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影帝的诞生[美娱] (摇曳菡萏)


  最近斯皮尔伯格都在搜寻灵感,但没什么好的想法,他有点想拍个关于冷战时期的故事,或是翻拍《西区故事》这部他很喜欢的悲剧,甚至还有点想去拍华盛顿或者林肯的传记片。
  就是在这个时候,斯皮尔伯格从报纸上看到了威廉·布兰德利准备筹拍电影《米尔克》的消息,托经纪人打听了一下,发现导演并未确定后,他开始有点心动,思考了两天后,决定争取一下《米尔克》的导演位置。
  这个决定让斯皮尔伯格的经纪人非常惊讶,惊讶他居然会想要拍摄同性恋题材。
  但斯皮尔伯格本人却觉得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难道你认为我是好莱坞那些对女性、对少数族群、对同性恋者,表面平等对待,背后却侮辱歧视的人中的一员吗?”他对经纪人说:“虽然我信仰犹太教,但并不反对同性恋,我和我的妻子都给同性恋基金会捐过款,而且,我还拍过《紫色》。”
  经纪人当然了解《紫色》。这是斯皮尔伯格第一部真正称得上是艺术电影的作品,不仅选用了几乎全黑人演员的真人,还以黑人女性为主角,并且描写了她们之间的同性爱情——当然,受限于年代等原因,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语言很是点到为止,算是不太隐晦的暗示——但是,这也算他其实早在快二十年前,就在同性恋题材的边缘徘徊过了。
  斯皮尔伯格耸耸肩:“我拍过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紫色》,拍过以黑奴为主角的《断锁怒潮》,还拍过犹太人大屠杀背景的《辛德勒的名单》,为什么就不能拍同性恋?”
  “人物传记加同性恋,似乎是个容易拿奖的组合。”经纪人无法改变斯皮尔伯格的想法,只能自己找了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等到斯皮尔伯格回到家里,他才对妻子凯特·卡普肖说出了没对经纪人吐露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威廉·布兰德利,我才准备试试《米尔克》。”
  “你感激他促成了你和《哈利·波特》?”非常了解丈夫的凯特·卡普肖发问。主导拍摄了两部《哈利·波特》,对富有童心的斯皮尔伯格来说是非常愉快的经历,虽然结束这段旅程是因为一些分歧,但所有人包括斯皮尔伯格自己都知道,让他执导完七部《哈利·波特》本来就是极其不现实的一件事,在第二部之后分手其实刚刚好。
  “威廉帮我完成了心愿,我欠他一个人情,这是一个原因。”斯皮尔伯格坦白道:“下部电影我本来也正想回归到现实题材,最好能带些人文主义的期许,《米尔克》恰好符合这些要求,算是第二个原因。而且,拥有过好莱坞最好的演员之一,却只是让他当个配角,这太让人遗憾了,我也一直想和他再合作一次。”
  在斯皮尔伯格的催促下,他的经纪人很快就联系了威尔洛特,表示了想要合作的意愿。
  当威廉得知斯皮尔伯格主动抛来橄榄枝后,正如对方经纪人曾经感受过的那样,他先是非常的惊讶,讶然过后就是惊喜——斯皮尔伯格不正是他们正在寻找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导演吗?!
  成员还不多的《米尔克》剧组上下也非常兴奋,毕竟,那可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啊!
  如果说好莱坞的导演里谁能在商业和艺术两个领域里都被称作电影大师,斯皮尔伯格绝对排在最前列,商业上,他的《大白鲨》开启了暑期档的概念、《E.T》改变了传统科幻电影里外星人邪恶的形象、《侏罗纪公园》将整个好莱坞带入了特效时代,艺术上,《辛德勒的名单》重启了黑白电影的拍摄风潮、《拯救大兵瑞恩》被称作最经典的二战电影。
  更重要的是,成名已久的导演都有自己的御用团队,斯皮尔伯格就有合作多年的副导演、剪辑师、道具师、配乐师等等,这些人的到来能迅速将《米尔克》剧组空缺的职位填满,而且成熟的团队配合更默契,从筹备到后期各项工作都能进展的非常快速。
  翻出很久之前就存下的斯皮尔伯格的私人电话号码,威廉很快和对方取得了联系,他当然得问一问斯皮尔伯格是因为什么对《米尔克》产生了兴趣。
  面对威廉,斯皮尔伯格又是另一种解释。“虽然我拍了非常多的特效电影,但其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历史题材。各式各样和美国历史相关、和自由斗争相关的电影我都很喜欢。”他说,“而且,自由和平等,宪法与人权,我也喜欢以电影人的身份推动这些。”
  这个回答就非常的美国主旋律了,也符合斯皮尔伯格一贯的创作风格。
  更符合《米尔克》剧组现今的要求。
  “能谈谈你对《米尔克》要讲述的故事的看法吗?史蒂文?”威廉问,“我猜你已经对哈维·米尔克有所了解了。”
  “当然,我花了两天的时间谷歌他。”斯皮尔伯格笑道:“米尔克的人生是去了旧金山才开始精彩的,所以我觉得影片没必要笼统的讲述他的一生,而是要将重点放在他在旧金山的生活和选举上,尤其是选举活动对人们观念的改变,对整个社会平权活动的影响。尽可能的纪实,追求深度而不是跨越。”
  这和威廉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本来就找不到拒绝斯皮尔伯格的理由,现在更没道理拒绝了:“我先让人把剧本寄给你,或许哪天我们可以一起吃个午饭聊聊剧本。”
  “没问题。”斯皮尔伯格立即进入了导演的角色,“不过我得先了解一下,除了你,我们还拥有哪些演员?”
