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下枭雄 (高月)



张亮沉吟一下便问:“五年前,你们曾打造过一批拍刃,但没有完工,这件事你还记得吗?”

王仲生沉思片刻,猛地想起来了,“有!这批拍刃现在还在,前两天,主事还嫌那批拍刃占地方,说要把它们清理掉。”

张亮精神一振,连忙问:“一般是怎么清理?”

“一般是回炉交库,但实际上,这种东西都不会回炉,一旦回炉,就要交还给生铁库,反正过了五年,也无帐可查了,一般是当官的会把它们私下卖给生铁铺,中饱私囊。”

王仲生明白张亮的意思了,笑道:“如果张先生想买,我可以替你联系主事,最多三天,他们就有办法将这批拍刃运出来。”

“你告诉主事,我愿出高价购买!”

.........

三天后,在丰都市铁行的一家仓库里,张亮见到了这批半成品陌刀,所谓半成品,实际上已经成型,只是没有最后开刃,张亮拾起一把陌刀,长约一丈四尺,沉甸甸的,至少重五十余斤,他是书生,只能勉强拿动,却舞不起来。

旁边军器监的潘主事笑道:“一共有一千二百把,都是上好精铁打造,按照生铁价,一把十吊钱,你说开价二十吊钱,那么就是两万四千吊钱,但我们不要钱,要折成银子,那就是两千两银子,或者一千两黄金,可以吗?”

张亮回头看了一眼康巴斯,康巴斯将一只沉重的木箱放在潘主事面前,“这是一千两黄金,少府寺的官金,二十五两一饼,一共四十饼。”

潘主事打开箱子,黄灿灿的金子照得他眼睛都花了,他不禁心花怒发,迅速点了一遍黄金,便对他们笑着拱拱手,“我们成交!”

他和另外两名官员抬着箱子,上了一辆马车,马车疾驶而去。

康巴斯上前拾起一把陌刀,舞动两下,眉头一皱道:“这种刀有什么用?”

“杨总管说,这将来会是对付突厥人的利器!”

.........

Y

第三十五章 争夺人口

辽阔的草野,数十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发出清脆的鸣叫,远处是巍巍大斤山,黑黝黝的山体俨如巨龙一般横亘在草原,山脚下森林茂盛,狭长的森林延绵千里。!。

这里是榆林郡以北的草原,向东数十里便是定襄郡,这里依然是大隋的领土,可事实,生活在这一带的几乎都是突厥牧民,当年隋王朝曾经在这里安置落难的启民部,随着启民部渐渐强大北归,但依然有一小部分突厥人留在这一带放牧为生。

辽阔的草原分布着一座座的突厥穹帐,这时,一队骑兵从远处疾奔而至,约两百余人,人人配双马,势如奔雷,穹帐前的突厥女人慌忙把孩子拉进帐中,几名壮实突厥男子从帐中走出。

他们并不慌张,隋军巡逻队经常从他们帐前经过,他们也习以为常。

“是丰州的巡逻骑兵。”

一名突厥男子凝视半晌道:“我看见了他们的赤鹰旗。”

自从五座城池在去年陆续修好后,来自丰州的隋军骑兵巡哨便常常出现这边草原,他们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已经渐渐取代了原来的榆林郡边军。

话音刚落,隋军骑兵队便疾奔而至,飘扬的赤旗绣着黑色的苍鹰,这是一队隋军斥候队,他们奉命来寻找一批汉民的踪影,

隋军骑兵勒住了战马,为首校尉拱拱手,用突厥语道:“向你们打听一件事,这两天有没有大批汉民北的消息?”

几名突厥男子对望一眼。皆摇摇头,“几个月前有,但最近没有。”

其中一名突厥男子道:“将军去东面的原阳镇问问,或许会有消息,一般汉民北。都要经过那里。”

“多谢了!”骑兵校尉回头一挥手。率领骑兵向东疾奔而去。

这两年由于中原持续动乱。尤其涿郡魏刀儿的造反声势浩大,大量民众纷纷逃进突厥躲避战乱,他们中有不少工匠,给突厥带去了先进制造兵甲技术和炼铁技术,而且走私猖獗,生铁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流入突厥。

原本隋军占据绝对优势的弓箭已经和突厥没有区别,只是因为突厥生铁量不足而使盔甲方面略逊于隋军外,其他装备并不比隋军差,而且突厥人骑马技术更高。弥补了盔甲不足,这样便使得突厥日益强大。

突厥统治者深刻感受到了隋民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他们不仅主动接纳并安抚逃民。!。同时也派官员去隋境鼓动隋民北迁,但从去年开始,丰州也派官员去中原宣传,接纳逃民。开始和突厥竞争,两地对逃民的争夺日益白热化。

