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能长记性,也不能让人深刻理解。
最后席东只能把矛头指向陆川,他们当中唯一没迟到,不用抄书的人。
大家一起喝的酒,一起聚的餐,结果只有陆川一个人没被罚。
席东阴阳怪气地说:“还是我们陆公子能耐啊,同样喝得酩酊大醉,还能一大早起来!”
陆川完全不搭理他这茬,挑了一下眉,对着席东说:“老师不是让你们明天交吗?你这三百遍,现在不开始,真能抄完?”
听陆川提起这个,席东也顾不得针对他了,又开始了哭嚎。
“要在明天抄完三百遍,我都手会断的~晚上都不用睡了!”
苏幕上前拍了拍席东的肩膀,神色郑重道:“我会陪你的!”
席东直接就是:“呸!说得这么凛然大义,有本事帮我抄啊!”
苏幕郑重的表情维持不住了,笑嘻嘻道:“这不是字迹不一样嘛,否则我早说要帮你了。”
席东的回复就是两个字“呵呵”。
在几人的打闹学习中,时间飞逝,春去秋来,四季轮转,很快来到了两年多后,他们即将步入乡试的考场。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陆川因多次成绩得了甲等,从丁班升到了甲班,和苏幕他们彻底分班,但几人还是聚在一起用午膳,感情仍然不变。
而陆川在甲班也认识了几个同样努力学习的同窗,两年多相处下来,关系还不错。
唐政经常会写信给陆川,跟他讨论研究新农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陆川根据前世在新闻里见过的现代化农具,给他一些新的思路。
唐政不负陆川给他封的物理天才的名号,一年多的时间,逐步研究出了新型的水车和打谷机,圣上大加赞扬。
圣上想要赐官的旨意还是被唐大学士给推却了,唐政研究完打谷机,还不待他想出下一个要研究的是什么,就被唐大学士从庄子上揪回了国子监。
唐大学士打算让他参加下一届的乡试,得个举人名头,他好给儿子安排官职。所以唐政就被揪回来继续读书了。
刘扬为了这次乡试能得中,也开始发奋学习,即便是不喜欢的经子史集,也会忍着困意背诵起来。
至于苏幕和席东,还是跟平时一样,得过且过,招猫逗狗的。
谢宁的报社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成了五城兵马司的重点巡查对象,谨防太多书粉上门围堵。
大安周报如今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即便是偏远的岭南,也有大安周报的影子。
《修仙传》在报纸上连载了快两年,才终于结局。结局那期报纸直接卖脱销了,不少书粉直接找到报社,希望报社出第二本。
可惜完结就是完结,不管书粉们怎么哀求,下一期报纸还是登了新的书。
陆川自从考试得了甲等后,就没再下去过。
钟博士对这个弟子越发满意,布置的课业也越发深奥,陆川不负钟博士的期待,完美地完成了。
就连他的短板诗词,如今也能写得普普通通,能达到这个程度,钟博士已经心满意足了。
第119章 盛会
京郊平云山,以前是座人迹罕见的荒山,自从两年多以前京城出现了一样叫大安周报的东西,来往的人就慢慢多了。
今日更是热闹,可以说得上是人声鼎沸,连飞鸟都被惊得连忙搬家。
此时正是夏日炎炎,在这平云山里,山泉水潺潺涌动,高大的绿树成荫,青竹枝叶迎风摇动,清风徐徐,比京城里多了几分清凉。
在一颗大树下,树根处有几块大石块,表面颇为平整,可能是经常被人坐,石块显得有些光滑。
陆川坐在其中一块石头上,背靠着树干,手上正拿着一本书在看。
陆川读了几年书,身上多了几分书卷气,哪怕坐在简陋的石块上,也能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不太端正的坐姿,还给他增添了几分慵懒。
有好奇的人凑过来一看,发现他看的并不是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科举书,而是不知哪里来的杂书。不由感叹,就连废寝忘食的陆行舟,也有偷懒的一天!
不远处的苏幕和席东穿着青云宗弟子的服饰,拿着一柄没开刃的的剑,和对方执剑论道。
“看我这招长虹贯日!”席东扬起手中的剑往苏幕的方向劈下去。
“那我就来一招云程万里!”苏幕一个格挡,然后转身推开,“嘿嘿,打不着我吧!”
