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谷雨选定了这块地方后,王敏仪大惊失色,再次劝说了起来。只是他的劝说是一点用都没有,王敏仪也是没有丝毫的办法。
最后,在谷雨的再三要求下,王敏仪代表滨海市政|府和谷雨签订了投资协议。滨海市将这块总面积高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全都交给了谷雨进行开发。
谷雨当天就让叶柔带着材料去当地的工商部门申请成立植物研究所,在把各种证件办理下来之后,他就往研究所的账户中注入了整整二十亿美元的资金,比他原来承诺的一百亿华夏币还要多出不少。
随即,谷雨以植物研究所的面,面向全国进行招标。要搞植物研究所,不是说有了钱,有了地就行的,这里需要进行平整,需要修建道路出来,需要通水通电,太多太多的工作需要做了。
BX国的经济特区建设的时候,所遇到的情况和植物研究所非常的类似,只是BX国那边不是很给力,那边的基建比国内落后许多,相关方面进展缓慢。而滨海市这边,从上到下对谷雨的这笔投资都非常的重视。
在协议签订的当天,当地电力部门就派出了专业团队,往植物研究所这边进行输电建设,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在这里搞了一个小型的变电站出来,设定的功率最高可以达到两万千瓦时,也就是说只要谷雨的这个植物研究所每小时用电量不超过两万千瓦,就可以随便用。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谷雨最多可以每小时用电两万度。
在电力部门之后,自来水公司也在积极铺设输水管道,还有污水管道,交通部门也在派人进行勘探,准备在近日内就动工修路。
可以说能够行动起来的部门全都动了起来,滨海市上上下下都在用实质行动,来向谷雨表明他们对谷雨的这笔投资有多么的重视。
这些细节,让谷雨还是很满意的,暗自庆幸没有选错地方。
谷雨在这边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想不让注意都难。先是他老爸谷长松和老妈赵雅娟一起过来看儿子,随后刘金勇就带着公司的管理团队过来了,看看是不是能够帮到谷雨,毕竟谷雨是大老板,不可能什么事都让谷雨事事亲为,该帮老板做的,还是要积极主动一些揽过来。
在刘金勇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人赶了过来,不过这些人和谷雨就没有什么隶属关系了。先来的第一批人是一个来自国务院的考察团,带队的是个副司长,说是到滨海市进行调研的,其中谷雨的这个还没有建设起来的植物研究所就是他们调研的一个目标。
谷雨没有接待他们,而是把这件事交给了老爸。如今,他的地位已经足以让他对副司长这个级别的人不在乎了。这个考察团也没有流露出来丝毫的不满,对谷长松的接待,更是再三表示了感谢。
在这个考察团之后,滨海市所在的这个省里面也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带队的是主抓经济的高官,他握着谷雨的手,向谷雨保证,但凡是在这次的投资中遇到了任何困难,都可以向他反映,他一定会第一时间进行批复,让人替谷雨解决好。另外高官还向谷雨表示了希望谷雨能够到本省其他城市去看看的愿望,本省还是有很多值得投资的好项目的。
谷雨送走这个省考察团,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老家也派来了考察团,带队的同样是高官,成员包括了谷雨老家紫山市的市|高官和市长,见到谷雨就是一阵的埋怨,说谷雨到了国外转了一圈,就把家乡人民给忘记了,不先回家不说,还跑到滨海市来,大把的钞票撒了出去。难道谷雨是担心家乡人民不欢迎他,拿不出来比滨海市更好的条件来招待他这个外出的游子吗?
