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下枭雄 (高月)



杨元庆随即吩咐校尉:“把火油卸下,这两艘船就地征用。让他们立功赎罪!”

........

虽然李渊也拥有了火油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但他心中还是有些感慨,一次火油风波使他意识到了军事技术在战争中传播的迅速。像火油,一旦它在战争中发挥了威力,那么所有势力都会急切地寻找它;还有沙盘,他听说王世充也开始使用了,那么李渊的军队中肯定也会出现。

再比如在河内郡确立的医护兵方案,它能大大减少士兵的死亡,那么不久以后,其他势力中也会出现女医护兵的身影,这些都是无法避免。关键还是看士兵的战斗力,将领的统帅能力,以及钱粮支援,运输能力,兵源富足等等硬实力,这些才是打胜仗的保证。

火油迟早会被各个势力普遍用于战争,这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火油只是一种资源型武器,不是什么秘密,李轨就使用了火油和薛举作战。

但他还有真正的王牌部队,他的陌刀重甲军,那才是别人难以学会的杀手锏。重甲的炼制和新型陌刀的打造,这才是他的绝密技术。他决不能让任何人学会。

杨元庆的行军元帅府位于河北县县城内,由县衙临时改成,他刚走到府门前,一名亲兵上前禀报,“启禀总管,从前的杨太守回来了,正在军衙内等候。”

“杨师道吗?”杨元庆微微一怔。

“正是他!”

杨元庆大喜,杨师道居然回来了,这个消息顿时将火油风波给他带来的不快一扫而光,他翻身下马便快步向军衙内走去,一进门便正要遇见了杨师道。

杨师道也看见了杨元庆,他眼睛里的神情有些复杂,有一种重回的尴尬,也有心中的忐忑不安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他慌忙上前施礼,“师道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连忙扶住他,轻轻在他肩头捶了一拳笑道:“这次回来,若再想逃可就没门了。”

杨师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杨元庆并没有因为他这几年的离去而变得冷淡,就仿佛他昨天才离去,他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笑道:“我离去时你曾说过,假如有一天我想另找一条出路,就来五原郡,太守的位子依然给我留着,我可以随时来就任,所以我这次回来了,继续去当我的五原郡太守。”

杨元庆拍了拍他的肩膀,摇了摇头,“你不用去五原郡,我有更好的位子留给你,你跟我来。”

杨元庆转身向官房走去,杨师道也跟了进来,两人坐下,杨元庆又命亲兵上了茶,这才坦率地问他,“这次你来,是投奔我杨元庆,还是投奔杨侑?”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杨元庆必须要丑话说在前面,因为杨师道的身份不同于一般人,处理得好,他将来能成为自己最大的助力,但处理不好,他也会成为自己的阻力,他在关键问题上的态度不容含糊。

杨师道微微笑道:“你看我是先来找你,还是直接去太原找杨侑?”

杨元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只是要把话说清楚,其实他心里也明白,以杨师道的智慧,他不可能去助杨侑,尽管他是皇族,他也会向前看,而不会去留恋一个旧王朝。

“好吧!先给我说一说洛阳的情况。”(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临战增帅

原创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内,一场关于救援弘农郡的紧急朝会正在这里召开,两仪殿是内朝,是举行小朝会之地,只有一些重要大臣才有资格出席这里的朝我要

李渊坐在高高的玉阶龙榻上,因为昨晚一夜未眠的缘故,他双眼里布满了血丝,精神显得有些憔悴。

“各位爱卿,先议第一件事吧!关于军属换重臣之事,各位爱卿觉得是否可行?”

两天前,杨元庆命太常少卿薛收出使长安,提出用窦诞、宇文歆、刘政会三人以及李叔良和夏侯端的尸首,换取在李叔良一战中被俘的一万余关中士兵的家眷。

这件事在大朝上商议时争论很激烈,几乎是一半赞成,一半反对,李渊本人是赞成的,窦诞是他女婿,宇文歆和刘政会是他起兵时的心腹,李叔良和夏侯端的尸体他更想接回来厚葬,只是他若独断决定,显得他有点过于自私,所以他希望重臣们支持他。

裴寂对李渊的心思极为了解,窦诞、宇文歆、刘政会三人都是李渊的心腹,窦诞还是他的女婿,而一万多士兵的家眷大多是老弱妇孺,光耗粮食,不事生产,除了让杨元庆有点难受外,留着也无用,不如和杨元庆交换。

裴寂站起身道:“陛下,臣闻窦诞、宇文歆和刘政会身陷敌营,却坚贞不降,此忠烈之臣我们若不能善待,不闻不问,冷漠待之,不知会寒多少大臣的心,阻止多少人才俊杰前来投靠,而一万多士兵都降了北隋,甘心为杨元庆卖命,他们的家眷我们却替北隋恩养,忠贞者冷之,背叛者厚之,这岂不是令亲者痛而仇者快之事?陛下。反对者无非是不想让杨元庆如意,可他们却没有想到我们的坚贞之臣还在北隋的狱中饱受折磨,古人有千金买骨之说,我们却心怀狭隘,一叶障目,厚叛卒而轻忠臣,孰轻孰重,陛下当自决。”

刘文静刚想起身反对。李建成却以目光示意他不要多言。刘文静把准备反对裴寂的话又咽回肚子里。

李渊点了点头,裴寂的表态深合他意,他又问内史令窦威。“窦爱卿以为如何?”

