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 (魔鬼藤)


  当然,同行里有些不了解陈俊的人,或者嫉妒心强的人,就觉得,陈俊长得特么的跟女人似的,典型的小白脸,绝对是靠脸吃饭的,这么大的名气,估计是炒作炒起来的,兴许,他的背后还有一个专业的运营团队。
  但是,陈俊这边真的没有。他只是孤军奋战。另外,他从不靠脸吃饭,一向都是靠过硬的技术!
  但帅气的脸长在自己身上,贱贱的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说什么,他是真心没法阻止。也懒得理会。做好自己的本分,以诚待人就行了。
  陈俊就帮孩子安排了检查,结果,这一检查,陈俊吓了一跳,小胖的爸爸妈妈也吓了一跳!
  我去,检查结果显示,小胖左侧肺叶竟然有个不小的高密度阴影。
  后续进一步CT、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检查,小胖被诊断为左肺上叶孤立性结节。而且,他的这个结节特别大,直径达到了足足18毫米,长得像颗圆葡萄,而普通结节的直径一般才两三毫米。
  小胖的爸爸妈妈简直快急哭了,我草,这么大一个包块,特么的是肿瘤咩,癌症咩?
  孩子的爷爷听说后,也在家里直跺脚:“哎呀,这不是癌还是什么啊,绝对跟肿瘤有关啊,我跟你说,身体内长这种东西,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会要人命的……”
  陈俊安抚他们,不要着急,手术可以搞定。并告诉他们,肺结节不等于肿瘤,肿瘤不等于癌,同理可得,肺结节不等于癌。而根据陈俊的经验,他们孩子这个多半良性的!
  陈俊就给他们科普了一下,什么叫做肺结节!
  事实上,并不是肺上的所有包包都叫肺结节,根据肿块大小的不同,他们的名字其实是不一样的!
  最大直径小于5毫米的包包叫“肺微小结节”,最大直径在5毫米~10毫米之间的包包叫“肺小结节”,最大直径在10毫米~30毫米之间的包包叫“肺结节”,最大直径大于30毫米的包包叫“肺肿块”!
  你们看,只有长到超过30毫米的才叫肿块,其它就真的只是结节!
  至于小胖体内为何长出这么大一个结节,尚难明确原因,但是体重过大容易导致心肺超负荷运转,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心肺功能,建议他们还是要做好孩子的体重管理。
  这么小就这么胖,很明显是不健康的,很容易带来其他疾病。
  另外,结节这么大,就必须要进行手术了,要是真等到它恶变,就真的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肺癌。现在早期么,跟癌症还是不搭边的。
  这台手术的难度,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太胖了,体积大,肉层厚,“圆葡萄”还长在肺叶的正中央,普通的胸腔镜很难达到那样的深度,微创手术比较难,只能开胸腔,打井,这是一个对精度和体力都有很高要求的精细体力活!
  好在陈俊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曾经给极度肥胖患者切过阑尾,而且,他的身体素质超级棒棒啊,力量、耐力、精力、视力、手指灵活度,都远超常人!
  这台手术最终被他顺利拿下,孩子的预后也挺好。
  而那颗“圆葡萄”结节,也被送去做了病理检查,为良性。
  据文献报道,肺结节90%以上都为良性,真正恶性的比例只有1.2%;肺部小结节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小于6毫米肺结节,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直径在6~8毫米之间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在0.5%~2%;直径大于8毫米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大于3%。
  但即便是良性,超过6毫米,也是要切除的。
  良性结节可能会引起咳嗽、咳血或疼痛等症状,然后不排除以后出现恶变之可能!
  只有1~3毫米的肺结节,才没有必要做手术!不过,也需每年定期至医院体检,尤其是进行胸部CT扫描。
  至于4-6毫米?那啥,需要观察。有变化再切。
  你若是追问医生:“医生,医生,到底是切还是不切嘛,你给个明确说法不行吗?这模棱两可的让人揪心呐!”
  医生:“唉~,实在是没有明确的说法啊。”
  患者气死:“这叫什么话?怎么没有明确的说法?”
  医生解释:“问题是现在还没有明确和达成一致的看法啊。首先,肺小结节这个病,是最近几年胸部低剂量螺旋+高分辨或薄层CT的广泛应用才被大量发现的。短期的突然增多,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清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更未形成统一的诊治共识。
  其次,不同科室、或相同科室不同专家对4~6毫米的肺小结节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争议比较大,目前这些不同的诊疗建议,没有对错之分,差异也仅仅在合理与更合理之间。
  4~6毫米的肺小结节,手术的最佳时机目前真的还不清楚。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只能建议随访,但随访间隔时间,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只能建议:大概6个月一次,若连续2~3年没有变化,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好吧,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了!”
