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YX100CPU,拥有850万个晶体管,128K的高速二级缓存,拥有超标量技术,动态执行技术,增强多媒体3D指令集等等。”
“这表示,腾龙系列的CPU非但在主频上达到了先进水平,在制程、架构和其他创新技术方面也属于第一梯队的产品。”
“那么,废话就不多说,我们看相关的测试。”
随着高晓第点击着鼠标,投影仪将他的电脑画面投在了大屏幕上。
“这是目前主流测试软件的测试以及比对结果和我们对照的对手除了星海,还有te。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们的CPU,是完全不输国外所有同价位的产品!”
高晓第望向台下。
台下除了一干记者以及行业内人士,还有来自国内以及东南亚周边各国以及各地区的经销商。
远芯的规划很明确,远芯这第一块U,暂时不进入以西边为主的国际市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也为了避免过早地杀入主流市场,从而刺激到对手。
当高晓第结束发布后,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书记带头鼓起了掌。
紧接着,高晓第邀请书记上台总结致辞。
“朋友们,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为我们第一块国产中央处理器喝彩。”书记并没有低头看稿子,而是目光望向台下众人,目光炯炯,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在过去四十年,乃至过去上百年中,世界的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而我们国家,则因为各种原因停滞不前。”
“如今,伴随着改革开放,伴随着一批又一批立志于半导体工业的精英的传承和不屑努力,终于在这里,在沪市,诞生了第一款国产中央处理器。”
“这是远芯为之骄傲的产品,也是我们沪市作为一个以发展半导体行业为己任的城市为之骄傲的成果。”
“在此,我谨代表沪市对远芯致以衷心祝贺!”
台下很适时地响起了掌声。
而且众人的脸上,也升起了意味深长的笑。
除了某些位来自其他城市的受邀代表,他们虽然也在笑,但明显笑得有点无奈。
这位书记先生,可真是会顺着杆子爬啊
“我衷心祝愿,远芯科技接下来能够再接再厉,在芯的征途上再创辉煌,再攀新高。而我们沪市,也将用实际行动支持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支持芯片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支持所有科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谢谢大家。”
第441章 攘外安内
鉴于目前从沪市飞往旧金山的航线还处在规划中,高晓第这边的团队就只能先从HK转机,也正好和刚刚返回的苏远山在特区会面。
这次高晓第带队去硅谷与Intel谈判的人中,除了他的CPU团队,还有远芯的法务副总于玉茹一行。
当初于玉茹被杨怡雯介绍进远芯的时候,她还考虑了很久,毕竟那是几年前的远芯……而且她也已经通过关系打算进入市法院了。进入远芯这些年来,她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但依靠着她自己的关系以及母校的关系网,别的领域不说,在国内政法系统内,远芯当得上是稳如泰山。
当然了,按照远芯现在的体量,就算没有法务部门,远芯在省城乃至国内,只要不太过分,基本也是能横着走的存在。因此,远芯法务部门最大的作用还是负责处理各种商务合约,特别是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合同,以及各种专利管理等等。
现在高晓第和于玉茹联袂前往硅谷,这就表示他们是下了决心要把合同给抱回来。
……
“听说书记把咱们的发布会变成了沪市招商会?”
互联网中心的办公室内,苏远山、高晓第和于玉茹正在闲聊。
“呵呵,你要这么说,那就还真有点那意思。”高晓第会想起两天前的场景,也忍俊不住道:“据说把无锡那边气了个够呛,还跑到上面告状了来着。”
苏远山便大笑了起来。
无锡那边可是上面钦点的“芯城”,随着909工程的资金到位,华晶也正式和NEC达成了05微米产品线的引进合同,并且第一期工程也已经正式上马,预计97年上半年便会正式投产。
在有远芯这个“先驱”,已经大把资金在手的情况下,华晶一扫从前引进产品线时的低声下气和小心翼翼,对NEC那边提出了很多在以前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包括工艺转让,工艺提升,工程师培养等等。而NEC大概也是脑子开窍了,看到了国内半导体市场的前景。对这些要求一口答应不说,还额外表示,我们包销!
