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怎么样?”
扭头看着于思远错这位刚刚从英国回国的前驻英武官,钱幕不无得意的问道,在半年前正是他从英国发回了一份绝秘电报,电报中提到了英国人的“陆地巡洋舰”。也就是“tank”——水柜,英国人的保密称谓。
“比起英国人的tank如何?”
比起英国人的tank如何?面对这个问题,于思远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作为驻英武官时,尽管他以军人的敏感意识到tank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但是。英国人的坦克不过只是在草地上表演了一番,距离不过数百米,而眼前的这辆tank却在泥泞之中行驶了十数公里,上坡、入沼,可谓无所不用其及的展示着其良好的通过性能,至少那些看似“无敌”的装甲汽车远不能同其相比。
“这个,这个还真不好说……”
就在他话声落下时,却听到耳边响起一阵撕布似的机枪声,那枪声像撕布又像是电锯,对于这种机枪,他并不陌生,这是江苏陆军特有的装备——二式两用机枪,不过出国部队大都已经换装了三式马克沁机枪,而这种机枪一直为闪电装甲车装备,现在用于这辆tank上倒也没什么意外的地方。
伴响靶落,远处的机枪靶随着机枪的扫射,一个个打翻在地,而这辆tank上那小巧的炮塔则随着tank的行驶,不停的转动着。
“炮塔?”
注意到tank炮塔的转动, 于思远到是发现了这辆小巧的tank同英国tank相比下的第一个优点——可旋转炮塔,这意味着其可以拥有360度的射界。
“和闪电装甲汽车一样,都是双联机枪塔,不过他的炮塔更小巧,装甲也更厚一些,装甲也更厚一些,炮塔的正面、侧面、后部,都是13毫米装甲钢,只不过角度不同,顶部8毫米,车体亦是如此,顶部6毫米……5.8吨的车重,保证其可以通过目前国内大多数桥梁,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英国人的tank重量太大,并不适合中国的道路情况,过重的吨位,同样也会增加造价……”
听着这一番解释, 于思远倒是明白了,为什么这辆tank为何如何“袖珍”了,可看着这辆tank,他还是看到一些局限性——只装备机枪。
“如果,前方有工事的话,这辆tank……”
“战车!”
钱幕出言纠正道,相比于英国味十足的tank,公司更倾向于战车一词,而这一项目原本就叫“装甲战车一号项目”。
“好吧,战车,他如何摧毁沿途敌军的工事,英国人在装甲巡洋舰上使用了57毫米海军炮,而它……这辆战车只有机枪!这意味着,或许它可以撕开敌军的防线,但沿途的工事,还面要步兵去攻克!”
“这……”
在制造这辆“一号战车”时,公司只是依照图纸制造,只不过是掌握他的制造流程罢了,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其它问题,火炮……
“而且,如果,在战场上碰到向……”
想了下,于思远指着远处趴窝的装甲汽车说道。
“碰到像战车、装甲汽车一类的目标,我想用机枪肯定无法的攻克,要知道,根据我们的情报,英国人很有可能在索姆河战场上使用tank,未来,谁知道,我们会不会在战场上碰到这家伙,所以,我觉得,咱们的战车至少应该具备摧毁tank的能力,当然,这不过只是个人的看法!”
“这个建议很好,很中肯,怎么,欧洲又有大战役要打响了?远征军会不会当主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shuhaige)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42章 旧大陆战事无又酣 炮灰亦被他人闲
“嗵……”
照明弹划破漆黑的天际,探照灯的灯光不时的数百米宽的无人地带间扫过,全新和残酷的铁丝网在这一无人地带间散落着,空气散发着阵阵尸体的臭味,从进入四月,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一些未急收拾的士兵尸体残骸,在太阳的暴晒下腐烂,散发出让人恶心的臭味。
从侦校汽球上朝着地面看去,那布满铁线网的无人地带,就像是月球表面一般,数以千百万发炮弹席卷着这片大地,或许,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这里并没有发生激战,甚至于每天,除去依然正在进行,不过已经让双方筋疲力尽的凡尔登战役仍在进行外,报纸上都会用“西线无战事”的称谓报道着这僵持的战场,但是谁也不知道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不过,此时,整个战场的气氛却显得非常紧张,无论是法国士兵还是英国士兵亦或是德国士兵都明白,在这种静寂之后,往往意味着一场更为激烈的暴风雨的前骤!
