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顺啊,朕睡不着啊!”刘协苦笑一声道。要说这刘协现在能够说上两句话的,也就是这个穆顺了。在他做陈留王的时候,穆顺就是他的贴身太监。在自己的心腹被曹操几次剿灭之后。也就只剩下他了。
穆顺刚才也顺着眼睛看过了,自然知道汉献帝为什么而烦恼。不过他一个太监能懂什么呢,当下也只好劝道:“陛下且放宽心,答应了丞相便是了!”
“不一样啊,一旦称王。那就不好收场了!”刘协长叹一声道。当年刘邦可是明言了,除非是姓刘的。否则功劳再大也只能封个国公。现在曹操公然要打破常规,这其中所释放出来的政治信号,其实已经是很明显了。那就是我姓曹的现在想当魏王,神马刘邦的遗训都给我靠边站吧。
一旦当上魏王之后,曹操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刘协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但是他还是抱着万一的指望,指望即使你曹操要篡位,那也不要篡我的,去篡下一任的皇帝好了,这样自己至少不会被后世称为亡国之君,九泉之下,也不致于无颜去见列族列宗,跟他们说汉家的江山,是在自己手里丢掉的。
问题是现在曹操已经逼到这一步了,自己能怎么办?还有迁都,一旦迁都去曹操的老巢邺城,那么自己日后身陷魔爪,还能如何呢?自己到时候只怕真的是要彻底地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这些问题让刘协彻夜难眠,第二天一大早,当所有朝臣上朝的时候,发现他们亲爱的皇帝陛下,是顶着一对熊猫眼出现在大家面前的。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太监那特有的尖锐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上听起来是那么的刺耳。随着这声音的落下,中书令钟繇第一个出列奏道:“陛下,近日有麒麟现于邺城西郊,祥云现于平阳之南。种种祥瑞之兆,不一而足。正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依臣之见,如今天降祥瑞之兆于河北,必然是天子龙兴之意。况且中原久战之地,疲惫不堪,故请陛下顺天意,从人情,迁都于邺城!”
“又来了!”坐在帝位上的汉献帝刘协听了钟繇这话之后,一时间甚至有种头脑眩晕的感觉。看了看眼前这群大臣,又看了看一旁坐着的曹操,刘协此刻心中的无奈,当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
事实上,自从两个月前开始,朝中不断的有人开始上表,建议迁都邺城。刘协虽然是傀儡,但是并不是太傻的人,他知道迁都为的是什么。恰好当时曹操人先是征战在外,后来回来之后有一只是在养病,所以也就乐得以此为借口。给拖了下来。只是现在曹操已经复出了。这个借口似乎有效期已经到了。
虽然如此,刘协却还不甘心就这么就范。故作沉吟一下,刘协开口道:“朕自从二十年自洛阳前来到许昌,幸得魏公与诸位爱卿倾力辅佐,这二十年来总算是国泰民安,平安无事。况且祥瑞之事,难以作准,未可轻信啊。有魏公与诸位爱卿在,朕在这许昌,也是稳若泰山啊!”
要说这刘协也不是没脑子的人。他这一番借口至少说起来,还算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还顺带着捧了曹操一把。只是他这点小伎俩,岂会影响曹操迁都的决心?
“陛下!”这时陈群急匆匆出列谏道:“眼下逆贼刘备不思报效国家。反而拥兵自重于南方。许昌虽是坚城,但是距离刘备太近。为陛下安全计,还是迁往河北以策万全。待臣等剿灭刘备叛贼之后,再回许昌不迟!”
等你们剿灭了刘备,只怕我最后的一点利用价值也就没有了吧。刘协心中雪亮,嘴上却说道:“刘备乃是朕的皇叔,如何会图谋呢?满爱卿莫要冤枉了。”
“哼”一直闭着眼睛听着刘协和朝臣们打哈哈的曹操突然哼了一声,声音并不大,但是刘协听了之后,竟是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
陈群他们眼看曹操开口。顿时明白自己是插不下口了。他们毕竟不是曹操这么大胆之人,面对纸老虎刘协也不好太过强项。
迁都不行,那就先封王。当下董昭又是开口道:“陛下,今岁国泰民安,普天同庆,魏公功不可没。近来众人均有推遵魏公为魏王之意,还请陛下恩准!”
“自当如此,来人,拟旨!”刘协此刻只求不要迁都,现在有人为他岔开话题自然是求之不得。相比较之下,封曹操为魏王并不是那么不能接受。而且刘协清楚,就算自己不做这个顺水人情,曹操也会自行拜领的。
拟旨,受封。曹操再亲自拜谢。待这一切完成之后,曹操也是开口道:“陛下对老臣恩重如山。老臣自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以保汉室江山!”
