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旧书大亨 (镔铁)



上面说的那些名人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传说是有人在这里花了十元淘得一枚新出土的古币,经人鉴定,竟然是一枚难得的齐国六字刀币,转手卖了八十万;还有人花了一百多淘得一本邮册,谁知道里面竟然塞着一版猴票,转手就是五十八万。

说白了,吴大胡子和李鬼脸是被这种“捡漏”的故事吸引来的。要不然依照两人的懒劲儿,又怎么会有劲头在凌晨三点多出来。

林逸听完这些,对于这个“鬼市”就更加充满了好奇。

……

汽车晃悠着,行驶在路上。

毕竟起床太早,又是大冬天,车内暖气一开,热乎乎的,加上汽车像摇篮似得颠簸,就让林逸感觉有些睡眼朦胧开始发困。

吴大胡子和鬼脸李两人也差不多,反而开车的高和尚精神抖擞,看样子这厮习惯了做“夜猫子”。于是三人就怂恿开车的高和尚,讲一些有趣的事儿来提提神儿。

高和尚就“勉为其难”,一边卖力开车,一边开始用嘴巴显摆一些他的丰功伟绩。毕竟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本身又是经手古玩的,满肚子的存货,最主要的是有过很多“捡漏”的故事,无疑,这样的话题也最容易让人兴奋,尤其对林逸他们这些玩家来说。

谈起“捡漏”这事儿,高和尚就先装模作样地谦虚几句,然后大摇其头说道:“不是和尚我瞎吹,现在想要捡漏难啊!买的不如卖的精,你想要捡漏,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捡了漏,大把的钱扔进去连个响儿都没有。所以捡漏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紧接着,他就讲了一个小故事。

话说,高和尚认识的一个哥们是“刨地的”,不过可不是什么种地的农民伯伯,而是跑去乡下收古董的人,收藏圈子里称之为“刨地的”。有次他去附近乡下收货,看见村口一个妇女在用肥皂水洗头,盛肥皂水的破烂杯子像是明代的官窑瓷器,便站在那里发愣。

洗头的妇女忽然发现一个陌生男人站在对面,心里感到别扭,没好气地说,“看什么?”

“我看这个杯子。”这哥们老实地回答。

“一个杯子有什么好看?”其实她心里想说的是你一辈子没见过女人吗。

哥们就问,“这个杯子能卖给我吗?”

妇女总认为那个男人在色迷迷地看她,只想快点打发他走。于是开了个天价:“一百块,要不你快走。”

这哥们二话没说,直接掏出一百块,拿杯子走人。

女人很高兴,按今天的说法是精神物质双丰收,既不用担心那位男人的性骚扰,又有一百块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她至死也不会知道,她被人捡了漏。

那只杯子七转八转,最后卖了一百三十万。

高和尚说完这个故事,就又道,“刚讲了一个杯子,再给你们来一个大海碗。”

也是发生在乡下的事儿,一个老太婆在路边卖凉茶,盛茶的是一个明代的大海碗。老太婆当然不知道。

一个路过的“刨地的”看到了,他想,如果直接向老太婆买碗,会引起她的警惕,即使花高价生意也不一定做得成。

正好此时有一支送葬的队伍经过。“刨地的”临机一动,他先走进送葬的队伍,然后又从队伍中挤出来。对老太婆说,大家渴着哩,你这些茶全卖给我多少钱。双方说好了价,“刨地的”问,这碗咋办?老太婆说,你们喝完了再送回来。“刨地的”说,喝完了再回来,我就赶不上队伍了,能不能这样,这碗算个价,我给钱,你再买个大新碗。老太婆嘀咕道,现在买个新碗好贵啊。“刨地的”给了老太婆够买两个新碗的钱,生意成交了。

这只明代五彩大海碗是嘉靖年制的官窑瓷器,这位“刨地的”哥们就靠这只碗一下子赚了4400多万,直接开了小车,提前奔小康。

高和尚一口气讲了两个“捡漏”的故事,然后撇着嘴,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说:“所以说,这天底下的漏是捡不完滴,什么古玩市场,古玩店,甚至路边摊,只要你眼力到位,还是有漏可捡。总之两个字眼力!”眨巴一下自己的小眼,意思很明显,他高和尚的眼力可是很厉害。

对于高和尚所说的这些,坐在车里的林逸倒是深有感触,虽然他不怎么玩古董玉器这种高级收藏品,专攻旧书一类,但这些东西的基本门道都差不多。

比如说,现在古玩店层出不穷,但大多开古玩店的对自己的货品都一知半解,并不完全了解艺术品的真假、年代和真正价值,有眼力的老玩家还是有漏可捡的。很多人捡不到漏是因为其知识积累和储备不到位,就是把真品摆在他眼前,他不识货也没用。鉴定更是一门综合学科,一个人只有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践磨炼,才有资格谈捡漏。照着书本去捡漏,一定会上当受骗。

