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鉴婊大师 完结+番外 (文家三口的刀)
- 类型:现代耽美
- 作者:文家三口的刀
- 入库:04.10
虽然觉得这事可能就是碰巧了,但王琪还是不放心,又问了一句:“来京之后,这个巧姐都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
“她呀,别说出去了,拉都拉不出去。”王生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小的从来没见过这么老实本分的人。自从到了我家之后,巧姐一直待在后院,不是干活就是照顾女儿,从来没出过门。听我家娘子说,她平时也不和其他下人接触,连话都很少说。娘子见她任劳任怨,做事勤快又细心,十分喜欢,想着带她出去逛逛,顺便给她添置几件衣裳,可她就是不愿意。”
不出门不与人接触,便不能传递任何消息。虽然这个巧姐的行为举止有点孤僻的过分了,但有可能人家就是个实心人,只想着多干活偿还恩情,不求其他的。
总而言之,此时王琪基本已经排除巧姐是细作的嫌疑了。
“她既然不喜欢出门,为什么又同意去三婶那里?”以防万一,王琪还是道。
王生苦笑道:“一开始也是不愿意的,说是不敢伺候京里大官的家眷,怕照顾不好给我们丢份儿。可家里的丫鬟婆子没一个能比的上巧姐心灵手巧的。我家娘子生怕委屈了三老夫人,便跟巧姐说,王大人一直在外地做官,只是回京住几天,过段时间就走。又再三保证,就算伺候不好也没事,直接回来就行了,绝对不会责怪她。巧姐这才勉强同意的。”
“原来是这样。”王琪终于放下了心,“莫吉可汗离京之后,三叔八成还会外调。到时候三婶也会跟着走,你放心,他们不会麻烦我们太久的。”
王生笑道:“小的知道了。”
几日之后,莫吉可汗一行人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浩浩荡荡的进了京,受到了梁帝的隆重接待。
此次入朝觐见,莫吉可汗不但带了很多名贵的贡品,还代表西南一百多个部落向梁帝表达了归顺的诚意。梁帝龙颜大悦,下旨赏赐了很多东西,连带着对太子都和颜悦色了很多。征西候府等一干救助莫吉可汗的人也都受了封赏,就连王耀都官升好几级,不仅不用再去滇南受苦,还被调往富庶的江南任职。
对此,王方氏却不觉得是王耀应得的,而是一口咬定皇上还念着相爷的好,所以才格外开恩。王方氏拼命将所有的粉往自家脸上擦,连王敬都面露不悦。王琪见王耀没有发话,自然也懒得多嘴。不过他心里却清楚,皇上之所以把王耀调离滇南,论功行赏只占了一小部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想让王耀和莫吉可汗有太深厚的交情。
不过,不管梁帝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这个结果王耀却十分满意。
滇南彻底平定,梁帝心里高兴,赏赐起来也不手软。不但活着的人有了恩赏,死了的人也落了好发丧。
由于莫吉可汗亲自出面澄清,一直被认定为叛国的原滇南县令吴州终于平反昭雪。梁帝大笔一挥,追封吴州为滇南府尹,并赏给他的家人很多东西。除了吴州之外,在滇南殉职的所有大梁官员也都给足了死后的体面。
热闹了几天之后,莫吉可汗便要回去了。临行之前,还特意将自己年仅十岁的儿子托付给梁帝照顾,美其名曰留下学习中原文化。
对于上赶着送上门来的人质,梁帝自然乐得接收。他肯定了百夷族的忠心,并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小王子,然后又毫不吝啬的追加了很多赏赐。
千恩万谢之后,莫吉可汗便带着丰厚的物资回去了。
莫吉可汗一走,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王琪原本以为他和赵璟可以一起去查五竹先生了,谁知整个征西候府却陷入了诡异沉闷的气氛中。不说征西候赵睿,就连回京后几乎没见过面的方衡和史东都一直在府里待着。
按理说,刚刚被皇上亲自下旨封赏的人不说意气风发,但也不至于臊眉耷眼的。觉察到不对,王琪便去问赵璟。
“最近怎么了,难道府里的人被集体禁足了吗?”王琪半开玩笑一般的问。
赵璟苦笑道:“虽然没有明着被禁足,但也差不多了。皇上已经下旨,令定北侯周英全权调查五竹先生的事,安阳伯章毕贤从旁协助。东宫和征西候府都被排除在外了。”
“为什么?”觉得苗头不对,王琪不解的问。
“因为莫吉可汗的行踪在达贝镇泄露的事,皇上觉得可能是征西候府和太子这边的原因,便让我们避嫌了。”赵璟道。
听了这话,王琪彻底怒了,“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呀。莫吉可汗在达贝被追杀,要不是方衡、张远和东宫的穆子苏拼死保护,霍尔早就得逞了。皇上怎么能疑心到太子和征西候府头上呢?”