  ……
  导演确定后的第一件事是谈妥片酬问题,毕竟斯皮尔伯格不是什么物美价廉的导演。
  好莱坞的片酬体系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片酬过千万美元的演员常有,两千、三千万美元片酬的也不少见,千万级别的导演却较为稀少。但是,演员在拥有高片酬的同时,却极少能参与到票房利润分成中去,除非他/她对影片来说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大导演们通常都能以片酬加票房分成的方式获取报酬,新人导演如果有幸拍出热门影片,在接下来的系列电影里,也能拿到分成合同。
  《米尔克》作为一部独立电影,主创们的片酬自然是不可能比照着商业电影来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动降低了三成的片酬,大大降低了剧组的财务压力,但却要求百分之二十的票房利润分成——这个数字其实并不过分,斯皮尔伯格从《侏罗纪公园》时期,就开始拿这个比例的分成了,那部电影让他最终入账两亿五千万美元——但是要威尔洛特一刀也不砍的直接点头答应也是不可能的,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分成比例降低到了百分之十五。
  威尔洛特用较为低调的方式宣布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加盟——真的非常低调,只是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公告,还是没配图的。
  但是没人能小觑好莱坞媒体的灵敏度和斯皮尔伯格的影响力,《米尔克》再次因为导演人选而引爆了关注度。
  电影甚至连主演还未凑齐,媒体上就一片冲奥之声,毕竟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加上威廉·布兰德利,这太像一个野心十足的组合了。
  《综艺》开玩笑说:“看来斯皮尔伯格终于记起来他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走过奥斯卡红地毯,是时候再去刷新一下存在感了。”
  而《娱乐周刊》声称从“重要人士”那里,拿到了威廉参演《米尔克》的真相:“威廉·布兰德利已经凭借扮演精神分裂症患者拿到了一座奥斯卡,毫无疑问,他要想继续获得突破,只能去扮演同性恋了——他将汤姆·汉克斯视作职业榜样。而众所周知,汉克斯获得过五次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令他荣膺影帝的两个角色,一个有智力缺陷,一个是同性恋。”
  威廉和斯皮尔伯格后来都刻意压制了一下媒体上的消息,不管怎么说,电影还没开拍就叫嚷着冲击奥斯卡总是不好,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哪里都通用。
  刚签完合约,斯皮尔伯格就专心致志投入到了剧本修改和演员选拔的工作中,一天至少要看二十场试镜。
  《米尔克》没有邀请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而是采用了传统的公开试镜方式选拔角色,这也是威廉和斯皮尔伯格共同的想法。不是商业电影,就没必要全都使用电影明星,没有名气的演员更加便宜好用,反正票房方面也已经有了威廉作为保证。
  两人的想法非常美好,却都忽略了《米尔克》现在的吸引力变得有多大,尤其对于那些已经在商业电影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奖项上却完全颗粒无收的电影明星们来说,这更是非常想啃的一块蛋糕——他们不在乎影片题材有多小众,票房搞砸一部的后果也完全承担的起,他们就是想要一份和斯皮尔伯格与布兰德利合作过,以及颁奖季不再空白一片的漂亮履历。
  许多手段过人的经纪人、经理人不知从哪里得到了一份与剧本角色相关的试镜要求,电话频频打向选角导演或是斯皮尔伯格的副导演那里,推荐自己的演员,说他们的外形、才艺是多么符合剧本要求。那些无法得到导演电话号码的,也都将演员的照片、履历表甚至是试镜录像带寄给剧本,希望能得到进一步的试镜机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