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的国画水准果然是很高的,这幅画小有大,大有小,很精彩。”
“楼的都是有才人,我没有,我只是觉得大神还是那个大神,打脸从不过夜。有人不是喜欢拿挑山工给景区的高价辩解么?喏,现在以大神的名气,章画作都有了,总算是关注了这个问题了吧?你们瞎几把扯来的更有意义吧?以后再要有人拿挑山工来说话,把这章pia他们脸。”
如这位友所说。
这关节眼儿眼,林海突然要当公知了,这不是现成的新闻么。
其河东的《江南日报》更加责无旁贷了,他们的记者暗访了清凉山景区,清凉山方面可能早有准备了,毕竟没给林海打电话呀,林海不是早早晚晚有动作么?
保安人员多了好些,一个一个跟雷达似的,四处看,找记者。
《江南日报》这个记者,是临川本地人,她到售票口的地方,前头有两个人,看着是一对情侣排队。
售票的是林海那天遇着的大妈。
“105一个,学生证五折。”
男人掏出了钱包,从里头抽出两张一百块,不知道怎么顿了顿,女孩子也看着他手里的钱,两个人几乎是同时开口:“算了吧。”
算了算了。
“怎么回事,这些人是不是来闹事的?”
记者走过去的时候,正好听着售票大妈在说这话,她递了身份证过去,还有50块钱:“来一张票,哎,他们怎么不买了呀?钱都拿出来了。”
“不知道啊,这几天总有这种人,不知道是不是给林海那消息给闹的。”
“啊?林海?”
大妈把票给她:“是啊,林海一个临川人,不说给我们推介推介,愣是说我们这里的东西太贵,物价太高,这景区能不贵么?嫌贵在外头买啊,一个那么有钱的人,扣扣搜搜的。结果还传出去了,现在估计半个临川都知道了,而且昨天听说他还发微博了,还不知道闹成什么样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这几天总有些人买票买到一半,又说不买了,一天的票连之前三分之一都没有了。”
小貔貅首先是对那些较抠搜的人起效果,他们本身心疼钱,经过小貔貅一催,得,不买了。
“噢,这样的,那景区不得亏死了?”
“可不是说么?”
“还不如当初直接把物价降了,是吧?”记者试探着问了一句。
“也不能那么说,价格那都是定死的,怎么可能说改改,人也不能同意啊。”大妈说到这里,突然有点警惕了:“你赶紧进去吧,今天人少,好玩儿。”
“行。”
记者拿着票,青春洋溢的,跟个大学生一样,顺利度过各种保安的眼神。
一路跟她之前来的时候,确实显得少了很多人,而且老年人的例特别多——当地65岁以的人是不要买门票的,也是不会买水的,对他们来说,爬山是锻炼身体,跟花钱扯不,貔貅对他们也没有效果,所以这帮人基本没少,但少不少的,景区也无所谓。
记者找了个大爷,凑过去问他:“大爷,您锻炼呢?”
大爷眯着眼看了她一眼:“记者?”
“……”
“小丫头瞒不过我,我也是搞新闻工作的。”这个老大爷,是跟林海遇两遭的那个大爷,果然你大爷是你大爷:“想问林海的事儿啊?”
“啊,您知道?”
“那可不,那天林海来的时候,山我们聊了几句,下山我们又聊了几句,从国家大事到这个景区物价,都聊了,没人我更清楚了,嘿,要不说林海名气大呢,这来记者了,你是哪家的啊?我以前是临川广播电台的。”
“噢,我说您的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呢,您是播故事会的吧?我小时候常听呢。”
“是吧?哈哈哈。”
“那林海跟您说什么了?”记者赶紧问了一句。
“……丫头片子还挺会下套的,林海说什么,我能跟你说么?那都得成新闻。是这个物价的事儿吧,我可以跟你讲讲……”
记者听了一波一手资料,还是不错,也跟这位大爷追忆一通玩水年华。
“喏,是那个店。”
“还营业呢?”
“怎么能不营业呢?不过生意之前差了十分之九吧。”
“十分之九?90%啊?”
那不没生意了么!
