴了,谢宁就会向小果儿告状,然后陆川就会被小果儿歪缠打滚,常常要许诺很多好吃的才能被放过。
有时候陆川也会告谢宁的状,但小果儿还指望谢宁带他玩,总是哄两句就被轻轻放过了。
陆川立马举手投降:“我错了。小果儿应该是觉得自己长这么大了,还和爹爹住隔壁觉得不好意思,等过一会儿就好了。”
谢宁勉强接受了陆川的说法,没有追到他院子里,而是和陆川回了他们的院子。
现在已是五月初,天气还算清凉,经过一个春天的滋润,万物生长,到处都是绿意。
两人刚踏进院门,就注意到院子里那颗茂盛的大树,看着熟悉的景色,谢宁和陆川都不禁停住了脚步。
两人回忆起在这颗大树底下的悠闲时光,陆川感慨道:“之前天热的时候,我喜欢在树下看书学习,你就躺在旁边吃点心看小说,好不惬意啊。”
谢宁矢口否认:“哪有?我那是在看稿子,是正经事儿。可别把我说得那么轻松。”
虽然这些稿子是下面记者筛选出来的优质稿子,他完全是当小说看。
陆川也不和他较真,牵着谢宁的手就进了屋里,屋子里的各种摆设都没变。在这熟悉的院子,两人在外漂泊了九年的心,终于回到了家。
陆川和谢宁这才发现,他们已经把这座宅子当做他们的家了。
小果儿很快就过了那个害羞劲儿,面色如常来找他两个爹爹,谢宁便带着小果儿在正院闲逛。
谢宁会给小果儿说他和陆川在这个地方经常做什么,比如夏天的树下,冬日的烤火,夜晚的书桌。
小果儿对两个爹爹的日常故事很感兴趣,一路听得津津有味,陆川跟在两人身后,时不时补充一两句。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让人不忍心打扰他们,但齐管家却不得不打断。
“大人,公子,宫里来人了。”
陆川惊讶:“宫里来人?”他才回京第二天,还没到吏部去交接,圣上就知道了?
齐管家点头:“是的,看样子好像是来宣读圣旨的。”
这话一出,陆川一家三口都会屋里换了一套正式的衣裳,然后齐齐来到正堂。
“云南知府陆川,治理云南有大功,云南百姓间冲突渐少,百姓富裕,税收倍增……今擢升其为正三品吏部侍郎,兼任正二品太子太傅,钦此!”
“谢氏哥儿……传道有功,致使云南学子倍增,今封其为二品诰命夫人,钦此!”
第267章 相聚
“我说你小子,升官升得也太快了吧?!!”苏幕没忍住,用折扇戳了戳陆川的胸口。
“就是,才刚刚而立之年,竟已经做到了正三品的吏部侍郎,还兼任了太子少师,你这妥妥是人生赢家啊!”席东也没忍住跟着揶揄。
但两人都没有嫉妒的心思,毕竟路都是自己选的,陆川能有这番成就,是他努力的结果。
那天接到圣旨后,第二天陆川就进宫谢恩了,圣上对陆川在云南的作为大肆赞扬,还赏赐了不少东西。由于陆川在京城已经有宅子居住,便给他赐了一个田庄,以示对陆川的看重。
而且圣上还特意让他多休息几日,再去上岗点卯,陆川因此有几天假期,和几位好友相聚一堂。
这些年来,几人一直有通信,各自对其他几个好友的情况都有些了解,苏幕唐政席东三人都在京城,三人间联系比较多。
刘扬在北疆做出了一番政绩,后面被调到了湖广当知州,陆川和谢宁回京时,经过湖广特意绕道,和刘扬木橙见了一面。
可能是操劳过度,加上刘扬蓄上了胡须,明明才三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像是四十岁,跟陆川都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了。
木橙倒是显得还年轻,两人站在一起完全不像是青梅竹马,倒像是老夫少妻。当时陆川都没忍住,劝刘扬多打理打理自己,毕竟哥儿也是看夫君的美色的。
陆川和谢宁在那里停留了三天,陆川就念叨了刘扬三天,刘扬一开始还不当回事儿,结果到后面送别陆川他们的时候,真被陆川念叨得刮了留了几年的胡须,还用上了陆川送的护肤品,整个人年轻了十岁,跟他实际年纪相符。
刘扬和木橙这些年感情一直很好,两人还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哥儿。儿子比小果儿大两岁,从小被教导得很懂事稳重;小哥儿则是跟刘扬夫夫俩以前一样,是个少言社恐的。
小果儿倒是喜欢这个社恐的哥儿弟弟,那三天硬是拉着人家在外面跑来跑去,小哥儿去的地方,比他一年去的都多。
小哥儿虽然社恐,但对小果儿还是喜欢的,所以才会跟着他东跑西逛,两人还约定了以后要互通书信。
