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比尤弗伊先生和丹尼.博伊尔先生已经到了。您是否要出席?”
这是一个新项目,他们希望能够拉到华纳的投资,罗宾诺夫原来对西蒙点子有点兴趣——作为《光猪六壮士》的编剧,他确实也值得自己和他见一面。不过现在,罗宾诺夫已经完全丧失了亲自去参会的兴趣。
摆了摆手,助理就明了地退了出去。
这一次,他是不会再闯进来——尽管他没有看到刚才那份报告里的数据,但显而易见,这一次华纳又输给了dd影业。这一次,或许应该说是dd影业旗下的米高梅,《超人》这么大的名头,似乎也比不上丹尼尔推出一部小成本青春歌舞片——这有点匪夷所思,但发生在丹尼尔身上,就没什么可惊奇的了。
“或许,也不会被发现。”
助理嘀咕了一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开始考虑起来。
……
“差了多少?”比克斯眼见罗宾诺夫的这里退出去,才神情严肃起来。“你的表现太让人意外了,估计一上班,他们就会知道,你在为《歌舞青春》头疼了。”
“不需要被告知,他们都会知道的。”罗宾诺夫走过来把报告递给比克斯,“900块银幕的差距。票房却反而比较对方少500万左右——这怎么可能!难以置信。”
《歌舞青春》是一部很难估算票房的电影,尽管大家一致认为这部电影会为米高梅赚不少钱。但按照制片预算2000万不到来说,票房在5、6000万应该就算表现良好,可是如果加上“歌舞青春杯”的投入,那么它的票房就应当要到8000万以上才能谈及表现不错。
而从其它因素来看。“歌舞青春杯”的推广,全覆盖的互联网病毒式营销,精准的目标人群推介等,再加上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由丹尼尔.桑德勒投资制作!这些林林总总,不好估量的因素,让各大预测机构,对《歌舞青春》的北美票房预测相差巨大。
最低的《综艺》的杂志,给出4000万以下的预测——“歌舞片也许会有复兴的一天,但可能不是因为幼稚的校园舞蹈。而它聚焦的观影人群年龄很尴尬——其中一大部分是没有观影决定权的,同时又不够低龄以至于可以得到父母的重点照顾。一部g级影片,要么是给幼龄孩子准备的,要么就为那些有独立观影**和能力的人——而《歌舞青春》的目标人群似乎处于两者之间,一个尴尬到可能导致失败的区间人群。有赖于丹尼尔的信用,和‘歌舞清除杯’的股东,它不至于赔钱,但想要和《坏老师》一样大赚一笔,恐怕不太可能。丹尼尔想要证明自己出了r级片,也擅长g级片的打算,也可能会落空。”
而《洛杉矶时报》给出8000万的数字,肯特.图兰则认为能够破亿,他在自己的f2f上发表了和《时报》预测继而那不同的数据。
“在《时报》上,我们综合了很多因素,得出8000万的数字。但从我个人的角度,从‘歌舞青春杯’影响力、首映式当天体现出的号召力,到丹尼尔.桑德勒对该片的信心,以及最重要的,这部片子体现出来的一种美好、阳光的青春色彩,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认为它会在北美拿下一亿。”
在《时报》这个数字左右的比较多。
《纽约客》认为可能是6500万,《娱乐周刊》则认为是7500万,《华盛顿邮报》给出了更为大胆的预测——9000万。
他们各有理由,认为这部片子,具备多重的票房鼓励因素——可是受限于其最根本的劣势,说到底,这就是一部校园青春歌舞片,很难吸引自认为成熟的影迷。而青年人到底有多少消费能力还是未知。至少没有人认为他们足以让一部电影闯过一亿大关。
票房预测数据最高的机构,是山鹰公司!
