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为难:“马上就要采编,我们总不能现在立刻飞到绵林去吧,再说来个小学体育教研室主任,也不太够级别啊……”
白浩南灵机一动:“这样,我让我们那边的宣传部门直接跟你们联系吧,他们有很多拍摄的素材,足够你们做一期关于林城小学的足球培训中心专访,如果觉得哪里不够好的,他们还能马上再去拍。”
马儿在蓉都地区的人脉更多:“如果需要蓉都当地电视台的专业摄影师之类再去拍,我也能马上联系,现在蓉都地区的少儿足球开展得非常好,市区有几个足球训练营和足球小学的暑期培训搞得很火热,很值得宣传下。”
无米下锅的编导满口答应下来,要走了伊莎那边的联络方式就赶紧去衔接了。
赛场上的焰火已经开始喷射,双方小球员开始进场了,马儿才问白浩南:“你是故意不想采访你的?”
白浩南想想点头:“我的目标还是想能够带职业队,太早顶着个青训教练的印象,我怕是一辈子都会固定在这种事情上面,再说这次是想方设法都要把校方吹捧好,让他们觉得搞足球有好处,我们不差这一回。”
马儿赞赏的拍他肩膀:“我从地方到国家队,遇到过不少搭档,遇见这种出名出头的机会,一个个都是抢着上的,就凭这点,我也相信你会把这条路走好!”
白浩南不谦虚:“我也有这个信心!”
说笑之间,半决赛已经开始了,出乎马儿的意料,唯一没有换人的西疆小学,仗着强有力的身体素质和颇为强悍的作风,直接打得平京小学没脾气!
看着好几个个头强硬的孩子,很有种大打小的感觉,马儿无声的指着摇头:“你能说光是因为吃牛羊肉长大,还有血统基因不同,就有这么大的身体素质差别?”
白浩南笑:“这是组委会关心的事情,既然允许参加比赛那就全都是合格的,必须得承认这身体素质确实好,食物中毒都根本没影响到他们,而且平京小学队这边也还是属于业余体校训练的级别,没到专业梯队的档次,被这些有天赋的少数民族孩子压着打也是正常的,看来我们要是想得到这个冠军,难度有点大,先要有思想准备!”
马儿已经改口了:“都打到这个份儿上了,一定要争胜!这时候得给孩子们灌输拼搏精神了,我也搬到训练营去住!”
白浩南哈哈哈的嘲笑他脚痒了。
最后西疆小学以七比零击败了平京小学队闯进决赛,整个赛事又要休赛一周,现场全部拆卸完毕等到下周会有个盛大的决赛场面。
连白浩南都被组委会要求提供了好几个联络方式,保证这一周是随叫随到,随时可能安排有相关的准备会议跟最后比赛的细节要求。
伊莎也在比赛中打电话来询问了关于国家电视台和她联络的事宜,白浩南把自己的想法给她交代了下,主要精力就投入到最后一周的针对性训练中去。
心思萌动的少男少女们还是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联欢会,查尔斯引导大家共同学习南美桑巴舞成了最**,约定录音棚和决赛赛场上再见以后,小球员们投入训练也明显更加来劲,连李文东这样从来没有拿到上场机会的家伙,现在也知道发了狂一样苦练!
站在赛场上被各种灯光和目光环绕的感觉,已经逐渐划分出来的主力、替补还有后备队员的差别,还有白浩南开诚布公的提到那些现实,让这些十来岁的少年终于感受到了紧迫感,大多数都能确认自己的确不是普通孩子那样还只能把目标盯在一个个文化考试上,成为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或者说在一场场比赛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个最现实的目标。
所以直到周五乔莹娜飞抵平京,看见的就是一大群生龙活虎的小球员,还有点对她望眼欲穿的模样。
而另一方面,乔莹娜除了带着助理也带来一大群对白浩南望眼欲穿的儿子!
不光孩子们被带过来,连伊莎和白连军、老陈也来了,而且晚上于嘉理也会带着女儿抵达,原因很简单,这是白浩南回国一年半颇有些卧薪尝胆以后首次要结出硕果,哪怕是个全国亚军,那也是个普通人很难企及的荣光时刻,几位年轻妈妈商量下还是有必要带着孩子来亲眼见证,老陈更想来为白浩南目前的状况做点什么。
当然伊莎的眼眸里也充满了想念,第一次到平京的她一改之前都充满民族风格的个性化穿着,颇有些正式的无袖格纹膝上裙,加上以前挺喜欢染来染去的头发现在却很中规中矩的盘在脑后,清纯中带点知性的味道,一身爬满了儿子的白浩南还赶紧赞美:“好看!我觉得还差一副亮晶晶的耳环,就像当初我刚看见你戴的那种,待会儿去配一双?”