“你先别生气。”见王琪气的不轻,想到他是在替自己不知,赵璟心中十分高兴。他揽住王琪的肩,柔声道:“也不能怪皇上趁机发难,这也算事出有因。莫吉可汗这次进京,已经把他在滇南县衙遇刺的经过全都说了,我慢慢告诉你。”
--------------------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巧姐是个伏笔,以后有用。
第305章 遇刺
莫吉可汗重返百夷族夺回汗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查他遇刺的真相。
霍尔虽然死了,但他身边的亲信被活捉了不少。莫吉可汗惩治叛徒的手段狠辣,这些人为了保全家里人,只得把一切全都交代了。
事情的起因是在一年前,有一个自称五竹先生的人给霍尔送了封信,声称能帮他杀了莫吉可汗,夺得汗位。
五竹先生的名头霍尔虽然听说过,但他知道的都是些传闻,并没见过真人。而且,霍尔自问和五竹先生没什么交情,也弄不懂他为什么要帮自己。
面对突如其来的示好,霍尔只觉得莫名其妙,便把信烧了没再理会。可是过了几天,又有一封信送了过来。里面不但列出了霍尔安插在莫吉可汗身边的几个眼线,还详细的写了他背着莫吉做过的事。
这些事要是让莫吉知道,后果不堪设想。霍尔当时就慌了,可信上却直接言明,不会拿这些是威胁他。相反,为了表示诚意,那人愿意把莫吉引到大梁境内杀死,不让霍尔出一兵一卒,也不会让百夷人怀疑到他身上。事成之后,他们再继续讨论合作的事。
若莫吉真的死在大梁境内,对霍尔来说确实是件天大的好事。他不但可以打着找梁人报仇的幌子收拢莫吉的势力,还能名正言顺的得到可汗之位。再说大梁,他们刚刚结束了和吐蕃的征战,肯定不想再起兵戈。为了安抚百夷族,大梁肯定会送上天大的好处。退一步说,就算莫吉没死,也只会恨梁人,左右和他扯不上关系。
仔细盘算了一下,觉得这件事怎么样都不吃亏。和身边的亲信商量了一下,霍尔便欣然同意了。
之后的几个月,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就在霍尔以为自己被人耍了的时候,忽然收到消息,莫吉可汗应滇南县令吴州的邀请去赴宴。
宴席设在了滇南县衙内的一个小花园里,很多大梁的官员都来了。因着莫吉可汗和吴州交好,两人又经常往来,时间久了,两边的人早就混熟了。美酒菜肴摆上之后,诸人便熟络的推杯换盏,宴席上的气氛十分融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莫吉可汗才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他的头越来越晕,身上也愈发没什么力气。莫吉可汗原本以为是喝醉了,可他的酒量如何自己心里很清楚,刚喝的那些酒绝对到不了醉的地步。莫吉可汗还没来及生疑,便见周围的大梁官员几乎全都倒下了,身边的百夷侍卫也是摇摇欲坠。
梁人不善饮酒,莫吉一直都知道。但他和梁人喝了那么多年的酒,也没见过这么多人齐刷刷一起醉倒的场面。此时,莫吉才觉察到不对,忙去看吴州。
吴州似乎也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他正想起身去看那些倒下的人是什么情况,周围忽然冒出几十个黑衣蒙面人,手上都拿着兵刃。
莫吉可汗的侍卫们多少都喝了点酒,眼下头重脚轻浑身无力,加上没有防备,瞬间就被杀了好几个。场面顿时慌乱了起来。
眼见敌众我寡,侍卫们就想护着莫吉可汗离开此地,奈何黑衣人已经把他们团团围住,实在杀不出去。
吴州在兵荒马乱中冲了过来,拉着莫吉指着不远处的二堂道:“可汗,他们人太多了,那里门窗都厚实,我们进去躲躲,可以撑一会儿。”
黑衣人对醉倒的大梁官员视而不见,只捡百夷人杀。莫吉身边的侍卫自然认定是吴州摆下了龙门宴,意图行刺莫吉。
侍卫们不信吴州,还想把他杀了,但是被莫吉可汗拦住了。
莫吉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吴州,但他毕竟是统领一方的英豪,已经迅速认清了眼前的形势。对方有备而来,招式狠手段毒,显然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反观自己这边,不但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大部分人还被下了药,行动迟缓。如今深陷包围外无援兵,恐怕是插翅难飞了。
若这事真是吴州设计策划的,此刻他只需要在安全的地方远远的看着,静静的等结果就行了,没必要冒着被杀的危险挤过来。加上莫吉与吴州相识一场,也不相信他是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