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靠着沙,两人如同在大学的时候那样:“我就这样说吧,苏27国产化打的就是时间差,主要是因为现在军队急需重型制空战斗机,所以选择引进并国产化苏27战斗机,那么这第一步就不是让军队看到多美好的未来,反而是早一些拿到生产的型的歼11才是正理。”
而这次歼11项目中直接就瞄准苏27m去,杨辉就觉得明显是不靠谱的,上一位面苏27国产化之后的歼11系列早期没有太大的技术进步,那是因为军队急需三代机顶到一线去。
现在这一位面虽然有了十号和歼18两款战斗机可以顶上去,看起来有时间和机会给歼11来精雕细琢,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并非如此吧!
歼11系列在这一位面确实并不如同上一位面那样要的很急,而且看空军的意思,好像也是打算让奉天所把国产的歼11的性能整上去。
那是现在歼11最尴尬的问题就是,它立项上马的时间几乎已经和之前中航西南四代轻型为同一时间,甚至还要更晚一些,这就意味着一旦歼11项目拖长了的话,来自四代轻战的跨代竞争就会压得歼11喘不过气来。
更何况,马上就要展开竞标的四代重战也要开始了,到时候歼11的立项恐怕也不会比四代重战早多久,至少按照中航西南的预计,最早是有可能在2oo5年左右就实现四代重战的定型交付,到时候来字四代重战的压倒性优势,恐怕歼11系列更是难以有所起色。
诚然也有可能会因为四代重战的造价高,肯定军队还是会采购一些歼11系列的三代重战,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
这一位面的歼11唯一能走的道路就是上一位面山鹰的路数,上一位面的山鹰就是趁着洪都的L-15还没有来得及成熟之前,使用了一些成熟可靠的技术解决部队的急需,这才**丝逆袭翻身,最后赢得大笔订单。
这一位面的四代重战不是L-15,但是歼11唯一能够走的路却只能是上一位面的山鹰那样,先用成熟技术把飞机交付使用了之后再说其他的后期改进,没看到上一位面的山鹰不还是在最后魔改了FT-2ooo出口型、dsI进气道的海军型?8
第八百八十四章:结构补强
但说实话,杨辉说的话是正儿八经的很有道理,只不过良药苦口,这就要看作为总师的王长庆能不能听进去了,毕竟这可是王总师第一个大型项目,要是真的迟迟做不出出色的成绩,或许他本人也会无地自容。
而且杨辉也能够看得出王长庆心里面还很是纠结的,或者说是在各种挣扎着,他心里面对于杨辉刚才所说的一番话肯定也有过各种衡量,要说没有想法肯定是不可能,但最终还是要必须承认现在的要任务确实是完成苏27的国产化,军队提出的苏-27m也只是一个中长期指标而已。
这时候的问题就很尴尬了,需要作为总设计师的王长庆来做一番艰难地取舍,是到了衡量一位总设计师能力水平的关键时刻了,要是决定正确自然就是名利双收,若是失败的话,那不过也是功败垂成罢了。
也是经过了一番艰难地心理抉择之后,这才有了初步的一些想法:“就是说我们的歼11要度,那么我倒是觉得三翼面气动、矢量推力之类的可以选择先暂时放弃,这两种技术不管是我们共和国,亦或是毛子他们自己,恐怕大家也都还没有搞清楚,所以风险是有些太大。至于其它的,我倒是觉得都可以先试一试再说,我们国内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堪用。”
对于这比较堪用的说法,肯定也是经过了一些评估的,至少雷达、玻璃化的座舱和航电、甚至三轴四余度的飞控硬件都是可以做到,这些是国内经过中航西南多年努力培养出来的配套供应商,能力还是挺不错。
而且以上这三点技术也确实对歼11的战斗力提高非常大,是属于那种投资小、见效快的改进措施,就算让中航西南的总工程师来做选择,大概也会做出同样的取舍,因此杨辉要给出肯定的回答。
“很有道理,确实这三翼面的设计没有太大的必要,至于动机的话,我看直接就使用之前苏27使用的aL-31F动机也没问题,全权限数字式控制倒是还没有太大的必要,那东西一个搞不好就是重大的设计缺陷,还是让毛子自己去当那个小白鼠吧。”
对于歼11的动机,这在杨辉看来是完全没有什么必要的,反正又不打算真的上火飞推一体化设计了,给动机控制系统整那么高大上干什么,只要立足基本的使用需要就够用了。
至于31F动机的推力是不是够用,这倒是不需要太过于担心,这次新的雷达换装之后,相对于老式的1吨重苏27原装雷达,至少可以减下来4oo公斤的重量,到时候的襟翼相控阵雷达或许会把这4oo公斤重量的减重占用了。
但是能够给歼11减重的也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是雷达而已,至少杨辉相信换装了新的航电系统之后,整个航电对苏27的减重可以有很大的改观,然后就以减下来的重量直接拿来加强机体结构,一定要像上一位面共和国进口的苏3omkk所要求的那样,至少软骨病你不能再继续带着。
至于说这样改进出来的歼11机体重量肯定还是和早期的苏27是一个样子,甚至还会有一些出也有可能,对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增加不会太大,这样的一款歼11战斗机又能够有多大的机动性提升,空军又是不是愿意接受这样的战机?
