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错位的信息素(孜然不自然zy)


从墓园回来的路上,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温柔的橘粉色。林溪坐在自行车后座,双手轻轻环着沈砚的腰,脸颊贴在他温热的后背,还能闻到残留的、属于墓园青草的淡香。风里少了几分秋日的凉意,多了些傍晚的柔和,吹得路边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父母曾在耳边轻声的叮嘱。
“要不要先去吃点东西?”沈砚放慢车速,侧过头问他,声音被风裹着,软乎乎地落在林溪耳边。林溪抬头看了看天色,晚霞已经漫过了巷口的屋顶,便轻轻点头:“好啊,就去上次那家馄饨店吧,我想吃他们家的荠菜馄饨了。”
那家馄饨店藏在巷尾,店面不大,却总飘着暖融融的香气。老板是对中年夫妻,见林溪和沈砚进来,笑着招呼:“两位又来了?还是荠菜馄饨加一份小笼包?”林溪刚要应声,沈砚已经先开口:“再加一碗红枣粥,温一点的。”老板了然地应着,转身进了后厨。
等馄饨上桌的间隙,林溪看着窗外慢慢暗下来的天色,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上的陶土戒指。沈砚坐在对面,伸手越过桌子,轻轻握住他的手:“还在想叔叔阿姨的事?”
林溪抬眸,撞进沈砚温柔的眼神里,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却还是弯了弯嘴角:“没有,就是觉得……要是他们能看到现在的我,肯定会很开心。”他顿了顿,想起小时候妈妈总在冬天煮红枣粥,又补充道,“以前我感冒的时候,我妈就会给我煮红枣粥,说喝了暖和。”
沈砚指尖轻轻捏了捏他的掌心,眼底满是疼惜:“以后我煮给你喝,想学多少种粥,我都陪你学。”
说话间,馄饨和粥端上了桌。荠菜馄饨皮薄馅足,咬一口满是鲜香,红枣粥熬得软糯,甜而不腻。林溪小口吃着,暖意在胃里慢慢散开,连带着心里的那点酸涩也淡了许多。沈砚把自己碗里的虾仁都夹到他碗里,看着他吃得满足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
吃完晚饭,两人慢慢走回花店。巷子里的路灯已经亮了,暖黄的灯光洒在石板路上,映着两人交叠的影子。林溪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花店橱窗里的那盆向日葵花苗:“你看,它又长高了一点,再过阵子,应该就能开花了。”
沈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花苗的茎秆又挺拔了些,顶端的花盘也隐约有了金黄的轮廓。他伸手揽住林溪的肩,轻声说:“等它开花的时候,我们就把之前没做完的向日葵花瓶烧好,正好插在里面。”
林溪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啊!我已经想好了,花瓶上要刻上我们上次去花田的样子,还有……还有爸妈墓碑前的桔梗花,这样就像他们也在陪着我们一样。”
“嗯,都听你的。”沈砚低头,在他额间轻轻印下一个吻,温柔又珍重。
接下来的日子,花店的生意依旧红火。林溪把父母的照片装在一个精致的木框里,摆在花店的收银台旁,照片旁边放着一小盆多肉,阳光洒下来的时候,照片上的笑容显得格外温暖。有顾客问起,林溪总会笑着说:“这是我爸妈,他们也喜欢花。”
沈砚的陶艺工作室也忙了起来,他特意留出时间,和林溪一起完善向日葵花瓶的设计。两人坐在工作室的窗边,林溪画草图,沈砚捏陶土,偶尔林溪会伸手帮沈砚擦掉鼻尖上的泥点,沈砚则会把刚捏好的小陶土向日葵递到他手里,像交换小秘密一样。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第一场冬雪来得比往年早了些。清晨林溪醒来时,推开窗就看到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屋顶、树枝、石板路上都积了薄薄一层雪,像撒了一层糖霜。他兴奋地转身叫醒沈砚:“沈砚!下雪了!我们去花店堆雪人吧!”
