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下枭雄 (高月)



自从隋王朝推行科举后,人事权又渐渐回归吏部,吏部主持科举,有提名权,内阁是复审权,可直接决定六品以下官员,而六品以上官员最后由皇帝审核批准。

大业六年隋王朝开始举国备战后,天下民怨沸腾,这次宇文述隋杨广南巡,他亲眼看见民心失离,述心中便有了新的想法。

两个儿子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都已坐在船舱内等候,片刻,宇文士及匆匆走了进来,躬身道:“参见父亲大人。”

“嗯!把门关上吧!”

宇文述闻到儿子身上有一股酒味,不由眉头一皱道:“你喝酒了?”

宇文士及连忙道:“孩儿刚才和殿内少监李叔德喝了几杯酒。”

“和李渊喝酒?”

宇文述注视着问道:“他有没有和你说点什么心里话,比如对朝廷不满之类。”

宇文士及摇摇头道:“李叔德是忠厚之人,他一心想给建成谋职,别的倒没说什么?”

“哼!他不是忠厚,是胆小怕事,一个小小的殿内少监就让他心满意足,亏他还是李虎之孙,简直给先祖丢脸。”

宇文述对李渊不屑一顾,便把话题转了回来,对三个儿子低声道:“今天把你们叫来,是有重要事情告诉你们,今上野心太大,一意孤行,我看天下可能要大乱,我们宇文家必须要先做好准备,机会到来时才能顺势举事。”

宇文士及暗吃一惊,真被李渊说对了,他父亲也有野心,他不敢多言,低下了头。

宇文述看了他一眼,他最不放心的就是次子,毕竟是驸马,他未必赞同自己的想法,宇文述准备再和儿子好好谈一谈。

他刚要再继续说,这时,门外的心腹侍卫道:“大将军,圣上派人来宣你过去。”

宇文述只得停住话头,对三个儿子道:“反正你们心中自己要有数,不要愚忠,要多考虑我们的家族,入仕之事也不要急,我们要从长计议。”

.........

【手中还有推荐票乎,能投老高一票乎?】

---

第十八章 玄感野望

宇文述跟着宦官匆匆下了船,向龙舟走去,刚下船,却见鹰郎将杨玄纵带着一名极为高胖的年轻男子向舷板走来,看样子是要上船去找玄感。[非常文学].

宇文述便笑道:“玄纵,这孩子是谁?”

杨玄纵连忙施礼道:“这是小侄,从京城赶来报信。”

“哦!家中有什么事么?”宇文述好奇地问。

“算是喜事吧!元庆上月得了一子。”

杨元庆居然得了儿子,宇文述眯起眼用一种揶揄的语气道:“那就恭喜杨府喜得贵孙了。”

他呵呵一笑,转身便走了,杨玄纵听出他的语气中有嘲讽之意,等宇文述走远,重重冲他的背影‘呸!,一声,回头对杨巍道:“看见了吧!家族内部不和,就会被外人鄙视。”

杨巍却没有吭声,他是来找观王杨雄,却在半路遇到巡逻的杨玄纵,被杨玄纵抓住,带他来见家主。

“走吧!”

杨玄纵见他不回答自己,心中有些不高兴,便带着他上了大船,来到了兄长玄感的船舱。

杨玄感是礼部尚书,属于朝廷高官,他的坐舱要比宇文述低一级,只有三间船舱,杨玄感身边带着一名书童和两名侍女,此时,他正和蒲山郡公李密一同饮酒聊天,长子杨峻也坐在一旁。

杨峻已调任户部郎中,手中已小有权力,他为人寡言少语,城府极深,谁都不知他在想什么,连他父亲也摸不透他心思,他一言不发,却竖起耳朵听父亲和李密的谈话。

李密和杨玄感交情极厚,两人可以说无话不谈,也能推心置腹,李密今年三十岁长得身材魁梧,凤目高鼻,相貌颇为不凡,他也是文武全才心怀大志,对时局有着深刻的见解。

李密袭父爵蒲山郡公,但没有出仕,这几年一直在家闭门读书,虽足不出户,却关心天下大事,这次杨广出巡本来没有他的事情但他一反常态,搭了杨玄感的关系,跟着一同出巡。

李密看得出杨玄感心事重重,便笑问道:“玄感兄是在忧国事,还是忧家事?”

杨玄感叹了口气,“国事也忧,家事也烦,可家事不宁何谈国事?”

李密刚要说话,却看了一眼旁边的杨峻,又把话咽回肚子里杨玄感这个儿子城府太深,让他有点害怕。

杨玄感明白李密的意思,见儿子已经吃完饭,便对他道:“你先回去吧!有什么事,我再找你。....”

