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远山眼睛便是一亮:“我靠,这还不算惊喜?”
“这算啥惊喜根据我们的测试,目前的USB传输速率还是太慢了,对不起闪存存储器的价格。”
“你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苏远山叹道:“USB协议无非就是我们的一句话而已,只要搞出了USB闪存盘,USBIF那边就一定能够提升协议和标准。”
李明柳吃了一惊:“影响力已经这么大了?”
“那是。”苏远山颇有些自得的一笑。
涅槃重生后的梅捷,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苏远山的预计。
无论是voodoo3D加速卡也好,还是各型高端主板也好,梅捷都已经走向了霸主之位。
既然是霸主,就一定有市场号召力即便USBIF不配合,那么远芯,星海,梅捷,完全可以自己独立推动USB协议的进化。
第345章 最大的优势
“但现在的闪存颗粒还有个问题。”
李明柳嚼着口香糖,皱了几次眉,最终还是把手伸向了茶几上的香烟盒。
苏远山便无奈地笑了笑:“抽嘛,我特么又不是你女朋友,没那么多规矩”
“哈哈,我女朋友还在上幼儿园。”李明柳弹出一根香烟,也不吐口香糖,点着了美滋滋地吸了一口,只是吐烟雾的时候刻意往边上喷了过去。
“根据这段时间我们的预测,今年的闪存市场规模大概有十亿美元左右这确实有点超出我的预计。”李明柳双手靠在沙发背上,整个人都放松下来,望着苏远山道:“但这个市场,基本上是由NOR闪存撑起来的。”
“你肯定比我更清楚NOR和目前我们正在走的NAND颗粒的区别,坦白说,除了更便宜一点,NAND在性能上和市场认可度上,没有任何优势。”
听到李明柳谈及目前的闪存市场,苏远山明白这家伙是真沉下心来搞这个行业了。
确实如李明柳所言,目前的闪存市场,几乎全靠Intel和闪迪等大佬搞起来的,而且也全都是NOR颗粒。
目前的NAND颗粒,恐怕就连其发明者东芝也没有信心说,这玩意会在今后永久地改变存储市场的格局,甚至会从“逻辑”上革掉消费级机械硬盘的命。
“师兄说的对。”苏远山先承认了李明柳的眼光,但随即便是一笑:“不过有一点你忘了。”
“你说。”李明柳也染上了苏远山的习惯,喜欢言简意赅的搭腔。
“嗯”苏远山想了想,决定还是跟李明柳灌输一点市场规律,毕竟这家伙脑袋这么聪明,今后也是要执掌一方的。
“是这样,闪存无论是我们的秘密武器U盘也好,还是目前te正在搞的SSD也好,还是闪迪他们搞的什么SD卡也好这些采用不同架构的闪存颗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消费类电子产品。”
“或者还要加一个前置,大众消费类电子产品。这种产品,由于其不能单独地存在,只能依附于其他系统,因此它们并不像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有品牌溢价或者说设计溢价。它们会在极大程度上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性价比为王。”
“师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你应该见过价格对市场的冲击如何了远的不说,光特区那茫茫多的电子厂能够活下来,还活得很好就是例子。”
李明柳一直认真倾听着,此时若有所思地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有价格优势,那就是最大的优势。对不对?”
“对!东芝当初不是算过一卦吗?说每MB数据,NAND的价格比NOR要便宜一倍。只不过现在存储量都在小打小闹,而且Intel和闪迪仗着渠道品牌和技术优势有些不要脸地强行推,东芝那边应用级产品又跟不上,所以NAND颗粒才一直被掩盖了光芒。”
“一旦我们搞定了新架构,能够在容量上对NOR闪存形成优势,再配以革命性的应用产品,那碾压NOR是迟早哦不,板上钉钉的事!”
李明柳抿了抿嘴:“意思就是今后的方向是USB产品线?”
“是最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SSD也必定是方向。总之我们只要能搞出便宜的,大容量的NAND颗粒,到时候自然就有配套的应用产品跟上这玩意,谁说得清呢?车到山前必有路嘛!”