  患者:“……”只好无奈地走了,然后估计心里还会吐槽,这医生真烦啊,简直受不了,说个半天,哔哩吧啦,也没个明确的说法。能不能别这么啰嗦,只说是还是不是就行了?
  可是医生真的做不到,除非是像陈俊这样有系统的。


第418章、奶瓶龋以及毛发移行症
  “哇哇哇哇~”
  两岁半的圆圆平素很乖巧可爱,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突然变得非常爱哭闹,有时候睡着睡着,还会突然惊醒,大哭,体温也开始升高。
  不过没有超过38.5℃,算是低烧。这种情况,只能物理退烧。
  圆圆的爸妈也是头一回当父母,急死了,连忙给孩子贴退烧贴,但孩子觉得退烧贴不舒服,一贴上去就用小手抓的扔掉。你要非要摁着,她就不停挣扎,踢腾。所以圆圆爸妈只好放弃退烧贴,转而用湿热毛巾给她不停擦拭四肢,用来散热。
  “孩子为什么哭啊?”圆圆爸爸问道。
  “我怎么知道?”圆圆妈妈眼睛一瞪,想了想又道,“肯定是难受啊,身体不舒服啊,都发烧了!”
  后来,他们发现,孩子每次哭的时候,都会用小手指着嘴巴,但是说又说不清楚,也不肯说,就是一个劲地哭,圆圆妈妈就强行掰开孩子嘴巴一看,可是,没看到什么毛病啊。嗯,似乎小嘴唇有点儿肿。
  “老公,你说咱们的小宝贝这是咋回事啊?真是愁死我了!”圆圆妈妈一脸焦虑地说道。
  圆圆爸爸就道:“有困难,找医生,反正现在都有少儿医保,还有家庭共济,绑定在我的账户上的,我医保卡里还有好几千余额呢,孩子去医院,不用另外花钱!”
  于是,一家人就赶紧抱着孩子,来到了省一医儿科。因为不是烧得特别厉害,也没有什么很严重的病,比如奄奄一息之类的,反而哭声很嘹亮,所以他们就没有挂急诊,只是去儿科挂普通号。
  他们很幸运,挂到了网红医生陈俊。虽然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轮到他们。没办法,医院向来都是人满为患,尤其是儿科。
  “孩子怎么了?”陈俊问道。
  圆圆妈妈就主诉,讲述了情况。
  “我来检查检查。”陈俊微微一笑,示意孩子爸妈别紧张,然后就去逗弄小朋友,他可喜欢逗弄这种粉粉嫩嫩的小女孩了,很快,孩子就听话地张开了小嘴巴。
  圆圆爸妈就很惊奇,心说这医生挺厉害的嘛,因为平时圆圆很认生的,陌生人靠近,和她说话,她都不理,会将头给埋在妈妈怀抱里,刚才,圆圆妈妈还想着,怎么哄劝小宝贝,让她配合,哪里知道,小宝贝这么乖?
  小宝贝正眼睛盯着陈俊,冲他笑呢。
  张开嘴巴,陈俊用医用手电笔照了一下,就道:“孩子的牙龈上方,背面根部,长了几个小脓包啊!”
  圆圆爸妈大惊失色,咋还有脓包?先前他们咋没发现?就都凑过来看。
  陈俊用手电筒照了,将圆圆的嘴巴稍微掰高,果然,圆圆爸妈就看到了,一颗一颗脓包,触目惊心,不过这时候孩子不舒服,急了,就挣扎,陈俊就顺势放手,还轻轻捏了捏她的小脸蛋,示意她放松,别紧张。
  “医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陈俊略微沉吟,就问:“孩子是不是很喜欢吃糖?然后是不是经常抱着奶瓶才肯睡?”
  圆圆妈妈就震惊:“医生你怎么知道?”
  圆圆爸爸也很惊讶,心说这医生真的有两下子嘛,圆圆确实喜欢吃糖,也喜欢吃奶,小时候,非得含着她妈妈的乳头才肯睡,长大了,断奶了,开始喝配方奶粉了,就每天要抱着奶瓶,含着奶嘴睡。
  陈俊微微一笑,说道:“这是典型的因奶瓶龋导致的根尖炎急性发作啊。”
  “什么奶瓶龋?”圆圆妈妈询问,孩子爸爸也望过来。
  陈俊就解释道:“是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医学上称为奶瓶龋,又称哺乳龋,表现为上颌乳切牙,也就是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长好。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因此积极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