当然,要想捡漏还要见多识广。真品见得多了,古玩的神韵就熟记于心,那种熟悉的感觉是作假作不出来的。

高和尚就说,一次,他在某古玩市场发现一件藏品,形状像个笔筒,高约二十厘米,直径七八厘米,上面有两个眼。当时卖家要价200块钱,看的人很多,但却没人买。他准备买的时候,朋友还说买这干什么,四不像。草,其实是他们不识货,这是个汉代黄釉陶水计时,是用来计时间的工具。这种器型特别少见,高和尚还是有次去大城市某个博物馆看到过类似的模型,这才知道是好东西,当时就牛逼轰轰地买下,这件藏品甩手就是1万块。

结束完吹牛逼不上税的故事后,高和尚下了结束语:“说了这么多,总之就一句话,三百六十行,古董为王。想要在这里面发财,你除了财力,就是眼力,没这两样东西,你就算是王母娘娘的孙子也白搭!”

林逸倒是很认同这个观点,没钱,有好东西你也没不成,没眼力,有钱你也买不到好东西。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就在林逸和吴大胡子,李鬼脸三人听完高和尚的故事各自琢磨的时候,就听开着车的高和尚忽然减慢了车速,对三人说:“兄弟们,老少爷们,伟大的‘鬼市’到了!”

林逸闻声朝外望去,却见外面黑漆漆一片,耳边隐约还能听到寒风呼啸的声音,不远处,鬼火点点,犹如《聊斋志异》中的乱葬岗,充满了森森鬼气。

这就是“鬼市”吗?林逸心生疑窦。(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小漏

高和尚把开着的黑色帕萨塔找了个地方停好,然后非常虔诚地从车顶上头取下挂着的那串佛珠,双掌合十,念叨一句:“阿弥陀佛,佛祖保佑请让我捡个大漏!”再把佛珠戴到自己的脖子上。

完成这些祈祷工作以后,高和尚这才开门下车。外面,林逸三人早已下来,似乎有些不太适应这凌晨三四点钟的天气,三人在寒风中抖擞着,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袄,也觉得寒风入骨,不得不跺几下脚,活动一下身子骨。

高和尚瞅他们一眼,笑道:“一个个弱的跟鹌鹑似得,给你们补一下,免得到了鬼市还没折腾几下,就没了力气。”说着就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摸出一样东西来。

林逸还以为是什么暖身子用的烈酒,再不济也是一些壮阳的药酒,谁知道却是……AD钙奶!

高和尚像做啥好事儿一样,一人发一瓶还给了吸管,说:“别小看这玩意,喝一瓶能抵一早上我家那兔崽子就是喝这长大的,现在壮的跟牛似的。”

林逸无语啊,就说:“你给我喝这,还不如给我一罐菠菜”

“菠菜?要菠菜干啥?”高和尚纳闷。

林逸就问:“你不知道大力水手?”

高和尚:“他又是哪路神仙?”

林逸白眼,“当我啥也没说。”

两人的童年不在同一个频道。

喝完钙奶,原以为就此可以动身出发,不料高和尚招呼大家各拿各的设备,又说这是自己花了功夫才准备好的,用了就知道。

林逸诧异,又不是盗墓,还要啥设备,铁锨,工兵铲,还是洛阳铲?取出来一看,却是矿灯。

没错,就是那种进煤矿挖煤脑门上戴着的那种矿灯。弹性的带子往脑门上一套,上面开关打开,直接就照亮了你前进的方向。

四人一个脑门戴一个,列着队,活像是即将下地掏煤的煤矿工人。

准备齐毕,高和尚这才关了后备箱,按了防盗按钮,汽车哔了一声。

“出发!”

四人阔步朝着“鬼市”走去。

……

一开始,林逸还觉得很别扭,脑门上戴这么一个玩意,还不被笑话死,可是等他在高和尚的带领下,真正的进入“鬼市”,傻眼了,因为像他们一样,竟然有很多人都戴着这种家伙什儿,一个个活像脑门上长了一只大眼,放眼看去,显得很是诡异。

当然,也有人没戴灯,而是直接手持手电筒,或拿了手机照亮,可是比起他们,明显显得很不“专业”,因为他们把灯戴在了头上,等于“解放”出了双手,那些人只能一只手握灯,一只手淘宝。

一句话,一只手的人,又怎么斗得过拥有双手的人?很明显,从这一刻开始,这些“业余淘宝人士”已经落入了下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