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造富年代 (山里的石子)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山里的石子
- 入库:04.13
然后那人就失去了刘锦慧这一个大客户,让冯夏捡了便宜!
冯夏蹦蹦跳跳的回到商场里,进了商场就立马换了一个脸色,让人看不出什么来了。
“夏夏,怎么样?”这时旁边一个同样长相不错,只是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女子问道。
“李姐,你说的什么怎么样?”冯夏故作不知的反问道。
“就是这个呀!”李姐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
“没敢问,人家能来,就是咱们的幸运,不能奢求太多!”冯夏故意苦笑着说道,这种事肯定要防备别人捣乱。
“那你刚才在外面高兴个什么劲,又蹦又跳的?”
“我冻得呀,就穿个丝袜,要不你出去试一试,再说了今天刘总可是消费不少,我高兴又怎么了!”
冯夏说着,还揪了一下自己的丝袜,示意了一下真的只有一条丝袜,里面除了肉就没有其他的东西。
“还真是,我刚才大概看了一下,这次刘总消费起码这个数吧,这回你得请客了!”李姐伸出一只手摇了一下,小声地说道。
“哪有那么多,别瞎说!”冯夏也小声地说道,这种事情宣传出去只会增加客户的恶感,对她一点好处都没有。
而且刘锦慧这次消费了多少,她比李姐清楚,这一单的提成和奖金,比她一个月工资都多,又能过个肥年!
第452章 长大的闰土
李卫东听到这声音吓了一跳,这是想要害他呀!
循着声音看过去,一个中年男子,李卫东认识,这是他们这一支一个不出五服的叔叔辈。
是村里出名的二愣子之流,平时说话不但不走心,连脑子都不过,最擅长顺着别人的话搭茬,别人咋说,他就咋顺。
看样估计是没有害他的意思,但是也只能是好心办坏事,李卫东还没见过哪个立碑的活人呢!
李承文也下了车,听到大家的议论,就说道:“多大的事,立什么碑,吃咱们村里地种出来的粮,喝咱们村里的水,现在有点钱了,就得给村里做点贡献!”
这话打断了大家起哄的声音,人家说的似乎也在理,这方水土养育的人,发达了报答这方水土也是正理,当然这话也只有另李承文说合适。
李卫东看着李承文,突然对他的说话水平产生了由衷的佩服,这话说的太有深度了,什么时候提升的这么快!
李承文看到大家停止了议论,对这个效果很满意,事实证明他在村里的地位不一定比村主任李宗起低。
看着效果好,李承文又补充了一句说道:“要我说,做的还远远不够呢,以后村里有什么困难就提,他一定会帮!”
李卫东本来还挺佩服亲爹的,听到这句话总感觉不对,这是嫌事情不够大呀,人家是坑爹,他怎么这是坑儿子呢。
当然村里有困难,李卫东肯定会帮助的,但是自己的爹给儿子这么吹嘘,是不是有点太过了,再说也不是所有的困难都能帮的。
比如人家生不出来儿子,他怎么帮忙?
不过现在不是拆台的时候,李卫东顺应地说道:“对对,我打小在咱村长大,没有大伙的照顾,也走不出这个村子,也就没有今天,大家以后有什么难事,若是看得起我,我能帮的一定帮!”
大伙听到后,纷纷叫好,并鼓起掌来,也忘了刚才立碑的事了!
李卫东突然觉得以后估计是真的回不来了,现在他已经不是普通人了,到哪儿影响都太大了。
李卫东脑子里想着,怪不得未来的那些大佬是不怎么回老家,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过安生年!
这年月还好一点,网络还没兴起,新闻时效会差很多,到了以后小视频火爆,到处都是蹭热度的网红,简直是无孔不入,估计他们村口得和赶大集似的,被围的水泄不通。
想到这,李卫东抬头看着四周的景色,想要多看一眼,把家乡印在脑海里,毕竟以后不一定有机会看到了。
几个小崽子从后面的车上下来看热闹,侄子和外甥虽然在县里上学,但在节假日也时常回来,村里人并不陌生。
唯独李卫东家的两个孩子只有年节才会回来,孩子长的又快,自然让村里人惊奇,围着连连夸赞。
长的真快,长的真好看,真高,真白,真漂亮,真聪明,真董事,等等诸如此类的赞美。
李谦已经董事,并受不了这些毫无营养的夸赞,但是看着父母满脸堆笑的样子,也只能生受了。
“行了别围着了,孩子穿的少,赶紧上车暖和去!”李宗起看着差不多了,赶紧让几个孩子上车。
城里人有暖气,也娇生惯养,受不得长时间地风寒,若是真有个感冒发烧就是罪过了。
沉跃英也赶紧催促几个孩子上车,她早就不耐烦这些人了,只是碍于同村人的面子,怕别人说闲话,所以不好说什么。
“你先回去,我和他们一起走回去,说说话!”李卫东看着人群中的几个小伙伴,对着刘锦慧说道。
“好,你去吧,一会别忘了回去吃饭,估计大姐已经做好了!”刘锦慧看了一眼手表,脸上的笑容不变,小声地说道。
现在已经十二点多了,就算是农村人冬天吃饭没个点,也到了饿的时候了,而且李卫华知道他们回来,肯定在家里忙饭了。
而且她在这也尴尬,她是李家的媳妇,但是回来的时候还真不多,别人认识她,她不一定认识他们。
说话拉呱,叫不出来称呼,越说越尴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又不能找李卫东核实。
若是李卫红在也可以,至少她可以跟着小姑子一起叫,反正称呼一样准没错,但是李卫红压根就没露面,在车里猫着呢!