“爱卿乃国之栋梁,朕之股肱,向来是国家之栋梁,何必拘礼!”刘协扶起曹操,堆起笑脸勉强道,心里却是冷笑:你少为难我,我就烧高香了,指望你来真心实意地保护我,还是等下辈子吧。
“陛下如此厚爱,臣怎敢不尽心竭力陛下,只是眼下刘备这逆贼屯兵与汝南和南阳,时刻来犯,还请陛下移驾河北,以策万全。待臣剿灭了刘备,陛下再还都洛阳或是西京。”曹操“感激涕零”之后,却是话锋一转道。
听完曹操这话,刘协脸上原本挤出来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他总算明白了,曹操迁都的目的达不到,神马都是浮云。
“呵呵,刘备乃是朕的皇叔,应该不会吧!”刘协不放弃最后的努力,还想做一些辩解,就在这时曹操忽然一把抓住刘协的右手。
“哧”虽然曹操近年移驾很少亲自动手,但是他的手劲比起一直都是养尊处优的刘协,大了不是一点半点。这用力一捏,差点捏得天子当堂惨叫。
“陛下天性仁厚,不知刘备那厮何等歹毒。此人心机深沉,实乃当世第一逆贼。陛下留在许昌,实在是危险之至。待臣破了此贼之后,再论其他!”曹操捏着刘协的一只手沉声道。
“好好,就依魏王所言!”刘协被曹操这么捏着,差点眼泪都留下来了,当下连声答应不提,曹操这才将手松开。刘协用求助的眼神看了看堂下的诸臣,希望能有个人站出来说句话,哪怕有一个也好,不至于让自己是孤家寡人。
令他失望的是,所有的人都沉默了。面对强权,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
“陛下既已决定迁都,还请尽早下旨。邺城原本便有宫室,就不需再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了!”曹操淡淡地道,但是这话语里一点尊敬的意思都没有,而是更像在下令。似乎眼前这人并不是君王,只是自己的一个下属。或许,刘协连他的下属都算不上,只能算是用来号施令的一件工具?
“正是,正是!”刘协一边忙不迭地答应,一边看着自己的右手,竟是硬生生被曹操给捏出了一圈黑青,顿时一点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皇帝既然已经答应了,那么反对迁都最后的阻力也就没有了。原本的一切都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只待过完年之后就正式搬去河北。不多时早朝就散了,曹操等人扬长而去,只留下刘协一个人在空荡荡的皇宫之中,呆呆地出神。未完待续。。m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江东之事
迁都这种事,搁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曹操而言,却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原因无它,只是在于邺城早在袁绍时期,就是河北的政治文化中心。而曹操在称魏公之后,又是以邺城为都。十余年的精心治理,现如今的已成为曹操治下地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人丁不下20万之众。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迁都并不是一件太过费劲的事情。而事实上,作为原先都城的许昌,也不是无关紧要。许昌位中原腹地,战略位置一直是极为重要,甚至有有得许昌者得中原一说。建安元年,曹操正是听从荀彧、郭嘉之计,自李傕郭汜的手中救下绑票?)汉献帝,然后迁都于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经多年的苦心经营,许昌已成为曹操治下中原诸州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这么一个稳定的国都,不到万不得已的话,曹操是绝对不会随便放弃的。但是北伐第一阶段的战事结束之后,许昌地战略位置虽依然重要非常,但作为朝廷的都城,却不免是变得越来越尴尬。
随着南阳和汝南两郡的易手,刘备军实际已从西、南两面对许昌形成了钳制之势。尤其是汝南这一面,从汝南的北境距离许昌,甚至只有不到两百里。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步军最多三日可到,若是骑军,长途奔袭一天半,就能出现在许昌的城外。此外。由于荆州军同样夺取了豫州的梁郡南半部分。现在也完全可以自梁郡出兵,经陈郡直扑许昌。如此一来,许昌便等于处于三面夹击之下。
纵然是城墙高险,纵然是屯兵十万,纵然是曹操这样的不世豪强,也不敢保证能够在三路大军的夹击下,仍然可以成功地守住许昌。而身为都城的许昌,具有无可替代的政治意义。可以遇见的是,一旦许昌失守,给天下人的感觉多半会是许昌朝廷已然覆亡。随即而来的连锁反应。说不定就足以彻底摧垮曹操的统治。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在新明朝 [精校] (随轻风去) 起点VIP2012-03-23完结历史爱好者文科宅男机缘巧合穿越到大明,成了一名身份低微的小衙役,在明朝想出人头地考...
-
宋时行 [精校] (庚新) 起点 VIP 2013-03-26 完结穿越来到大宋,靖康之耻尚有两年有余的东京汴梁城,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在这个即将毁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