在这时没有人敢于掉以轻心,借着闪光弹的光亮,战壕中的法国士兵从潜望镜中观察着战场,忍受着战壕内蚊虫叮咬的他们,想到身后的部队,心下顿时涌起一阵阵不满的情绪。
“真羡慕那些中国人啊!”
是啊,自凡尔登一仗成名后,中国远征军在成为协约国联军的一只生力军的同时。当人们以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远征军会在战场上发挥他们作用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却被投入到距离前线较远的后方,显然,对于法国人而言,他们所担心的中国远征军再一次夺得他们的荣耀,这支刚刚立下战功的军队似乎被遗忘了。
不过,虽说被遗忘了,但中国远征军依然不断的被法军司令部小规模的投入战场,以节省法国自身的鲜血。但是相对应的是,中国远征军却鲜少再承担的主攻任务,大都是防御性作战,而长达几个月的防御性作战,已经让远征军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
不过对于法军司令部而言,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似乎发现了一个中国远征军新的“用处”,只要是中国远征军防御的阵地。就绝不会失守,与法国人伤亡超过五成就很难坚守不同,中国远征军接到命令之后,就会不折不扣的履行职责,没有命令绝不会后撤那怕半步,这一意外的惊喜。使得尽管对中**队仍然存在着一些偏见,但法军司令部内的将军们,却不得不承认一点,正像外界说道的那样——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人。
泥泞的道路上,一辆辆中国制造的闪电卡车在泥泞中行驶着。这些汽车上大都带着法军的徽章,如果说凡尔登之后,除去中国远征军打出了些许名气之外,远征军所使用的“闪电”卡车,同样被称之为“最好的卡车”。
在凡尔登战役期间,法军亲眼目睹了在不可能通过的道路上“中国闪电”是如何行驶的。随后在远征军休整时,在法军司令部的要求下,远征军运输部队向法军提供了100辆“闪电”卡车,不等凡尔登战役,这场旨在让法国流尽鲜血,而德国人同样也流尽鲜血的战役进入尾声,法军司令部就像中国采购了多达一万辆“闪电”卡车,以取代国产以及福特卡车。
在过去的几个月间。越来越多的“中国闪电”出现在法国前线那些交通最恶劣的道路,一步步的取代了福特等美国卡车,正当一队满载着伤员的“中国闪电”沿着泥泞的道路朝着后方撤去时,十几辆墨绿色的“闪电卡车”在一辆小型“闪电快马”带领下,朝着前方驶去。
相比于“中国闪电”,被士兵们称为“闪电快马”军用轿车在法国并没有什么名气,只有远征军装备几百辆“闪电快马”,可任何人只要看过它,都会对它的板条箱型车身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小汽车的结构简洁,风格硬朗,由带有加强筋的薄钢板冲压制成,配有折叠式风挡和帆布顶棚。而这种小汽车的全重不过只有685千克,只要1个人就能够从前方抬起来,而更为重要的是,其良好的越野能力使得搭乘“闪电快马”的军官们,在通过泥沼时不需要考虑推车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用不了几个月,这种个头小功能却是一流的小汽车,很快就会和“闪电”卡车一样被英法等**队所接受。
当这个车队行驶着的时候,路边的法国人偶尔会把视线投向这个车队,在卡车上坐着的无一例外的都是东方人,看到这些亚洲人,与过去的嘲讽不同,那些法国士兵总是投去善意的笑容,甚至热情的和他们打着招呼,无论将军们怎么看,在这些法国士兵看来,无论如何,这支让德国人吃亏的军队,是和他们呆在一个战壕里的朋友。
“你们是新补充来的吗?”
在车队边的一辆摩托车边斗里的士兵冲着卡车上的中国士兵大声问道。这些士兵的军装很新,脸上也没有那种在前线呆了很长时间之后的那种疲惫,完全是一副精气十足的模样。
补充兵!
这十几辆卡车上的士兵,都是从南方军营补充来的士兵,他们往往都是刚刚从国内抵达法国的士兵,或许前线的战事并不算激烈,可部队的兵员损失,总需要及时补充,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战役,会在什么时候打响,而在打响后,远征军会不会承担新任务。
西线无战事!
几乎是一到达法国,吕思友和战友们便听说了这么一句话,同样也听说了种种关于远征军的“谣言”。远征军虽说身处前线,可是却又远离前线,远征军“光荣的”变成了预备队,至少对于除去十几个零散分布在前线某些支撑点的步珍团外,绝大多数远征军部队,则在距离前线十数公里的法国乡间军营驻扎着,静静的等待着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