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鼎革 [精校] (小黑醉酒)



—人、—“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听闻此言,官员们纷纷跪下,面朝金銮殿行了一跪三叩的大礼。

—书、—行完了礼,各部的官员们按照队列依次离开,现场只剩下谭纵和二三十名有事启奏的官员。

—屋、—“诸位大人,请吧。”随后,那名鸿胪寺官员一侧身,冲着剩下的官员们做了一个请他们上来的手势。

“难道要进金銮殿?”见此情形,谭纵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个念头。

“谭大人,随我来。”谭纵的这个念头刚闪过,一名位于他前面的监察府官员扭头冲着他小声说道,是先前那名国字脸官员。

谭纵闻言,连忙跟在了国字脸官员的身后,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名国字脸官员名叫林清良,监察府郎中,正五品。

来到金銮殿殿前时,这二三十名官员分别立在了大殿入口两侧的走廊里,文官在左,武将在右。

谭纵开始还以为御道两侧的这些官员们要等到清平帝下朝才能离开,心中不由得一阵郁闷:天晓得什么时候会退朝,官员们在这里风吹日晒不说,而且还耽误了办理公务。

他现在才知道,绝大多数的官员在上朝时,叩拜完官家后就回衙办理公务,不用站在金銮殿外傻等,怪不得他们在平房里能那么悠闲,原来只是相当于点个卯而已。

谭纵在走廊里立好后,这才发现站在自己身旁的竟然是一个熟人,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周恒,于是友好地冲着他点了一下头。

周恒见状,也微笑着向谭纵颔首示意,两人随后就恭立在那里,等待着鸿胪寺官员的传召。

由于就立在大殿入口处,谭纵等人能清晰地听见殿里的声音,一个个竖着耳朵聆听着里面的动静。

清平帝因为去承德山庄避暑,期间积累了许多事务没有处理,昨天他刚回来,车马劳顿,各部官员们不宜上奏言事,以免打扰其休息,于是今天上朝后,纷纷依序启奏手头的事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恭立在走廊上的官员相继被鸿胪寺官员喊进去奏事,完事以后再度恭立在走廊上。

谭纵清楚地感觉到,大殿里的气氛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最开始的和风细雨逐渐变得充满了火药味儿,不仅文臣和武将因为一点儿芝麻绿豆点儿大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监察府与文臣、武将之间也是剑拔弩张,相互攻讦。

争吵得激烈之时,大殿里的官员犹如菜市场般的泼妇一样在那里大声吵闹,完全没有了当朝大员的威仪,只差破口大骂,令谭纵是大开眼界。。

一直到中午,谭纵还没有被传召进殿,期间他去了一趟茅厕解决生理问题,在茅厕里遇见一个黑面干瘦的中年男子蹲在里面吞云吐雾,悠闲地抽着旱烟,从官服上看,是御史台一名正五品的御史。

“阁下可是监察府江南六品游击谭纵谭大人。”谭纵友好地向那名黑面干瘦中年男子点了一下头,算是打过了招呼,那名黑面干瘦中年男子上下打量了谭纵一眼后,将旱烟从嘴里抽出,试探性地问道。

“正是在下,不知道阁下如何称呼?”谭纵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有名,随便上趟茅厕就能被人给认出来,笑着向那名黑面干瘦中年男子一拱手,问道。

“在下是谁,谭大人到时候自然知道。”黑面干瘦中年男子再度打量了谭纵一番,冷笑一声,用草纸擦了擦屁股,扬长而去。

“有病吧!”等黑面干瘦中年男子走出茅厕,一脸疑惑的谭纵撇了一下嘴角,嘴里嘀咕了一句后,掏出小兄弟放起水来,他感觉黑面干瘦中年男子好像对自己充满了敌意。

临近下午一点的时候,清平帝宣布暂时休朝,大殿里的官员和走廊里的谭纵等人在太监们的引领下来到一处院落里吃午饭。

官员们按照品级进入不同的房间,御膳房早已经按照人数准备好了饭菜,一一摆在了桌子上,众人落座后就可以开吃。

谭纵与走廊上的那二三十名官员在一个房间里,在林清良的带领下坐在一张桌子旁,与谭纵同桌的人都是监察府的官员,边吃边低声说着话。

谭纵打量了一眼房间里,立刻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屋子里吃饭的官员们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三个部分,文臣在一起,武将在一起,监察府的人在一起。

