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季欢用来制作新中轴材料就是虫尾研磨出来的。
季欢并不蠢,一听他问就知道肯定出问题了,连忙调出来那篇资料,“就是从这篇文章中得来的?”
那是一篇半个月前发表的小众文章,觉得文章中关于虫族的应用很合理,然后又了解了一下作者的想法,才会一来就用虫壳当材料的。
费迪南看了下相关资料,很是惊奇,“这份材料只也只是提到虫壳在机甲材料上的可行性,你怎么会想到用虫尾制作中轴的。”
实际这都不能算是一份学术报告,就是一份臆想而已,他觉得季欢绝对是天才,凭借这么一份材料就能想到用虫尾改造中柚。
不过天才也不只季欢一个,季欢也才制作成功,另一位显然更厉害些,发表资料时就已经制作成功了。
“不是,我跟文章的作者还有交流,对方给我提供了很多思路,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分配。”季欢调出了两人聊天的记录跟签订的合同。
费迪南看过聊天记录后就一个感觉,这个天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白痴,不然这么牛掰的理论怎么可能这么随便就跟人说?
如果不是对方还提了一些条件,还跟季欢签订了合同,费迪南甚至怀疑那些专利未必是他注册的。
费迪南这点倒是猜对了,专利的确不是那人注册的,事实上注册专利的是阿瑞斯,至于模型自己是拼凑的。
对,就是拼凑的。
季书提供了简易图纸,后勤的维修人员用虫壳磨出来的模型,谁小时候还没玩坏过几个变形金刚呢?就只是改动了一些设计而已。
既然要敛财养军团,那自然是抢占一切可以抢占的资源,包括主角受的专利钱,他没有把资料满网发,已经算是给季欢这个老乡面子了。
虽然他跟季欢暂时还没有冲突,却也只是暂时的,主角攻的目标是星际之主,他当星际之主的前提就是要扫平西南军。
书中他就代表正义消灭了逃离边陲星的西南军,却没有详细描写怎么消灭的,但想也知道,西南军撤出来时肯定是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发现不能阻挡,又没有援军,西南军又怎么会撤出来?结果才逃出虎穴,就被人类代表正义全灭了,何其可笑。
当时情况那么危及,但不管是帝国还是联邦都袖手旁观,摆明了就是要西南军全员战死,结果人家反抗了,他们却出手消灭人家,多么无耻!
季书不觉得让这么无耻的人当上星际之主是什么好事儿,而且他也不希望星际统一,从古到今都证明了一点,帝制是不可能长久的。
人都是自私的,别看主角攻是联邦出身的,统一后他却选择了帝国制度,准备把皇位一代一代传下去。
季书不敢说能阻挡主角攻的霸业,却不会让他发展那么顺利,暂时他还没有能力做什么,那就从挖他家的墙角开始吧。
费迪南之所以能成功掌握联邦的机甲战队,就是源于他有源源不断的金钱支持吗?专利权是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低廉的成本了。
书中设定虫族的壳没有作用,不就是给主角送钱做准备吗?那他就从虫壳下手,主角攻再想占西南军的便宜那是做梦,理论注册是意外之喜。
星际的理论注册是个多好的政策呀,他能让提供臆想的研究人员不被抢占成果,也能让他这个先知者多赚点专利钱。
“老大,还得是你。”丁余就相当佩服他们老大,居然能找出这样的漏洞来,直接抢点主角们的成果。
“抽空看点法律相当的东西。”季书觉得丁余应该学学书时的他,书中季欢的助理把法律书研究的就相当透。
“还是不要了吧?”丁余拒绝,如果没有被救出来,他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学法律,或者说是找法律漏洞,想合法的报仇,怎么能不了解法律?
现在不一样了,他有老大了,老大那么厉害,哪儿用的着他?