她是大龄未婚女青年,最好不要出现在村里人多的场合,冬天老娘们除了嗑瓜子聊八卦,啥事也没有。
以村里老娘们的个性,若是不拿她的婚姻问题说上几天,说明他们这个冬天挺忙。
“不用等我,你们先吃,孩子们肯定饿了!”李卫东也看了一眼手表说道,他的小伙伴来迎他,他若是不说几句话就走,那也太自大了,肯定不合适。
“孩子肯定饿不着,估计这一路上都吃饱了,昨天老太太准备了一大包的零食,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刘锦慧小声地提醒。
刘锦慧说完和几个老娘们笑了笑,摆摆手,就上了车,开车的换成了苗榆,丁原没有上车。
丁原是第一保镖,要时刻跟在李卫东身边,虽然在村里不至于出事,但是老板也许会有其他的需要。
李卫东又从车上拿了一盒烟,迎着还没有散去的人群,打着招呼,然后走到和李卫民闲聊的李华等人面前。
李华这些人在村里也算是数得着的富豪,在村里的名气不比李卫东小,毕竟李卫东距离他们太远了。
他们几人原来合伙干的空心砖厂因分歧太多,前几年在李卫东的见证下分家了,现在是各干各的。
以李卫东的脾气他是绝对不会插手这种事情,但是这一群小伙伴都是他从小玩到大的,干这个也是他出的主意。
甚至当时起草的合伙协议,李卫东就有一份,妥妥的承担众人人品的保证义务,也是具有公允力的人。
合伙做生意,一般都会经历这几个阶段,同心同德、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从水浒传干到上海滩。
现在分歧越来越大,已经开始由同床异梦向同室操戈推进了,若是再过一段时间,估计要同归于尽了。
而且现在他们的产业也越来越大,在以这种靠着人情的关系拉拢明显不合适了,与其同室操戈不如干脆分开。
理论上按照当初出资的比例,把资产分一下,把债务分一下,当然这中间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
对他们来说,资产中最重的就是设备,但是设备折旧就出问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折旧肯定要折旧。
但是折旧不代表不能用,现在用的好好的,谁都想要,毕竟以后大家还都干这一行,再买新的多贵呀!
其实他们分家的焦点就在这里,上百万的设备,放在谁身上都不是小数目,一个个都来找李卫东诉苦。
弄得李卫东也没有好办法,恰逢他看了一个野史,说崇祯皇帝选内阁不知道选谁,搞了个枚卜大典。
内阁大臣都能抓阄,他们这几十万上百万的东西,算个屁呀,最后以抓阄这种开玩笑的办法决定了如何分家。
弄的几个人也满脸的惊诧,这可是钱呢,还有这算不算赌博,若是被抓到了,算不算赌资特别巨大。
几人分家后对外还是一伙人,维持一个整体形象,保持竞争实力,但是内里是各干各的,但关系还不错。
事实证明,同舟共济后,大家小有资产分开是一件绝对正确的事情,他们各自的公司发展的非常迅速。
至少在附近十里八乡的算是形成了一个有形无名的产业联合体,垄断着附近的混泥土预制构件行业。
现在生产的也不仅是空心砖,还有很多的楼盖板、箱梁、屋架梁、涵洞框构、混凝土桩等等。
而且不知不觉间,村里的这几个人把整个产业链给做活了,上游的水泥石子,下游的建筑公司公司,都有他们的人。
相似小说推荐
-
NBA靠山王 (东王一) 起点VIP2022-12-11完结311.49万字 7.05万总推荐低位巨兽,铁山靠打,横推无敌,是谓靠山之王。...
-
弃婿当道 (朕有话要说) 起点VIP2022-11-02完结299.82万字 6692总推荐入赘三年,妻子背叛,千亿富豪被扫地出门!离婚后。妻子:“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