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说到:“就算人类科学家完全掌握了蝴蝶效应,并建立精准的模型,目的也不该是用于战争,而是改善地球生态环境,挽救人类的生命。”
罗德尼古怪的笑了笑:“你预测了四个地震点,其中两个被真实的地震所证实。而就在昨天,波特兰西部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
沈奇摇摇头:“这跟我无关,真的无关,地震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你不能因为我预测了两个地震,就将全世界的地震与我扯上关系。”
“我说过,这是自然现象。”罗德尼耸了耸肩,随即严肃的说到:“沈教授,能真正理解你新型地震模型的人不多,我相信我是其中一个,你不是单纯的从地震学出发建立地震模型,你运用到了大量复杂深奥的数学工具。混沌、湍流以及N-S方程的变种偏微分处理,沈教授,你就是那只蝴蝶,或者说,你拥有这种野心。”
“呵呵。”沈奇不露声色地笑道,反问:“所以呢?”
“所以我们可以合作,你说你的新型地震模型还是半成品,目前看来确实如此。加入我们吧,沈教授,我们将为你提供超乎想象的各种资源,帮助你完成剩下的工作。”罗德尼做握手状,期待的说到。
有些礼物可以收下,有些绝不能碰。
加入你们,我这辈子可能也无法离开美国……沈奇当场拒绝,他说到:“对不起,罗德尼主席,我该告辞了,普林斯顿数学系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
“好吧,你再考虑考虑,我们随时欢迎你的加入。”罗德尼也不懊恼,如果能轻易说服沈奇,那就配不上沈奇的身份。
沈奇回到普林斯顿,低调做人。
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工作暂缓,一是处在风口浪尖中,沈奇必须谨慎,深居简出,不在公共场合发表公开言论。
二来沈奇遭遇了瓶颈,理论研究工作继续开展下去,也难以取得成效。
沈奇始终没有忘记两个关键指标,时间,强度。
目前还要再加入一个指标:可预见性的连锁反应定量描述。
“数学14级,物理12级,低了点,无法窥探大自然真正的奥秘。”
沈奇不愿跟外国政府、军方以及有政治倾向性的科学家深入交往,但不代表他畏惧他们。
如果真能成为那只蝴蝶,你们动我试试?
不过现阶段,蝴蝶还是毛毛虫的状态,静静的包裹在茧里。
破茧而出的那天,必是一番新天地。
沈奇的数学和物理等级锁定在了14级、12级,继续升级需要足够的学霸积分,以及完成相关条件任务。
乌尼马克岛和尼科尔斯科耶岛依然平静,哈里·曼森等人仍呆在普林斯顿,对沈奇实施保护。
沈奇召唤于磊、拉尔夫来他的办公室,说到:“你俩的研究生研修顺利完成,可以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了。”
于磊和维多利亚大学合作的课题论文,早在半年前就发表在四大期刊之一的《数学年刊》上。
拉尔夫和耶鲁合作的课题论文,在审稿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波折,最终还是发表在另一份四大数学期刊《美国数学会杂志》上。
《线性李超代数及其超群的研究》的作者是拉尔夫、吉米、沈奇、杰克逊,前两位是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后两位是他们的导师。
因为这篇《美国数学会杂志》的论文,沈奇收获了355800点学霸积分。
于磊、拉尔夫两人在研究生的第三个学期,在沈奇的指导下,皆发表了数学四大期刊论文。
沈奇认为他俩可以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了:“当然,你们可以继续选择我为你们的博士生导师,也可以不选。”
第345章 收心
“沈教授,我选择你为我的博士生导师。”
“我也是。”
拉尔夫和于磊表态,铁了心跟着沈奇读博。
“那好,我将和你们一起设计博士课题。”
沈奇在地震界玩了一段时间,该收收心辅导他的两位数学博士生了,带不出PhD的教授不是一个好教授。
“于磊,拉尔夫,你们用三个学期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并各自发表一篇高质量论文,于磊的研究生论文和复变函数相关,拉尔夫则是研究李代数或者说是抽象代数。你俩的博士课题不会再被我分开,你们将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是的,复变函数+抽象代数,你们将联手进入代数几何领域。”沈奇已设定了框架,这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终于,我们触及到了这个最热门的分支。”拉尔夫显的兴奋。
“非常激动啊,我们这次做的是我们导师亲自设计的课题。”于磊斗志昂扬。
拓扑是天使,抽象代数是魔鬼,复变函数最接近真实。
黎曼在19世纪利用复变函数研究曲线的双有理变换,这被认为是代数几何的重大进步。
20世纪初,庞加莱巧妙运用他擅长的拓扑学,介入代数几何的研究。
21世纪代数几何的主题转向由一个或多个方程定义的流形或簇,即高维图形,抽象代数是必要的工具。
代数几何为何如此热门,令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数学家投入这个天使、魔鬼与真实相结合的研究领域?