第17章
其实季书也想过把资料全部公开的,那样主角攻想崛起就难了,但那样也会影响他敛财,官方肯定不会大力发展新机甲的。
好东西肯定是军方先武装,军方淘汰下来的才能民用,但军方置换全部机甲那可是天文数字,怎么可能一次性的全换掉呢。
就算淘汰的机甲可以民用,但这部分钱肯定是不会进财政部的,所以让官方掌握了技术,暂时就别想赚到钱。
主角攻发展的机甲就不一样了,他找的投资都是民间,客户也不只是军方,发展前景自然可观。
至于为什么不自己开发?别说能不能比季欢研究的快,就说投资,西南军打劫得来的那点资金别说开机甲工厂了,连研究用的机械都投资不起。
别说投资机甲工厂了,要不是搬空的第一食品厂的机械,西南军连食品工厂都开不起,不然凭借着虫肉的便利条件,怎么可能缺营养液喝?
虫肉是不能久放,但经历处理的虫肉是可以制作营养液,也就是口感有区别而已,绝对比直接吃虫肉好吃,还不浪费。
其实用虫肉制作营养液并不算特列,其他星球也是有的,不过规模都很小,材料还不能保障,也都是小打小闹。
倒是边陲星,连这种小打小闹都没有,第一是环境不好,就算原材料无限,但以前一直在打仗,别说没钱开厂,就算有钱当时的条件也不允许。
书中的西南军就是靠着虫肉牌营养液养活的全军的,的确不算富裕,甚至买不起最新型的机甲,却也不至于连饭都吃不饱。
季书从来不是无私的人,如果不是心里有数,他敢答应跟阿瑞斯一起养四十万西南军吗?
“老大,开食品工厂没问题,反正算是无本买卖,投资不多,怎么都能赚钱,但制卡工厂赚钱就有点难了。”丁余有些焦心。
他之所以把食品都推给凯里管理,就是操心订单的问题,工厂开工只能算是开头,能把产品卖出去工厂才能运行下去。
虽然帝国跟西南军摆明就是闹掰了,却不妨碍边陲星赚钱,别看食品厂还没开工呢,但订单已经接到手软了。
帝国不只是边陲星生活艰难,很多离边陲星近的星球生活也不富余,低价营养液不说供不应求也差不多了,谁管是什么制作的。
虫肉怎么了,但凡没有毒的低价营养液,那就是老百姓的心头好,谁会去管营养液的材料是什么?
虽然边陲里的食品厂还没开工,价格也还没定哟,但总不会比原来第一食品厂的营养液价格还高吧?
关键是距离近,就算是同价格,运费也便宜的多,怎么算都便宜。
星际运输,产品有本星球便宜,运到外星系是看距离算钱的,这也是本星球的营养液很少出口外星的原因,星匪不打劫,价格也不怎么便宜。
连续打了八年虫族,周边被虫族侵略过的星球土地多数荒废,无人耕种,本地的食品工厂怎么可能供应的上,进口营养液是必然的。
虽然联邦援助了不少资金加物资,但那些物资谁知道都会进谁的口袋?总之几年内这个行业都不怕没钱赚。
制卡行业就不一样,制卡行业打仗期间绝对超级赚钱,现在的工帮加班加点生产才勉强够制卡师们用,前线永远缺战斗卡。
皇帝一路打压西南军,甚至西南军这卡片消耗超过了其他三军,他也没敢少西南军一张卡,就怕影响战局,所以当时制卡工厂特别赚。
现在就不一样了,战争算是结束了,也就边陲星这边偶有战事儿,西南军自己的制卡军团制作的卡片就够用,采购量也不是很大。
其他星系的使用量就不用说了,多少小型制卡工厂已经面临破产,制卡师失去收入,他们这个制卡工厂要是开了,没有多少订单怎么维持?
“丁余,你觉得卡牌世界的卡牌代表什么?”季书引导丁余。
“战斗。”丁余不假思索的回答,事实上这是星际的标准答案。
“你的意思是卡牌只能用于战斗?”季书气的在他脑瓜子上敲了下,经历过末世的异能轰炸还这么想?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丁余痛呼了一声,才反应过来了,“是了是了,为什么只能用来战斗?怎么就不能用于生活?”他就说怎么觉得哪里不对吗?
