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他才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给你们额外普及一个概念,这也是突破到元神境的大修从高屋建瓴的角度对整个修行体系做了整体梳理之后才彻底看清的一个规律。”
“他们将所有提升成长分为‘积累型’与‘领悟型’两种。”
“在我们的实际经验中,从我们开始修炼的时候起,这两者便是相互依存,彼此需要的,缺一不可。”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分量相当,彼此五五开。”
“这里面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境界层次越低,提升成长越是侧重于‘积累型’,境界层次越高,‘领悟型’的提升占比则会逐渐抬头。”
“根据统计,练气境修士的进阶提升,积累型与领悟型的占比大概在九比一左右;
筑基境的进阶提升,积累型与领悟型的占比大概在八比二左右;
紫府境的进阶提升,积累型与领悟型的占比大概在七比三左右;
金丹境的占比是六比四,而元婴境的占比是五五对半开;
到了元神境,洞虚期的进阶提升,积累型与领悟型的占比变成了四比六;不朽期与造化期的占比都在二比八左右。”
“这并不是说对积累的要求越来越低,事实上,境界越高,要想突破提升,需要积累的时间就更多,只是,单纯的积累对整体的进阶提升的影响越来越低。
对领悟,或者说对认知的要求越来越高。
积累的是力量,领悟的是‘知其然’甚至是‘知其所以然’,修行的过程中,力量的增长只是附带,成为一个广博的、知‘道’者才是根本,这也暗合了修行求道的本质。”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目光在在场所有人身上扫过,道:
“而对你们这些还在内壮境打转,连练气境都还没进入的修行者来说,你们的进步提升,至少有九成五以上都是‘积累型’的,需要你们领悟的东西非常少。”
说到这里,他语气加重,强调般重复道:“非常非常少。”
“这点领悟,早在你们之前长达十年的启蒙教育之中,县学三年正式修行之时便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你们真正欠缺的,就是‘积累’罢了。”
“你们担心的根基不稳,底蕴不足,本质就是积累不够,没有积累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强行突破,造成了不圆满。”
“天赋资质的高低,撇开悟性心性这块不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身体积累的快慢。”
“生命气息能够让这种积累变得迅速而高效,不会有丝毫负面作用,某种程度上,你们完全可以将之等效于‘时间加速’,只是在这种时间加速下,只能加速你们的积累,不能加速你们的领悟。
不过,当你们的积累达到足够的层次,自然就能见到、想到、领悟到全新的东西,全部怎么也想不透的东西,到了那时自然开朗。
所以,生命气息虽不能直接作用于领悟型的提升,但是间接影响同样巨大。”
最后,他看向众人,笑道:“所以,你们不用担心在此处修行会对未来造成影响,你们尽可以放开了吸纳修行,直到无法更进一步为止。
因为到了那时,说明你们在积累方面已经到顶,必须有新的领悟才能更进一步。
半个月时间,就看你们能不能走到那一步。”
说罢,他对在场所有人点了点头,便转身而去,不做停留。
……
前方林地远处,毗邻湖泊处,修筑着许多木屋,每个木屋门上都有编号。
但奇怪的是编号顺序很乱,一号木屋在深入湖泊的一块巨大岩石上,二号木屋则在另一处的岸边,三号木屋位于一株大树之上,看上去毫无规律。
不过很快,所有人就知道了其中奥妙。无论是灵气还是那更重要的生命气息,在福地内都不是均匀分布的,编号越靠前的木屋所在位置,无论灵气还是生命气息都越充盈,修炼效果就越好。
最好的是一号木屋,其次是二号,而木屋总数量只有九十九座,想要用木屋的人数则有160人。
当这个事实忽然摊开,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原本还有些散漫轻松的氛围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来自府城豪门、实力比卓不凡还强一筹、现在实战力暂列第一的沈晨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九十九间木屋的使用分配,应该根据集训二十天来大家的实力排名进行分配。
卓不凡等十来个实力与他基本处于同一层次的并没有第一时间便认可此方案,但很快,他们就听到了沈晨的传音低语,一阵交流之后,他们达成了默契,全部发声力挺这个方案。
“可以。”
“好,就这么办。”
“行吧。”
“……”
有了他们的力挺,那些自觉实力能混上一间木屋的也都点头同意。
可那些知道自己实力连前百名都无法进入的人不干了,你们住木屋,我们蹲树上趴草丛吗?