“行,反正每次听你吹一吹,我就信心满满。”李明柳呵呵笑道,毫不掩饰对苏远山的“迷信”。
“如果一切顺利,翻年我们就可以在05微米工艺下基于多层架构来对NAND颗粒进行设计了到时候”李明柳说着便慎重地望着苏远山:“晶圆厂那边我虽然去的次数不少,但你也知道,我们是两个体系,我也没办法催那边。”
苏远山重重点头:“我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
随着晶圆厂临近投产,05微米,也是时候搞进来了。
只不过张汝金此时并不在沪市,而是回了灯塔国。按照他的行程安排,他会在大后天才会返回。
苏远山提前赶过来,自然是要在会见张汝金之前,就把在沪市该做的事全部做完,最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晶圆厂。
而且他还要在沪市等待从硅谷返回的杨怡雯,事关重大,他不得不慎重。
在李明柳办公室待到下班时间,苏远山又汇合了周小慧和高晓弟,姜涛等人,一起在市区吃了顿晚饭。因为他师兄陈建国出差,众人也就没有去蓝调咖啡厅,而是随便在酒店聊了一下。
第二天,苏远山早早起床。
当他洗漱完毕,周小慧也叩响了房门。
“小慧姐,你这打扮是不是有点过于成熟了一点?”
周小慧站在门口,一身灰色的女士西服,别着纯金的胸针,她本来随时都是扎马尾,今天倒是挽了个发髻,这让她看起来起码老了三岁。
“正式一点好。”周小慧走进门,四下看了一眼,然后抓起客厅沙发的领带便往苏远山脖子上一套:“等会要给你打点粉不?”
“得我和市长是老熟人,就没这个必要了。”
“市长现在是书记了。”
苏远山呵呵笑道:“书记也是普通人嘛你看我不就是普通人?”
周小慧偏头想了想,随即抿嘴一笑。
确实,她陪着苏远山见了不知道多少老板,而无论大小,苏远山的姿态都一样,都一视同仁。
如果说唯一“仗势欺人”的一次,恐怕就是对华远集团那事儿了但周小慧完全能够理解苏远山的做派。
这家伙,对他几个师兄那是没的说,遇到一个还算不上二世祖的小混混的一般的人物想打他“嫂子”的主意,他不发火才有鬼。
而这次,苏远山来沪市见才升任书记的市长,也颇有“朋友”或者说“知音”相会的意思。
苏远山临走前直接给书记的私人手机打了个电话,说要来沪市,然后书记就问是公事还是私事,能不能抽一下时间。
然后苏远山就回复说前面三天随便安排。
书记便安排了和苏远山的见面时间。
第346章 扶持对象
李明柳派过来的司机到得很早,车也开得异常平稳。奥迪在车流日渐密集的沪市街道中穿行着,朝着市委大楼行去。
为了避免把笔挺的西服弄皱,苏远山只是轻轻靠在后座,而不是像往常那样各种“瘫倒”在座位上。
“我今天有种不妙的感觉,按理说,黄书记应该是邀请我参加家宴才对……”苏远山扶着副驾驶的靠背,懒洋洋地道:“我俩这纯粹是没事找事的会面,怎么可能在办公室见面嘛!”
“我也觉得。”周小慧也坐得笔直,她虽然偶尔会“迎合”苏远山的趣味而故意“拆苏远山的台”来开点玩笑,但她也得承认,苏远山和书记是有某种默契的。
工业党,这是苏远山告诉她的一个名词——意思就是认为工业才是国家实力的根本体现和基础。
而远芯看似一个科技企业,但在一个成熟的工业社会中,科技和工业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前者必须依靠后者才能完成实现,而后者也一定会依靠前者才能完成进化。
苏远山和书记,就是标准的工业党。
——甚至苏远山还告诉过周小慧,现在国内之所以搞得这么热火朝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国家正在主持大局的大佬,都是搞机电出身的!
“那你猜猜,书记到底想和我聊什么?”苏远山继续道:“两个小时的时间呢……书记说日理万机过分了一点,但总不能和我在上班时间拉两个小时的家常吧?”
“猜不出。”周小慧很老实地摇头:“不过你还怕聊么?哪个领域你聊不下去?”
苏远山大笑:“哈哈……这是我听过最委婉的马屁。”
……
挂着专牌的奥迪很快便驶入市委大院,下车后没多久,苏远山便看到书记的秘书陈伟亲自站在大门口迎接他。
“陈处长好。”苏远山先打招呼。
“呵呵,山总好,周秘好。”陈秘书走下台阶,和苏远山,周小慧握手后笑道:“叫小陈就行了。”
“那我可不敢喊。”
陈伟虽然被书记叫做小陈,可人家早就三十出头,实打实的正处级干部。
三人一路寒暄着,陈伟直接将苏远山往楼上办公室带:“山总,书记已经在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