“还算有点脑子。”季书这才放下手。
“我明白了,这应该是作者故意设定的,我记得他作者有话中提到过,这本书还有番外,但咱们看的电子书没下载番外。”
“统一战争结束后,肯定是发展经济,卡牌世界,没有什么是让生活中充满卡牌更好的发展了。”这是季书穿过来不久就下的定论。
他甚至都没有实验,就下了定论,事实上整个星际也不是没有生活类卡牌,但不被资本思想所接受而已。
是的,就是资本,生活类卡牌,比如水电类的,影响相当大。
季书敢于现在推出这个,也是源于边陲星周边包括所有被虫族侵略过的重灾区,生活别说质量了,活着就好。
边陲星的五个星球都是军区,就算贫苦,也就是吃的差点,军士陈旧而已,,但生活方面却是不影响的,比如水电网这些基础设施。
其它周边的星球就不一样了,星际每个星际的面积都不小于地球,生活的人口不小于上亿,这些星球不是所有地区基础设施都齐全的。
称霸王考虑的是未来经济,季书考虑的却只是西南军的发展,自然就不会顾虑那么多,他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把制作的卡片卖出去就行了。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收购几个制造读卡器的小工厂去。”丁余不放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尤其是这个机会还是老大给的。
卡牌相对应的读卡器早就存在,但由于读卡器与精神力启动的威力相差一半,除非精神力枯竭,不然战士们是不会用读卡器的。
但读卡器也没有被淘汰,主战场时精神力使用过度,或者枯竭都太正常了,这也是带空间的机甲为什么那么重要的原因。
精神力枯竭时,战士可以拿出机甲进内休息,顺便启用读卡装置,就算读卡装置会让卡牌的威力减半,但可以用量补全,就是浪费些卡牌而已。
因为读卡器损坏率不高,市场需求自然也就小,尤其是战后,读卡器制卡工厂更难接到订单,倒闭的小工厂也并不难找。
“行,只要你能说服凯里。”季书并不反对,小钱也是钱不是吗?
凯里难说服吗?事实上并不难说服,只要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讲清楚这个钱要怎么赚,也一定会赚钱,那就没问题了。
西南军想发展,或者说想自立,只是守财是不行的,抠点没问题,但影响西南军赚钱,阿瑞斯能直接撤了他。
阿瑞斯已经交代过了,不会做生意就交给会做生意的去做,就算还没有证明季书跟丁余会赚钱,但连尝试都不敢,又何谈自立。
关键季书已经证明他的统筹能力了,不管是打劫星匪的建议,还是算计皇帝把食品厂搬到边陲来,足以证明他的实力了。
制卡工厂的话,就算不赚钱,也不会赚钱,西南军本身就是用卡大户,就算是非战时期,西南军的战斗也从来没有间断过。
虫族大部队是被打退了,却不代表就老实了,虫族除非是灭族,不然就没有老实的时候,不然边陲星为什么要驻军?各星系为什么不减军?
其实不只帝国这边有防线,联邦那边也是有防线的,只是那边被吃空了,所以近几十年来虫族才会盯上帝国这边的防线。
至于虫族都被打成这样了,为什么还不是不老实,那就太简单了,谁饿肚子的时候不想出去找吃的?
虫族也的确什么吃什么都行,但这不包括水跟沙石,事实上虫族占领的星球除了水跟沙子,还有一些暗物质,那是什么都不剩。
边陲星起码地下还有矿产,虫星那边的星球上都是窟窿,能吃的都被掏干净了,边陲星这边虫族还没来的及掏空,就被赶出去了。
虫星周围连宇宙垃圾都是争抢的东西,所以就算没有虫皇下命令,虫族也会一直越线,比起死亡,它们更怕饿。
帝国不再支援,那们以后战争的开销就要西南军自己负责,战斗卡还好,西南军有制卡团,但卡牌却要额外购买。
别小看这笔钱,西南军就算不用全员上战场,却也是需要训练的,每天消耗一百万战士卡牌都是节省再节省的结果了。
虽然第一制卡厂每天生产量最少也要一千万往上,但这是可以控制的,实在卖不出去,就只供应西南军也行,怎么也不至于赔本。
季书自然不会考虑赔本的问题,如果不是资金有限,他甚至会扩大规模,生意吗,自然是抢占先机最重要,奈何他没钱呀!
