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长亨让人这么写,就是故意挑起争论和骂战。
果然这评论一出来,报纸的特邀评论员雷格·沃伦当然被骂惨了,可这家伙在被格雷兄弟。
也就是当初在高斯福庄园,被张天志和泰森-费兰奇暴揍的黑帮兄弟,邀请去伦敦的合法赌场玩了一夜。
带着12万英镑,等于他4年的收入,还有一包全是自己把柄的文件袋走出赌场后。
雷格·沃伦立马化身成皿煮斗士,和所有批评、贬低《大闹天宫》的人互喷。
这场骂战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兴趣,也间接的让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片,传到全英格兰人耳中。
在这年代,报纸就是最大的流量。
4家剧院的上座率,很快就从4成暴涨到8成、甚至黄金时段还有过满坐的情况。
这下,很多人都知道,不仅报纸被李长亨收买了。
就连那个雷格·沃伦,也肯定是收钱办事的人。
但别说王室成员本身就不是警察等机构能查的,就算真有人去查,也一定牵连不到李长亨身上。
甚至因为通过骗子艾文做联络人,间接等于服务于李长亨的格雷兄弟,在充足的资金和自身的生意支持下,早就暗中和不少下议院的议员勾结上了。
一旦有人往深了调查,光这些议员就能让人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如何抓到下议院议员的把柄。
英格兰可是号称腐国,男性中不喜欢女人的比率全世界第一。
甚至圣公会的教士,都敢公开承认自己出柜了。
而格雷兄弟中的老二,可是出了名的爱好特殊者。
要不是李长亨通过骗子艾文,简介掌握格雷兄弟的同时,既不要他们的钱,让他们办的事对他们来说也不难。
已经和好些个英格兰下议院议员,搭上关系的格雷兄弟,说不定猖狂到不接命令,甚至想着如何防抗李长亨的。
在第二次又从格雷兄弟开的赌场,带走1万英镑,并且承诺还会带他来玩之后,雷格·沃伦从狂战士变身成疯狗。
真真正正让全伦敦人体会到,逮谁咬谁,而且丝毫不顾及大家都遵守的暗规则。
爆料一个和他对骂,骂的最凶的记者的丑闻。
无数记者和媒体从业者,看着那个记者被爆料是同行恋的记者,辞职从英格兰消失不见后,都在心里大骂雷格·沃伦疯了。
可雷格自己知道,几万英镑加把柄在别人手里,自己不发疯,那个销声匿迹记者的下场就是自己。
所以他不仅不敢再这时候躲起来,反而只能乘胜追击,甚至有点破釜沉舟的气势。
只要被他抓到媒体从业者的把柄,立马就化身正义使者,疯狂爆料和出现在媒体、电视台和民众面前。
还别说,等他干掉第二个倒霉蛋,也就是个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居然是个道貌岸然、禽兽不如的恋同癖之后。
民众根本不在乎为什么有报纸,电视台一直全力支持他的所谓的阴谋论。
反而一边吃瓜,一边在确定雷格的爆料是真事后,开始偏向,甚至有小部分人疯狂的支持他。
仅仅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雷格-沃伦就成了全英格兰,甚至资本社会都知名的记者。
而伴随着雷格的出名,《大闹天宫》这部东方神话为背景的一个猴子反抗天神的动画片,也成了伦敦最近一段时间里最火爆的电影。
虽然比不上小鬼当家上映时的热闹程度,但也绝对不比今年和去年上映的票房冠军差。
单馆一个星期9万英镑的票房,顿时让之前合作过《小鬼当家》的英格兰、法兰西等欧洲,甚至米国、岛国的剧院。
再次跑到伦敦,或者和好莱坞联美联系上映的事。
上次因为《小鬼当家》很多电影院都大赚了一笔,现在再次证明亨利-李的眼光足够好,营销和曝光手段也足够强。
先付出点定金,早点预定拷贝的这点风险,很多院线还是愿意承担的。
可惜李长亨这次不想和院线签分成合同。
这半个月的时间,先后从100个拷贝,慢慢增加到了500个。
然后按照电影院的位置和票价,试着用8到10万美金,卖了42个拷贝给皇冠影院。
会这么做,次要原因是因为联美汇报过,《小鬼当家》的全球票房至少有30左右,被各个电影院给瞒报了。
第二则是担心票房大卖,会有人跳出来,指责《大闹天宫》是红色兔子拍出来的电影。
然后用各种理由压着票房不给,甚至干脆禁止上映。
