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寻宝美利坚 (落寞的蚂蚁)



从到手之后,就锁进了这斯坦因密室,只对本国和西欧的一些有名的历史艺术学者开放,而至于东亚人,只有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有过两个日本人来这里临摹过的记录。

至于中国人,呵呵,好像直到2002年。才有一位金陵大学的教授,在中国政府的强力呼吁下,才被英国佬特许进入密室。来观摩这幅画作。

我草你姥姥的,我们中国人的东西,被你们抢走了,现在还要你们特许,才能观看,而且从被你们抢走到现在。就只有一个中国人,真正的见过这幅画。

呵呵。这帮英国人,真特么的好大方。好情怀啊!

据说伦敦大学,和大英博物馆方面,最近还会专门根据这《女史箴图》上的图画,来编撰一本关于《女史箴图》的文集,来详细讲解这幅画作的来历,和画作里面故事的意义。

一想到这,金沐晨就感觉自己的脑瓜门要往外蹦青筋,草你姥姥的,这幅画是我们中国人画的,还用得着你们英国人来编撰文集?

你们就给老子等着,等这幅画到手之后,老子一定要你们好看。

金沐晨阴着脸,来到了这两扇沉重的大铁门前,这铁门虽然没有安装电子防盗设备,但是这门实用的可是和银行保险库大门差不多的配置。

金沐晨敲了敲门板,大概能有十公分厚,而且里面用的都是机关密码锁,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想要破拆这道铁门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而且像他这样没有任何开锁经验的菜鸟,想要打开这道铁门的可能性,也基本为零。

随手从空间里拿出一套钨金切割设备,然后开始在大门上作业起来,其实想要靠这套工具,在大门上切出一个洞,倒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做到哪一步,最起码可能要消耗几组刀片,外加上三天的时间。

但金沐晨可没那么多时间,所以也没打算完全把这套铁门给切割开,只是用这刀具,在铁门上切割出了一个圆形,可以容一人钻进去的浅槽。

火花四溅,声音刺耳,还好现在是深夜,这大英博物馆面积非常大,所以不担心这里的声音会传出去。

很快就完成了第一步,然后金沐晨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掏出一根管子,把里面的粉末倒进了那些浅槽当中,然后拿出镁条安插到那些粉末里,之后点燃镁条。

他扭转过头,身后传来一阵刺眼的亮光,还有剧烈类似小规模爆炸一般的声音,离拿到铁门能有几米远,他都能感受到身后传来的巨大热量。

他使用的粉末可是铝热剂,那玩意一旦烧起来,可是有三千渡的高温,二战时候美军为了破坏德国人的大贝尔塔大炮,轰炸是用的炸弹,就装的这玩意,这可是一种比普通燃烧弹,让人恐惧的多的东西。

身后火光减弱,声音也小了许多,金沐晨回过头来一看,刚刚铁门上的几道浅痕,现在已经变成了深深的凹槽,刚刚那一番折腾,将这铁门已经烧透了一半,地面上全都是融化的铁水。

然后他从紫玉空间离又拽出一管铝热剂,又重新按照原来的步骤走了一遍,再回头的时候,那道铁门基本已经被烧透。

很多地方都已经可以看到缝隙了,不过因为铁水融化不均的缘故,那块被烧下来的大圆铁饼,还有很多地方,和铁门有连接处。

普通人要想把这圆形铁饼从门上拿下来,恐怕还是要借助机器才行,毕竟别看那连接处就是有一点点,可那毕竟是铁,但是对于金沐晨而言,不过是走过去几大脚踹上去就能解决的事。

他这一身力气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更何况那黄色葫芦,还赋予了他一身铜皮铁骨的特点。

几脚下去,那块铁饼就被踹到了斯坦因密室门内,厚重的铁门上露出了一个圆形的大洞,金沐晨一矮身就钻进了斯坦因密室。

密室里没有灯光,他打开了强力手电…

密室的西墙上挂着一整面的白色垂幔,金沐晨走过去一把拉开,垂幔后面的玻璃展柜立刻就显露了出来。

而在这展柜的后面,就正放着那套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临摹本!

