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枭在唐 [精校] (暂无联系方式)


  “上将军的意思是抢那些工匠过来?”
  乌蒙不得不佩服李怀唐的疯狂劲,自己的麻烦还未解决,竟然有心思去管在他看来微不足道的事。
  “对!我打算让封常清在海路截击,抢不到就杀光!绝不便宜倭人!”
  第658章太阴了
  接受万国使者朝拜是一个重大日子,洛阳极品闲人,经常托病不参加集体活动的李怀唐被告知,严禁缺席,即使抱病也务必到场呐喊助威,而且得准时。
  很无趣,又要上班了,五更天,披星戴月赶朝会。
  五更半,宏伟的乾元颠内,灯火通明,从李隆基的角度望下去,黑压压的人头,蔚为壮观。在他面前,脚下,还有十数名恭谨跪伏的外夷使者,言必称天可汗,一切的一切,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满足感只一闪而过,随之而来的是一丝遗憾与迷惘。都来了,让朕揍谁去?
  这是一个难题,四夷带着礼数,带着谦卑,匍匐在他脚下,表示以臣下身份侍奉天朝。难不成把他们赶回去,命令他们捡起兵器找抽?
  李隆基扫了一眼脚下的诸胡,不是找不到目标,只是没那脸皮开口。
  脸皮?或许李林甫有。
  那李林甫,赶快告诉奚族人,让他们回去闹闹,明年再来。
  可惜李林甫无法领会领导的精神,站在朝臣之首,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这家伙今天好像特别高兴。
  李隆基有点不悦,耳朵听不进使者们毫无营养的赞歌和礼部官员的恭维奉承。
  很快就轮到乌蒙出场。与往年一样,与诸胡不同,宁远的忠心掷地有声,当当响,三十万贯的铜料的贡礼让诸胡相形见拙自惭形秽,让朝臣们点头称颂。
  李怀唐呢,表扬表扬他。目光不约而同搜寻向宁远之主。


☆、帝皇的心思 (24)

  卖糕的,丫的竟然病到乾元殿,睡了!一根大木柱成了他的枕头和靠背。
  大臣们哭笑不得,李隆基满脸黑线,心里浮躁:这无耻的家伙昨夜肯定又XX了美人儿玉环!
  李林甫逮住机会出列,正气凛然附体。
  “启禀陛下。新罗使者有急奏。”
  众人的吸引力被牵了回来,齐刷刷望向新罗使者。
  新罗国来了两名使者,正使金志良,副使金思兰。金志良不善唐言,由金思兰通译。
  接下来,众人听明白了,新罗王请求大唐出兵消灭渤海叛逆的残军。
  新罗国在过去的十数年里,饱受渤海国与倭国的欺凌,去年更是被大武艺侵吞了一半国土,死伤无数,幸得李怀唐出击辽东,迫使大武艺撤军才免遭被灭国的厄运。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被打残的大武艺变本加厉向新罗国掠夺资源人口,而倭国向来与渤海国沆瀣一气,新罗国处于他们的联合夹击中,腹背受敌苦不堪言。
  是故新罗来使者哭丧着脸曰: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请天朝再击大武艺残余,将新罗解救于水深火热之中。顺便来个友情大馈送,派遣数十能工巧匠援助新罗造船反抗倭国。
  请求正中李隆基下怀,他有点饥不择食的意思,鸡肋就鸡肋吧,好歹有英雄用武之地。
  好说,好说,都好说。李隆基挥挥手答应了。
  不过,很快朝中的老将当头给他浇了一盘冷水。
  大武艺一伙主力撤到了鸭绿水以南,那里的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喉,娱乐主要靠手,单是运粮就能让人白头搔更短,大军征伐,得不偿失。
  忠言逆耳,李隆基不高兴,却不得不承认挺中肯。大武艺游走于崇山峻岭之间,带再多的兵去也白搭,人家根本就不予理会,拖都能拖死你。
  怎么办?皇帝金口玉言,一言既出,莫说驷马,千军万马也难追。
  善解人意的李林甫又开口了。
  “陛下,远水救不了近火。从中原调兵费时费力费钱粮,宁远铁骑在辽东,兵贵神速,莫如让他们趁胜追击。”
  “臣附议!”
  新任兵部尚书王珙迫不及待登场,态度鲜明地为李林甫摇旗呐喊:“宁远铁骑士气正高,难得的是他们有与渤海叛逆作战的经验。臣以为由他们出战最合适。”
  焦点又一次聚集到与周公有个约会的李怀唐身上,此君酣睡正香,对投来的无数道目光浑然无觉。
  李林甫窃喜,抓紧时机进谏:“既然膘骑大将军抱病在身,也没意见,臣建议由范阳都督,营州都督安禄山将军率领宁远铁骑征伐大武艺余孽,不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帝皇的心思 (25)