虽然大家实力有强弱,可修为基本都在内壮极限层次,并没有天壤之别。
听了范校长的介绍,他们都知道这半个月有多么珍贵难得,怎么可能就这么不声不吭的把机会让出去?
难道指望他们发扬风格,学会谦让不成?
你让我们连屋子都没得住,那大家都别想好好修炼,赢不了你还捣不了乱吗,范校长走前明确警告不能致人重伤更别说杀人,那有什么好怕的。
打不赢你骚扰不了你吗?
一个不行两个够吗?
两个不够五个够吗?
你们吃肉,汤都不给留一点吗?
都不需要有什么真正的带头大哥,只是几个人表示了反对,其他人就全部跟进。
在不能大打出手,更不能造成任何伤亡的情况下,即便被直接“打脸”的沈晨非常不爽,也不得不默认卓不凡等人出面与其他人讨论新的方案。
……
福地之外,胡山没有走远,范奕也没有离开。
他们就着一块巨大屏幕看着福地内适时发生的事情。
见他们直接进入磋商环节,胡山满是遗憾的道:“没劲,还以为要打一场呢,拳头都没碰一下就开始谈判,这还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吗?”
范奕斜了他一眼,道:“这样不好吗?难道真要不管不顾的打一场,弄个头破血流之后再进入这个环节才叫合适?”
胡山干咳了两声,这才道:
“若是把他们淘汰到百人以下,这事就非常简单了,可淘汰到一百六十人的时候你就叫停了。
我还以为你会对此提前做些安排呢,比如将九十九间木屋指定给前百之人,或者让他们先搞一个木屋争夺战。
没想到你压根就没管,从头到尾提都没提,让他们平白多了这些纷争。”
范奕道:
“反正已经决定将福地暂时让给他们用,以他们的境界,一百人和一百六十人的差别也不大,既如此,多给些机会也没什么。
至于木屋安排,与这相比,不过是件小事,他们自己解决就好,哪需要我事事都替他们安排妥帖?”
……
在众人讨论商量新方案的时候,姜不苦选择了独自离开,向福地其他地方而去。
因为修行功法和方向的不同,他们需要在木屋之中闭关静悟,才能得到最好的修行体验,而他若这么做,效果反而会非常差。
闭关静悟不适合他,至少当下不适合。
所以,在其他人眼中,与修为前途划等号的木屋对他而言,却显得非常鸡肋。
两个多小时候,他几乎绕着湖泊转了一圈,依旧毫无所获。
当然,有很多区域他都没去,因为这些地方都有一块“闲人免进、后果自负”的标牌,看到这些文字,姜不苦没有好奇心爆棚,硬闯进去看看有什么后果,很自觉的绕着走。
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那也只能回到木屋区。
不是去争夺木屋,而是去“讨打”。
按照木屋区现在那紧张的供需,想要讨打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强行进入那些编号靠前的木屋,或者在别人修炼静悟的时候敲门,都能很轻易的让人与自己全力一战。
可这与在训练馆邀战不同,后患太大,甚至能轻易达成“一生之敌”的成就。
而且,这个方法太过损人利己,与他心性不符。
“若是没有合适的所在,那就去踢撞石头?”
心中正胡思乱想,忽听得远处传来哗哗水声。
转过一片树林,循声而去,见到一幕奇景。
一座并不是太高的小山,目测地面踞山巅最多四百多米。
其临湖泊一侧乃是陡上直下的峭壁,在峭壁的中上段,距离地面大概三百多米的位置,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仿佛蚌口一般的孔隙。
一束银色瀑布从中飚射而出,似乎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射出蚌口的初速度非常快,在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抛物线,当其砸落地面之时,落点距离峭壁水平距离居然超过了一百五十米!
直径超过十米的水线,下坠三百多米,射出一百多米,当其砸落地面时,其力道何等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