所以他才用8到10万美金,这个看起来吃了大亏的价格,让利给各国电影院。
到时候票房好的话,电影会不会被禁止上映,就和已经拿到钱的李长亨无关了。
反而因为拷贝是买断,各个国家只要不傻,或者院线为了赚钱,绝对不会轻易就把电影给禁了。
第587章 有人想跟风
至于合同问题,每年花那么多钱养着3个律师团,上百个律师要是还搞不定的话,那这世界上大概就没任何一个律师行能搞定了。
等他从皇冠剧院拿到回400万美金后,那些对《大闹天宫》有兴趣的电影院当然不愿意接受这种,让人做不了手脚,又不知道自己国家的观众,能不能接受的买断性质合作方式。
不过,有了上次《小鬼当家》的合作,资本的耐心还是很足的。
至于原因,当然是等着皇冠院线在英格兰几个大城市的电影院,今后一个星期的票房和上座率到底有多少。
4月底,皇冠影院公布自己42家电影院,一个星期的票房是252万英镑。
平均单馆6万英镑,也就是15万美金,而且上座率是47之后。
英格兰、法兰西、意大利、西德等欧洲176家,地处繁华地段的电影立马不再犹豫的开始购买拷贝。
只要自己国家的上座率,能达到40以上,就算票价没英格兰的贵,随便一算就能得出。
只需要上映两个,甚至一个星期就能赚回10万美金的购买成本。
之后的两、三个月,就完全是纯赚。
至于上交的3到5的电影发展基金税,得他们自己交的问题,这些看到了利益的电影院,一边骂李长亨的同时,一边签合同、交钱捏着鼻子认了。
而对李长亨来说,还没大规模上映,仅仅是皇冠影院的42家和这176家,就赚到了2180万美金。
这要是加上米国这个重票仓,还有东南亚、南美等地。
一部动画片500个拷贝,赚到4500万美金毫无难度。
而且事实也比他预估的要顺利,仅仅一个星期,500拷贝就全卖给欧洲各国、米国和岛国,超额完成任务后。
心情大好的李长亨,就把剩下的南亚、南美洲、甚至非洲的事全交给了联美。
按照联美的估计,剩下三个地方的拷贝就算卖不到8到10万美金一个,但卖个4、5万还是没问题的。
这么一来,这部动画片最后的盈利绝对会超过6000万。
而这消息一出现在媒体上,瞬间让无数人震惊和羡慕的抓狂的同时。
无数好莱坞、欧州、亚洲的电影公司的目光,集中在李长亨身上的同时,至少有十几家公司派人去了内地。
所以说,好事往往一定会伴着意外一起出现。
他在欧美大赚特赚,更赚足了眼球时,港岛那边就有电话打过来。
汇报《冰雪奇缘》的拍摄进度,还有请他去魔都,亲自把握电影风格和剧情的同时。
附带着通知他一声,这部动画片合作完成后,想再合作的话,片约已经排到3年后了。
都不用李长亨让人去查,阮梅让方展博这个《时闻早报》的经理,稍微一打听就知道。
港岛不少电影公司,因为《大闹天宫》在港岛先上映,票房也突破了300万,而早就蠢蠢欲动起来。
等伦敦的消息传出来,都不用等欧洲和米国的票房出来。
就有好两家电影公司跑去内地,以200万港币,也就是将近40万美金的价格,买下了魔都电影厂两部动画片的拍摄权。
然后慢了一步的岛国、米国电影公司,再次接触后。
价格直接翻1倍,也就是400万港币,买下了两家港岛电影公司的合同。
自己再花了20万美金做定金,买了3部电影的制作合同。
这点钱,对岛国和米国的公司来说,也就是一部小成本电影的制作费而已。
可要是有一部电影能和《大闹天宫》一样,那就赚大发了。
所以这么一来,加上李长亨的《冰雪奇缘》,等于先后有6部动画片等着制作。
时间上确实至少也得排到3年后。
要是中间在剧本、风格、沟通上出现意外的话,4、5年都有可能。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电影厂会把150人不到的画师,扩充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地步。
毕竟李长亨只是卖500个拷贝,加上伦敦4家、港岛11家电影院,一个月下来就已经赚到了4500万美金。
如此巨大的利润,极大激发了魔都电影厂的创作热情的同时,说天朝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
好在上头在了解到李长亨在伦敦,搅动整个英格兰媒体行业,还有港岛《时闻早报》和其他报纸的骂战后。
还是很清楚单纯靠他们自己,别说把电影发行到欧美了,就连想在港岛上映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