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毕书淡淡地道,“冠军侯别太自信了,本将军可是听说了,匈奴人自从燕赵韩地掳去数万工匠之后,他们都已经用上锋利的铁制刀剑以及精良的骑弓了,面对一支数量庞大而且装备精良的匈奴骑兵,汉军骠骑还能有几分胜算呢?”
周冠夫冷然道:“这个嘛,就不劳您毕上将军费心了,哼!”
毕书笑笑,又对白墨说道:“师兄,小弟也不瞒你,大楚三大禁军之一的骁骑军已经完成集结,若汉国不割让三川郡,说不得我们就只能自己来取了,但是,如果汉国愿意割让出三川郡,那么骁骑军就可以远征漠北,抄截匈奴老巢。”
白墨目光一凛,沉声道:“师弟,你们知道匈奴老巢所在?”
此时的中原世界,对匈奴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只知道匈奴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可匈奴人究竟有多少人口、多少壮丁,有多大的疆域以及单于庭座落在何处,中原世界就鲜少有人知道了,但这些对于呼延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毕书只是拿目光望着呼延,笑而不语,白墨恍然大悟道:“小兄倒是忘了,你帐下这头天狼便来自大漠。”
“师兄,你就给个痛快话吧。”毕书道,“只要你们割让三川郡,则楚汉两国就能够一致对外,你我师兄弟也可以携手合作,一道痛击匈奴。”顿了顿,毕书又道,“说实话,匈奴早晚必成华夏族的心腹之患,小弟也希望能够早日解决。”
白墨顿时陷入了剧烈的挣扎之中,割让还是不割让呢?
割让吧,有损大汉国威,更有损他白墨的声望,但是可以换取楚军的全力合作,如果楚军真能趁虚捣毁匈奴的老巢,一举铲除匈奴的威胁,这对于汉国来说无疑是有利的,因为从此之后,汉国就再不必担心来自北方的威胁了,屯驻九原的十万大军就能够解套了!
不割让吧,大汉的国威和他个人的声望是保住了,可最终三川郡却还是不可避免地会被楚军所占领吧,更为严重的是,仅凭汉国一国之力未必就能保住河西的月氏、休屠、浑邪各部,一旦河西诸部被匈奴所征服,结果就将是灾难性的。
白墨嘴角忽然绽起一丝苦笑,他好像已经没得选择了。
见白墨有些犹豫,周冠夫急道:“丞相,不能答应啊!”
“胜之,你别说了。”白墨苦笑摇头,又向毕书伸出右手,说道,“一诺即出。”
“千金不易!”毕书伸出右手与白墨重重击掌,又道,“三川郡必须在半个月之内完成移交,小弟也将带着骁骑军渡河北上,深入大漠扫荡匈奴巢穴!”
##########
秭陵,楚王宫。
项庄正在书房里与百里贤议事,屈不才忽然兴匆匆地走了进来,禀报道:“大王,好消息,好消息哪,上将军不费一兵一卒,只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夺了三川郡!”
“哦?竟有这事?”项庄闻言大为惊讶,当下从屈不才手中接过密信。
百里贤凑过来看完密信,忍不住击节道:“上将军可真会挑时机伸手哪。”
项庄却是“龙颜大悦”,哈哈大笑道:“不愧是上将军,白墨吃了这记闷棍,想必心里已经郁闷到不行了吧,哈哈哈。”
百里贤摇摇头,叹息道:“其实白墨吃亏也在意料之中,他毕竟是汉臣,不知道大王您的心胸哪,他只知道大王您视匈奴为威胁,却不知道您视匈奴为最大的威胁,既便汉国不做任何让步,大王您也同样会出兵远征匈奴。”
项庄微微一笑,若有所思道:“在这个时候谋取三川郡并非寡人本意,不过夺下了三川郡也好。”对于三川郡,项庄并不怎么在意,但是对于洛阳城项庄却很在意,夺取了洛阳之后,他就可以实施胸中筹划已久的一个庞大的计划了。
##########
临淄前往邯郸的驰道上,三百汉军骠骑正连夜急行。
周冠夫一边策马随行一边埋怨白墨道:“丞相,你委实不该答应的。”
周冠夫倒不怀疑毕书的承诺,在这个时代,国家有国格,个人有气节,都把气节信诺看得很重,楚国和毕书既然答应了与汉军联兵共击匈奴,就肯定会践诺而行,谅也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周冠夫只是觉得此举有损大汉国的国威。
白墨叹息道:“胜之,如果楚军这时候对三川郡用兵,你觉得守得住么?”
