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卖小弟的艺术。
当然了,也不是一上来就卖,只是一个有备无患的留手,真等被发现了再卖不迟,最好还是别被发现。(不过再怎么瞒,真等到哪一天可回收垃圾被真的回收成功、装备使用之后,肯定还是要穿帮的,所以最终还是要卖小弟)
动机没问题了,后续就是操作层面的考量。
股权要转让出去,那是很困难的,没有足够理由可以信赖的心腹——
如果是转给自己法律意义上的老婆,萧穗,那是没有意义的。
而如果不问米娜要钱,直接转给米娜,那又等于是对着吃瓜大众彻底公开他跟米娜的真实关系了,那是弄巧成拙。
米娜也不可能再跟博彩公司时那样,拿出那么多的本钱来收购这边的填海地产公司股份。
这个项目可是造价就好几亿英镑了。
所以,操作思路基本也就限定了:不可能转让股权,最多把明面上的管理权包装一下,显得顾骜没空亲自过问生意进展。
“那就找个代理人吧,把我塑造成任人唯亲、在地产生意方面昏庸不问事儿的形象,这样我就渐渐彻底把明面上跟摩纳哥人的关系摘清楚了。”顾骜如是决断。
“要从天鲲、王安或者汉乐电子的职业经理人圈子里找么?找个比较会拍你马屁著称的?”米娜顺势帮老公出主意。
顾骜想了想,摇摇头:“这样不好,反正地产公司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未来几年,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事儿,找借口拖,明年完工后绝对不马上卖,再多捏一两年,囤积惜售。这种操作,对代理人的本事要求没那么高,从科技行业拉职业经理人回来太假了。”
米娜:“那就试试跟霍爷、包船王合作地产项目时,他们那儿的职业经理人?我们总不能完全用白人,那样更假了。”
就在这时,一旁始终不过问大事儿的萧穗开口了:“老公,要不我推荐个人吧,我说了你别笑,也别觉得我幼稚。”
顾骜微微一笑以示鼓励:“一家人关起门来聊事儿,有什么可笑的,说吧。”
“要不……让我师妹小莉来管管吧?”萧穗说到这儿,似乎是唯恐老公觉得她幼稚,连忙解释,“你可能不知道,小莉这两年,在加拿大念书的时候,就在兼职做房产中介,现在还开了家物业经纪公司,虽然跟皮包公司也差不多,不过她也是靠着自己赚了几十万加元了,脑子应该还是清楚的。”
顾骜闻言不由有些诧异,他立刻想到了萧穗说的是她那个当年在蜀都军区文工团共患难的小师妹。
他并不知道,历史上章莉在《红楼梦》里扮演完薛宝钗之后,就靠着最初的片酬和广告等几万人民币积蓄,去了加拿大留学。
到了多伦多之后,本来是想付了首付后一边打工拍广告还贷,弄个小房子住。谁知她运气好,仅仅两成首付拿下的房子,刚到手没多久就有人抢购,赚了好几成差价——考虑到首付只有两成,所以那笔利润也相当于她投入本金的好几倍了。
也是她命好,被这一波交易点化之后,发现这个来钱快,就走上了中介炒房狗的人生道路。
不过话说回来,中介炒房狗虽然不是什么光彩的生活方式,却也让她的命运比历史上其他拍完《红楼梦》后出国淘金奔命的女演员要体面,也逃过了“不得不嫁给白人才能活下去”的劫数。
这些都是历史上本来就会发生的事情,并不需要顾骜的蝴蝶效应去影响。
事实上,这一世因为小莉有了个牛逼师姐,一开始本钱就更充足一些,眼界也开阔,所以三年下来,在加拿大做中介炒狗反而赚得更多了。
因为眼界开阔了,她也比上一世更加看不起那些洋垃圾,不愿意随随便便找个下层白人,因此更得靠自己赚家业了。
顾骜想了想,打了个电话,是打给他当年跟霍爷合作温哥华项目时,合作过的一个霍氏地产的经理人。
对方这些年来一直在温哥华操盘,为霍家赚点小钱。反正地产经纪这种生意,哪怕是一波大行情过去了,还是能细水长流一直做的,每个时代总有人要买房卖房的吗。
“刘经理,我顾骜,问你个事儿,你在温哥华有没有听说过一家叫欲仙欲死的地产经纪,是个中国人女老板,业绩和信誉怎么样?”顾骜在越洋电话里直接开门见山。
“听说过,那家公司的老板是叫章莉吧,规模应该不大吧,我帮你调查一下行业数据。”对方一听是顾骜,当然是非常重视,丢下手头的活儿就去忙顾骜的需求。
