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听竖起蹄子在虚空点了两下。
赵淮中不悦道:“你想和朕讲条件?下次五针松结出果实时,要两颗果实,来作为说出地书线索的酬劳?”
谛听点了点大脑袋。
赵淮中沉吟沉吟,要是谛听说的消息,确实能帮忙拿到生死簿和勾魂笔,多给一颗松子,其实不亏。
“你确定能帮朕找到生死簿、勾魂笔?”
谛听坦诚道:“先天道宝得天地气机护持,吾只知大概,不能确定。
不过吾聆听天地之音,知道地书最近要出世。”
赵淮中:“你不确定,就敢要朕一颗五针松灵实?
下次蟠桃成熟,朕可以多给你一颗桃子,不接受讨价还价。”
谛听偏了偏脑袋,也行,遂一五一十道:“地书在远古时期,阴间破碎后,随同一块阴间碎片,化作一扇阴司青铜之门,隐入了虚空深处。
地府近年来也随同人间变化而变化,天地气机攀升,承载地书的阴间碎片正在回归,不日就会出世。
吾大致能推测到地书出世的时间、地点,可帮助人皇获得此书。”
谛听又主动说了时间、地点。
听时间很快就要到了……赵淮中还算满意。
“你可知道朕这炼妖壶上的破损,如何修复?”
赵淮中取出炼妖壶,指着壶盖上的裂痕。
谛听有些畏惧地往后退了退。
炼妖壶对一切妖族,包括神兽都有克制作用。
“两种办法,第一是炼化百万妖族,壶上的裂痕便会消失。
还有一种方式是抽取另一件先天道宝的灵气道则,融入炼妖壶,则可恢复完整,甚至提升其威力。”谛听道。
赵淮中沉吟沉吟:“最后两个问题。”
“其他先天道宝你可知都在哪?有主的无主的都可以,若能帮朕得到任何一件先天灵宝,朕允你一颗五针松灵实。”
谛听的眼睛亮了亮。
被白嫖惯了,听到有工资可拿,顿时精神振奋:“陛下请看。”
它推送出连串画面。
赵淮中一看,都特么在天庭,截教,阐教,妖族手里,还有自己手里的两件。
外边散落的无主先天道宝在哪,一个也不知道。
这遭瘟的谛听,问了和没问一样。
谛听看出赵淮中不太满意,话锋一转:“吾还知道一个大秘密,或可帮陛下得到先天道宝。”
“仙台体系如今被陛下所得,但其在远古便已传世,无数人杰仙魔,甚至一方道祖,都对古祭台进行过无数次推演。
有远古道祖跳出三界前,曾说仙台体系背后隐藏的先天道宝不止一件!
他推演出特殊的献祭方式,或许能获取其中的某件先天道宝。
这是唯有吾谛听知道的关于仙台体系的秘密,嘿嘿。”
谛听道:“补全三界缺失者,可得一件先天道宝。
最简单的方法是,恢复阴间完整。”
恢复阴间完整,也就是找齐散落的阴司铜门,融入阴间……赵淮中:“这和朕问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正好相关。
据朕所知,阴司铜门散落各方,共有十余座,你可知它们的具体去向?”
“知道一部分,陛下先后献祭了三座,还有两座也在陛下手里,此外则分散在妖族,天庭,截教。
其余散落在混沌虚空深处,包括承载地书生死簿的那部分,大概有六七扇之多。
截教和妖族,天庭掌握的铜门,大多就埋在人间,具体位置……秦皇若想知道,吾可以尝试推演,大概要几日时间,且需要陛下的造化之力与吾相合。”谛听说。
赵淮中嗯了一声,这就问完了。
这次问的都是三界最核心的秘密,谛听表现的中规中矩。
他取出一颗蟠桃,递给谛听。
不能让人白打工,毕竟常来常往。
谛听大喜,原来不是白干,劲头十足的主动道:“陛下,吾还有消息要告知!”
“说来听听。”
“陛下手里那两扇铜门内封存的阴灵,可以用来饲养烛龙。
阴司铜门内的阴司碎片空间,内部阴灵无法轮回,皆为恶灵,出来则为祸人间,用其喂食烛龙最合适,可辅助烛龙迅速成长。”
谛听:“吾还知道一个办法,能让陛下的两位嫔妃,早日恢复到造化境,且她们恢复造化境后,也能更快速的突破境界。
陛下的其他后妃,也可因此受益。”
还有这种好事?!