两人你劈我挡了好几个回合,过了一把瘾,才双双收手,把剑塞回剑鞘中。
苏幕抱着他的剑,眉眼间还有些意犹未尽:“怎么还不开始?我们都来这多久了!”
席东踢了踢地上的落叶,说道:“应该快了,我瞧着人也来得差不多了。”
两年多以前,一本《修仙传》在大安周报上横空出世,尤其受这些书院的年轻学子青睐,京城里的三大书院,有大半学子都喜欢看《修仙传》。
今日这个聚会,其实就是《修仙传》书粉聚会,仅限三大书院的学子可以参加。
陆川本来是没有兴趣的,《修仙传》的大纲就是他写的,每个情节耳熟能详,对这些线下活动并不兴趣。
奈何架不住席东苏幕的缠磨,陆川想想最近备考乡试确实压力很大,就答应了来聚聚,也算是放松心情吧。
唐政和刘扬在溪流旁摆了一个棋盘,正在对弈中。
本来唐大学士是不让唐政出门的,临近乡试,要抓紧时间苦学。后来听到国子监大部分人都会去,连陆川和王允知也去,这才放唐政出门。
陆川这两年的成绩很好,勤学苦读的形象连唐大学士都有所耳闻,王允知更是书香清流出身,有这两人在,他不担心是什么不正经的聚会。
这唐大学士就想岔了,以现在读书人的想法,还真的是不正经的聚会。
平云山这个地方,很像《修仙传》里描写的,唐郢初入青云宗时居住的地方。
当时有人发现了这座山,到京里一宣传,便有人慕名而来,如今已成了《修仙传》书粉的聚集地。
还有精明的人,在山脚下开了一间茶馆,供来往的书粉歇息。
今日这个聚会是明德书院的人组织的,他们有闲有钱,组织得起这样的活动。
本来三家书院的学子是没有什么来往的,但两年多以前,三家学子一同抵制京城报社,把京城报社弄得关门倒闭后,就开始有了来往。
当然,仅限于大安周报的交流,那些学习比赛之类的,一概不讨论。
自从《修仙传》大结局后,一堆书粉催着大安周报出第二本,大安周报置之不理后,大家对《修仙传》的讨论度日益高涨。
一腔热情无法发泄,只能围在报社门外,期待能有后续。
报社众人烦不胜烦,连小溪他们这些报童,都被买报纸的客人问烦了。
陆川便给谢宁出了个主意,让他在最新一期的报纸里,稍稍提及一下可以自行组织“青云法会”,发泄一下心中无法排解的惆怅与空虚。
“青云法会”是《修仙传》里面的一个重要情节,各门各派会来到青云宗比试,也是主角唐郢大放异彩的开端。
这就是一个大型线下角色扮演,明德书院的一个学子当时就心动了,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他还邀请了白枫书院和国子监的学生。
书中描写的“青云法会”,一共有五个门派参与,除了青云宗,还有天衍派、符箓门、御灵宗、飘渺宫,其中飘渺宫是专门招收女子哥儿的门派。
这次聚会只有学子参与,所以除了飘渺宫,其他四个门派的服饰都有人穿。
比如唐政就很喜欢天衍派的服饰,而刘扬则比较喜欢符箓门的服饰,席东和苏幕单纯是喜欢主角唐郢,穿了跟唐郢一样的服饰。
在场的学子,穿青云宗服饰的人是最多的。也有部分人或是没钱、或是不喜欢,只穿了自己的衣服过来。
比如陆川,他穿的就是自己的衣服,他对那些统一的服饰可不感兴趣。
待陆川看完手中的书后,才发现苏幕和席东的话题又换了一个。
苏幕说:“我觉着唐郢还是更喜欢青芜姑娘,他都愿意为了青芜姑娘去死了!”
席东反对:“唐郢最喜欢当然是冷凝师姐,高冷仙气的大师姐,他见人家第一面就喜欢上了!”
苏幕:“唐郢一开始是喜欢冷凝师姐没错,可后来是青芜姑娘跟他历经生死,他早就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了青芜姑娘!”
