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没有实体出现,还不是因为基础条件不具备,最起码物质跟不上。能量更加持久,消耗更少的推动机,动机,还有可以在宇宙中长时间存在的金属,很多东西理论上已经存在,现实中却还有太多的问题。
王宁要做的自然不是提出一个所谓的理论支持,他更想要将实物制造出来。他当然不是空想,脑之中。逆核装置已经有了实物,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脑中的实物复制下来。
有实物作为参照物,再加上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王宁想要将逆核装置制造出来并不困难。相比较而言。更困难的事情反而是怎么堂堂正正的将逆核装置拿出来。
逆核装置是越时代的东西,它的作用是完全吸收,控制核能的爆,就像是一种清除剂,在核能爆的片刻重新将核能吸收。储存下来。
对,是储存起来。储存之后,核能并没有消失反而被控制在逆核装置之中,以便于进一步的开跟利用。
不说逆核装置下一步的效果,光是可以吸收核能就相当逆天。全世界都笼罩在核能的威胁之下,除了核能巨大的破坏力还有更加危险的辐射,一旦控制住核能,核弹也不过是大号的手榴弹而已,没有了原本的致命性。
就算是在维格列所在的时代,他提出逆核装置的时候依然被人怀疑。在他最终拿出实物之后,整个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议。
维格列拿出逆核装置的时机是他提出维格列第四猜想之后,那个时候的维格列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最具有创新性的科学家,甚至有崇拜他的学者在公众场所称他为世界第一科学家。
维格列的地位是王宁无法相比的,就算是维格列提出逆核装置都受到了质疑更别说现在的王宁。他能做的就是在暗处将实物制造出来,到时候就算是受到质疑他也不担心,有了具体的东西,上面会进行隐藏的。
王宁一点都不担心上面看不到逆核装置的价值,可以这么说。他现在所做的研究,不管是正确的方向还是错误方向,每一步都属于战略级价值,上面任何一个记录都能算的上是特级绝密。稍微泄露一点就算是叛国。
逆核装置战略价值之大,绝对是重中之重。正是知道这些东西,王宁在研究的时候才会小心翼翼。可惜,因为提出的时间太早,他反而还需要留下不少痕迹,这些痕迹是必要的。否则无法解释他怎么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拿出逆核装置。
三个月的缓冲如此,让王天准备的各项材质也是如此,各种资料同样也是如此,而今天来到玉兰研究院也是为了留下一些痕迹。
玉兰市虽然经济不达,却是华国知名的科教城市,更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之一,重要性仅次于帝都。
这个称呼当然不是随便说说,不说知名学府,更主要的还是玉兰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很多目前国家唯一性质的实验室就落座在玉兰市。更别说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这才是玉兰市成为重点科学布局城市的原因,玉兰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
坐落在‘科学岛’的玉兰研究院是玉兰重点研究院之一,是中科院下辖的重要研究院,研究院部署的主要学科有等离子体物理与磁约束核聚变、强磁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与纳米技术、大气光学与遥感、环境光学与技术、仿生感知与智能系统、激光材料与技术、导电工与节能应用、离子束生物工程、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太阳能材料与工程等。随着科研事业的展,玉兰研究院建成了2o多个装备优良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1o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包括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智能机器人传感技术、中科院材料物理、离子束生物工程、安皖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等9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玉兰研究院在职职工24o4人,其中正高级人员297人,副高级人员691人,包括两院院士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973”计划席专家26人、国家“863”计划项目负责人3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9人、安皖省“百人计划”4人。目前研究院在职职工7%具有研究生学历,3%具有博士学位,人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通过组织优势科研团队,研究所组织和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不断加强,形成等离子体物理、纳米材料、大气环境等多个创新团队和973、863团队。
可以说,它是国内大型研究院之一,拥有国内最尖端的人才。也就是传说中,就算是清洁工也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地方!