后妃们都能受益…难道…赵淮中生出一个想法,瞥了眼谛听:“说。”
谛听道:“吾知道陛下掌握传承之术,后来陛下归秦,修行渐深,又专门推演完善过传承之术,陛下称其为五阴抱阳术,依仗此术,陛下在人伦之道上无人可及,大小随心如三腿。
但陛下所修,仍算不上最上乘。”
赵淮中眼神微眯,假装毫不在意,淡淡的问:“难道你知道最上乘的传承之术。”
谛听洋洋自得:“正是,吾听到过远古道祖观天地交泰而推演所得奇术,为古今第一传承道术,但因道祖不近女色,得此术后从未用过,将其化于天地间之间,已经失传。
世间只吾谛听能搜听到这篇道祖观天地有感而成的天机妙术。
秦皇用之,可助两位后妃,一夜间晋升造化。”
“善!”
谛听旋即道出自己搜听到的传承大道,即从上下同时导入阴阳二气,形成一个天,一个地的循环,相合便是混沌,圆融无瑕是为大道,对修行双方都有极大好处。
赵淮中听后如闻道韵真谛,以他修行,倏忽间便掌握精髓,开始盼着天黑。
第464章 秦俑,助你突破
看了眼天色,天光刚亮。
谛听说完就走了。
赵淮中隔空推送造化之力,和谛听相合,让它开始推演搜听埋在人间的几扇阴司铜门的位置。
赵淮中则起身去咸阳殿上朝。
朝会上,满朝文武分列左右。
吕不韦,韩非,尉缭, 王翦站在各自队列的前两位。
眼下秦境安然无事,加上风调雨顺,穆阳静多年培养下,农家学子分赴各地,农作产量连年递增,算是初步达到了赵淮中登基之始,许下的人人饱腹的愿景。
各地学宫, 百官殿,至圣殿的建设, 则是为了普及民智,推广诸子百家。
秦当前的发展重点,是对外扩大国境面积,对内鼓励生育。
“……自明年始,每年皆可参加科考之事已经下发到地方,张榜告知天下。并鼓励生育,也已经传告各地。
每家每户育四子及以上者,每户可多得良田以事耕作,愿去外地开荒者,子女可优先入官学…”
正在汇报的是李斯。
他是内史,有辅助赵淮中传达圣谕的职责,且其正在逐渐接手治粟内史的职务。
九卿当中的一些老臣,年纪渐长, 已经有些跟不上大秦的发展速度,效率低下,将会逐步撤换。
李斯眼下已经晋升圣人初境,知道自己即将官拜九卿之一,干劲十足, 春风得意。
赵淮中正在看李斯呈上来的奏本。
李斯的篆体在后世被评为千年一遇,是书法大家,有美不胜收之称,写的非常漂亮,尽展功力。
他精通大篆,更是秦统一后的小篆之祖!
等李斯汇报完退下去,朝议话题便转到外扩国境的事情上。
官拜太尉的尉缭汇报道:“廉颇,李牧两将已各自领军,正在开拓西北和北线两地。
廉颇将军往西北,已出了龙墙长城,现位于九原郡西北五百里外。
李牧将军统兵十七万,蒙恬为副将,刚出北关……”
赵淮中略感欣慰,当前秦的班底已成,能臣良将不在少数。
而且这些大臣内卷的厉害,人人拼命打工,经常主动加班,氛围老好了,处理诸事也得当。
赵淮中现在基本处于工具人状态, 每天在奏本上写上“已阅, 允”等字样就行。群臣上奏的奏本内容,可供调整的地方不多,把诸事处理的妥妥当当。
赵淮中只负责把控一些大事的走向。
这和他理想状态的帝王生活颇为接近。
要不是有妖族,天庭两个遭瘟的,日子岂不美滋滋,白天琢磨去哪玩,晚上琢磨去哪睡。
朝会散了以后,赵淮中来到书房,很惊奇的发现小秘书的留言,字迹娟秀,写在纸上——陛下,我都圣人三境了。
这个其实可以当成是小秘书的情书,虽然只有短短七个字,但意思很明了。
以她害羞加上胆小的性格,应该是鼓起勇气,犹豫了好久才敢写下这几個字给赵淮中看。
旨在提醒赵淮中曾经答应过她,圣人境就可以破身的事。
朕这该死的魅力……赵淮中自吹自擂。
画卷空间里,小秘书正在里边修行,留下的纸条是昨晚半夜,偷偷出来写的。
赵淮中遂开始批复查看各类奏本。
临近中午就忙完诸事,他取出上次献祭所得的六九兵策,翻看起来。
这部兵策,不仅涉及士兵的操训之法,且有军阵变化,部众合力的图腾之术等内容。
兵策的上半部分,为士兵修行习练之法,共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