伊莎惊喜的摸摸耳垂:“我还担心那种太醒目的耳环有点破坏这种效果呢。”
白浩南简直就是教科书一般的爱妻模范:“怎么会!如果没有耳环这些醒目的东西分散下注意力,可能别人的眼睛都要一直盯着你的脸蛋了!万一在开车走路怎么办?”
伊莎尽量露出点淑女般的恬静笑容,跟往日的风格的确大相径庭。
一直伸长脖子在旁边观察的陈素芬已经发出杠铃般的笑声:“哈哈!他就这几招,说鬼话不要脸的!”
这边的一双男女都鄙视她瞎说大实话。
还好马儿这几天已经比较熟悉白浩南带队训练的思路,赶紧帮他接过队伍,让他自己陪孩子稍微调节下,还无中生有的说白浩南这几天废寝忘食的非常紧张备战,需要放松,白连军和老陈也赶紧张罗着去看还在训练的孩子。
白浩南得空带了儿子和三位漂亮的年轻妈妈去吃地道的烤鸭,主要是顺便等着于嘉理抵达,她一般都是前呼后拥的阵势,不用白浩南费心去接机了。
但是坐在胡同巷风格的烤鸭店包房里手脚麻利的给六个儿子每人包了个烤鸭,白浩南终于咂摸出伊莎这身穿着打扮的用意来:“还要见人谈事情?”
伊莎选了最大的包间时候,就特别指定要有电视的,现在看看手表:“这几天你没看《少年足球传》?”
德洛兰杯全国小学生足球电视大赛,在上节目的时候取了个这种很有娱乐节目气质的名称,据说在体育频道这两三周的收视率还颇为不错,白浩南摇头:“调节小球员的情绪是个很微妙的事情,这几天主要是让他们全力以赴的训练技战术,明天去录音棚玩玩放松下,后天决赛,哪有时间看电视?”
白浩南从来就不喜欢看电视吧,伊莎理所当然的点点头打开电视机顶盒娴熟的找到节目回放:“那你确实应该看看昨天这一期对你做出来的专题节目……”
手里又在给儿子包烤鸭的白浩南诧异抬头,看着挂在墙上的电视画面中居然是自己的特写,他肯定不懂电视画面怎么制作的,但在丰富动感的小球员训练背景下,基本上就是自己抱着手臂专注凝视的剪影模样,或站或坐,冬季裹着加长运动大衣,夏季穿着t恤短裤的都有,都是静态的画面,但被调成了单色背景的小球员们各种丰富的运动画面衬托出彩色的主角地位来。
背景应该就是当初伊莎的团队在分赛区时候捣鼓出来的那段宣传片,可能国家电视台用了更多的素材,技术水平也更高做得更加精致动感,和雕塑般的白浩南身影形成了动静对比,伴随着字正腔圆的画外音女声解说:“作为一名曾经的顶级联赛退役球员,花费五六年的时间一直沉淀在青少儿足球培训中,白浩南,这位带领林城小学足球队,获得本次全国小学生足球大赛决赛权的教练,为我们展现出新时代的青训教练是如何带着工匠之心在雕琢这些少年球员的……”
白浩南居然听得身上鸡皮疙瘩都出来了,不是激动兴奋,是肉麻。
不带这么睁眼说瞎话的。
第466章 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还不算完,也许就是当初郭那位邓领导在网上都能找到的视频被剪辑了点进去,白浩南第一次暑期训练营,对着数百位孩子和家长侃侃而谈的模样:“踢球的快乐是金不换的……能够承受足球比赛中失败伤痛,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磨难,哪怕这些小朋友以后是当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律师,都不妨碍他们能快乐的踢球,起码在走上球场时候会快乐……”
看起来还是当初手机拍摄上网的片段,但这些白浩南曾经公开讲过的话被剪辑得很快,只有最重要几句,又跳转到他在林城小学给家长们描述的:“这些孩子的天性,就是他生命本来的样子,我们不能强硬的更改,别把一块白银黄金,非要打造成金刚石,帮助他们成长成原本状态下,最美好的样子,就是我们训练营的目的。”应该也是某位家长的手机拍摄的。
然后就是大量白浩南在本次比赛前后的画面,几乎都是静止的照片被剪辑出来,和充满动感的赛场对比,画面很漂亮,但解说就带着国家电视台最擅长的那种煽情:“西南地区的的七月,绿树成荫的绵林城东这片山脉下的足球培训中心里,还是被高温笼罩,哪怕驻足在树影下,依旧会感到炙热的空气在挤压着呼吸,但能够嗅到空气中热血澎湃的热爱,对足球的热爱,目光顺着这片绿茵场延伸的方向看到那些挥汗如雨的少年,就仿佛看到山坡上漫山遍野金黄色的蒲公英正在迎着阳光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