刘扬木橙夫夫俩这些年历练下来,性子倒是变得开朗许多,至少不会再出现陆川说十句,刘扬回一两句的情况。
苏幕席东唐政都没有正式进入官场,跟以前比是稳重了些,但心性都没有太大变化。
如今陆川再次和三人相聚,感觉大家还是跟以前一样,不因各自身份的调换态度有所变化。
自从第一届科技大赛之后,工部进了好几个人才,有了他们的加入,唐政的研究进度都加快了不少。
于是工部决定继续举办,每年都举办一次全国科技大赛,因为这个科技大赛,工部进了不少人,编制都不够了。
唐政便向圣上申请,单独设立一个机构,专门接收这些工匠,独立于工部之外。
圣上想着搞科技和当官不一样,需要更简单的环境,就同意了唐政的申请成立了大安科研司,并任命唐政为科研司司长。
科研司这些年来研究出了不少利民的好东西,唐政还在陆川的提点下,去学了造化之法,带着人改良了火药,制造出威力更大的火药。
那段时间永宁侯还连着写了好几封信给陆川,一个劲儿在信里称赞唐政。
还有陆川心心念念的水泥灰,也在工部的努力下,研究了出来。
水泥灰的用处极大,可以修路、建房子、修城墙,陆川从京城到临安府上任时,那一路的颠簸,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人研究出水泥来。
如今水泥灰研究了出来,率先被圣上用来修筑城墙,抵御外敌,到现在也不过是把京城周边的几条官道简单修了一下。
陆川还是没能实现水泥路修至云南的愿望。
由于科研司研究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是利民的,百姓们对科研司的好感度直线上升。作为科研司的司长,唐政虽然只是个五品小官,但在京城的地位并不低,至少不会有什么人敢得罪他。
毕竟得罪他就是得罪圣上,谁不知道圣上看重科研司。
席东是彻底喜欢上了种地,尤其是研究作物的生长,让作物能结出更多果实,会让他有种成就感。
所以他基本在农司扎根了,许司长难得看到这么喜欢种植东西的年轻人,一时心喜,就把席东当继承人教导。
永宁侯自从卸任后,就整日和其他武将喝酒,畅聊从前,有种老年人退休后无所事事的堕落感。但迷上了种地之后,再也没有觉得无聊过,一心扑在那三分地上。
这也是永宁侯现在还能吃下三碗饭的原因,天天下地劳作,消耗那么大,能不饿吗。
许司长、永宁侯和席东这三个老中小,在农庄上过得不亦乐乎,这些年来还真提升了不少作物的产量,百姓们跟着学,自家的产量都提升了不少。
百姓们对科研司和农司,那叫一个爱戴,连带着做决定的圣上在民间的名声都上涨了不少。
苏幕在白枫书院呆得也很开心,他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带着书院的学生出京去游学,还有一半时间在书院教书。
他带学生去游学是正经事儿,苏大人虽然觉得他不着家,但也没有太过反对。
以前苏大人还觉得苏幕会一事无成,靠着家里养活一辈子,如今有了一份教书的活计,还是京城三大书院的白枫书院,也算不堕苏家名声了。
苏幕实现了少时的梦想,像李太白一样,走遍大安的大好河山,他一直都是肆意洒脱的模样。
不过如今年长了几岁,便开始学着像李太白一样,留起了胡须。
陆川还了苏幕一拳,说道:“我还没说你呢,怎么突然开始留胡须了?和刘扬一样。”
说道自己心爱的胡须,苏幕伸手抚了一下,美滋滋地说:“什么叫突然,我都留了两年了,才长成这个长度。瞧瞧,我这样像不像个仙风道骨的诗人?”
陆川一脸嫌弃:“仙风道骨?这我倒是没看出,只看出你老了十岁,瞧瞧你旁边那两位,压根就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你看上去像他俩的叔。”
陆川实在不明白,这胡须有什么好看的,怎么一个个都喜欢留?
席东顿时爆笑出声:“我都说了,你还不信,还是行舟会说话,以后我们应该要叫你苏二叔了吧?”
唐政也没忍住,跟着揶揄道:“叫苏二叔倒也贴切,看起来跟我家三叔一样。”
苏幕嘴角一抽,唐政的三叔?那个快五十岁即将知天命的三叔吗?
他从怀里掏出一面小铜镜,上下扫视着自己的脸,倒也没有这么老吧?
自从苏幕留了胡须之后,小铜镜就不离身,经常拿出来打理他的胡须。
然后陆川给他们说了刘扬的事情,把席东和唐政都说得哈哈大笑,而苏幕本人则是一脸郁闷,他留了胡须后真有这么老吗?