第471章 玉兰研究院(中)
其实也有趣,前几年时间,学历无用论甚嚣尘上,很多人将教育系统批判的一文不值。姑且不说其中有多少人收了钱,更多人还是刚刚毕业没有找到的大学生。
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他们满怀梦想、满怀激情的步入社会,想要给自己打拼出一片天空。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
还没走一步,立马被社会泼了一桶凉水,有太多太多的大学生涌入社会,用人单位开始挑三拣四,很多普通的大学生根本得不到自己想象中的位置,就算是一般化的职位,很多也标注在不用应届生。
他们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自己目标,从最基础,最辛苦的职位开始。辛苦尚且不说,有时候还赚不到钱,当看着身边人,尤其是那些成绩没有自己好,甚至没有进入大学的同学买房买车,身边佳人相伴。羡慕嫉妒恨之下,也难免会出现学历无用论的说法。
实际上呢?
学历有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重要性,没有那张看起来一文不值的学历,很多门槛你就是跨不过去。别说不少高薪职业,就算是中等薪水的职业,普通人也无法得到。
就算是侥幸进入某些公司,他们跟拥有学历职员的进阶之路同样无法相比。除非你有勇气独自打拼,在具有一定运气跟能力之后,可能会闯出一片事业。
有趣的是,这个时候,你进行招聘,肯定也会设置障碍,也就是所谓的学历限制。因为你很清楚,高学历之中虽然不少人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但是高学历却代表着他可能拥有高能力。而低学历的人,百分之九十在能力上是无法跟高学历人相比的。
这是一种歧视,却是整个社会都认可的歧视,谁也无法改变。就跟长相。家世一样,很多条件没有注明,却是牢不可破的潜规则。
学历这种东西绝对有着超乎想象的重要性,就像是现在的玉兰研究院。一群研究员享受着高新职位,有一份体面并且有钱途的职业,他们注定是社会上最上层的一员。不管是身份还是收入,都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拟的。
而想要跨越研究院的门槛,就需要你的学历了。
其实在另外一个方面更能证明学历的重要性。就是所谓国考。国考条件之一,对未来公务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从一开始的没有限制到大专,到现在的本科,很多重要职位更是限制了研究生,博士生,从这些也可以看出来学历到底有多重要。
从研究员一步步提升起来的夏立院长,有着所有科学家们共有的严谨。再加上院长位置,平常的他不苟言笑。现在,他看着面前的王宁。露出了虽然轻微却热情的笑容!
“辛苦谈不上,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物质试验而已!”说到这里,夏立院长稍微停顿了一下道:“还有,你应该叫我师兄!”
没错,夏立院长也是沈崇峰的学生,也就是王宁的师兄。
也正是有这层身份在,夏立院长才会亲自在门口迎接的,否则以王宁现在的分量,还不足以他亲自出来。
夏立院长的身份可不一般,国家级重点研究院的掌舵人。本身又是院士,他绝对是第三代科学家的掌舵人之一。
华国的辈分虽然不像韩国那么严谨跟严厉,在很多时候也是泾渭分明。就像华国科学界一样,钱老那一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代科学家。他们奠定了华国科学基础,更是给华国奠定了坚固的保护膜。
第二代则是沈崇峰这一代科学家,在第一代科学家渐渐离去的时代扛起了科学界的大旗,用鲜血跟汗水奋力狂奔,争取能够早日追赶上西方科技。
第三代就是夏立院长这一代,老一辈还在活跃。他们却无声无息之中接下了老一辈的重担。在新世界之中,以更好的基础,全新的精神面貌加速华国科技的崛起。
至于第四代,则是他们身边的博士生,研究生们,扩大一点的话,可能张靖他们也可以算在第四代科学家之中。他们注定要接过长辈们的重担。
至于第五代,他们还在成长,正在一点点的淘汰,一点点的吸收知识。在几十年后的未来,他们会给科学界带来更多的血液跟变革。这是传承也是基础,只有这些基础存在,华国才能够继续腾飞。
在这种分类之中,王宁无疑是特殊的存在。他出身是四代学者,可是他的身份却是沈崇峰的学生,是三代学者,而成就更是隐隐超越了三代学者的范畴,要是将他算在二代学者之中当然不行,而算作三代学者的话,又对他不公平。所以王宁在学术界显得很特殊。
相似小说推荐
-
掌握本源 (守护君) 起点VIP2016-12-31 都市生活林风突然得到本源,掌握了时间和空间法则,瞬间叼炸天。秦朝:三千万百姓我养了。三国...
-
我是曾小贤 (两袖白云) 起点VIP2016-12-25 娱乐明星这是一个扭曲的世界,这是一个爱情公寓的世界,地球宅男附身异界曾小贤。从不成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