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珠玉 (M的马甲君)


  那岳维翰听罢自是不敢怠慢,郑重应下,又再三再四地谢过了,随后方才携了银两告辞返家。回家之后将自己这几日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知与家中老母并发妻,一家人闻言自是无有不欢欣鼓舞的,直赞煦玉是菩萨临世。岳维翰随后便收拾家当行李,辞了书院门子的工作,次日便与煦玉派来的官差返乡不提。而那官差在半年后方持了煦玉之印并那著了文章的白绢返回南昌府,告知煦玉曰一路之上众知县知府大人老爷们见了这白绢上的文章无有不感动泪流的,有老爷还偷偷将大人的文章抄录下来珍藏的。老爷们纷纷解囊相助,为这书生捐钱。有捐几两的,有捐十两的,待书生到达阜宁县,已收到上百两的银子。而他本县的老爷见罢亦令小的前来告知大人曰他当会帮衬资助了那书生考取功名。煦玉闻罢此事结果,心下亦甚为欣慰,又赏了那官差银子,方将人打发了,此番则按下不表。
  ?

☆、第六十七回 不畏强霸取试惟贤(四)

?  却说各省钦命学政一职,主要便是负责该省的院试一事,此番因了煦玉乃是临时派遣前来,彼时院试之一的岁考已是考过了,第二年则应举行全省各府生员的科考。待乡试那年,先行主持全省各府的院试。而科考可谓是乡试的资格考试,仅能允许岁考中取得一、二等成绩的生员参加,遂人数较了岁考已少了许多。而江西省共有十三个府与一个直隶州,遂全省共计需举行十四场科考。按照通常情况,一个省的学政欲图省事,通常便惟亲自举行省会所在地及其周遭地区的岁考、科考,然此番煦玉则欲亲自主持遍省十四个地区所有科考。此番先行按临南昌府,遂科考自当由此地开始,奈何煦玉刚至南昌之时着实大病一场,遂此番南昌府诸事只得待大愈之后方才进行。
  将养数日之后,煦玉方得好转。此番按例自是先行进行一府教官的考核。此番六年一次的计典之期又至,即地方教官六年为一任,任期满时需进行一次总的考核,此为计典。煦玉恰巧遭逢此事,遂便对教官的按临考核与计典考核一并进行。令南昌府学的教授并了训导前往贡院,分发试题,包括文、诗题各一,随后锁院封门,将试卷在场中完成后方允其外出。随后因了人数不多,此番煦玉亲自评阅各教官的试卷,虽审查甚严,然此番南昌府各教官中并未有那三等以下之人。其中府学豫章书院的教授王象瑜成绩优秀,被评为一等。审阅完毕,煦玉自是将成绩并等级张榜公布并分送与总督、巡抚。
  教官考核完毕,煦玉自是着手准备南昌府生员的科考。在科考以前,还需进行一个“放告”的仪式,即是学政于官府之中升堂,鸣炮为信,告知百姓曰放告开始,允许当地百姓向学政控告生员的不法行为。告者聚立在龙门内的放告牌前,由衙吏引导百姓进入公堂,呈上状子后退堂。之后由学政调查核实后给予被告生员处分,轻者惩戒,重者开除。在公布被开除的生员名单之时,城中仍将鸣炮,告知百姓。此举乃是为将官学中的生员置于百姓的监督之下。
  而此番放告,只见聚集在衙门前的百姓虽多,然彼此之间皆只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未见有那真正欲上前呈递状子之人。随后煦玉又遣了衙吏前往询问,可有那欲告状之人,半晌过去皆无人上前。煦玉见罢此景,心下自是暗自欣慰,只道是南昌此地士风尚佳,取试士子皆是那遵纪守法、洁身自好之人。遂此地方才并无诉讼之事。可知士为“四民之首”、“庶民之坊表”,士风若正,民风自是亦正,若是如此,自己这一学政提督,不纠察也罢。
  不料正如此这般寻思一回,便见衙吏领着一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老汉进了公堂,在此深秋时节尚且身着粗布直缀,冷得浑身发颤,座上煦玉一见之下便觉遍体寒冷。跟随在衙吏身后跌跌撞撞地步至公堂之中跪下,哆哆嗦嗦地从怀中掏出一页状子呈上。煦玉目视着那老汉的动作,伸手待衙吏将状子交到自己手中,随后垂首览视,只见那状上笔迹工整清晰,遂又抬首问道:“此告状乃是出自何人之手?”
  那老汉答道:“回大人,正是出自不才童生之手。”
  煦玉听罢好奇对曰:“你亦曾读书识字?如此可有进学?”
  老汉答:“回大人,童生名叫苗颖章,本为南昌府安义县人,于二十年前便已通过县试,至今十余年,仍只是童生……”