过了没多久,对方就殷勤地给他回了个电话:“顾总,让您久等了,您问的那位章小姐,她的中介公司平均每个月能为我们分销几百套做成二手房的库存呢,手腕还挺厉害的。她是您的……”
“这不是你该关心的。”顾骜这就挂断了电话。
不过他不说的事情,下面试图揣摩上意的人,肯定还是会去打听。
第873章 从罗马登机跳伞走回罗马
温哥华市中心,新西敏斯特区,楼豪华写字楼里。
读完四年大学、已经在地产经纪生涯中磨砺去了少女青涩的章莉,带着为未知的疑虑,走进电梯,直奔顶楼的一家房产公司。
章莉知道,她要去的这家房产公司,是某家前些年在温哥华兴风作浪的神秘开发商的尾货接盘处理单位。
温哥华市区不少项目84年前后盖好、或者是改建之后,为了防止一个区片一下子投入太多房源导致房价下跌,或者需要找托儿营造虚假繁荣哄骗刚需,所以就需要这样的中间人。
章莉是从1988年、大二开始机缘巧合涉足房产倒卖的,大三才开始做中介,去年毕业后才正式开办公司,并且把事业从多伦多转向华人更多的温哥华——
在加拿大做卖房中介的中国人,最大的客源就是其他同样从新移民过来的华裔刚需。
老乡骗老乡的生意,比那些白人的钱更好赚。
当然了,章莉内心也没什么歉疚的,因为来到温哥华这一年多里,她看到的大多是从香江或者李家坡过来想移民的,大多还对中国颇没有认同感,甚至还有少数贪财的果官子女。
这种人的钱就算骗得再狠,章莉也能心理暗示自己:“这是爱国的钱,赚得越多越坦然。”
而自从事业重心转到温哥华之后,章莉就认识了今天要见的这位刘总,因为刘总那儿总是有很多名义上是二手、其实造好后从没人住过甚至没装修过的房源,实在是一个好供应商。
今天不知道对方又要闹什么幺蛾子了。
……
“刘总,难得您有空主动找我,今天是有什么好事儿么。”
章莉站在办公室门口酝酿了一个表情,然后深吸一口气,走进了刘经理的办公室。
她已经想好了如何委婉地跟对方接洽。
这个刘总大约40岁年纪,别的倒是没什么毛病,就是当年一眼看到章莉的时候,眼神里就会闪过不合其年纪的光彩,这一直让章莉挺不舒服的。
不过这年头稳定的房源难得,只要不被占了大便宜,言语上客气服软一些,也就忍了。
这四年里,她已经听说太多曾经同事的悲剧了。
演林黛玉的琴姐,因为去了姐夫的教育慈善基金会,这两年虽然辛苦点,要到偏远省份采风调查,好歹不用担心生计,也不会被男人惦记。
“算算年纪,琴姐也快虚岁29了,估计这辈子她是真不想嫁人了,唉,演一个林黛玉,入戏太深,厌男的心理障碍估计是医不好了。”一回忆起任雨琴的现状,章莉也不免有些兔死狐悲。
而除了任雨琴之外,四年前剧组解散时,那些演过其他美女配角的小姑娘,也有一半多都出国了。她们的积攒只够出国的机票钱和打通关节弄到签证的资本,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有三四个,如今都已经嫁给白人混饭票,加大拿人都占了一半,真是悲哀。
章莉辛苦的时候每每扪心自问,她也承认,自己的本事不比其他人牛逼多少,一开始踏上房子中介这条路,运气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当然她演过薛宝钗、能在当地接拍到广告,所以外国的华人很多都认识她,愿意相信她的介绍,也是一方面原因)
如果当初没走上这条路,说不定她自己也只能要么嫁个白人混饭票,要么觍着脸打电话问国内的师姐(萧穗)借点钱。
章莉的脑回路,还在胡思乱想可能的应对,下一秒钟刘总的态度却让她瞬间大跌眼镜。
“这不是小章,哦不,章小姐么,快坐快坐,喝茶还是咖啡?你最近发展不错嘛,今年前五个月就帮我们卖出去了200多套二手房源。”
90年代初,温哥华楼市还是有不少二级的小中介给暗中囤房的大户当分销的。
章莉的中介公司是刚开还不满一周年的,而且来温哥华也算人生地不熟。除了章莉自己也要跑业务之外,手下的专职业务员,也就四五个人。
这样一家小公司,每个月能卖出四五十套二手房,确实是不错的业绩了,平均每个业务员一个月要卖成十套——事实上,手下业务员连一半都做不到,都是“被平均”的,倒是章莉这个老板本身,每个月能卖二三十套,撑起了中介公司一半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