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夸张的比例,也不知道英国那边知道了会有什么想法。但既然渣打银行能够弄出这样的比例,就证明这事儿没有问题,要是问题大了,到时候不但李明豹会受牵连,他们渣打和港府这边的人,同样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所以能有这样的比例,肯定不会是真的摸着脑子拍下来的比例,而是经过细致的分析而已。
至于说这样的比例未来公开以后,对李明豹有什么影响一类的事情,李明豹倒不介意。毕竟真正会因为这个事情厌恶自己的人,绝对不会是什么权力人士,只能是那些平头老百姓,或者说是一些为了权力努力的所谓公知,对于这些打嘴炮没有实际能力的人,李明豹要是怕了才是真的奇怪了,只要上层社会的人和自己没有利益冲突,那么李明豹这样的生意,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李明豹这样的人,比李照基这样的人,更加安全。
十七比一的比例兑换港币,看起来渣打银行要比李明豹赚得还要多,但是李明豹这边赚的,是自己的钱,不用给任何人利益,而渣打银行那边,虽然利润十分的可观,但是他们要打点的地方,就实在是太多了,到最后,渣打银行能够拿到百分之三十的纯利,都算是渣打银行实力雄厚,至于说渣打银行拿一半,另外的钱别人分,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不行的,也不可能通过那样夸张的比例。除非这本钱,就是渣打银行出的,可惜他们没有钱,能够有这样的利润,其实都是纯赚。
在知道了最终的比例以后,李明豹也就明白了这事情现在已经成了定局,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就算是英国本土那边的人,都没有这样的实力,或者说有实力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都不会允许有意外发生。
就这样,时间缓缓的走过了八三年的末尾,开始走进了八四年。而关于港币的风波,到现在也算是尘埃落定。港币的汇率,还是按照历史当中的比例,7.8比一的比例和美元兑换。并没有多加一点,也没有少一点,不多不少,刚刚好。
相比起那些外围的人来说,李明豹在这次当中,是赚得盆满钵满,四点二的溢价,让李明豹直接就赚了十二点六亿港币。按照八三年香港那些企业的纯利润来算,李明豹即便不是排行第一的人,也绝对是排行前列的人。
当然,在这场风波当中,也不仅仅是李明豹赚了大钱,实事上,真正赚大头的,还是那些英国人,虽然英国的国库在这事情上面,空了不少钱,但是国库的赤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那么紧要的玩意,真正紧要的地方,是银行,只要银行没有空,赤字什么的,就是个笑话。所以国库亏本,最终受害者,也就是那些没有话语权的纳税人,和英国那些贵族还有银行,没有本质的联系。
李明豹赚了,李照基那边,同样也没有亏,也是赚了一些,虽然和李明豹的收获比起来少上很多,但是李照基那边毕竟是汇集了太多的港币,只要有港币在手,他就没有亏本的风险,最多也就是那些借钱给李照基的人,亏了不少。
要是他们不把钱借给李照基,那么这些港币本来的溢价,就是他们的收入,但是他们却偏偏贪图高额的利息,把钱借给了李照基,那么这赚的钱,自然就没有他们什么事儿,就算是能够从李照基这里拿到高额的利润,他们实际的亏损也是不少,所以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李照基的日子,肯定不会那么好过。毕竟能够借给李照基钱的人,本就不是什么软柿子,李照基在他们的嘴巴里面抢东西,有什么好果子简直就是妄想。怎么平衡这些利益关系,就是李照基需要操心的事情了,和李明豹完全就没有任何的关系。
当这个事情尘埃落定以后,李明豹在港币汇率上赚了大钱的事情,压根就捂不住,香港这边的港商们通过拐弯抹角的关系,也能知道李明豹的事情,而英国那边的人,同样也知道,而这个时候渣打银行也想让李明豹来背这个黑锅,所以渣打银行这边也没有替李明豹隐瞒什么。
所以刚刚过完圣诞和元旦,整个香港不知道李明豹赚钱的人,基本上很少。基于之前的约定,李明豹有义务给渣打还有港府背黑锅,所以大家对于李明豹在汇率稳定之前,用十七比一的比例兑换港币的事情,相当的熟悉。基本上就相当于一夜之间,李明豹在港币汇率上面,赚了差不多三十亿港币的事情,没有多少人不知道。
而这样的报纸,不单单是在香港本地的报纸上面刊登,英国本地的报纸,也在报道,就连华尔街那边的报纸,对于这样的消息也没有放过。这样一来,本职工作是做电影行业的李明豹,居然立马就在金融行业上面站稳了跟脚。
在很多人骂港府白痴的时候,也有不少的金融人士采访李明豹,问李明豹是否有进入金融行业的打算。以李明豹的辉煌战绩,肯定能够在金融行业里面大放异彩。