几天前,驻扎在榆林郡的丰州军得到情报,有一批隋民北逃,榆林守将杨家臣便派出一支斥候队前去寻找这批逃民,并准备将他们劝去河套。

隋军骑兵一路奔驰,次日午抵达了原阳镇,原阳镇位于金河南岸,是大隋最北面的一个小镇,从原阳镇再向北百余里,便是大斤山,大斤山北面虽然名义还是大隋的领土,但实际是突厥的控制地了,隋军必须要在逃民翻越大斤山之前将他们拦截住。

这支斥候队的校尉叫做武致远,是一名从军十年的老兵,积功升为校尉,经验十分丰富,他没有命令军队进镇,只派两名手下进镇打探消息。

片刻,两名手下纵马飞奔而回,激动地禀报道:“校尉,有消息,昨天晚一批逃民北,约两千余人。”

“没有骑马?”武致远连忙问道。

“一部分骑马,一部分步行,但听说可能有突厥士兵在北面接应。”

武致远心中迅速估算一下时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夜,如果这批逃民不休息,那么很可能已经翻越了大斤山,但如果他们中的老弱妇孺途中休息,那么就还来得及。

“走!”

武致远一声令下,二百骑兵向北方疾驰而去。

........

翻越大斤山的道路颇多,但最近的一条路叫做白道,是一处地势险要的隘口,汉朝时曾在这里筑城防御,但随着南北朝的动荡,所筑城池已经荒废,而且北方胡人也能从数百里外的东面绕过大斤山南下,白道筑城的战略意义已经不大。

黄昏时分,在白道以南约十余里处,大群隋民正扶老携幼艰难地向北进行,约两千余人,这是来自谷郡和涿郡的逃民,由于魏刀儿之乱使他们在家乡难以生存,便有消息说,逃去突厥的民众都过得不错,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耕种,几乎没有税赋,也没有战争,这些传言极具煽动性,几个县的民众便结伴前去突厥谋生。

两千余人,一半人骑马,一半人步行,行军速度并不快,数百名突厥士兵护送他们前行,但突厥士兵态度粗暴,对动作迟缓者轻则斥骂,重则用皮鞭抽打,接引他们的突厥官员变得态度冷淡,完全没有了鼓动他们北时的热情,护送变成了押送,很多人已经开始后悔,但此时后悔已经没有用了,突厥士兵严密监视,根本无法逃跑。

众人只得跌跌撞撞向北而去,就在这时,后面传来了雷霆般的马蹄声,一支骑兵正向这边疾速追来。

“是隋军!”

突厥士兵们大声喊叫,纷纷拔刀搭箭,迎战去,两千隋民吓得要四散奔逃,一百余名突厥士兵却挥鞭猛抽,“不准跑,统统蹲下!”

几声惨叫声传来,这是几名年轻男子想骑马逃走,被突厥士兵用箭射杀,两千隋民都被吓得魂不附体,纷纷蹲下,像羊群一般挤成一团。

远处,隋军骑兵已经追到了。虽然斥候的任务并不是厮杀,但此时他们若不出手,隋民们就要越过大斤山,进入突厥势力范围了,校尉武致远毅然决定出击。歼灭突厥士兵。抢回这些人口。

他大声喝令。“注意队形,防御敌方弓箭!”

两百隋军放慢了步伐,对方约五百人,两倍余他们,两百隋军分为四队,各有队正率领,他们手执弓箭缓缓向突厥军靠近。

约三百步时,武致远一摆手,隋军士兵停住前进。和突厥士兵对峙,只对峙了不到一刻钟,突厥军陡然爆发。数百骑兵风驰电掣般向隋军士兵冲来,战马奔驰,长矛锐利,脸挂着狰狞的狂笑。

武致远异常冷静。他喝令一声,“弓箭准备!”

两百张弓箭刷地举起,对准了密集冲来的突厥军,突厥军瞬间便冲进一百二十步,这是隋军弓箭的射程,“射!”武致远一声令下,两百支箭腾空而起,如雨点般射进了疾奔而来的突厥军群,一片惨叫声响起,数十人被射倒。

但此时,突厥军也发箭了,他们奔跑中射箭,一支支箭从百步外呼啸而至,隋军士兵举盾相迎,但还是有十几人被箭射中,惨叫着栽倒下马。

突厥士兵已冲到七十步外,隋军的第二轮箭射出了,箭力强劲,射透敌军皮甲,一名名突厥士兵在疾奔中滚翻落地,两轮箭,突厥军减员九十余人,但此时,他们已经杀到四十步外。

“二龙出水阵!”

武致远一声令下,隋军立刻兵分两路,向两边疾奔,避免和突厥士兵的正面相撞,突厥千夫长大声喝令,冲击而的突厥如刀劈一半,一下子分成两队,各向隋军追击而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