  煦玉闻言惊道:“如何总未进学?”
  那苗颖章听罢这话,顿时双目盈泪,一面拿衣袖抹了,一面哽噎着说道:“回、回大人,童生这十数年间亦能下场两回,只是……”
  煦玉则追问道:“只是何故?”
  苗颖章答:“只是两场府试皆未能过,遂童生便再未下场……”说到此处苗颖章却又欲言又止。
  煦玉见状心下暗警,忙不迭追问:“其中到底有何隐情?还不快与本官如实道来!”
  只见那苗颖章闻言忽地痛哭流涕地磕了几回头,随后伏身跪启曰:“大人,童生今日前来便是冒死向大人禀明状告本府科场积弊之事。考了这十余年,童生已是老弱残躯。便是有朝一日得蒙文星眷顾殿试及第,只怕亦是无力效忠圣上……然萤窗雪案、寒窗苦读数十载,未曾求得功名分毫,童生未免心有不甘。加之如今如童生这般寒窗之士因了本府科场各中积弊而错失秀才之人亦是数不胜数,遂童生拼死前来向大人递上告状,只为向大人禀明场中积弊,令我省学子皆不再如童生那般苦读一世却一事无成……”
  煦玉闻言顿时感慨万千,初来该地,乍看之下只道是学风士风一派振励繁荣,人文昌盛,不料却为人状告其中有这等隐情,遂忙不迭从公座上起身,步至堂中跪着的苗颖章跟前说道:“你且起身,将你方才所道之场中积弊与我详述一番。”
  那苗颖章闻罢谢过后方摇摇晃晃地立起身来,答道:“此事且先从童生说起。却说童生自县试通过后,按籍自当参加南昌府试。只未料到此地场中积弊较了童生所在安义县过之而无不及,彼时童生乃是首次参加府试,下场之前尚未发觉甚异样之处,亦寻了两名廪保,与安义县同考的五名考生互结。随后童生便也放心大胆地下了场。谁料便在发榜那日,童生亲身前往看榜,童生中了第十名,心下自是欣喜非常,只道是此番参加院试乃是确定无疑之事了。童生正待收拾回乡,欲将此等喜讯告知家中亲人。不料便有那歹人游民往了学署之中指名道姓地来寻童生,却是来向童生索要金银,道是若是不孝敬了他们,此番便也休想参加院试。童生家贫,此番前来首府应试的盘费亦是寻了邻人借索,方才得以前来,哪里还有银子‘孝敬’那干人等。那人见童生抵死不从,只令童生等着。待到翌日,知府老爷果真遣了衙吏传唤童生,将童生锁了领至府衙中。童生便见昨日那索财之人正在那公堂之上,此番正向知府老爷凭空捏造控告童生家世不清且冒籍匿丧。童生只得百般辩解曰童生有廪保作证,此皆是无中生有之事,断无那家世不清、冒籍匿丧之事。知府老爷将童生收押,只道是待传讯与童生家乡安义县知县老爷,查明真相之后便将童生释放。然最终亦是耗去数月方才查清事实,童生虽得释放,然亦是误了当年院试,加之当年童生家严本盼着童生回家报喜,不想竟闻知童生身陷诉讼囹圄,竟一病不起,待童生归家,家严却已仙去。童生无法,便是遗录亦不得参加,只得三年后再行下场……”
  煦玉又道:“你前番取试成绩已是不俗,归家丁忧定是温书复习,如此三年后的院试又如何并未通过,难不成你因故并未参加?”
  那苗颖章闻言摇了摇头,叹气答道:“回大人,下场惟三载一次,童生又如何肯轻易放弃。正如大人方才所言,童生趁丁忧之际,于家中闭门苦读,遂当年院试下场之时,童生较了上回却是更为自信,只道是若无甚意外,童生定能院试通过。不料却……”
  煦玉急道:“不料如何?”
  苗颖章道:“不料在下场前夕,那上回前来讹诈童生的歹徒又至,令小人务必交出金银,否则俱是后果自负。彼时童生银两皆用于筹备下场所需之物,身侧再无多余钱银,童生只得再行拒而不与。此番那歹徒亦不纠缠,仍是自去了。随后数日,童生倒也并未遭遇诽谤诉讼传唤之类的事,然童生却也终日惶恐不安、提心吊胆,只恐那歹人再行诡计。待到终于下场,童生待宗师大人验明童生并童生廪保之后,童生方入。正值寻号入座,却见场外忽地涌出数十人,无视贡院外衙吏,来势汹汹地闯入场中,将童生并其余生童拉至场外僻静无人处殴打,打得浑身是伤,威逼交出银钱方可放人。童生无法,只得将身上惟剩的五两银子交出,方才留得命在。然当日遭逢此事,当年科场只得作罢……”
  一旁煦玉闻言已是大怒,斥道:“自古贡院乃圣地,士子乃圣徒,岂容这等匪徒贼人平白玷污欺辱了的?!青天白日之下,竟行此明目张胆、胆大妄为之举,目中可有天理王法?!”言罢又转而恨声询问那苗颖章道,“出事之后,你可有将此事状告与知府并学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