甚至因为这些报纸报道李明豹在金融行业上面的成就,弄得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李明豹这个人的时候,还以为李明豹就是搞金融的,而不知道李明豹的本职工作实际上是搞娱乐的。而香港这边的报纸,尤其是和李明豹不太对付的星岛日报,更是给李明豹取了一个外号,抢钱李。
而这样一个外号,立马就在全港通行了,不单单如此,在英国那边也采用了这样的外号。甚至英国财政部那边,更是装模作样的给李明豹安了一个极度危险的标签。虽然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这不过是一个交易而已,但是对于民众,这些事情就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了。所以那个金融行业极度危险的标签,对于李明豹实际上是不会有多少损失的。
香港现在很多报纸,都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报道李明豹相关的消息,那么报纸就肯定会热卖。本来那些报纸还认为李明豹的影响力仅仅限于娱乐方面,但是现在李明豹在港币上面玩了这么一手以后,李明豹就相当于一个跨行业的超级富豪,一加一在这样的问题上,就不简单的等于二了。所以李明豹现在在报纸上面的版面,更多的时候,是出现在了财经上面,或者主流版面。对于李明豹在香港的人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免不了有些人开骂,但是现在对于李明豹,那些记者们和撰稿人骂都骂得文雅了一些,不再是以前那样豪放,就是怕李明豹抓着这样的文章不放,反倒是让他们丢了饭碗。
多种原因下来,李明豹在八四年的年前,可以说是出现在报纸版面上最多的一个人物,甚至比起港督的出场次数,都还要多。
第四百九十一章忙碌的年后
当然,报纸上面报道是一回事儿,李明豹理会不理会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到了李明豹现在的程度,他基本上可以不理会那些报纸了,无论报纸上说他什么,他都可以当清风吹过去。除非这些报纸闹得太利害,给李明豹抹黑了,那么李明豹就会和他们说道说道,但问题是现在就算是李明豹的铁杆黑星岛日报都不敢这样搞,所以这方面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而李明豹现在又没有什么需要报纸上面报道的东西,所以他就算是采访都不想接,除了明报因为金庸大侠的关系,多少说了一点话之外,别的报纸,压根就采访不到他本人,至于报纸上面报道的那些东西,其实和编小说也差不多,反正让人看了乐呵一下,别的东西完全就没有。
等到过了大年,李明豹就更加没有功夫管这些报纸报道什么玩意了。年后总是需要很多事情忙,尤其是像联合院线流通港这样的东西,才弄起来几个月,现在刚过年,就得总结一下之前的经验,好的东西要发扬,坏的东西要改正,六叔他们都忙得和陀螺一样转了,李明豹又怎么可能有闲下来的时间,单单是看报表,就能让李明豹的脑袋大上一块,好在这个时候李明豹的秘书班也进入了正轨,有下面的人按照轻重缓急把事情先大致的梳理一遍,最终拿到李明豹案头上的文件,也就不那么恐怖了。
而看完了香港这边的财务报表,李明豹还得看美国那边的财务报表。虽然李明豹现在是在香港,但是香港这边的盈利,在李明豹的产业当中,已经变得不是那么大块了,要不是李明豹必须要香港这边的地位,香港这边的事情处理直接交给一个总经理,都没有任何问题。
反倒是美国那边,由于梦工厂电视节目公司最近扩张得厉害,再加上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授权啊,开发新的节目啊,调节市场一类的事情,是相当多的。在这些问题上,不但李明豹这边不敢有一点马虎,包括美国那边很多公司负责人,同样也不敢马虎,甚至因为电视节目公司的扩张,再加上电影公司的底蕴,本来在电影公司工作的那些人,现在很多都在领两份工作,一份是电影公司的,另外一份就是电视节目公司的。
那边几个领导,包括玛丽,江之强他们,现在都不再单单是关注电影行业的事情,还得关心电视行业的事情,为了李明豹的事业,做得是兢兢业业。
在那边把事情先处理一遍之后,再弄到李明豹这边来的那些文件,也不是一个小数量,很多事情,那边的人都不能拍板,甚至李明豹把千万美元以下级别的签字权力都下放到玛丽他们手上之后,堆在李明豹案头的文件,都还相当的不少。
相似小说推荐
-
最强敛财专家 (暗黑茄子) 起点VIP2015-06-16 异术超能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可是对赵乐来说,钱就是万能的! 都市青...
-
新世纪的德鲁伊 (芭蕉师太) 起点VIP2015-07-06 异术超能 谁说德鲁伊只能钻山林? 白日光表示……(咳咳,你撸多了,骚年),白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