第18章
一周能干什么?一周能干的事儿太多了,一周时间季欢的研究所投入使用了,一周季书的两个工厂也都开工了,就是这么快。
开工的确不意味着就能正常生产,因为缺少经验,制卡厂刚开工时,制造的废卡比成卡对,工人没有经验是一方面,材料不熟悉的也是一方面。
虫壳制造卡牌可以说季书独创,事实上想腐化虫壳就很难,要不是季书提出用硫酸卡融解虫壳,确定可行后,才开始制造卡牌的。
硫酸卡属于战斗卡吗?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战场中也是有用到的,但硫酸卡不炎火焰卡效果明显,所以战士们多数会选择火焰卡。
制造火焰卡是要求的,中级及以上的制卡师制造的火焰卡才能对虫族造成伤害,初级火焰是没有作用的,所以硫酸卡也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因为硫酸卡的门槛很低,对精神力还没有限制,一个初级制卡师一天都能制作一千张,价格相当便宜,所以季书就选择了用它处理虫壳。
当然了,这也并不是他独创,书中的季欢也是用硫酸卡处理虫壳,只是季欢处理的是特定的虫壳,用的是中级硫酸卡而已。
制卡厂不用那么高的工艺,只要能把虫壳融解就行,融解后的虫壳再经过处理就能制造卡牌了,但目前还在实验阶段,失败率高了些。
幸好工厂采节源的方式,除了工人工资,基本不花钱,或者说花的钱都抵销了,制卡材料是西南军提供的,制造的卡是西南军用的。
边陲里的水电不是资本控制,都是西南军自己控制,所以制卡厂用的水电费也是西南军收取,但材料加水电加起来也没有空卡牌贵。
关键制卡工厂是开工了没错,却不是全部开工了,目前只是试开工,而且制卡工人也才到了一小批,大部队还没有到呢。
相对起来,食品厂就好多了,不只全部开工,开工时废料很很少,而且就算是废料也是可食用的,怎么都比如同嚼蜡的虫肉好吃。
西南军的要求了不高,只要不用他们咀嚼,喝点制作废的废料就不算事儿,反正营养液废料也只是不能储存,现喝还是没问题的。
食品厂之所以有废料也不是生产的不合格,主要是包装机那边总出问题,还是工人不熟练的问题,或者说是军人。
没错,现在食品厂的工人全是军人,或者说是快被退伍的军人。
季书跟丁余的意思是招退伍兵,秘书处那边的意见是用现役军人,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选择退伍,意思就是先适用。
主要是这些军人们自己也愿意,他们的确也到了退伍的年纪了,如果战争继续,他们不会选择退伍,但现在战争算结束了。
就算十年后虫族卷土重来,那他们也打不动了,到时候会换新一批的战士们去战斗,而且现在退伍不用离开基地,去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儿去?
西南军对边陲星是有感情的,他们多少战友都埋骨于此,而且这一批的西南军对皇帝有心结,不愿意再回到帝国管理的星球去讨生活。
因为这批工人太积极,食品厂才能这么快开工,倒是制卡厂,才开了一条生产线,舆论还没有起来之前,生产太多也卖不出去。
食品厂就不一样了,还没生产呢,订单就如雪花般飘过来了,自然着急开工,早开工一天,就早赚一天钱。
食品厂那边的确还没进入正轨,却也就十天半个月的事儿,等军人们熟悉机器的动作,出错率再低些,成品价就计算出来了。
季书并不怎么操心食品厂的生产,食品工厂的前景可以预见,但运输是个问题,他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想到就去做。
“你说西南军成立巡逻军怎么样?”季书说着把简略计划书递给了阿瑞斯,至于可不可行,他打个问号,就是个设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