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80当大佬 [校对全本] (浙东匹夫)


  这样算来,再加上租房弄办公、实验室场地、办公设备、做电路设计的制板设备、做整机的开模等东西,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抵得上半年的人力开支了。
  所以,任正义这初始投入的30万,估计也就撑到明年过完正月,也就是公历3月份。任正义有把握到时候研发出第一款可以到产品化阶段的程控交换机。
  然后,原本他就需要拿着这个产品方案,去找后续的人出钱入伙,把这个程控交换机正式试流、量产,周转起来。
  诸位看官也别觉得这种节奏超前——在80年代后期的特区,虽然没有“风险投资”,但那只是说没人会看你一个幻灯片就砸你钱。但只要你能实打实研发出一个样品,貌似能生产出来卖得出去,还是会有很多冒险家壮着胆子跟你合伙的。
  而且当时都没有公司法,完全是靠江湖义气合伙,但80年代后期的特区,中国第一批搞先进制造业的吃螃蟹者,就是这样趟着浑水过河,把钱给赚下来的。
  别的不说,单说平行时空夏为的发家史,任正义不也是这样挺过来了么。
  只不过现在,任正义那个“等仿造日货的程控交换机样品出来后,拿着样品去融生产阶段所需资金”的环节,直接已经找好了下家,有顾骜跟他合作。
  顾骜也很大气,跟他谈好了给100万人民币的可转债——如果你有本事用完这100万人民币后,就实现资金自我周转,不需要再借助外部融资加速发展,那顾骜允许任正义到时候直接把这100万加上利息还给他。
  如果任正义用了这100万还没办法走到自负盈亏的阶段,或者觉得看透了商业模式、短期内追加注资可以发展更快,那就乖乖接受顾骜的入股吧。
  顾骜估计,100万够任正义花一年了。所以,顾骜入股的事儿,至少要1988年,才会见分晓。到时候各部分的具体估值,肯定也要根据发展详谈,现在没法直接敲定。
  不过任正义也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管公司如何发展,等到产品正式开卖了,他至少要接受顾骜25%的股份——因为1984年到92年之间,中国就没有完全内资的有限公司。
  你要么是外资企业,要么是合资企业,要么是个体户,要么就是有集体股的乡镇企业——比如历史上宗卿厚的哇哈哈,鲁冠求的万向,其实都是挂靠集体的。等到92年纯内资的有限公司法律上明确了之后,他们才“花钱买不管”,把集体股退掉。
  所以,88年到92年之间,任正义无论如何都得找外部投资人占25%以上,那还不如找顾骜呢。92之后,他要是真做得好,觉得不需要顾骜更多钱,可以慢慢拆分业务、置换,那都是后话了。
  如前所述,顾骜自己也是倾向于最终把他在“网络端业务子公司”的持股压到5%红线以下的。
  ……
  “听顾总一席话,胜读是年书。现在想想,我下海的决策还真是好险呐。我自己以为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回头看看,只是在产品和技术上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论资本,论法律风险,论供应链安全,我真是完全靠着勇气一头撞进去的。”
  达成了合作意向之后,任正义真诚地跟顾骜握手,满脸感激。
  “好好干,我也不过是比你早几年出来摸爬滚打,见识的多一点而已。你要是也有个基辛格一样的导师、一堆黑格、彼得森、威廉·克拉克级别的老朋友,你也可以的。我在特区也有不少朋友,你如果制板、开模的时候需要靠谱的供应商,我帮你介绍。”顾骜一点都不居功,云淡风轻的样子。
  “这倒不用了,我敢下海,都是联系打听好了的。”任正义逊谢着推辞。
  当天喝完酒走后,任正义次日回到单位就加急把下海前的手续办了。
  这个月月底,他就带着一起跳槽的几个兄弟,还有圈内认识的一些供应商家有野心的技术骨干,南下特区,开始了他们自己的奋斗。


第756章 瞎混
  送走任正义后,算算日子差不多也快10月下旬了,顾骜在京城这边的事儿料理得差不多,本来也该是时候回钱塘或者香江。
  萧穗这阵子人在沪江,所以只是帮顾骜把那些送给在沪江的友人的礼物捎去了。顾骜身边还留了一些大哥大手机,原本是准备亲自带回钱塘,送送亲人和最铁的密友。
