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宇接着道:“刘总,我们村的养殖规模只能满足猪肉深加工的需求,作为公司总经理,我当然希望这个品种能够走向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大市场。”
又刺激了一下刘洪。
第408章 还有反转的机会
刘洪和杨振宇交流下来,意识到杨振宇从提出想和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始,就一直在用“特种猪”刺激他,目的性很强。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养殖和饲料领域的龙头企业,想和它搭上关系的企业数不胜数,选择合作对象是非常谨慎的,不能说你提出两个对公司有利的条件就答应。
最重要的是,刘洪对杨振宇提到的升源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一无所知,“特种猪”的培育也是杨振宇的一面之词,这些信息是需要私底下去确认的。
眼前这个年轻的企业家第一次见面就带着进攻性,像刘洪这样在行业内纵横多年的老手,自然会多留一个心眼审视杨振宇。
即便杨振宇今天说的话没有虚假成分,“特种猪”也会在明年才问世,问世之后还需要试点养殖确定生物安全性,所以谈合作的时间还很多,不急于一时。
刘洪对杨振宇和他管理的公司提起了兴趣,接下来要做的是多接触多了解。反过来杨振宇却急于引进新希望集团的防控系统。两人此时的思绪不在一个频道上。
相比之下,杨振宇在谈判经验上还差这些国内有名的老手不少。
刘洪突然转移话题,有意看了一眼时间,“杨总,差不多到饭点了,我们找个饭店吃饭,边吃边聊?”
作为东道主,这些礼数必须做到位。
杨振宇从刘洪的说话语气以及神色上可以看出,刘洪似乎不愿再提防控系统出售的事情,微笑点头道,“麻烦刘总了。”
两人移步饭店,在饭桌上只是平常交流,生意上的事情提了两嘴。
杨振宇似乎也看出刘洪的心思了,反思一下,确实是他太急了。
在生意谈判中,你越急越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杨振宇很快调整好情绪,抱着交友的心态和刘洪吃完这顿饭。
“杨总,我让财务这边给你安排住处,我手上事情有点多,可能陪不了你太久,我们在广元有好几个立体养殖基地,你可以去参观一下,我这边提前打一声招呼。”刘洪道。
杨振宇也没拒绝,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参观学习一下,“感谢刘总。”
“不客气,我们欢迎每一位同行前来交流学习。”刘洪谦虚道。
不愧是公司高层领导,说话很有水平。
接下来几天时间,杨振宇辗转于新希望集团的几个立体养殖场,大开眼界,和渝市东南地区的传统养殖业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回到村里,张明康走进办公室过问情况。
“他们毕竟是大企业,挑选合作伙伴时,会考虑到合作方的竞争力,如果没有拿的出手的优势,机会不大。”
张明康留意到虽然杨振宇不看好这次合作,但是脸上却没有失望的表情显露出来,反而有些高兴,他问道:“你这次去有什么收获?”
杨振宇立马坐直激动道:“张叔,我这次去他们的基地参观了一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这些地方的养殖技术太落后了。
如果我们还按照原来的模式走,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追上他们。”
张明康看着杨振宇激动地表情,看出了他的心思,这次不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誓不罢休。
“接下来准备怎么办?”张明康关心道。
“还有机会,我能感觉到新希望集团对升源培育的特种猪很有兴趣,他们或许在等待时机,并不是没有翻转的机会。”杨振宇保持乐观的心态道,“如果能够成功引进他们的防控系统,我们还可以扩大养殖规模,不出一年,就能保证1000头的出栏目标,我们自己养殖的两头乌全部会用于肉制品深加工,实现利润最大化。”
“嗯!”,张明康表态道,“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知会一声就行。”
张明康认为杨振宇太理想化了,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无倒有,然后慢慢探索进步的过程,杨振宇这一下就想走到最前面去,感觉不太符合现实。
但是他也没有要劝说的意思,即便是失败了,对杨振宇这个年轻人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实践中带来的成长比理论和经验作用更大。
万一要是成功了,杨家湾村和他自己都会跟着享福。
对新事物新技术不排斥不赞同,保持中立的态度,就是张明康这个多年村干部终结出来的处事之道,说到底就是中庸之道。
“好的,张叔。”
杨振宇一边接着研究立体养殖模式,只有更了解这种模式,才有和刘洪交流谈判的资本,同时也在想法设法地和刘洪保持联系,保持刘洪好奇心。
结果是理想的,刘洪趁着休息的时间,亲自跑了一趟渝市,去拜访林平教授。
林平见到他来,不是那么欢迎,因为他觉得十有八九是新希望集团和杨家湾村的事情,他已经向杨振宇表明态度了,只牵线,不参与。
不过刘洪这人比杨振宇更会来事儿,在林平面前没提生意上的事情,只是向他请教了“特种猪”的培育过程。
林平道:“特种猪的培育技术属于升源农业技术公司的专利,升源农业技术公司是一家独立运营的民营企业……”
他把升源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性质讲了一边。
刘洪明白林平的意思,不再多问,但是已经能够确定这家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特种猪培育”的真实性。
同时还从林平口中得知,这个新品种,不仅仅有杨振宇给他提到的拥有“野猪血统”“两头乌肉质”的特点,还能够达到一般土猪的重量。
经济价值太高了。
一旦问世,毫无疑问,是国内这些养殖巨头争抢的对象。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但不代表没有竞争对手,像牧原、正邦、大象,包括国企中粮集团都是它的竞争对手,想要在同行中继续领跑,技术必不可少。
升源的“特种猪”培育技术太诱人了。
刘洪多问了一句,“林教授,目前国内还有哪家企业知道你们正在培育这类品种?”