那些负责准备饭菜的太监好像早就知道朝廷里的这三方势力不和,因此饭菜按照这三方势力的人头进行了摆放,没有丝毫的差错。

出乎谭纵的预料,午饭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奢华,可以用简单来形容:按照南北地域不同,主食分为了面食和米饭,每个人面前摆着两荤两素四个菜,每道菜的分量都不多,不够吃的话太监们会再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杜绝浪费,大顺开国以来皆是如此,以显示对粮食的重视。

吃完了午饭,休息了大约两盏茶的时间后,官员们被太监带回了金銮殿,继续上朝。

“林兄,那个黑面御史是什么人 ?[-umdtxt]”谭纵在金銮殿的走廊里站稳身形后,无意间看见那名黑面干瘦御史夹杂在那些各部大员中间走向金銮殿殿门,于是小声地问向了身旁的林清良。

“大殿重地,不得喧哗!”林清良看了一眼那名黑面干瘦的中年御史,刚要开口回答,冷不防,在一旁巡视着的一名鸿胪寺负责纠仪的序班沉声向谭纵和林清良说道。

林清良闻言,无奈地向谭纵摇了摇头,这些该死的鸿胪寺序班就像是打了鸡血的苍蝇一样,紧盯着上朝的官员,有时候连放个响屁都要受到其呵斥,简直就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儿干。

第四百六十九章 唇枪舌剑

按照议事流程,重要的事件通常排在后面处理,因此,下午的朝会开始后,金銮殿里的气氛越来越火爆。

那些平常高高在上的官员们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声嘶力竭地吵闹着,让谭纵不由得怀疑有些人可能在情绪激动之下大打出手。

其实,朝臣们在金銮殿上因为政见不合而单挑或者群殴的事情屡有发生,大顺朝的历代官家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所谓理不辩不明,争论也不失是一个寻找最佳解决办法的途径。

因此,官家只是对那些肇事者进行了训诫,并没有进行另外的惩罚,还允许受伤者回家休养。

表面看来,官家对文武百官在朝堂上的议政采取了极其开明的做法,允许百官们各抒已见,实际上,这是帝王驭下的一种极其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利用这种手段来激化京城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使得各方势力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中,不能一家独大。

陆陆续续,又有七八名站在走廊上的人被喊进了金銮殿里,包括林清良和周恒,林清良是向清平帝汇报几名地方知府所犯贪墨案的查处情况,而周恒则是提出了修补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河堤的方案。

由于那几名地方知府是监察府会同三法司一同会审的,因此罪证确凿,即使那些文官们对此也无话可说。

林清良开始之时并没有受到什么刁难,不过等他宣读完监察府对那几名知府所定的罪名后,文臣们终于开始发难,认为罪名过重。

监察府的人当然不会坐视林清良受到攻击,于是挺身而出对其进行支援,与那些文官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辩。

见到文臣们和监察府的人顶上了,武将们在一旁幸灾乐祸地旁观着,偶尔开开口,做些落井下石、火上浇油的事情,巴不得双方当场群殴,打个头破血流。

最后,在清平帝的干预下,这件事情终于得到了平息,那几名本来要被判处死刑的知府罪减一等,流配到北疆喝黄沙去了。

谭纵现在还不知道,依据那几名知府所犯之事,监察府原本给他们定的罪名就是流配北疆,但由于知道文臣们一定会在金銮殿上对所定罪名发难,因此故意在上奏清平帝的时候将那几名知府的罪名往上加了一等。

这样一来的话,虽然那些文臣们在大殿上折腾了一番,到头来那几名知府实际上也并没有减刑,算是罪有应得了。

给官家汇报的时候将涉案官员的罪名上调一等,这已经成为了监察府成立后的潜规则,而涉及案件的文臣集团和武将集团也必定会因此与监察府纠缠一番,数百年来皆尽如此。

周恒在林清良之后进入的金銮殿,他的话音刚落就受到了武将们的诘难,认为其列出的花销太过庞大,质疑修补河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臣和武将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了对大顺国库资金的争夺,大顺国库一年能拿出的钱粮是一定的,文臣和武将为了各自的利益,谁都想多分一杯羹,因此使得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工部的官员们自然不会置之不理,慷慨激扬地阐述了修补河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吏部、礼部、户部和刑部的官员纷纷为工部的同僚们帮腔,一起对抗武将集团的发难。

监察府的人这个时候就坐山观虎斗了,乐观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狗咬狗”。

最后,这件事情还是清平帝来定夺,清平帝认为修补河堤是国之大事,让工部上报一份详尽的修补文案,交内阁审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