谷雨哭笑不得,却也不好说什么。他再三表示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记亲人,等他忙完这里的事情之后,一定会回去。
送走这个考察团,谷雨的脑袋都大了,他直接向老爸表示不能再让考察团过来了,他可没有时间整天陪着这些头头脑脑们,太耽误时间了,也太消耗精力了。
谷长松点头答应了下来。他如今也是跟着儿子水涨船高,已经有了足够的渠道,可以把谷雨的意思传递出去了。谷雨如果真的不想再接待什么考察团,也是有办法阻止这些人过来的。
不过就在谷长松刚刚通过渠道把消息撒出去的时候,就有人递话过来,说是想来滨海市的这个植物研究所看看。谷长松本能地就要拒绝,不过递话的人就说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考察团,而是一个非常具有学术影响力的考察团,里面有很多国内知名的植物专家,大学教授什么的,其中甚至还有科学院的院士,要是谷长松拒绝了他们的考察,可是要好好掂量一下后果的。
谷长松有些犹豫了,如果是官面上的人,还好说一些,毕竟这些官面上人还希望从谷雨这里拉到投资,除非是有重大的利益瓜葛,否则的话,轻易不愿意得罪谷雨。但是这些搞学术研究,搞科研的,跟官面上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或许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但是他们所具有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当他们联合在一起,那影响力就不用说了,更何况,这里面还有科学院的院士,那影响力比之一般的高官都是一点都不弱。
谷长松拿不定主意,只要把这件事跟谷雨说了说,由谷雨自己来拿主意。
谷雨想了想,就点了点头,让这个考察团过来。说实话,谷雨也想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他没有忘记,他刚刚弄出来枯木逢春药剂的时候,在紫山市的别墅区救治风水宝树的时候,就有一位所谓的教授和他对着干,后来闹得很不愉快,他想看看这是是不是教授们组团来怼他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是很乐意接招的。
第0448章 如此不识抬举
这个由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等组成的学术考察团很快就抵达了滨海市,来到了谷雨的地盘上。在他们中间,谷雨看到了不少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没有见过面,但是他却是知道这些人的。
和谷雨预料的稍微有一些不一样的是这些人并没有在见到谷雨的时候,就开始和谷雨硬怼,而是向谷雨提出了要对谷雨的这个植物研究所进行考察的要求。
谷雨不知道他们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却也没有反对,不过他可没有那个闲工夫去陪着他们一起去考察,而是让特意赶过来的刘金勇代替他去陪同。刘金勇算是谷雨超越科技中仅次于他和谷长松的三号人物,由他陪同这些人,已经是很给他们面子了。
这些人虽然觉得谷雨这样做,有点冒犯他们,但是也没有说出口。谷雨论起各方面的成就都不是他们能够比拟的,就算是论起学术、科研方面的成就,谷雨可是拿到了两个诺贝尔奖,而且在m国、bx国等,还被选为了当地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这都是他们所比不上的,想跟谷雨发脾气都没有底气。
刘金勇一边陪同着这些人,一边暗中把他观察到的情况偷偷通过超越企管的客户终端向谷雨进行汇报,他和谷雨一样,也认为这些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会无缘无故过来,肯定是有所求。
植物研究所现在就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搞建设,别说是像样的植物了,就连像样的建筑都看不到几个。这个学术考察团转了两天,也没有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于是他们就向刘金勇提出了请求,希望刘金勇能够安排他们和谷雨进行一次座谈,他们希望能够和谷雨心平气和坐下来,面对面交流一番。
对这个请求,谷雨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不是傲慢,而是真的抽不开时间。他本以为修建一个植物研究所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真的着手做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事情不像他想像的那么简单。植物研究所不是说有地、有各种植物就可以叫做一个研究所了。还需要很多设备,需要很多操作设备的人,而这两方面,谷雨都是很欠缺的。
万种植物培育手册中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植物是如何培育出来的,这个过程需要用到很多专业的设备,一般的也就算是,问题是其中很多都是国际上顶尖的科研设备,有一些国内的能够生产,但是更多的还是需要进口,有些甚至是连进口都做不到,这些设备都在对华禁运的名单之中。
谷雨若是在国外,还可以想想办法,可是现在他回到了国内,再想让人在国外购买之后,托运到国内,已经是不可能的了。m国一类的国家是不可能答应的。
和设备配套的是操作人员,或者说是科研人员。谷雨总不能什么都自己做,一点都不客气地讲,单单培养一个耐海水红树就能够消耗几代人的心血了,何况是万种植物。更不要说谷雨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忙,平均下来,一年他能够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放到植物研究所上就很不错了。
显然,植物研究所必须要有大量的基层科研人员,然后再从他们当中选拔优秀者进行提拔和重点栽培,最后充实到植物研究所的各个岗位上。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时间。
两者都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人才问题是谷雨始终都需要面对和克服的问题,设备的问题,谷雨还真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如果找个中间人,或者是让人在国外购买,他再拿过来,表面上看着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真要是这样做了,会给中间人带来不小的麻烦。m国之流在这方面可是一直不会有丝毫的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