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从英伦开始 (子爵的青花瓷)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子爵的青花瓷
- 入库:04.13
但是现在看来情况并不是如此,至少这份看上去有两三百年历史的卷轴以及上边所记录的内容很能说明这里的情况究竟如何。
“没错,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网站上看到这些东西之后觉得非常震惊的原因,因为一个秘密流传几百年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一件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说到这里,这位亚历山大教授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镜,他刚才的确非常认真的把两份文件放在一起检查了一遍,然后确认了这和之前自己检查的情况一样。
要知道,这份文件就是一大堆用拉丁文写的乱码,根本无法拼凑成任何的词语或者句子,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雷同巧合的事情。
而从两份文件书写的年代来看,这代表着这个秘密是从古代至少一直传承到一百多年前,只不过传承人估计也不太清楚秘密中究竟是什么,所以只会一代代传承而已。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对方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确定了两份文件都是真的且书写时间相距数百年之后,亚历山大教授苦恼的说道。
“如果是保存秘密的话,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反复复制这些重要的内容,哪怕因为旧的文件载体出现问题的话,他们也会在做好新的文件之后毁掉旧的文件。”
“而如果是想要把这个东西散布出去就更奇怪了,至少我不明白那些掌握秘密,甚至宣称后边有宝物人为什么想要散发这些至关重要的线索。”
“你获得这个东西的时候原主人也宣称有宝物吗?”梁恩有些惊讶的像亚历山大教授问道,因为之前鲍里斯也提到过这一点。
为了研究这份文件的情况,梁恩还专门联系过了鲍里斯先生,结果鲍里斯告诉他这个东西是之前他们在一座被废弃的教堂里面搜索的时候发现的。
那座教堂是在俄罗斯比较少见的天主教教堂,苏联时代就已经被废弃并当作医院使用,而当暴力是他们前往那个地方的时候教堂已经彻底的变成了废墟。
而这份文件是在教堂外墙的一个夹层里面找到的,当时同样找到的还有好几枚金银币,只不过那些东西已经被鲍里斯先生换成了钞票。
得知梁恩希望搞清楚那份卷轴的具体情况之后,鲍里斯先生拼命地回忆起了当时挖掘出的那些金银币的具体情况,结果确认了那些硬币来自于19世纪末。
而亚历山大教授得到这批羊皮则是一个意外,当他90年代初前往法国旅游的时候偶尔从当地的古董店里面得到了这个羊皮纸卷轴。
根据教授事后通过多种手段鉴定的结果,这个卷轴应该是出1650~1700年,同时可能和天主教教会的某些组织有关。
只不过因为当时只有这么一个孤品的缘故,所以他并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的搜索工作,直到这次看见梁恩手上另外一份虽然相距了两百年左右,但是完全一样的资料后才重启了计划。
“不过我觉得对我们来说两份文件好像和一份文件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两份文件之前进行了仔细对梁恩说道。
“上边的内容一模一样,全部都是非常杂乱的拉丁字母。至少我并没有觉得两份文件合在一起之后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你说的没错,但是在我们同时拥有这两份照片之后就能够从黄金黎明寻求帮助了。”亚历山大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
黄金黎明实际上是一个量非常强大的组织,但是再怎么强大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利用团队的资源除了自己要做贡献以外,另一方面就是证明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是能产生价值的。
比如说原来亚历山大教授在只拥有那份文件的情况下肯定无法获得黄金黎明支持的,毕竟这类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每一个都要投入资源的话哪怕黄金黎明也撑不住。
但是现在在拥有这两份文件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这说明了这些文件很有可能是指向了某个具体的热情,同时事情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有理由够获得来自黄金黎明的支援,因为这个时候,黄金黎明投入的每一分资源都能够得相对应的回报。
这种回报指的自然不是经济上的回报,对于黄金黎明的成员来说,金钱上的回报已经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了。
大家之所以加入个组织基本上就是为了破译历史中谜团与传说,而这一类看上去非常神秘的内容往往背后联系着一些隐秘的内容。
