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渔狂 (忧伤的蓝刀鱼)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忧伤的蓝刀鱼
- 入库:04.13
挂断赵钧弘的电话,车厢里安静下来。没多会儿王岗王亮兄弟俩替大家领回了盒饭,一群人凑合着吃了一顿,随后将车开到树荫底下,趁着还有点时间,中午休息一会儿,养精蓄锐对付下午的比赛。
下午一点二十,手机闹钟响起,文东睁开眼睛。
“叔,赵哥,小宝,都醒醒,起来集合了!”文东招呼一句,打开车门从车上走了下来。
时间比较紧,所以大部分参赛队员们都是在基地附近修整,距离抽签还有十分钟,整个钓场早已经满是参赛的人群。
文东用矿泉水洗了把脸,逐渐精神抖擞起来。
几个人推着拉杆箱,很快赶到集合地点。
突然感觉肩膀被拍了一把,文东回头看了一眼,赵钧弘这家伙也来了。
“中午在哪里猫着呢?咋没看到你们人!”
“车上呢,开到阴凉里凑合了一中午!”
“擦,我还以为你们回宾馆了呢,明天中午比完赛在出口等着我,我带你们去个地儿休息!”
“成!”
说话功夫,下午的抽签入场开始了。
跟上午抽签一样,同样是先抽取abcd四个塘的分区号,然后再抽对应的座位号,不过每名运动员每个塘只会比一次,已经钓过两场的坑就不能继续钓了。
以文东为例,上午抽了c区,下午的比赛只能在abd三个区当中抽签。
运气再次眷顾了文东,文东下午抽到了d区,d区41号。
d区是5.4米混养,上午穆师傅就是在这个坑钓的,同样是生口区,不过这个坑的鱼情要复杂点,大鲫鱼,鲤鱼拐子,大鲤鱼都有,算是比较标准的混养坑。
1:50,文东抽签完毕之后拉着拉杆箱就直奔自己的钓位。
41号钓位在北岸,大概区域的话处于中间打氧机偏东一点的位置,算不上好,但是也不算太差,属于马马虎虎的普通钓位。
文东已经知道了这个塘上午的鱼情比较快,所以对钓位也就不是那么在乎了,这种密度偏高口又偏生的比赛塘,文东钓起来得心应手。
鱼口偏生,文东准备的散炮分量十足,不过这次文东决定以偏大个体的鱼为主攻目标,所以散炮饵的水比开制的就略微大了一些,变成了水比1:0.45左右的湿散。
找到位置做好比赛前准备文东第一件事做的就是观察左右邻居,还好,都不是中升的人。两个邻居文东都不认识,用的装备也都不是中升系的。
不过文东不认识人家,人家倒是认识文东,右手边的哥们刚坐下,就冲文东打了个招呼:“哥们你好,你是文东吧?”
被人认出来,文东倒是有点惊讶:“你好,我是,您怎么称呼?”
“呵呵,我叫单文雄,咱们没有见过面,你不认识我,我在四海钓鱼电视上看过你参加比赛跟当嘉宾!”
“哦哦,这样啊,你好你好!”文东简单应了一句。
“我是单蹦的,能进预赛纯粹是运气好,以前也没机会认识你,今天正好挨着了,高低你给我个联系方式!”
“行啊!这有啥!回头比完这一场我给你手机号!”
“那敢情好,在江苏这边,你们公司有代理商吧?今年春展家里有事没去成,我这来之前还琢磨着能说不定能碰到你,到时候问问代理的事情呢!”
“单大哥你也是做渔具生意啊?”
“嗯,开渔具店十多年了!听外地钓友说你们逐梦的产品效果比较好,所以就想着联系下代理,不过没有联系方式,就耽搁到了现在!”
江苏算得上钓鱼大省,距离w市也不算远,很早就有代理商了,不过应该还有空白区域,文东一时也说不好现在公司的代理商情况。
文东挠挠头,说:“这个我暂时还真不清楚,咱们先比赛,回头比赛完了再研究,您看行吗?”
“没问题!傍晚打完比赛,咱们哥们找个地儿喝两杯,好好认识认识!”单文雄倒是非常豪爽的一个人。
“先比赛,剩下的事儿回头再说!”
“好好!”
两点整,下午第一场比赛开赛!