沈砚揉了揉眼睛,看着窗外的雪景,笑着点头:“好,等我洗漱完,我们去买热乎的豆浆油条,再去堆雪人。”
两人踩着雪走到花店,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雪花落在伞上的簌簌声。林溪从店里拿出两个胡萝卜和几颗黑纽扣,沈砚则滚了两个大雪球,堆成了一个胖乎乎的雪人。林溪把胡萝卜插在雪人脸上当鼻子,又把黑纽扣当眼睛,最后还从店里拿了一顶红色的针织帽给雪人戴上,看着雪人咧嘴笑:“你看,它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沈砚站在一旁,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照片里,林溪蹲在雪人旁,脸上满是笑意,雪花落在他的发梢,像撒了一层碎钻。他走到林溪身边,伸手把他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轻声说:“溪溪,我们明年冬天,去北方看雪吧?听说那里的雪下得很大,还能堆更大的雪人,还能看冰雕。”
林溪抬头看向沈砚,眼里满是期待:“真的吗?那我们还要去吃冰糖葫芦,要最酸的那种!”
“好,都去,”沈砚笑着点头,伸手把他揽进怀里,“只要是你想去的地方,我都带你去。”
雪还在轻轻下着,花店门口的雪人戴着红帽子,静静地站在雪地里。林溪靠在沈砚怀里,闻着他身上熟悉的雪松味,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父母的爱从未离开,而沈砚的陪伴,更是让他的世界充满了暖意。不管是春日的花田,夏日的荷花,秋日的墓园,还是冬日的雪景,只要有沈砚在身边,每一个日子都会变得格外珍贵。
他轻轻碰了碰沈砚的手,小声说:“沈砚,谢谢你。”
沈砚低头,在他发顶轻轻吻了一下,声音温柔:“该说谢谢的人是我,谢谢你愿意留在我身边,让我有机会陪你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雪花落在两人的肩头,像是为他们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林溪看着眼前的雪景,看着身边的人,忽然觉得,未来的每一个日子,都值得期待。
冬雪过后,阳光变得格外澄澈。林溪和沈砚趁着周末,把打磨好的向日葵花瓶送进了陶艺工作室的窑炉。看着窑门缓缓关上,林溪的手还攥着沈砚的衣角,指尖微微发紧:“你说,烧出来会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吗?”
沈砚握紧他的手,指腹蹭过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浇水、整理花材磨出来的。“会的,”他语气笃定,眼底映着窑炉外的微光,“我们画的草图、刻的纹路,还有你特意加的桔梗花纹,都会好好留在上面。”
等待出窑的那三天,林溪总忍不住往工作室跑。有时只是站在窑炉外,听着里面隐约的升温声,就像在等一份藏了满心期待的礼物。沈砚索性把花店下午的活儿挪到工作室附近,陪他一起等,偶尔还会拉着他在旁边的小公园散步,捡几片还带着雪痕的枫叶,夹进林溪的笔记本里。
出窑那天是个晴天,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玻璃窗,落在刚打开的窑门上。当沈砚戴着隔热手套,把向日葵花瓶抱出来时,林溪的眼睛瞬间亮了——陶土烧成了温润的米白色,瓶身上刻的向日葵花瓣带着淡淡的釉色,边缘泛着微光,侧面的桔梗花纹细细密密,像真的开在瓶身上一样。
“成了!”林溪伸手想碰,又怕烫到,只能悬在半空,声音里满是雀跃。沈砚把花瓶放在冷却架上,笑着拉过他的手,让他轻轻碰了碰瓶底:“还得等凉透,不过你看,你画的花田轮廓,这里的线条多清楚。”
林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瓶身侧面果然刻着小小的花田剪影——那是他们上次去郊外时,他趴在沈砚的速写本上画的,没想到沈砚竟悄悄刻在了花瓶上。他鼻尖一酸,转头靠在沈砚肩上:“你什么时候刻的?我都没发现。”
“趁你晚上在花店算账的时候,”沈砚低头蹭了蹭他的发顶,“想给你个惊喜,也想把我们去过的地方,都留在这瓶子上。”
等花瓶彻底凉透,林溪第一时间把它带回了花店。他特意挑了店里开得最盛的一束向日葵,修剪枝叶时动作格外轻,像是怕碰坏了花瓣。当金黄的花盘插进米白色的陶瓶里,整个花店都亮了几分——阳光落在花盘上,映得瓶身上的纹路更清晰,连收银台旁父母的照片,似乎都染上了一层暖意。
“爸,妈,你们看,”林溪站在照片前,轻声说,“我们的向日葵花瓶做好了,好看吗?以后每次开花,我都用它来插,就像你们也在看一样。”
沈砚从身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他发顶:“以后每年向日葵开,我们都做一个新的花瓶,摆满整个花店好不好?”