席东:“一开始就喜欢的人,怎么可能会轻易忘掉?可能他对青芜姑娘是有些感情,可最喜欢的一定是冷凝师姐!”
苏幕:“是青芜姑娘!”
席东:“是冷凝师姐!”
陆川:“……”
陆川无语的看着两人在争吵。又来了,在《修仙传》连载期间,两人就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在吵,现在都结局了,竟然还在吵。
可能是因为唐郢一个都没选吧!
《修仙传》的结局就是,冷凝因为功法出了岔子,需要一辈子在极寒之地修炼;青芜回去继承了飘渺宫掌门人的位置;唐郢独自飞升成仙。
陆川写大纲的时候,深谙红白玫瑰之争,有对比才有讨论度。
陆川正想上前打断他们的争吵,突然又来了一个人插话。
“我倒是觉着,唐郢喜欢的是他前未婚妻映柳姑娘!映柳姑娘才是唐郢最喜欢的人,若不是他经脉断绝,杨家也不会上门退婚,他们就是一对神仙眷侣!”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苏幕和席东也不争吵了,一致怼插话那人。
“杨映柳早就出局了,从她家退婚开始,唐郢就已经死心了!”
“没错,没看后面唐郢恢复,看都不看她一眼吗?!!”
那人反驳:“这正是唐郢对映柳姑娘的爱,否则怎么会一点儿报复都没有?”
苏幕瞪眼:“那是唐郢心胸广阔,不愿为难一介女子!”
“那就是唐郢对映柳姑娘还留有旧情的表现!”
“……”
新的一轮争吵又开始了,陆川知道自己是没法打断了,索性不再看两人,回到树下继续看书。
不过他们也没吵多久,很快主办人就宣布比试开始了。
书里的“青云法会”,是各个门派的人比武,而他们这些人都是书生,对比武一概不通,所以比试的内容就改了一下,变成比试君子六艺。
算是披了个修仙比试的皮,实际还是书生的活动。
不按照书院分派别,而是以服饰区分为青云宗、天衍派、符箓门、御灵宗四个派别,没穿宗门服饰的学子,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派别加入。
陆川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加入青云宗,青云宗人数多,有才华的人也多,他可以在其中摸鱼充数。
另外三个宗门,人虽然少了些,但也不是没有能人,总体下来,实力相差不大。
这次聚会完全是学子们自己组织,没有师长官员在场,大家更放得开,玩得也更尽兴。
这场聚会比试没有任何利益纠葛,也没有权衡利弊,只有因兴趣而聚集的一群人。
陆川虽然打定主意要摸鱼,但他这两年在国子监的名气不是假的,哪怕他想摸鱼,还是有不少人推他出去比试。
无奈陆川只好选了射箭,家里有个武艺高手,骑马射箭不在话下,他跟着谢宁学习了不少时日,也算是有些长进吧。
每项比试,每个宗门出三个人,按积分的形式累计。
陆川射箭得了第三名,有三个积分,然后满意地退了出去。
接下来的比试,陆川任谁来劝说,他都打定主意不再上场,就在一旁看热闹。
这个特殊的“青云法会”,总体来说举办得还是很成功的,至少陆川心头的压力确实是松了一些。
而另一边的谢宁,则在大安报社里苦哈哈地埋头审新的稿件。
中午在报社用膳时,谢宁问小溪:“今天还有书生堵在外面吗?”
小溪如今六岁了,可能是这两年吃得好,长高了不少,不过还是很可爱的。
小溪笑道:“没看见了,不过还有几个寻常百姓在,我们都没搭理他们。”
这段日子以来,那些喜欢《修仙传》的书生,但凡休沐,都要来大安报社走一遭,谢宁每逢初一十五就头疼。
现在看来,他夫君的法子还真有用。昨天陆川跟他说,今日休沐要出城聚会,主题就是“青云法会”,看来去的人蛮多啊。
这些书粉有了其他乐子,想必以后不会再催着报社出第二本了。
其实要谢宁来说,写第二本也挺好的,不过陆川愣是不肯写,说是故事已经结束了,再写下去也是狗尾续貂。
谢宁只好作罢,这一年多来,一直在看别人的投稿,用新的小说补上空档。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连载的小说,并不是很理想。虽然也能看,但讨论度并不高。
销量虽然没有下降多少,但大家买报纸,只是习惯了,何况报纸除了小说,还有其他版面。
现在大安周报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报社也新进了一些人。如今第一批记者已经出师,能够独立找新闻写新闻,谢宁现在正在培养第二批记者。
至于报童还是那些人,并没有增多,但是书铺拿货更多了。
翰墨书局也扩大了规模,不然都没法印刷够每月报纸的销量。
谢宁点了点小溪的额头:“行了,知道你机灵。吃完饭就回去休息吧,天这么热,可别马上就出去卖报!”