  众大臣哗然,李林甫这个提议堪比黄蜂尾后针,摆明了是要夺李怀唐的兵。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只要让安禄山统帅宁远铁骑,同样是有去无回。
  太阴了!等李怀唐醒来,恐怕老本早已输光。
  咦?李怀唐人呢?有人发现,刚刚李怀唐睡觉的地方,人去空余柱。
  谁说爷我没意见?
  李怀唐不知什么时候清醒了,施施然从人群里挤出,站到大殿中间的通道上,反应出奇的快:“陛下容禀,数天前臣接报,驻守于辽西城的将士因思家心切而夜间炸营,死伤数百人,军心大乱,至今还有逃兵在外。”
  “臣今日特来请陛下旨意,犒赏三军,让将士们荣归故里,以平息兵乱。”
  自古有兵就难免有兵变,至于夜间炸营更是稀松平常事,这是规律,是真理,为老将们所认同。宁远铁骑东征军离家两年不得归,不造反才怪。
  李怀唐的奏请合情合理无可厚非,可李隆基不干了,迟不说早不说,偏偏此时说要撂担子走人,莫非打寡人的脸打上瘾了?
  李怀唐一脸的无辜,不早让高力士与你通气了吗?只不过当时说得委婉一点而已。
  李隆基想想,确有此事。
  脸上挂不住了。
  不得不佩服李林甫的贴心,微妙时刻又是他为君王排忧解难。
  “膘骑大将军所言在理。只是从辽东到宁远,千山万水,需要好好准备准备,不着急于一时。夫兵乱者无非志在财物,大将军勿忧,陛下可遣一宣慰使携犒赏安抚之即可。”
  “对对对,等打完这一仗,明年开春再走也不迟。”
  王珙的响应总是那么的及时那么的合拍。
  李怀唐冷笑:“军心所向岂是些许物质能改变?两位莫要误导陛下,祸害我宁远铁骑将士。”
  李林甫暗中向新罗使者使了个眼色,金思兰会意,先给李隆基磕几个头,声泪俱下:“天可汗可怜可怜我新罗国吧,我主日夜翘首以待天朝大军……”
  李隆基挥挥手打断这位极具表演天赋的棒子,不动声色道:“膘骑大将军言重了。中书令与兵部尚书言之有理,从中原调兵诸多不妥,何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除恶务尽,必须要让大武艺伏法!”
  “这样吧,朕要犒赏宁远铁骑三军将士。以安禄山将军为宣慰使,押送钱粮至辽西城。同时,嗯,膘骑大将军身体有恙,那就在军中择一良将统率宁远铁骑配合安禄山将军收复渤海都督府,南渡鸭绿水剪除叛逆党羽。”
  皇帝给出了一个折衷方案。
  既然皇帝表明了态度,再讨价还价貌似有抗旨不遵的嫌疑。李怀唐归列,脑子飞速转动,寻求应对之策。


☆、帝皇的心思 (26)

  第659章元宝楼里的血案
  历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兵法亦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李林甫的奸计,李怀唐以乱应之,具体点就是让白孝德继续导演兵灾,将大军向北拉到扶余城就食。
  皇帝追责?好说。在抓逃兵中……
  辽西城?搬空了还给大唐。
  朝会结束不到半个时辰,数羽飞奴又一次从李怀唐的府邸飞起,目的地:旅顺港。与辽西城以及安市城的联系均需要通过旅顺港或幽州的随风分支中转,因为培养信鸽需要一段时间。
  “都写了些什么?谁能告诉朕?”
  皇宫里,李隆基的手里甩着一张纸条。纸条是蹲守李怀唐府邸附近的密探送来的,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怪异符号,无从辨读。
  突厥文字?不。
  栗特?也不是。
  大食?波斯?……大唐的所有语言人才乘兴而来,扫兴败退。
  李怀唐果然不简单!能猜得到他用飞奴联系远在辽西城的举动,神箭手也不负期望射下一羽飞鸽,然而,得到的却是一团迷雾。
  在李隆基费尽脑汁猜谜之时,李怀唐在元宝楼里大肆宴请犒劳随乌蒙来洛阳的护卫,其中百人来自宁远城军院毕业生。这百人是李怀唐特意传信从宁远召来的,准备将他们补充到安市城,给屠步烈加强骨干力量。
  元宝楼的规模超大,像一个超级四合院,李怀唐一行数百人包下了其中位于北侧名为“金元宝”的楼层。
  酒过三巡,训话完毕。百名骨干接受李怀唐的赠刀。人手一把的汉刀是乌蒙从宁远带来的。从天竺进贡来的乌兹钢源源不断,武装院出产的汉刀有了不少库存,足够李怀唐装备到除飞虎骑外所有主力部队中的军官。
  “愿为上将军效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