林溪笑着点头,转身回抱他:“好啊,还要在每个花瓶上刻上我们那年做的事,比如今年刻花田,明年刻看雪,后年刻……”
“刻我们戴真正戒指的样子。”沈砚打断他,眼神认真又温柔。林溪的脸一下子红了,指尖轻轻摩挲着无名指上的陶土戒指,心跳漏了一拍:“你怎么知道我在想这个?”
“因为我也在想,”沈砚低头,额头抵着他的额头,声音轻得像羽毛,“等开春花店忙完这阵,我就去挑戒指,挑一个最配你,也最配这向日葵花瓶的。”
日子在期待里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年底。沈砚的爸妈特意来花店帮忙,沈妈妈还带来了自己做的香肠和腊肉,挂在花店的屋檐下,透着浓浓的年味。林溪跟着沈妈妈学包粽子,沈爸爸则帮着整理花架,沈砚在一旁给他们拍照,偶尔还会被沈妈妈调侃:“你看你,跟林溪在一起后,笑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十倍。”
除夕那天,花店早早关了门。四个人围坐在沈砚家的餐桌旁,桌上摆满了菜,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鱼,还有林溪爱吃的荠菜馄饨。沈妈妈给林溪夹了一块排骨,笑着说:“林溪,今年是你第一次跟我们一起过年,明年啊,咱们就把双方家长的事定下来,让你和沈砚也早点安稳。”
林溪想起父母,眼眶微微发红,却还是笑着点头:“谢谢阿姨,我爸妈要是在,肯定也会为我高兴的。”
沈爸爸放下筷子,语气温和:“你爸妈肯定在看着呢,看着你过得好,他们才放心。以后我们就是你的家人,有什么事,别客气。”
饭后,四人坐在客厅里看春晚,窗外时不时传来烟花的声音。沈砚拉着林溪的手,悄悄走到院子里。夜空里炸开的烟花五颜六色,映在林溪的眼睛里,像盛着星星。沈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银质的戒指,上面刻着小小的向日葵花纹。
“不是钻戒,”沈砚有些紧张,指尖微微发颤,“但我想先给你戴上,等开春……”
“我喜欢。”林溪打断他,主动伸出手。沈砚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把戒指套在他的无名指上,大小刚好,和陶土戒指叠在一起,一银一陶,格外般配。
林溪举起手,看着烟花在戒指上映出的光,笑着说:“沈砚,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溪溪,”沈砚伸手抱住他,声音里满是幸福,“明年,我们一起去看北方的雪,一起给花店添新的花瓶,一起戴真正的戒指,一起……过好多好多新年。”
烟花还在绽放,院子里的桂花树落了几片叶子,却透着春天的盼头。林溪靠在沈砚怀里,闻着他身上的雪松味,手里攥着那枚银戒指,忽然觉得,所有的等待和遗憾,都变成了此刻的圆满。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日子要一起过,还有很多美好要一起创造,而只要身边有沈砚,有这份温暖的牵挂,每一天都会像向日葵一样,朝着阳光,朝着幸福,慢慢生长。

第43章 开春与伏笔-新变化与期待-约定与温度
正月里的年味还没散尽,巷口的红灯笼还挂在枝头,林溪的花店就早早开了门。开春的第一波订单比预想中多,大多是预订郁金香和樱花枝的顾客,还有人特意来问那只向日葵陶瓶——上次有位常客拍下花瓶插着向日葵的照片发了朋友圈,竟引来了不少人打听“能插向日葵的陶艺花瓶在哪买”。
“溪溪,你看这个订单,”沈砚拿着手机凑过来,屏幕上是一笔定制陶艺花瓶的需求,“顾客想要和我们那只同款的,还要刻上‘春日宴’三个字。”林溪正低头修剪樱花枝,闻言抬头看了眼,指尖还沾着水珠:“可以啊,不过得跟顾客说清楚,手工刻的花纹可能会有细微差别,没办法完全一样。”
沈砚点头应下,顺手帮林溪把散落的碎枝扫进垃圾桶。自从年前沈砚爸妈来过花店帮忙后,沈妈妈就总惦记着林溪,时不时会送些自己做的点心来,有时是豆沙糕,有时是芝麻糖,每次都特意叮嘱“让沈砚少抢你吃的”,逗得林溪每次都忍不住笑。
二月底的时候,天气渐渐暖了,花店门口的那盆迎春花率先开了,嫩黄色的小花缀满枝头,成了巷口一道显眼的风景。林溪特意把那只向日葵陶瓶搬到门口,插上几枝刚到的白色洋桔梗,路过的人总忍不住停下脚步拍照。
“林溪,沈砚!”这天下午,许蔓突然出现在花店门口,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纸袋,“我从外地出差回来,给你们带了点特产。”林溪连忙放下手里的喷水壶,笑着迎上去:“表姐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许蔓走进店里,目光扫过门口的陶瓶,眼睛一亮:“这就是你们上次说的那个向日葵花瓶吧?真好看,比沈砚跟我形容的还精致。”沈砚从里间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半块没吃完的豆沙糕——那是早上沈妈妈刚送来的:“你还知道回来?上次让你帮我带的设计书,你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哎呀,忙忘了嘛,”许蔓摆摆手,从纸袋里拿出两盒包装精致的茶点,“这个是当地的杏仁酥,林溪你肯定爱吃。对了,我这次出差,在一家首饰店看到一款戒指,特别适合你们,我拍了照片,你俩看看?”