“哪有人去买啊,有人走近,大家都拿看傻子的眼神看他们,谁也不乐意当傻子呀。”
第0984章 貔貅发威
《江南日报》也是顶着一点压力把新闻发出去了。
理由其实也是现成的:“我们不发,人外地媒体会发呀?人全国媒体会发呀,该出去的不还是出去了?我们发好歹还能给挽回一点,好歹也是本地媒体自己给自己找问题,好歹能加点分。”
“探访被林海点名批评后的清凉山景区。”
“大作家、画家,大艺术家林海是临川子弟,对于清凉山显然有特别的感情,在写作经典名诗《明月几时有》和《月下独酌》的时候,以清凉山人为号,他最早的一个私印,同样也是‘清凉山人’。此次他点名抨击包括清凉山在内的景区物价高企问题,应该说一定是出于爱之深、责之切的考虑。
景区内物价高昂,不是个新问题,作为景区这种特殊的经营场所,它的店铺竞争性,一定是市心、商业区低很多的,这也造成容易形成一个低竞争烈度的环境,大家默契地形成一个价格同盟,从而决定了景区物品价格,一直较昂贵。因为景区内的商业经营一般不属于规划定价行列,跟门票、索道费等等这些不一样,属于市场定价,各地物价部门的干预也往往师出无名,迟迟改变不了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清凉山位于市郊,离城区有较长距离,物资运输成本较市区更高。另外,作为一个人流量巨大的景区,又是有限竞争的一个环境,经营户的租金支出肯定是相对更高的,这些成本最终都会反应到销售价格,也让一般人产生了景区价格是贵的印象。
当然这种贵应该要有限度,如林海先生点名的工人山泉,一般零售价是一块五到两块,景区内售价为八块,是外面价格的四到六倍,这个倍数显然已经超过一个合理的范畴,尽管它是一个明码标价,但作为一个某种程度的垄断销售个体,这种行为显然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此次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也发现林海先生的批评,对清凉山的经营产生了很显著的影响,根据工作人员称,相来说,入区人员较之前掉了60%有余,而且主要掉的还是外地游客,本地的年轻人。持有老年卡的免费群体,则未有显著变化,这显然表明了消费者的一个态度。林海提及的这个销售点,情况更加恶劣一些,据一些周边人观察,其销量应该较事情发生之前,大跌九成,入不敷出。
但我们注意到,目前工人山泉在销售的饮料已经看不见,另外几种相对低档和高档一些的矿泉水,则分别是5元到18元不等,并没有出现下调的情况。
……
希望事情能尽快得到解决,清凉山也能够继续成为省内省外游客踏青赏秋的好去处。”
河东的事情,《江南日报》是相当权威的消息来源,更何况还是人家实地探访的,各路媒体,被拦在外面的,或者没混进去的,或者压根在等着人家找一线新闻,自己准备吃现成的,都纷纷转载。
“林海威力十足,清凉山销售点业绩锐减90%。”
“清凉山入山人数狂掉6成,秋高气爽的旺季冰如寒冬。”
“致命一击:超级名人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林海一条微博,终结一个景区?”
这些新闻发出去,老百姓们不震惊是假的,以前也有名人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往往是双方最后和解——这是名人特权了。但林海这次不一样的,他没有跟别人和解,或者说还没有和解,被他怼的景区要有开不下去的感觉了。
“妈呀,林海不仅是个画画天才,全能天才,还有公知体质啊!这下谁还敢惹他呀,什么五星级酒店,什么海绵捞,什么蓝地地产,只要林海一条微博,管叫他们都乖乖认错。”
“不当公知可惜了,全华国我认这一个公知。”
“土鸡里飞出凤凰来,林海客串一把公知,倒让这群垃圾里有个真人了。”
公知们:???
“说实在的,太难以置信了,林海算再有影响力,也不至于令行禁止吧,真有人那么多人因为他这条微博不去了?不买水还能说说,自己带嘛,为了这个连景区安排都不去了?是不是太诡异了?”
——“说一下我自己的体验啊,那天本来是想要去的,跟我女朋友,结果买票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滴,觉得这钱花出去不值,特别不值,莫名其妙有点舍不得的感觉,然后我们去城郊跟临川河边走了走。”
——“我也是哎,那天总觉得门票不值。”
——“+1”
——“楼这么多现身说法的,那是受到林海的影响啊,105,以前咬咬牙掏了,但这次林海一说,感觉是不是这门票也水分太多,觉得不值了,自然不愿意掏,进去的人可不少了么?”
相似小说推荐
-
铁路子弟 (曲封) 掌阅VIP2018-09-09完结身为铁路子弟的建筑设计师齐栋梁重生回到了八十年代,面临父亲面临的危机,他利用前世先...
-
我的冷艳总裁夫人 (杯酒释兵权) 创世VIP2018-09-27完结总推荐:133163明面上他风流倜傥,让无数男人羡慕嫉妒。暗地里,他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