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凌九霄感觉大光明寺的水很深。
但凡水深的势力,大多很难对付。
……
大光明寺本就很难对付,如今玄妙又意外闭生死关成功,并一举跃居神榜第二位…
而且,玄妙还是个既好战,又理智之人。
战斗起来,像一条打了兴奋剂的疯狗;理智起来,像一名运筹帷幄的军师。
这就让大光明寺更难对付了。
此外,还有没有第二个、第三个玄妙出现?
谁也不知道。
至少,大光明寺的‘法、净’两代弟子不知道。
至于‘空’字辈以上弟子是否知道?
凌九霄不清楚。
因为黑虎帮的暗机坛,即便手段用尽也只能渗透至‘法、净’两代弟子。
就这,还足足花费了五年功夫。
正因为大光明寺的水实在太深,凌九霄才会对其格外重视,才会想着在庆典开始前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
有备无患,是凌九霄的行事风格之一。
对敌人,他从来都不会轻视。
……
两个时辰后。
在凌九霄神魂力的相助下,三万余天道之力终于被分身吸收炼化一空。
此时的分身,高约一尺五,表面皮肤变成了金铜色,体内罡气仍是呈浅绿色,左手已然变成金色。
境界从二品小成境直接晋阶至二品大圆满。
战力几何?
凌九霄不知晓。
在他想来,当是不输一品大圆满。本尊都可超级作战,何况专以信仰之力修炼的分身?
凌九霄暗自窃喜——
天道之力果然厉害!
这提升速度,连本尊都望尘莫及呐。
‘三万点天道之力,大体可提升一个小境界。’这是凌九霄得出的结论。
天道之力汇集势力极猛,分身提升速度极快…
照此下去,要不了多久,分身的境界和战力,当是会全面超越本尊。
他会不会先于本尊领悟大道?
很有可能!
毕竟,他吸收的是纯粹的天道之力。
以天道之力感悟天道规则,当然要比自已这个‘大杂烩、大乱炖’要容易得多。
第395章 割一波韭菜
凌九霄随即暗自一叹——
如果分身的战力真跟自已猜测的一样,相当于一品大圆满,对付一般的一品大能确实有资格成为底牌。
但面对玄妙,仍是不够看啊!
战力极强的一品大圆满,在拼尽合力的情况下,确实能对付半步超品几招。
成为底牌?
想得美!
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就算玄妙想要搞事,集两位一品大圆满战力于一身的自已,也不是吃素的。
咦,自从我晋阶一品之后,以往那若隐若现的被窥探感貌似消失了?嗯,只是在刚刚突破一品时有所感知,不过也只是短短一瞬。
暗中窥探者到底是谁?
好像一直在关心着我的成长?
不管了,事情总有水落石出之时,当下还是先恰第二波福利要紧。
……
或许是前世特警这个身份带来的职业病。
凌九霄没事之时总喜欢推理、总喜欢揣摩。
他也不想平白无故地浪费脑细胞,闲来无事之时喝酒品茗…难道不香么?
他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在这个拳头大于法令的世界,一切都得靠自已。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因为坚守这个信条,他才得以存活至今,才得以有今日之斐然成就。
突然生理性死亡,非其所愿也。
无端社会性死亡,亦非其所愿也。
大光明寺、岳友群等仇家会不会在庆典时对江汐武林盟不利?那个一直置身暗中的神秘窥探者到底是谁?到底是何居心?
凌九霄独处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放飞思绪。
……
不过眼下还有事要做,还不能让思绪信马由缰。
差不多就得了。
收回飘飘荡荡的思绪,凌九霄立即转入第二项福利——修炼天耳通神通。
原以为天耳通跟神足通、天眼通一样,只是一门与身体器官密切相关的神通,没想到它还是一种智慧,还是一条大道,还能感知上下一个月发生的声音…
如此厉害的神通,凌九霄当然不会放过。
具备规则的道,谁会嫌多?
别人或许有‘嚼多不烂’的顾虑,在凌九霄这里,却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修炼之初,以万能点兑换的领悟力,终于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了!