还包销……那可就有点“扶贫”的意思了。
但NEC也有唯一的要求,那就是成立独立的合资企业——它希望用这种方式进入内地市场,而不是只做一个单纯的设备提供商。
在双方磋商多轮之后,国家正式批复,允许合作。
——当消息传到苏远山耳朵里的时候,苏远山只是感慨地嘟囔了一句,华虹没有了。
没错,前世里,NEC也是采用同样的策略,在沪市成立了华虹NEC。但在这一世,因为诸多的因素影响下,“华晶NEEC”提早成立了两年。
这意味着,就算没有远芯,国内在制程引进方面,也只比国外落后了一代半。
而且这还是在制程飞跃之前的一代半,这无论如何都算一件幸事。
如今,华晶,华晶NEC,再加上众芯以及一干由国家和中科院和国家电子工业部等相关部门引导下的半导体部门落地无锡,让这个“芯城”稍微有点那意思了。却不料沪市这边竟然借着远芯发布CPU的契机大张旗鼓地唱“对台戏”,也就不怪无锡那边气不过要去“告御状”了。
只不过苏远山知道,无锡那边所谓的告状是假,索要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才是真——国家向来都支持在可控的状态下,各个地方进行公平的竞争。
国家巴不得扶持一地,然后另外一地自己争气搞起来。
“那渠道呢?”笑过之后,苏远山又问道。
因为牵扯到今后的长远计划,苏远山早在年初的时候就让CPU部门自己搭建了销售渠道。
一说到渠道问题,高晓第的表情便凝重了几分:“从宣传意义和政治意义上讲,我们的发布会很成功。但渠道方面,现在大家还是正处于一种观望态度。除了成电高科支持咱们之外,国内其他的整机商正在谈。你得知道……国内入关团队不久前才和老美那边达成了关于半导体领域的双边协议。”
“这玩意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高晓第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轻声骂了一句:“狗日的,星海在国内的办事处天天陪客户吃饭喝酒,颇有攘外先安内的架势。”
苏远山立刻咳了几声。
星海这边有动作他是知道的,毕竟Cyrix之前就靠着低端系列成功地在国内打开了局面,年初推出高端的雷霆系类CPU,也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市场。
而且随着入关团队的第二轮协议谈判——也就是对半导体行业影响最大的谈判完成,这也意味着,灯塔国的部分半导体产品将会以比目前较低的关税进入国内。除此之外,各种政策也有利于灯塔国的科技企业在内地落地投资。
而中央处理器,便在这一批名录之中。
这是国家在进行综合衡量之后的结果,同时也是灯塔国那边刻意推动的结果。
坦白说,在这部分协议中,远芯,或者说直白点就是苏远山的意见在这份协议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苏远山的当初的意见很直接,某些产业是一定要保护起来,避免受到冲击的。而某些产业,则是必须提早接触到真正的敌人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的。
(翻了一下,似乎当年加入WTO的时候,似乎对半导体行业没怎么保护。取消了很多限制,而且关税也相对较低。)
“影响是有,但我们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企业都没有的。”苏远山咳了之后笑道:“所有技术性成本都是可以克服并最终趋于一致,但人力成本却不一样。除非他们来内地建厂,否则光是人力成本的福利,我们还要吃很久。”
“你的意思就是我们工资低呗……”
“咳……这个就没必要说出来了嘛。”苏远山尴尬地一笑:“其实改革开放了这么久,我们现在能依仗的最大的红利还是人口红利,或者说劳动力红利。然后又会转移成消费能力……”
“……明白,总之就是,我们着眼国内市场总没错是吧。”
“不,暂时着眼国内没错。”苏远山眯着眼,轻声道:“农村包围城市,我们迟早要把Intel和星海以及AMD拉下马。”
第442章 梅捷梦想家
农村包围城市,是目前远芯最主要的策略。当然,这里的农村与城市,是相对于国家来说的。其中农村指的是以国内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周边一圈的东盟国家等,城市则主要是指西方发达国家。
这种策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避免和国际巨头们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中正面对抗,同时说得更远一点,还有地缘政治的影响。
除此之外,这样的策略也方便远芯找“盟友”。譬如索尼,便和远芯一起在亚洲各国中加快了产品的布局,同时稳定地提高着自己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