这让不少人瞪大了眼睛,山鹰公司和dd影业关系密切,这不是秘密。但一直以来,即便是涉及dd影业的作品,山鹰影业也是相当严谨的。比如《坏老师》。山鹰公司就只给出了6000万的预测——首周它就已经突破这一数字,不过在一众失败的预测里,这并不值得被拉出来说一遍。
似乎是吸取了《坏老师》的经验,这一次山鹰公司对《歌舞青春》的预测高达1亿3000万。
丹尼尔现在非常少直接干涉山鹰公司的业务,即便涉及dd和米高梅的电影。除非确实需要动用到山鹰的影响力来达成某些目的,否则他不会影响弗雷德在山鹰的权威地位,《歌舞青春》当然不在上述范畴内。
因此这是山鹰独立的预测结果。
看上去,山鹰的报告要更为可信一点,他们搜集了青少年聚集的社交网络数据。做了针对性的电话问卷,以及在大中小学的现场问卷——综合这些数据,山鹰认为,大学生以及离开大学不久的这部分人群,他们对《歌舞青春》的观影预期,可能比其它机构预测的高得多——在他们对六所大学近1000名大学生的人问卷中,有64%的人选择了‘会去看’和‘可能会去看’,明说‘一定不会去看’的只有10%。剩下的人里,选择‘可能不会去看’的是15%。11%的人则表示‘还不确定’。这个数字意味着,《歌舞青春》可能因为覆盖大学生群体的‘歌舞青春杯’而赢得了他们的认可,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票房预期。
而在中小学群体中,希望去看的人数更是高达85%以上——尽管其中还有40%的孩子表示要看父母是否同意。但一般来说,周末带孩子看一场没有违禁画面的g级片,恐怕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拒绝。
山鹰公司在报告说。“尽管我们没有对其它群体的观影期待做调查,但有理由相信,这部作品,很可能已经冲破了它本身题材的桎梏,从而吸引到不同年龄层的人前往电影院。”
所以山鹰给出了这么一个看上起匪夷所思的。足有《综艺》3倍的预测数字。
而现在,1亿3000万,不出意外的话,可能是所有预测中,离最终数字最近的了。
杰夫.比克斯没有理会罗宾诺夫压低嗓子的咆哮声,他仔细地翻看了数据报告。
《歌舞青春》、《超人归来》、《坏老师》……比克斯闭了闭眼睛,《坏老师》没有受到任何显著的影响,这意味着它和《歌舞青春》的上映,压力全都加到了《超人归来》《人生遥控器》《赛车总动员》《疯狂神父》这些其它公司的作品上了。从《人生遥控器》和坏老师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可以看出来,这一次米高梅玩了一手包夹策略。
在此之前,很多人看到米高梅将《坏老师》和《歌舞青春》的档期安排的仅仅前后相差一个礼拜的时候,还对他们嘲笑不已——这完全是对内消耗的举动——即便看好暑期档,也不需要抓住这个放假前的最后时刻一股脑挤上线。
想必这些人现在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歌舞青春》是g级片,而《坏老师》是r级片,后者先上一周,足以让愿意更早消费的重合人群——学生和年轻人先看过。等到《歌舞青春》再上的时候,定位截然不同的两部电影,不会让人做二选一,会看依旧会去看。但对于《超人归来》,则完全不一样,《坏老师》凭借精准的题材挖掉一块蛋糕,《歌舞青春》则以蛊惑式的吸引力再次挤压《超人归来》,对在电影院里看《超人》已经不那么熟悉的年轻人,很难说会为了《超人归来》放弃《歌舞青春》。
“是他赢了。”
比克斯扔下报告,开门离去。
第385章丹尼尔影院
不仅仅是华纳兄弟,环球、迪士尼等等,都在《歌舞青春》和《坏老师》这两部加起来还不到5000万预算的电影面前败下阵来。
2006年北美暑期档,以米高梅的王者归来盛大开启。
这个一度掌握了世界电影产业的伟大公司,在经历无限的辉煌和没落之后,似乎要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了——尽管不再可能重新成为半个世纪前的米高梅,但现在,它至少可以告诉所有人,在腐朽的身躯上,它已经诞生了新的枝干,绽放了鲜花,它的未来充满阳光。
丹尼尔第二天前往东方影院最大的观影厅,能够容纳1200人的1号厅,和“歌舞青春杯”参赛人员,幸运的影迷一起,观看了这部引发潮流的电影。
电影院为丹尼尔和参赛代表提供了300张票,剩余900张则在瞬间被一抢而空。
几年来,东方影院已经成为洛杉矶地区条件最为卓越的电影院,最棒的屏幕,最优质的音响设备,完美的隔音设施,舒适的座椅和顶级的空气循环系统,所有这些因素让它成为电影院的标杆建设方式——当然不是所有人能够承担起这种建设费用,所以能够达到7成的效果,再以更为平易近人的价格,就足以避免客户的不满了。
东方影院在全美只有三家,都在洛杉矶地区,所以对于整个原先市场来说,这算不上是个挑战者,但独特的经营方式和追求极致的风格,让它成为了这一行业的明星——如果你打算进行一场美妙的观影体验,那么去东方影院会是最棒的选择。
因此,这也造就了很多有意思的情形。比如在东方影院。你尝尝能够看到在电影结束后,男士单膝跪地求婚的场景。你也能够看到一些在普通电影院看不到的默契和友好——如果你在别的电影院和陌生人交流可能很难,但是在东方影院不同,大家进入其中,就自动认可了彼此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你非常容易和陌生人进行交流、沟通、分享。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哥是阎王爷 (形骇) 创世VIP2016-10-11 都市生活专职接待各类穿越者,并以满足穿越者的奇葩愿望为本人最高服务宗旨。想把临死没花...
-
巨星从来没有文艺的 (黑车不开了) 起点VIP2016-10-31 都市生活一酒瓶子,罗耀翔穿越到了台湾,成了1998年宝岛的一个高中生。重生过去、畅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