因为完成数学大一统必须依靠代数几何,这是连数学研究生都明白的道理,沈奇心中当然有数。
迟早要进入代数几何领域,不如从现在开始。
普林斯顿博士生的暑假是两个星期,过完暑假,于磊、拉尔夫和沈奇一起设计博士课题,向代数几何进军。
到了9月,新学期开学,师生三人终于搭好了框架,这个代数几何的课题即便被攻克,也无法完成数学大一统,但它是必经之路。
课题的框架搭好了,具体的研究工作由于磊、拉尔夫执行,沈奇把握总体进度。
四个预测点中的另外两个,乌尼马克岛和尼尔科斯科耶岛安静太平的像是世外桃源,它们没有遭遇任何自然灾害的袭击。
在暑假期间,利用设计数学课题之外的闲暇时间,沈奇买了架天文望远镜,夜观星象。
现代宇宙学是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常也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经典物理也好,量子物理也罢,最终都跟宇宙联系了起来。
预测地震带来的麻烦太多,沈奇最近也不提地震什么的自然灾害了,我仰望浩瀚宇宙,总不会使地球人民感到恐慌吧?
宇宙给了沈奇一些灵感,他从《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中提取出纯粹的数学物理理论部分,写了篇新的、纯理论性的论文《论复杂性》。
9月一开学,沈奇将《论复杂性》提交给爱德华·威腾,作为他的物理博士毕业论文。
《论复杂性》引起了爱德华·威腾的重视,他审阅过论文之后,立即安排沈奇的博士毕业答辩。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物理部。
三位老者坐在一起,他们中最年轻的威腾也快70岁了。
三人都是狄拉克奖章的获得者,狄拉克奖章是理论和数学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不授于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获得者。
威腾比较特殊,他获得狄拉克奖章之后,又过了近十年,荣获菲尔兹奖。
沈奇这辈子没有机会领取理论物理的最高荣誉狄拉克奖章,他已获得菲尔兹奖。
沈奇很重视今天这场答辩,他所面对的三位答辩官是理论物理界最权威的专家。
威腾先做开场白:“奇,你的论文《论复杂性》,我们三个老家伙都看过了,这场答辩省去答辩者陈述部分,我们将直接提问。”
“好的,威腾教授,卡伦教授,莫提斯教授。”沈奇点点头,准备应答。
“奇,你在论文中提到,自然界中大部分现象应该用无穷维的空间微分方程描述,而其中的难点是混沌解,说说你的混沌解吧。”率先提问的是卡伦教授。
沈奇回答道:“混沌是随机行为,精确找到高维度的混沌解十分困难,比如说天气预报,虽然大气的运动是由确定性的方程所决定,但由于初始条件无法被精确控制,混沌解的存在植根于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从而导致长期精准的天气预报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先聚焦低维度的混沌系统,相对来说容易实现精准控制。我在论文中论述了一些构想,看上去还不算最完美,它或许将耗费我很长一段时间去完善。”
莫提斯教授接着说到:“奇,我更关心的是,你论文中所提及的实空间湍流。”
“嗯哼。”沈奇笑了笑,随即答到:“湍流确实与混沌有关,但是对于一个表现出湍流的系统,它被认为是对时空混沌的表现,我在论文中给出了低维度湍流系统模型,我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实际用途,应用层面的事情交给应用学家去处理吧。”
“奇,看来你也怕麻烦。”威腾笑道,他接着问到:“你这篇论文的跳跃性很强,论述的是极其深奥的复杂性原理,全世界能看懂你这篇论文的人应该不多。我想问的是混沌、湍流跟宇宙之间的复杂性联系,你在论文中是有所提及的。”
“宇宙的均匀性并不适用于宇宙的每一处细节,如太阳系、银河系甚至星系团,在远离宇宙物质的地方,时空几何是闵可夫斯基时空,我试图找到混沌、湍流跟广义相对论之间的具体联系,我也这么做了,并推导出一个怪异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