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第一批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第二批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注定得不到陛下的优待了。
就在第一批南下赴任的官吏出发时,云召境内,天华军横扫了云召各地,镇压其中一些不肯臣服的府城。
于此同时,再得到林逸凡的授意后,天华军开始整编那近二十万俘虏,裁汰之后,整编出十万兵马。
天华军十五万陆军,再加上数万海军,以及十万云召新军,共计近三十万大军,开始正式向乌泽黎越二国开战。
海州的十万天华军,以及五万岭南军,合计十五万大军,一举杀入黎越北部。
至此,天华军共计四十多万大军,展开了西南之战。
就在西南爆发大战之后,内阁最终拟定了关于国民互利的一系列政策,交由林逸凡御览定夺。
在这份草案中,内阁提出三个大纲要求,以及数十个小则。
其一,为减少朝廷对外战争的开支,允许民间组建民兵团,到国外探险征服,一如当年西域故事。
当民间发现海外土地后,可向朝廷禀报,朝廷将赐予其丰厚的赏金,作为报酬。给予其一个虚职,以扬其荣。
而海外所发现的土地,则开放出售给国内的大商贾和大地主。在海外的土地,没有国内的上限。能够买多少,凭实力。
其二,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将大力推动工商业对外扩张。给予工坊主以及商人们各种优惠政策,将天华的商品更多的出口域外。
为了打开其他国家的大门,便需要拥有强大的武力,作为保障,打开他国的贸易大门,向其倾销天华商品。
其三,提高银行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以吸纳民间存款,为工商业贷款提供更多的银钱。
如今,天华的银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后,已经遍布各个州郡,涉及大半的县城。
有了朝廷信誉的保障,百姓们开始慢慢接受银行的存款。许多人在赚钱之后,都会将一部分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如今,天华银行的储户已经达到八百多万。要知道,天华国只有七千万人口,按照五口一户,国也就一千四百万户左右。
一般存钱都是一户一家的存储,也就是说,这八百万人已经达到国过半户口,有存储的习惯了。
再加上天华有藏富于民的政策,当国一半家庭,将自己的大小不等财产存入银行后,银行账面上的存储数额达到两亿五千万两。这已经大大的超过了朝廷财政一年的收入,相当于人均存储了五六两银子。
但这还只是国一半人口有存储,若是达到覆盖的话,这存储的数额,只怕还要在翻一番。
这也是天华在这几年里,接连发动数次大战,却没有损失多少国力的原因所在。有钱有粮,心中不慌。整个天下,还有哪个国家能有天华的财大气粗?
林逸凡在看完内阁拟定的政策后,不由暗暗点头,这些法令一旦实施,确实能够让天华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林逸凡还是觉得,内阁拟定的这些内容,还是过于保守。既然是对外扩张,那就把步子迈大一点,给予民间更大的自主性。
第836章 殖民政策
于是,在林逸凡的修改填补下,政策上出现了一些变化。
林逸凡更改民兵团为探险队,允许民间自行组建探险队前往海外探索未知世界。
当民间探索征服域外土地后,只需向朝廷申报,便能拥有该土地的永久使用权。朝廷将其纳入领土范围,给予其必要的武力保护。
至于该地的发展,部交由民间自行建设,只要合法合规,并交足赋税,朝廷一概不予干涉。
同时,发现新土地的人,将能够得到朝廷赐予的爵位。即便是发现一个小小的岛屿,也能得到末等乡男之爵。若是能够发现堪比中原的新大陆,最高能够获得国公之爵。
在林逸凡看来,若是有人发现了一块像中原那么大的陆地,其功绩绝对足够得到一个公爵。
唯有重赏,才能出勇夫。唯有高爵,才能激发人们的**。也唯有利益,才能让天华永远前进。
而在第二条上,林逸凡不仅仅希望天华的工商业,能够走出去。更希望他们能够担负起移民天下的重任。
因此,林逸凡特意增加了一个诱人的条款。凡是能够招揽足够的百姓迁徙海外定居,不仅其应该征收的商税,能够得到补贴减免。朝廷还将对他们的产品进行扶持和技术转让,使其更具有竞争力。
而且,移民所产生的税收,将分出三成赐予那些商贾工坊主,为期十年。
比如,一名商人替朝廷迁徙了一万名移民,按照当前一年,天华国内,平均每个人征收的税收为半两银钱左右。那么,这一万移民便能产生五千两税收,提取三成,那便有三千两银子。为期十年,便是三万两。