其实这个就很好办了,先必须要知道的一点问题,战斗机的机动性指标不仅仅是涉及到整机推重比,你同样的整机推重比之下,就同样的机动性要求而言,安全飞行包线范围同样也是战机机动性指标的一大重点要素。
F-14之所以牛逼,并不是因为它的机动性有多好,而是因为它的高机动下安全飞行包线范围足够大,不管你的亚音、跨音、音,还是低中高三种空域高度,人家都能够表现出不俗的机动性。
或许你大黄蜂的低空亚音性能优秀,但是F-14也绝对不会弱太多,而到了中高空之后的时候,人家F-14依旧能够保证机动性不会大幅度下降,大黄蜂就只能欲哭无泪,而这就是飞行包线的重要性。
F-14和大黄蜂之间的飞行包线差距是气动和飞行高度不同所导致的,但影响战斗机飞行包线的绝对不仅仅只是气动和高度而已,度、最大允许过载、整机重量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
既然度和最大许用过载也能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包线数据,那么这次按照杨辉给歼11进行结构补强的思路进行改进,或许对于歼11整机的某一小部分包线范围的机动性增加不多,但结构补强之后的歼11战斗机至少是能够克服苏27系列的一些跨音陷阱。
就比如以苏27战斗机限定在23吨的重量,飞机的度在o.85马赫以下时,可用过载为8g;而在o.马赫之间,最大许用过载就急剧降低到5.5g;在1.25马赫以上的时候又恢复到6.5g。
以上就是大名鼎鼎的苏27侧位战斗机跨音过载陷阱,23吨对应的是5吨内油加两27导弹加两73导弹,甚至苏27也只有在全机不到19吨的重量下,才可以在o.85马赫以下拉出9g的过载,而这时候各个马赫区间的过载都能增加上1g,但是就算这6.5g的跨音飞行过载,其实也并非是什么好看的数据。
以上也是为什么经常有听到苏27有着9吨的大内油,但是却经常都不是装满的状态,这可就不是空军不愿意装满了,反而是这苏27装满了油料之后它软骨啊,这种满油的情况下就算是仅仅两中两近的外挂,也已经是高达27吨的重量。
想一想这27吨的重量可比之前23吨的正常起飞重量多了足足4吨,23吨的时候跨音过载都只有5.5g,想想27吨的时候跨音过载会烂到一个什么级别,那简直就是不忍直视了。
与之相应的,F-15战斗机因为空重并没有苏27大,机体结构也比较敦实,因此也是大部分实现了设计要求的全包线范围9g过载,当然后来也有爆料说F-15有部分飞行包线中过载是限制在7.5g左右。
但是这7.5g的过载,那也是软骨病的苏27可望而不可及的,除非愿意牺牲空重给机体结构进行加强,这才有可能让苏27系列的跨音过载从5.5g增加到6.5g或者7g,到时候歼11的飞行包线范围绝对可以有很大的改观。
你再加上换装数字式电传飞控之后,不说像苏27m那样放宽2o%的静稳定度,放宽1o%总是能够达到嘛!再加上结构补强之后的许用过载增大,这时候的歼11才能够算是一款合格的重型战斗机,一款真正的长腿重型制空机,到时候就算远距离大内油飞到黄海,也能够好好地同F-15/16喝上一壶。8
第八百八十五章:重点项目
让歼11小步快跑,走上一位面歼11的道路,不需要对苏27系列的机动性能再进行强化,只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强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只要能够保证歼11的机动性不会比老前辈苏27弱就差不多够用了。
当然这实际上差不多也能够算是上一位面苏30mkk走的路子,唯一不同之处就在于苏30mkk是从双座的苏27ub基础上发展而来,机动性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损失,但苏30mkk有还算可以的多用途作战能力。
但说实在的吗,就上一位面的苏30mkk到了共和国之后,更多的也都是被用作了空优作战,空地作战模式真就没有让这家伙用上过几回,所以实际上共和****对重型战斗机的作战任务实际上就是空优,而并非是空地/空海作战。
相似小说推荐
-
山寨龙太子 (九洲真龙) 起点VIP2017-05-16 异术超能大学生贺子龙,因毕业后工作不如意,相亲受刺激,诸多的不顺心。去海边吹吹风,竞成为了...
-
重生之妖孽狂龙 (刘家小二哥) 创世VIP2017-04-30 异术超能华夏最强大的组织麒麟组辰龙,重生十年前。获神秘系统。斗狂少,追校花,脚踩强龙手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