“恐怕守不住。”周冠夫如实回答,遂即又道,“不过既便守不住,也绝对能够让楚国佬付出惨重的代价,咱们大汉国的国土不是那么好拿的。”
“若死守三川郡,楚军固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可咱们的损失也不会小。”白墨再叹了口气,语含无奈地道,“以今日楚国的国力以及兵力,损失几万人根本不算什么,可咱们大汉国的兵源却已经枯竭,再损失不起太多壮丁了。”
周冠夫也叹了口气,有些懊恼地道:“就是觉着有些窝囊。”
“此事的确窝囊,但也不能太过便宜楚国。”白墨又道,“我已经让黑冰台给洛阳飞鸽传书,让郦商将军立即动员三川百姓往关中迁徙,三川郡这片土地咱们可以割让给楚国,但三川郡的几十万百姓却必须迁回关中。”
周冠夫愕然道:“将三川郡的百姓都迁入关中?”
“对,将三川郡的百姓全都迁入关中。”白墨点头道,“咱们可以割让三川郡,却只能让出一座空城,一片白地!”(未完待续。。)
(看楚汉争鼎最新更新章节,请百度搜索歪歪书$库,或直接输入!T )
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谢谢
正文 第490章 北击大漠
半个月后,狼居胥山下的单于庭已经聚集起了超过三十万匈奴骑兵,此外还有三十多万匈奴老幼妇孺,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全民皆兵,平时只在大草原上游牧,遇到有对外征战时就聚集起来,男人打仗,妇孺放牧提供后勤保障。
当然了,在匈奴人南下中原打草谷时,基本上是不需要后勤保障的。
这次对河西用兵是一次超大规模的征战,其规模甚至不亚于二十年前对东胡的大战,除了整个匈奴的成年男子都要参战之外,至少还要征发同等数量的妇孺驱赶牛羊随军出征,当然,匈奴妇孺和牛羊畜群不会上前线,通常会隐藏在相对安全的后方。
聚集了几乎全部壮丁以及大量妇孺牛羊之后,匈奴大军便开始浩浩荡荡地往南进发,匈奴人是清一色的骑兵,但除非必要,否则是不会急行军的,从单于庭(今乌兰巴托附近)到河西差不多有两千里,匈奴大军差不多要走一个月的时间……当匈奴大军从狼居胥山南麓的单于庭浩浩荡荡开拔时,楚国的两万骁骑也在白马津与上将军毕书汇合了。
在楚国骁骑赶到之前,赵军已经在白马津上搭起了两座浮桥,这也是毕书跟白墨约定的条件之一,要想楚国协助汉国对匈奴用兵,除了要割让出整个三川郡,还得让赵国、韩国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以及军事便利。
让赵军在白马津先行搭起浮桥就是条件之一。
毕书原本提出要赵国、韩国出动骑兵配合作战,却被白墨坚决拒绝了。
白墨当然不会把韩赵两国的骑兵交给毕书统率,那基本上就是把鸡交给黄鼠狼看管差不太多,等最后打完匈奴,韩赵两国的骑兵恐怕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骑兵估计也全部变成楚国的精锐骑兵了。
毕书在呼延、蒙殛的簇拥下靠近浮桥,迎面便看到了一支赵国步军,大约有五六百人的样子,已经摆开了严整的防御阵形,剑拔弩张、气氛冷肃。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显然赵军很担心楚军会突然向他们发起进攻。
蒙殛道:“上将军,这是守桥的赵军。”
呼延道:“上将军,赵国人背信弃义,竟敢背叛咱们大楚投靠汉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这股赵军给灭了吧?”
“嗳。”毕书急阻止道,“呼延你可别乱来。”
毕书还指望赵国提供补给呢,这时候可不能跟赵人翻脸。
不片刻,便有十数骑赵军上前来,询问道:“大楚上将军何在?”
毕书在呼延、蒙殛以及数十员战将的簇拥下打马上前,朗声道:“本将军在此。”
“末将白仲,参见上将军。”为首的赵军小校急见礼道,“上将军,浮桥已经搭好。你们需要的军粮就在前面大营之中,随时可以派人去取。”
毕书摆了摆手,淡然说道:“有劳了……咸阳,白墨正在主持御前军事会议,议题就是河西之战。
一幅巨大的河西地图已经悬挂在了一方屏风上,白墨指着地图说道:“根据楚国提供的情报,匈奴单于庭就设在狼居胥山南麓,距离河西大约两千里。根据匈奴人的行军速度,差不多要走一个月的时候,也就是说,咱们还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上将军吕台问道:“丞相,楚国提供的情报是否可靠?如果匈奴单于庭不在狼居胥山南麓,而在阳山北麓,那可是要坏大事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宋风 (戒念) 身为部队医务兵的王静辉莫名其妙的回到了宋朝。他凭借现代的知识,快速赢得了巨大财富的同时,又结识了宋朝即将...
-
年代:梦回1998盛夏 (贪杯的饺子) 起点VIP2022-12-31完结232.22万字 1.45万总推荐本书原名《梦回那年盛夏》公司上市在即,就要踏上更大舞台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