……
不愧是具备武道规则的神通。
凌九霄足足消耗了七日七夜,方才堪堪入门。
又一鼓作气地闭关两个月,这才习成天耳通。
修至大成的那一刻,凌九霄但觉神清气爽,头脑的清醒度、思维的灵敏度皆大有提升,好似世间万物皆在自已掌控之中。
不愧是洞悉规则。
这波韭菜割得爽!
已然感悟通透?
哪有那么容易!
规则岂是短时间内就能感悟的?
天耳通虽然不是大道,但毕竟也是道的一种。
小道规则,威力远不如大道规则。感悟难度,比大道规则也要低的多。
即便如此,要想感悟通透,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没看到玄妙闭五十年,也只是摸到轮回规则的门槛么?没看到李朝歌悟道数年,仍是进展迟缓么?
还有,灵远、谷正华修炼天资极佳,感悟道之规则已有近十年之久,可却一无所获。
规则如果真的那么好领悟,天下武林就不会没有超品了,更不会只有两位半步超品了。
……
整整消耗两月时间,方才习成天耳通。
而且,还未能感悟其规则。
按说凌九霄应该很失望才对。
毕竟,他以往无论修习何种新武功、新技能,消耗的时间都从未超过七日。
事实上,凌九霄却很满意。
他非常清楚,修习天耳通的进度之所以如此之慢,并非自已的领悟力降低了,而是天耳通太深奥了。
越是深奥的神通,其产生的道之威力就越大。
威力越大的道,规则之力就越强。
凌九霄宁肯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去感悟获得一条大道,而不愿只用一日时间就领悟数条小道。
杀伐之道、吞噬之道、丹道、药道、医道、酒道…他领悟的小道已是不少,可却无一生成规则之力。
何也?
两个原因:其一,或许是凌九霄的感悟还不够深入;其二,或许是这些小道的规则之力太过微弱,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
别的不敢说,拥有神医宝典和魔幻丹方后,凌九霄的药道、医道和丹道,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不说后无来者吧,至少已是前无古人。
如此高度,怎么可能还未摸到规则的门槛?
只有一个解释,这三种小道的规则之力太弱。
而天耳通这条洞悉规则,凌九霄刚刚触摸到门槛,就拥有了少许规则之力,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洞悉规则虽是小道,但却是小道中的王道。
它的威力,当是介于大道与小道之间。
呖,可定位为‘准大道’。
……
凌九霄虽然尚未领悟天耳通这条道的规则,虽然还不能感知上下一个月内发生的声音,但其听力之强,天下已不作第二人之想。
小草拔节声、树芽冒尖声、种子破土声、昆虫对孩子的训斥声、动物肠胃的蠕动声…
方圆二十里之内的一切声音,皆能清晰入耳。
而且,还能以声辨物。
还能从武者的呼吸声,感知其年龄大小,感知其武功强弱,感知其心绪心境…就是神榜中人也不例外。
天耳通的妖孽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这不,凌九霄此刻就通过微弱的呼吸声,感知到室外有六人在等候自已。
这六人武功强弱不等:五强一弱。
不过他们的心境却大体相同:担心、焦虑,还有那么一点点小紧张。
……
这六人是:灵远、白高峰、段逊、胡益明、吴树学、李克远。凌九霄所感知到的弱者,无疑正是吴树学。
李克远,是血衣楼楼主,一品大圆满。
至少已有五年未在人前出手,一身武功深不可测,据说并不弱于段逊这位神榜中人。
本来此次百机门想把李克远列入神榜第九位,从而补齐神榜十大高手。
没想到征询意见时,却被他拒绝了。
原因在于——
血衣楼高层的实力和名气已足够强大,根本无须以‘进入神榜’这种方式来提升。
他们需要的,是神秘感。
自从凌九霄先后在落虹桥一力斩杀四名铁牌杀手,在白龙瀑一举斩杀五大顶级银牌杀手之后,血衣楼杀手极少失手、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敲得面目全非。
很多武者不再谈血衣楼色变。
而随着凌九霄、龙映雪、石胜刚等人离开血衣楼牛头山分舵,血衣楼的神秘感更是越来越低。
此种情况下,李克远以不弱于神榜中人的身手,游离于神榜之外,多多少少能增加一些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