这还不算日后随着移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的繁衍,其所缴纳的税收只会更高。商人们所得到的远不止三万两而已。而迁徙一名移民,所花费的代价,还不到一两银子。
更何况,这些移民迁徙到海外后,大部分还是会在他们的工坊以及商铺中做事,其中的隐形利润,更是难以计算。
还有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变动,虽然能够吸纳一部分银钱,并给百姓一点实惠,但终究效果不是太明显,无法真的吸引百姓们参与扩张的分红。
因此,林逸凡准备试行股票债券,先以官营工坊和商铺为试点,分出大小不等的股份,公开在民间售卖。
当然,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商贾收购大部分股票,必须规定这些股票不得私下买卖,只能倒卖给相应的工坊商铺。而且,还设置购买上限。让大商贾们,无法吞下大量股票,影响民间的发售。
官营工坊大多是涉及国家战略的矿场以及军工业。只要朝廷不断对外扩张,这些行业的发展就永不停歇。
百姓们持有这些行业的股票,便能随着扩张而不断水涨船高。
至于民间的股票发行与交易,林逸凡还暂不做考虑。因为目前,朝廷更加需要银钱,来发展国家的各项战略工程,以及对外的扩张。
所以,朝廷必须尽可能的利用民间的财力,来支撑这些百年工程的持续建造。而不是让银钱流向那些大商贾的手中。
同时朝廷还可以发行债券,以朝廷的名义,向百姓们借钱,而利息将会被银行存款来得高。
依靠这十几年的朝廷信誉,已经经营日久的天华各州郡百姓都比较信任,只要能够让更多的人尝到甜头,便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其实,林逸凡更希望能够推行纸钞,以便捷交易的流通。不过,此事涉及太广太大,一个不好,极有可能引发动荡。因此,林逸凡只能将这个打算暂时压下,等待将来在推行。
不过,在此期间,他决定以点带面,慢慢的让百姓们了解纸钞,接受纸钞,最终认可纸钞的便捷和可靠。
其实,现在银行开具的银票,已经具有一定程度替代银钱的功能,成为初具雏形纸钞。
不过银票的面额太过单一和庞大,只适合商贸的大宗交易,但不利于民间的交易。
首先,他决定先在朝廷内部推行薪票,今后朝廷官员领取的薪俸,将由大小不等的薪票代替。官员们可以从银行取出银钱使用,也可将其存入银行赚取利息。
同时,更能作为平常的交易。朝廷将出台法令,禁止百姓拒收朝廷薪票。
对于这薪票,林逸凡不指望它能起到流通的效果。而是要以此作为表率,做给百姓们看的。连朝廷官员都使用纸钞了,那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而第二步,则是在军队中同样推行,以后的军饷以及赏赐,都以薪票为主。当军人们将薪票寄回家中,便能影响军属家人,使用薪票进行交易。
要知道,现在天华有正规军和预备役,共计一百五十多万人,涉及的人口至少六七百万。而且,每年征召兵员,都将涉及到数十万人口,长此以往,影响的人口将越来越多。
然后第三步,则在官营工坊商铺中推行,工人的薪资将用薪票取代,以此激活天华数十万官营工人,以及其所涉及的数百万家人,成为纸钞的使用者。
第四步,则进一步扩展到税收的缴纳方式,朝廷将逐渐废除收取银钱,而改用薪票。
百姓们交税,只能到银行兑换等额的薪票,才能完成税收的缴纳。在此期间,朝廷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只要采用薪票交税,将有税收上的优惠折扣。
到了第四步,可以说,无论是指引还是强迫,天华百姓们都开始接受了薪票的交易。
那么,便可采取第五步,正式确定纸钞作为国家的货币,面禁止金银的市面交易,最终完成货币交易体系的转换。
当然,这五步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林逸凡的计划中,将进行持续二十年的推行。让百姓们真正的接受纸钞,而不是因为朝廷的强制。
最重要的是,纸钞的推行涉及的利益和矛盾极其复杂,必须稳步推进,从中引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使之大行于世时,便已经构建出比较完善的制度,杜绝危及国家利益的危险。
相似小说推荐
-
超凡大航海 (北海牧鲸) 起点VIP2021-07-29完结漠然的神明高踞云端冷眼看向人间,无尾的爬虫躲在冬天和春天的缝隙里窃窃私语,戴着高帽...
-
我的伴生精灵是人马少女 (帅气的大树) 起点VIP 2021-09-01完结817总推荐萧宇穿越伴生精灵世界!在这里,人人觉醒一个伴生精灵。而萧宇觉醒的是强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