三人对着苏幕的胡子嘲笑了一通,几年未见的生疏感顿时消散,仿佛回到了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整日吃吃喝喝、插科打诨,只是少了刘扬这根沉默的柱子杵在旁边。
几人说说笑笑,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幕说:“陛下怎么会让你当太子少师?”
陆川苦笑:“我也不知道,突然就下了圣旨,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也不知道太子殿下的性子好不好?”
当官干活陆川还行,但是教导太子,他还真不知该如何教导。
当今圣上看重太子,从小就让大儒教导,东宫如今并不缺名师,让他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官员去当太子少师,陆川实在不解。
席东给陆川续了一杯酒,说道:“你别担心,这几年太子殿下随陛下行春礼,我跟着见过几次,感觉性子还挺好的,你就放宽心吧。”
唐政点头赞成:“太子殿下偶尔也会来科研司,能看得出是个宽仁敦厚的主儿,应该是想跟你学习如何办实事吧。”
苏幕没接触过太子殿下,便没有发表言论,只宽慰陆川道:“你就当普通学生一样教,要是不会教书,就来找我,我有多年的教书经验了。”
陆川想想也是,圣上还要他做实事,教导太子应该是顺带的,教得不好,顶多就是卸任,反正东宫里还有好几个老师呢。
陆川放下了心,决定不再纠结教导太子的事情,尽情地和好友畅饮畅聊。
至于吏部侍郎的职位,陆川一点儿也不慌,哪怕吏部是梁尚书的地盘,他也不惧。
他知道圣上把他放到吏部的心思,圣上不允许六部成为某个官员的一言堂,吏部左右两个侍郎,都是梁尚书的人,这圣上怎么能忍。
所以年初时吏部左侍郎被调出了京城,就空着位置等陆川回京。
这个职位正合陆川的意,他早就看梁尚书和连英杰不顺眼了,尤其是连英杰,陆川还未科举时,就差点被他坏了前程,陆川一直记在心里。
绝对不是因为连英杰是谢宁的前未婚夫。
以前陆川职位低微,没法报复回去,现在他成了吏部侍郎,是连英杰的顶头上官,终于有机会收拾他了。
陆川出门和好友聚会后,没过多久,谢宁也带着小果儿出门。
虽然一直有通信,但谢宁对大安报社和妇联还是很关心,回京闲下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报社和妇联巡视一番。
因为带着小果儿,谢宁先踏进妇联的大门,正好撞见福寿郡主在训斥她家的泉哥儿。
作者有话要说:
修改了陆川的职位,从太子太傅改成了太子少师
第268章 比较
“你是个小哥儿,如今都十二岁了,还如此不知稳重,天天想着出去玩,别人家小哥儿,在你这个年纪都开始绣自己的嫁衣了!”
福寿郡主坐在靠椅上,皱着眉心看着眼前这个不争气的小哥儿,泉哥儿垂头立在她跟前,让人看不清他的神色,但身前那一双玩弄丝带的手,暴露了他的漫不经心。
福寿郡主瞥了一眼,知道她说也是白说,这个小哥儿自小就没心没肺,她这个当娘的说再多,也不及一袋薯条在他心里的地位重。
她叹了一口气,无奈挥了挥手:“行了,玩你的去吧!只是别老跟谢璟一起玩,你们一个是小子,一个是哥儿,小时候一起玩没什么,如今长大了,还是要保持点距离。”
福寿郡主如今是妇联在京城的会长,常常要来妇联主持大局,她又不放心把自家小哥儿放府里,到哪里都带着。
泉哥儿一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妇联总部度过,这里没什么同龄的小朋友,一开始还有小溪带他玩,后来小溪跟着谢宁去了临安府,这里就只剩下他一个小孩。
秦竹开的镖局常年接了妇联的单子,秦竹受谢宁委托,也经常来妇联这里看看,大多数时候他都会带上谢璟小朋友。
泉哥儿和谢璟慢慢就开始一起玩了,两人算是青梅竹马了,可惜谢璟后来被谢明送去了国子监读书,两个好朋友能一起玩的时间少了许多。
但两人感情很不错,谢璟每逢旬休日,都要缠着他阿爹来妇联这里,他虽然比泉哥儿小两岁,却像个哥哥一样,带着泉哥儿在妇联里跑来跑去。
这些年下来,妇联里的每一寸土地,假山的石头长什么样子,两人都一清二楚。经常早上一身整洁地进来,然后带着不知从哪里蹭来的脏污各自回去找阿爹和阿娘。
相似小说推荐
-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拾结) [近代现代]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作者:拾结【完结】晋江VIP2025-01-25完结总书评数:1468 当前被收藏数:20168...
-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醉吟居士) [无CP向]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作者:醉吟居士【完结】晋江VIP2025.03.06完结总书评数:13678当前被收藏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