林平摇头道:“升源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刚成立不久,公司和实验农场都处于在建阶段,这个项目是在西农大学的另外一个培育中心进行的,我亲自率队突破难关,对外还没公布。”
刘洪听完,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感谢林教授指导,今天打扰你了。”
第409章 马乡长的心机
了解完关于杨家湾村的信息之后,刘洪给杨振宇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讲想来杨家湾村看看,但是特意提到了只是以个人的身份来,不代表公司。
刘洪肯来,不管以什么身份来,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这表明刘洪对他提出的合作有想法了。
杨振宇挂掉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张明康,张明康同样欣喜,他幻想着杨家湾村成为渝市东南地区第一个现代化养殖基地。
新希望集团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壮大川猪计划”项目的总负责人刘洪要来杨家湾村的消息,也传到了乡政府,马乡长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和杨振宇、张明康差不了多少。
刘洪在他们这些乡镇领导的眼中,就相当于一台行走的提款机,随便一个项目落地也至少是千万甚至上亿的规模。
不论是考虑地方发展,还是个人政绩,马乡长都认为自己该出面见见刘洪。随即给杨振宇通了电话,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杨振宇得给这个直属领导的面子,同意了,不过强调了刘洪此次前来的态度。
能够在乡镇公务员圈子中,坐到乡长这个位置,马乡长懂的人情世故不比杨振宇少。
听上去圈子不大,但是并不简单。
所以刘洪来的时候,马乡长和杨振宇两人亲自去县里迎接,没有惊动县里的人。一是答应了刘洪不搞形势,二是没谱的事情,杨振宇也不好拿给县里看。
“杨总!”刘洪笑着握手,目光顺势转移到马乡长身上。
“欢迎刘总来杨家湾村指导工作!”,杨振宇介绍道“刘总,这是我们青木乡的马乡长。”
在生意人眼中,官大官小不论,有一种长期养成的和官场打交道的习惯,刘洪赶紧笑着和马乡长握手,“马乡长,你好,辛苦你亲自跑一趟。”
马乡长对这位财神爷非常热情,“刘总,应该的,我代表青木乡全体职工欢迎你来青木乡考察。”
刘洪一边和马乡长握手,一边笑着看向杨振宇,杨振宇看懂了他这个眼神,表态道,“马乡长也知道刘总这次来不方便露面,所以就我两人来了。”
马乡长笑道:“先回村吧,杨主任已经安排好午饭了,我们边吃边聊。”
刘洪坐上了车,司机开车跟随杨振宇的gl8回了杨家湾村。
进村的路上,刘洪特意打开窗户瞧了瞧,对这个坐落在山区的村落刮目相看,若是光从产业发展上比较,已经赶得上市区边缘很多村落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掌控全球 (秋刀鱼的滋味) 17KVIP2020-06-24完结叶城在大学入学前一晚上睡去,第二天再次睁开眼睛时,就会直接回到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并且就...
-
成名从电台开始 (铁怀) 起点VIP2021-10-06完结141.83万字 2.47万总推荐靠着碰瓷混进地方电台,结果没想到,他竟然出名了…&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