  然而,在京城的最后两天,顾骜却在自家花园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电话,偶遇了一个原本准备回钱塘后才联络的故友。
  是他的中学同班同学马风。
  顾骜有些意外,但还是非常乐意接待对方。
  他在电话里有些诧异地问:“阿风?你怎么在京城,我还准备回钱塘再跟你联系,你要是没空我还打算派个人把礼物送到你家。”
  马风:“顾哥瞧你这话说的!要是有用到我的地方,我怎么敢没空?礼物就更不敢当了。我这次是来京城,托关系跑了些特殊的执照。前几天赶上你又上新闻、还首发了大哥大,我就知道这么多大事儿,你肯定在京城。”
  顾骜:“那没说的,来我这儿喝一杯,醉了也别归了,你这儿事儿办完了没?办完了后天跟我一起回钱塘。”
  顾骜挂断电话,就吩咐女仆准备。
  算算年岁,他跟马风也有几年没有生意上的交集了,毕竟顾骜的生意越做越大,马风的能力渐渐有些跟不上他的节奏,自然不可能一直作为顾骜的左膀右臂。
  不过,这并不代表顾骜这些年没跟马风联系。作为同学和朋友,他们逢年过节还是会一起喝喝酒的,只不过利益上的交往渐渐淡了下来。顾骜对于马风这四年的情况,也是很了解的。
  早年的时候,马风也是一边念书、当英语老师教书,一边做些出版业译制业的小生意,虽然不可能跟那些顾骜的生意伙伴一样巨富,但也是很滋润了,属于那种随随便便拿出几十万人民币不在话下的实力。
  要知道,马风是在1982年之前,就做到了这种程度,那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前阵子才决定从华兴通讯辞职下海经商的任正义,因为是靠央企的收入撑日子,至今才几万积蓄呢。
  顾骜那些百万千万级以上的生意伙伴,都是港商和外商,并没有内地的。内地有钱人,如今都才算刚刚要腾飞。
  82年年中的时候,顾骜自己正式办完停薪留职、去美国跟基辛格完成最后5个学期的博士学业时,为了帮助当时困在大学里教书的马风、名正言顺拜托当老师的职业。
  当时托了点关系,让省里的外资管理单位,以“实习表现优异”的借口,向上推荐了马风。马风便得到了外经贸有关部门的一纸调令,被调到京城任职了。
  (美国人是一学年分三个学期的。捋一下前文,顾骜当时是先去读了一个学期、然后借口回来交接工作一年、然后82年5月份再去美国、读到84年1月毕业、回国。)
  后来,马风在外经贸有关部门一干就是两年,一直到84年,顾骜在华兴通讯过渡了一下、顺利离职下海后不久,马风也找了个借口,自己下海创业。
  马风原本的打算是,万一顾哥有用到他的地方,那就投奔顾哥一起干大事。然而当时顾骜似乎并没有召集他,他自忖自己的能力跟顾骜的生意交集也不大,自然也抵不过自己当老板的诱惑,想自己拼一把试试。
  主要也是因为,他在外经贸有关部门厮混的那两年里,因为勤勉努力,也颇得到了一些出国联络经贸合作、考察观摩的机会。也更深刻地见识到了美国人的很多新机会,忍不住跃跃欲试想回国赌一把。
  人都是会变的嘛,尤其是眼界开阔之后,心思就活了,总觉得机会到处都是,不用可惜。
  只不过,他自己当老板创业也两年过去了,似乎并没有特别成功,只能算是吃了不少苦头,进一步认识了中美经商环境的差异,砥砺了一番心性。
  对于他生意的细节,顾骜一直照顾马风的面子,这两年逢年过节喝酒时,都没怎么问过马风。
  毕竟他自己生意那么大,要是问对方的生意做得什么样了,难免会让人觉得是有心要比较,那不是扫人面子么。
  ……
  打完电话后没几个小时,马风就大模大样找上门了。
  一点都没有诸如任正义等顾骜其他合作伙伴的拘谨。
  顾骜也不跟他客套,一不出门迎接,二不起身握手。
  是顾骜府上的女仆,带着马风径直走进客厅。然后顾骜就坐在红木架、小牛皮面的定做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叼着雪茄,招手指了指,示意马风坐他侧面的位置。
  马风也二话不说坐了。
  顾骜轻轻“啪”地一声,拍出一部套在皮套子里的大哥大在茶几上:“这部大哥大你先拿去,虽然钱塘老家还没信号,不过你到京城沪江出差,还是能打打的。”
  顾骜的姿势,并不是那种轻轻的放置,也不是重重一拍,所以既不会显得小心翼翼惜物,又不至于鲁莽到会摔坏精密电子设备的程度。
  装手机的皮套子外观朴素,没什么装饰,但用的皮革料子绝对是顶级的鳄鱼皮。而且两层皮子之间内衬了珍珠棉减震,顾骜这点力量轻轻一丢,是绝无问题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