说着,许蔓打开手机相册,递给林溪。照片里的戒指是铂金材质,戒圈上刻着缠绕的向日葵藤蔓,藤蔓顶端还缀着一颗小小的蓝宝石,阳光下泛着温柔的光。林溪看着照片,指尖不自觉地摸了摸无名指上的银戒指,心跳悄悄快了几分。
“怎么样?好看吧?”许蔓凑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我问过店员了,这款可以定制,能在戒圈里刻字,你们要是喜欢,我可以帮你们问问具体的定制流程。”沈砚也凑过来看了眼,目光落在林溪泛红的耳尖上,嘴角微微上扬:“先谢谢表姐,我们再想想。”
许蔓了然地笑了笑,没再多说,又跟他们聊了会儿出差的趣事,便起身告辞了。许蔓走后,店里安静下来,林溪还拿着手机,反复看着那张戒指的照片。沈砚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他发顶:“喜欢?”
林溪点头,声音有点轻:“嗯,那个藤蔓的花纹,跟我们花瓶上的很像。”沈砚低头,吻了吻他的耳垂:“喜欢的话,我们就去定制。不过得等忙完这阵子,开春的订单太多,我怕没时间陪你去挑。”
“没关系,”林溪转过身,环住沈砚的腰,“我们可以先跟店员沟通,等周末再去店里试尺寸。对了,戒圈里刻什么字好呢?”沈砚低头看着他,眼里满是温柔:“刻我们的名字缩写,再加上我们第一次去花田的日期,好不好?”
林溪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啊!那个日期我记得很清楚,是去年的六月十二号。”沈砚笑着捏了捏他的脸:“我就知道你记得。等我们把戒指定下来,就找个时间,去你爸妈的墓碑前看看,跟他们说一声。”
林溪的心一下子暖了,他靠在沈砚怀里,闻着他身上熟悉的雪松味,忽然觉得,春天的风都带着甜意。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果然忙得脚不沾地。沈砚既要处理陶艺工作室的订单,又要帮林溪打理花店,有时忙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但不管多晚,沈砚都会给林溪煮一碗热乎的面条,有时加个荷包蛋,有时放几片青菜,看着林溪吃完才肯休息。
三月中旬的一个周末,两人终于抽出时间,去了许蔓说的那家首饰店。店员很热情,拿出了那款戒指的样品让他们试戴。林溪的手指偏细,最小号的戒圈戴在他手上刚好,沈砚的手指稍粗一些,试了几个尺寸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
“戒圈里的刻字,确定是‘X&Y’和‘2023.06.12’吗?”店员拿着订单表,再次确认。沈砚看了眼林溪,见他点头,便笑着说:“确定,就按这个刻。”店员又跟他们说了定制周期,大概需要两周左右,到时候会电话通知他们来取。
走出首饰店的时候,阳光正好,街上的行人大多穿着轻便的春装,脸上带着笑意。林溪牵着沈砚的手,走在人行道上,忽然想起高中时,他们也是这样,在春天的午后,手牵着手走在学校的小路上,那时的阳光,好像和现在一样温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