相比较12尺15尺,18尺的杆子文东平常钓鱼用的还真比较少,不过知道钓王杯有这个尺寸的比赛,文东他们一行人在来之前,在俱乐部倒强化练习过几天,也算准备充分。
5.4米的杆子,钓起鱼来就不像短杆那么高效率了,文东特意准备了两支逐梦钓具今年刚出的新品高碳杆子,5.4m,120g自重,5h左右调性,腰力手感调校的都非常不错。
这一场为了照顾稍微大点的个体,文东用的线组是2.0主拉1.2子线,8号金海夕钓钩。
简单适应了几杆抛竿手感之后,文东就开始了前期做窝。
带了大概十来杆子湿散,文东就停了下来,倒不是累了,而是他发现下午的鱼情,并不像自己预想中的那么好。
整个d区钓场50号人。开杆几分钟,竟然没人上鱼,这让原本想要打定主意莽到底的文东感觉有点不太好。
九月初的天气,室外气温大概32度左右,比较炎热,中午两点又是最热的时间段,坑里的鱼不怎么开口。
发现鱼情不好之后,文东第一时间就做出了调整,大线组的钓竿直接放到身后,从拉杆箱上抽出了另外一支提前准备好的精细线组来。1.0主线拉0.6子线,6号金袖。
像这种因为气温气压原因导致的鱼不开口,应对的思路比较简单,主要是找一下可能开口的鱼层,以及鱼种。
同样气温下,鲫鱼比鲤鱼的适应性要强,鲤鱼拐子的适应性又比大个体鲤鱼的适应性要强,所以调整的思路就有了。
文东决定将目标鱼从大个体调整为中小个体,先用搓饵钓离底的行程试试看。主抓鲤鱼拐子跟大个体鲫鱼。
只见文东很快将铅皮上推到了浮漂的底下,然后双钩挂两颗刚刚包钩的小搓饵,开始尝试性的找鱼层。
全飞铅用在这种鱼情下倒是挺合适的,全水层搜索,哪个水深浮漂有动作反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第二杆下去,文东就看到浮漂在刚刚翻身非常高的位置给了一个大半目的顿口,不过好像没接住,浮漂继续下行,直至到达预设的钓目。
()
第570章 哀嚎一片
不管咋样,有动作总好过没动作,第二杆,文东将饵料又搓的小了一点,钩柄都漏出来了又抛了下去。
经过细微调整,浮漂翻身之后又给了一口,这次应该接住了,浮漂稳住不动了。
文东手腕轻轻一抖,刺鱼!
准确命中!
竿稍传来的力道并不大,一个回合就被文东给把鱼领了上来。
一条大概四两多重的银鲫!
看到钓上来鲫鱼,文东心底有了初步的判断,故技重施,三四杆之后,又钓了一条上来,还是鲫鱼!
接连两条鲫鱼,已经能说明问题了,文东赶忙从钓箱上下来,手脚麻利的开制了一团鲫鱼拉饵。
搓饵虽然鱼也吃,但是饵料比重略大,在入水之后下落的速度太快,鱼追不上,刚才两条鱼都是差不多的水层给的口。在文东看来,用拉饵钓这种鱼情的话,要更合适一些。
这个季节开拉饵,小麦蛋白成分拉丝发的比较快,基本上开好简单打揉,一二分钟就可以使用。
文东开好饵料,双钩简单一拉两颗饵球就附在了钩上,分钩抛饵,又将新饵料抛进了窝点。
果然如文东预想的差不多,换成拉饵之后适口性增加,饵料的下降速度也变慢,第一杆下去就被稳稳接住,又逮了一条鲫鱼上来。
开杆不到五分钟的功夫,文东已经三条鱼入户,整个塘现在还有超过七成的钓友一口都没见呢。
不过像钓王杯这种级别的高端赛事,能入围的基本没有钓技水皮差太多的,文东这边一上鱼,很快就被有心人给看到了。
就跟穆师傅教给小国他们那帮家伙临场应变一样,有心人一观察文东上饵的手法,抛竿时候铅皮跟子线的状态,基本就能了解个大概。
应变最快的是文东旁边的单文雄,这个大哥别看说话比较低调,可是钓起鱼来非常细心。
在文东第二条上鱼之后开拉饵,这大哥也跟着同一时间开了一份拉饵出来,照着葫芦画瓢,也开杆了。
其实钓鱼比赛很多时候跟读书时候做数学题挺像的,知道了已知条件(题干),运用不同的公式或者法则,去求解。已知条件判断明白了,公式法则套准了,那就能得到答案,体现在鱼获上就是钓到鱼。
陆陆续续,钓场上总算开始上鱼了,文东这边也已经小十条鱼入户,论成绩的话,应该除了东大边有一个钓友不确定之外,文东这边算最多的。
原本一场预想中的标准混养生口,硬生生的被文东钓成了大鲫鱼专场,不停的用长杆抛竿抽频率,把文东累的够呛。
找准了鱼情,可是文东也没有放松警惕,自己抛竿中鱼的空闲时间里,眼睛一直保持着四处观察的状态。
按照文东对常规鱼情的理解,中午时间段没口是正常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整个下午都会没口,只要温度或者气压或者某个未知的什么条件达到了适合鱼开口的临界值,那鱼就会陆续的开口。
累死累活钓的这点鲫鱼,并不能让文东高枕无忧,如果临近比赛结束,大个体鱼开口了,说不定人家连着上几条大鱼鱼获重量就把文东给反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