小溪甜甜一笑:“知道了,宁公子,不会被热到的!”
现在天热,大中午的,客人都不出来逛街了,他们才不会那么傻呢。
谢宁若是知道他的想法,定要嘲笑他一番,两年前的夏日,二十几个报童,直接中暑倒下了七八个人。之后谢宁就规定了,夏日中午必须休息。
用完午膳,荣斋先生来找,他说:“东家,之前说要把七日周报改成三日报的事儿,差不多是时候了。”
谢宁这才想起,前些日子开会提过的,他想把七日报改成三日报的事情。
他从报纸开办之初,就想过缩短报纸的发行时间,只是当时没有足够的人手和稿件,才改成七日报。
写科举文章的先生,报社又增加了几位,提供的稿件充足,至于新闻板块,如今多了不少记者,能独当一面的也不少。各个板块的稿件都不用愁了。
谢宁点点头:“可以,您觉着大概什么时候变更比较好?”
荣斋先生显然是早有准备,他说:“如今临近乡试,不少学子商人涌入京城,正适合改变!不如我们从下月一号开始?”
谢宁表示同意,然后荣斋先生就去忙自己的活计了。
处理完报社的事情,谢宁没有继续逗留,直接回了家。
他回家时陆川还没回来,谢宁就有些忿忿不平了,自己在忙活,对方却能去参加“青云法会”。
他好羡慕!!!
谢宁琢磨着,他要不要寻些女子哥儿,搞一个飘渺宫比试?
第120章 叮嘱
参加完平云山聚会后,陆川等一众学子,又恢复了平时的模样,继续为乡试努力学习。
这场一时兴起举办的聚会,还是有点用处的,平日里因为临近乡试而气氛凝重的澄心堂,好像松快了几分。
这些准备要参加乡试的学子,心里的压力都去了不少。
比如唐政和刘扬,他们两个在澄心堂中,学习成绩不上不下,属于那种有实力考上又不确定的,他俩心里压力尤为沉重。
像苏幕和席东这两个,纯粹就是凑个热闹。
按席东的话来说,若不是他爹逼着他报名,他连这个热闹都不想凑。
之前考秀才的时候,考三天就把他憋得难受,那么小的一个隔间,晚上想睡直都不成,只能曲着腿睡。若是不幸被分到臭号,这三天下来整个人都要被熏晕了。
当时考试才三天,他就已经难受得不行。这次考乡试要考九天七夜,他想想就受不了。
席东对自己是否能中举完全不抱任何希望,他对自己的学习还是有清晰的认知的,奈何架不住他爹坚持。
昌盛伯给出的理由是,哪怕这次没法中举,去熟悉熟悉乡试的考场环境,可以为下一次科举积累经验。
苏大人也是同样的想法,于是这两个难兄难弟要一同奔赴考场。
在澄心堂所有人都在为乡试而充满压力时,他们的压力的也不小。不过不同的是,大家是为能不能中举而担忧,他俩是为了乡试那九天难熬的日子而的忧烦!
因为平云山聚会而暂时忘却的烦恼,在回到国子监读书的第一天,又冒了出来。
看着周边一边吃饭还要一边背书的同窗,席东叹了一口气,再低头一看今天打的菜,是肥诺诺的红烧肉和不喜欢吃的苦瓜,在这炎热的夏天,更让他没胃口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拾结) [近代现代]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作者:拾结【完结】晋江VIP2025-01-25完结总书评数:1468 当前被收藏数:20168...
-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醉吟居士) [无CP向]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作者:醉吟居士【完结】晋江VIP2025.03.06完结总书评数:13678当前被收藏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