杨峻没有吭声,站起身便向外走去,杨玄感望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这孩子性格不好,太阴沉有点像他母亲,相比之下,其实我还是喜欢嵘儿,虽然傻一点,但还比较直率。”

李密笑了笑,父母看儿子总是往好的地方想,他很了解那个杨嵘,可不是傻那么简单,任性妄为,活脱脱就是一个不肖的纨绔子弟,杨玄感真正的财富还是元庆,可惜杨家处理不好,白白失去一个重振家业的良机。

李密不想参与玄感家事,便岔开话题笑问:“听说圣上这次不回京城,直接去涿郡?”

杨玄感点点头,“本来是要回京,但圣上听说河北、山东地方官对高丽战役有点抵触,他便要去亲自督促。”

李密冷笑一声,“不是抵触那么简单,是官员们都害怕了,去年我去了齐郡、清河等郡视察,才知道那边灾害之严重,河北大水,河南大旱,饥民遍野,民不聊生,去年征六十万民夫送粮,结果只有三成粮食送到辽东,六十万人死了四成,逃亡三成,剩下三成空手回家,三十万头牛都没了,今年春天拿什么耕种,圣上不仅不体恤,还要加税征粮,这次诏书强征二百万民夫赴辽东,如果我没有判断错误,今年齐地一带必将爆发大起义,如果不及时扑灭,大隋将亡国啊!”

杨玄感知道李密见识高远,便问道:“会有这么严重吗?”

李密连声冷笑,他压低声音道:“明公还记得杨谅造反否?那杨谅心浮意躁,仁德不修,他有何德何能,振臂一呼,山东竟有二十个郡跟他造反,公不觉奇怪吗?”

杨玄感眉头皱成一团,“你的意思是说,有人居心叵测,想浑水摸鱼?”

李密缓缓点头,“高欢以六镇悍卒起家,建立北齐,高氏虽亡,但六镇悍卒子孙犹在,当年二十万六镇悍卒安置河北、山东,他们的子孙繁衍,已不下百万,且强悍本色未失,还有北齐遗臣尚在,皆不服隋朝,杨凉造反,便是他们跟着浑水摸鱼,圣上也看出来,才决心迁都洛阳,一方面脱离关陇控制,一方面鞭策齐地,又有下江南之便利,可谓一举三得,这次举国东征高丽,对民生影响将十倍于运河,正逢河北河南大灾,民不堪逼,以六镇子孙强悍之风,他们岂能不造反,那些北齐遗臣又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所以齐地必有大乱。”

李密叹了口气,又目光炯炯地注视杨玄感,“隋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不知明公有大志否

杨玄感想起了父亲的遗书,眼中流露出一种强烈的雄心壮志,他索性不再掩饰,问道:“如果我有此心,当如何?”

李密微微一笑,“如果明公有此心,我倒有一良策可供考虑。”

杨玄感大喜,拱手道:“请法主指教!”

“我估计关陇贵族必会抢先发难,明公可隐忍等待良机,北接元庆,南交豪杰,待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朝廷无力镇压时,再登高一呼,以公先人的威望,必然会有四面豪杰来投,公占据关中,便可得根基,然后西征陇右,南平巴蜀,有元庆在北方呼应,与隋朝鼎足之势形成,再蓄积力量,安抚民心,静观隋变一战可得天下。”

杨玄感沉思良久道:“如果我先抢先发难如何?”

李密脸色一变,“不可!明公若抢先发难,必是出头椽木,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

李密又对杨玄感道:“举兵起事当后积薄发,现人人畏惧去辽东,明公当向圣上立志,遣诸弟去辽东赴战,一则迷惑今上,二则可求将领,可谓一举两得。”

杨玄感缓缓点头刚要再说,这时门口响起了杨玄纵的声音,“大哥在吗?”

李密感觉今天自己的话有点多了,便起身告辞,杨玄感也不挽留,送他出来,只见舱门外,二弟杨玄纵带着侄儿杨巍后面还跟着儿子杨峻,杨玄感一愣,杨巍怎么来了?

“明公在下告辞!”李密拱拱手走了。

杨玄纵向李密点点头,对大哥道:“峻儿是我叫回来的,我有事情找大哥。”

“进来说吧!”

杨玄感将兄弟和子侄带进舱内,他已经得到家人的紧急禀报,杨巍率领一百余名庶孙闹事,逼迫家族嫡庶平等,最后夫人不得不让步。

如果是从前,杨玄感必然会大怒,重责杨巍,但现在他的心思变了杨巍是庶孙头领,又是元庆的心腹爱将,他将对自己有大用。

玄感兄弟坐了下来,杨巍是晚辈,却不敢坐,杨峻也站在一旁杨玄感丝毫不提家族之事,笑眯眯对杨巍道:“巍儿怎么会来这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