窦威身体嬴弱,颤颤巍巍道:“陛下,窦诞是老臣侄孙。老臣不敢多言,但宇文歆和刘政会是人才,不应该轻易放弃。”

窦威是转个弯赞成,李渊明白他的心思,又问左仆射独孤震,“独孤爱卿可否赞成?”

独孤震微微一笑道:“老臣极为赞成裴相国之言。”

李渊又看了众人一眼,见没有人反对,便毅然做出了决定,“既然各位爱卿都不反对。那朕就决定了,这件事就由户部窦尚书全权负责。”

户部尚书窦琎上前躬身行礼,“臣遵旨!”

了结一桩心事,李渊长长松了口气,思绪又转到今天的重头之事,放弃还是坚守弘农郡。

“各位爱卿,下面再议今天的大事。关于弘农郡,李孝恭向朝廷紧急求援,局势大家都清楚了,朕有点矛盾,究竟是放弃弘农郡。还是坚守弘农郡,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畅所欲言吧!”

这一次是刘文静率先站起身道:“陛下,臣主张暂时放弃弘农郡,杨元庆刚击败窦建德,李密也无功而返,北隋军士气正旺,从杨元庆的兵力部署便看出端倪,他在风陵渡布兵,很明显是想断我们的后路,一旦后路被断,而东路又受到王世充和杨元庆的夹攻,李孝恭军队士气低迷,此战必然惨败,与其惨败,不如暂时放弃弘农撤回。”

朝廷中有一句名言,‘有刘文静的赞成,必然就会有裴寂的反对,反之亦然’,所有人都用眼角余光悄悄向裴寂瞄去。

果然,裴寂站起身朗声道:“刘相国怎么尚未战便先言败?”

他走出位子,向李渊施一礼,“陛下,应对的策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积极应对,一种是消极败退,弘农郡是我们争夺关中的第一步,如果杨元庆屯兵河北岸,我们就退回潼关,那长此以往,将士们心中就会恐‘杨’,听到杨元庆的军队到,就吓得望风而逃,我们还谈什么争霸天下?所以臣以为,杨元庆兵压河东郡,我们应对之策应该是增兵,增加阌乡县兵力,封锁河面,防御杨元庆从风陵渡渡河,这也只是最坏的结果,其实臣以为,杨元庆屯兵河东郡,只是向我们施压,他未必真的会渡河,就算他想渡河,王世充也不会答应,请陛下明鉴!”

说完,裴寂傲慢地瞥了一眼刘文静,退了下去,朝堂内一片窃窃私语,窦威也站起身道:“陛下,臣赞同裴相国的建议,弘农郡是我们走向中原的第一步,不能轻言放弃。”

窦威是投桃报李,刚才裴寂力主换回窦诞等人,令他心中感激,这个时候他也要支持裴寂的意见。

这时朝堂重臣纷纷发言,赞成增兵者多,主张撤回者少,李渊终于下定决心,“朕就决定派援兵出弘农郡,不知各位爱卿推荐何人为帅?”

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上前施礼道:“陛下,臣推荐齐王元吉为援助主帅。”

这也是李渊治军的一个惯例,军队主帅必然会是李氏宗族,很少派外姓人为主帅,这样可以保证军权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所以唐军中也有很多派系,如李世民派系、李建成派系、李元吉派系、李神通派系、李孝恭派系、李孝基派系等等,偶然有外姓人,也是他的女婿或绝对心腹,如柴绍和裴寂等人。

现在李氏宗族中,李世民在陇西对付薛举,李神通在河西安抚诸郡,李孝基在蜀州应战南蛮叛乱,柴绍夫妻在房陵郡防御南阳朱桀的入侵,太子李建成不会去,长安只有李元吉在负责练兵,只能是他领兵去援助李孝恭。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兵部尚书屈突通上前谏言道:“陛下,一战不设两帅,既然有河间郡王为弘农主帅,援军也应由他一并统领,便于调度。再者,臣不赞成裴相国刚才所言,臣以为杨元庆用兵只会审时度势,是否渡河作战,他掌握着主动,不存在他忌惮王世充而不敢渡河的道理,臣至少有八分的把握,杨元庆的军队一定会渡河。至于是渡风陵渡。还是河北县渡口,臣没有把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