所以在梁恩和亚历山大两个人把手头头资料放到黄金黎明的网站上并进行求助之后,他们很快获得了大家的响应。仅仅半个小时,他们就收获了好几条重要的线索。
其中最重要的线索来自于曼彻斯特,曼彻斯特切塔姆图书馆馆长,同时也是黄金黎明高级成员霍尔来了一张照片,而照片上则有一份看上去更古老的文件。
这份文件最特别的一点在于上边的文字和梁恩以及亚历山大教授手里的东西一模一样,但是载体显然更古老一些。
“这是我们这两个月里面我们整理图书馆仓库里面文件的时候发现的内容,之前只是以为是古代人的某种草稿纸,但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视频上一名留着海象胡子胖墩墩的老者扶了一下自己左眼上的单片眼镜说到。“你们运气也好,如果提前两个月你来问的话我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
第587章 曼彻斯特之行
由于这位图书馆馆长手里的文件是这些文件中最早的一个版本,甚至有可能是最原始的版本,所以第二天一早,梁恩他们就和亚历山大教授一起前往了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是一座人口50万左右的城市,也是英格兰西北区域大曼彻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单一管理区,英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工业、文化中心,国际化大都市。
这座城市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都市群的中心,英格兰西北部平原,东部临近奔宁山脉。是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
两百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纺织大工业,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曼彻斯特也随着棉纺工业的出现成为新一代大工业城市的先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城市也一直走时代的前沿,。现在,这里充满了电子气息,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
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七百多种行业,不仅是英格兰西北部地区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和就业中心。
梁恩他们所要前往的切塔姆图书馆就位于这座古老的工业城市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红色砂岩建筑,建筑的主体部分最早建于1421年。
虽然现在这栋古老、陈旧、淹没在现代化大都市建筑群中的小图书馆表面看上去再普通不过了,甚至在曼彻斯特市中心一点都不显眼,但是梁恩他们没人敢小瞧这座图书馆。
当年,它的创建是要与英格兰东南部的牛津和剑桥高校图书馆竞争,在英格兰西北部提供一个独立学习和研究的场所。
把历史回到1653年,一位名叫汉弗莱·切塔姆的成功呢绒布匹商捐资兴建了这座图书馆,他在遗嘱中郑重交代:
图书馆应该“供学者和其他受到学者影响的人使用”,馆员“不得对来到图书馆的任何人提出要求”。
最早的那位受托人在图书馆建成的开始为曼彻斯特和周边地区的医生、律师和神职人员提应的服务,他们收集知识涵盖面十分广泛的各类图书报刊。
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图书馆的出现,切塔姆图书馆改变了馆藏方向,以收集英格兰西北部地区的著作为主。
统计数据表明,在12余万件印刷品中,有一多半是1850年以前出版的,其中包括16世纪和17世纪的图书和期刊,还存有40多件珍贵的中世纪手稿。至于现代手稿,那就更多了。
现在这座图书馆中藏有许多珍贵的初版图书,如塞缪尔·约翰逊1755年出版的《英语词典》,这位英国作家、批评家和词典编撰者历时7年才编撰完成这部词典。
英国诗人和政论家弥尔顿1667年创作的长诗《失乐园》,显示出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
德国人文学者哈特曼·舍德尔1493年7月12日在纽伦堡出版的《纽伦堡编年史》16世纪英文版.
这部世界历史著作以《圣经》为基础记载了历史上的许多事件,是早期编制最完善、出色地将图文混排的印刷书籍之一。
也因为这些书籍,历史上有无数的名人曾经拜访过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道尔顿、焦尔,还有《简·爱》的作者夏洛蒂等一系列的名人曾经拜访过这里,甚至长期在这里阅读与学习。
走进图书馆之后,梁恩他们发现图书馆里面和外边一样到处都沉淀着历史,比如说一些桌子上还残留着铁链,那是过去为了防盗所做的准备。
因为事先有预约的缘故,所以梁恩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专门在这里等他们的图书馆馆长,接着一起来到了三面有小窗的房间里面并围着一张不大的木头桌子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