这幅画宽二十五公分,长三米五,这幅画的原画作,一共分十二段,分别是由十二个东晋以前历史上的十二个小典故组成。

而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九段,也就是说有三段已经遗失了。

这幅画卷当年创作的起因是因为,西晋晋武帝时期,也就是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

他的儿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这厮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名的昏庸无能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

贾氏为人心狠手辣,荒淫无度,引起朝中众臣的不满,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女史箴》一文,以示劝诫和警示,当时流传甚广。

后来到了东晋,顾恺之就根据文章分段为画,除第一段外每段皆有箴文,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所以这些画被称之为《女史箴图》。

这九段内容,跟据各段空隙所书箴文依次为:冯媛趋进、班婕辞辇、世事盛衰、修容饰性、同衾以疑、微言荣辱、专宠渎欢、靖恭自思、女史司箴,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小典故。

在这幅长卷中,顾恺之的“游丝画法”和“传神写照”画论都得到最充足的体现。

正因如此,西方美术界也把它视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代表作,给与了它非常高的评价,称它是“一切都达到圆熟境地”的“完美无缺的佳作”。

而且这幅《女史箴图》还是中国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专业画家东晋顾恺之的唯二仿品,也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对于中国美术史上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幅画也是最早的一幅“以形传神”绘画艺术的杰出作品,正因为这样,它除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其他画科难以比拟的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国画的人都听过,“纸寿千年,绢寿八百”这么个说法。

这幅《女史箴图》隋唐时期的摹本,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可是即便如此,画中人物衣着依旧飘逸,眼睛传神入化,她们的身姿仪态中,依旧可以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风采。

由此可见这幅画的作者的画技的高超,也难怪西方美术界会给这幅画这么高的评价,也难怪这大英博物馆会把这幅绢画,当成是自己的镇馆之宝呢!

不过它作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日子,也就到今天戛然而止了,从今天开始,它就是属于老子的啦…

第328章抢光,掳光,清光!

站在这面玻璃墙面前,看着玻璃后面的古代先贤的画作。

说实话,对于金沐晨这个中国画入门级艺术小白而言,他真的很难能够看出这些画的美感,古代人形容他“春蚕吐丝,流水行地,以形写神,皆出自然。”的b格,金沐晨真的是看不出来。

甚至直白点说,这些画的水平,都很难能有现代专门学艺术的小学生画的好看。

但是考虑到这话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画的,而且当时顾恺之画这些画的时候,可完全没有模特,完全是靠臆想,来凭空创作。

而且那个年代,中国画可没有像现在这样,糅合了什么西方人物素描的基础,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有高保真的摄影和成像技术,人家能把画画成这样,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最起码在当时那个年代,这套画作,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傲视宇内的顶级画作了。

这些绢画虽然保养得当,但是因为年代的关系,还是难免有些残破了。

这幅画从诞生以来,就为历代皇宫贵族所珍藏,历代学者也对《女史箴图》极为看重,自己面前这幅画卷上,仅仅历代收藏过这幅画的皇宫贵族的题跋签章就占据了一半版面,且每一个在上面留有名字的人都曾声名显赫。

这幅画的最后一个藏家,就是中国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据说这位一生痴迷收藏的皇帝,可是把这幅画卷视为心头爱物。平时就放在他的案头。

每当想起来的时候,就会把画卷展开,好好的看看,这幅画上的最后一个题跋,就是他的。而且他还在这幅画的尾端留上了自己的亲笔题名。

不过在他之后,他的子孙们显然对这幅画的兴趣不大,直接就把这幅画收藏进了圆明园。

后来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在之前当然把这幅画也给掳掠走了,据说下手的人是一个英军上尉,名叫基勇。

从哪之后这幅画就处于下落不明的状态了。直到1903年才又重新面试,落入到另外一个英军上尉约翰的手里,可惜这个文盲,最后只要了两英镑,就把这幅画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由此可见当年这么珍贵的中国顶级国宝。被这帮白皮鬼畜给糟蹋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大英博物馆倒还算有一些懂行的人,自从收录了这幅画之后,就把这幅画当成了镇馆之宝,从此不再轻易示人。

金沐晨站在那面玻璃柜前,慨叹了一番,然后就抡起了手中的铁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