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奥斯曼帝国在东部伊拉克地区大量抽调了超过百万的部队防御。但这些部队的实际水平远差于当年的rì军,从1917年3月22rì开战到4月7rì,中国远征军就一路进攻到摩苏尔,几乎全境占领了伊拉克区,并且同俄军在亚美尼亚地区和阿塞拜疆一带形成前后夹击奥斯曼帝国的局面。
就在宋彪作为实际上的总指挥官抵达摩苏尔,准备进一步领军击溃整个奥斯曼帝国时,却收到了最新的消息——美国在4月6rì正式宣布对德国宣战。理由还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和奇摩尔曼电报。
这样的消息让宋彪稍稍有点惊讶,他原本以为在中国参战之后,美国可能不太会考虑主动参战。毕竟意义已经不大,但随着中美两国先后加入大战,这场战争显然失去了最后的悬念。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美国宣布参战后不久,在南线损失了六十万陆军的奥斯曼帝国就彻底放弃了抵抗,同意接受停战谈判,即便停战的条件极为苛刻。
宋彪随即调整了原有的战略,率领主力部队转移到贝鲁特港口,准备从这里乘船直接抵达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以此为跳板进攻巴尔干地区,直接进攻奥斯曼帝国陆军,而大部分的部队则横跨整个奥斯曼帝国,大量收缴奥斯曼帝国的武器装备。没收一切战争物资,为大规模的反攻德奥做最后的准备。
实际上真正刺激美国宣布参战的原因是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此时谁也不知道俄国沙皇退位之后的新zhèngfǔ是否还会继续保持协约国条约,如果俄国不继续进攻德国,单靠英法。再加上中国也未必能结束战争。
特别是中国为了自身利益采取从中东发起进攻的军事战略后,可能不等中国进攻到德国,德国就已经提前击败了英法联军,正是因此,美国才决定出战。
现在除了英法最为着急外,中美意其实都在观望俄国的态势。美国即便登陆欧洲之后也一直在等俄国的情况明朗化,此后才决定完全发力攻打德国。
由于俄国革命的爆发,俄军没有乘胜大规模推进到奥斯曼帝国,让中国独吞了整个奥斯曼帝国的疆域,这一点也完全超乎英法俄最初的设想,帝国陆军以协约国的集体名义占领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实施军事管制,大规模从奥斯曼帝国抽调和查抄物资,继续用于支持对奥匈帝国的作战。
此时的德奥海军基本分裂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在黑海,一部分在亚德里亚海,但在这里基本都被法意海军消灭的差不多了,这对于帝国大规模在希腊和阿尔巴尼亚地区登陆是个非常重要的好消息。
1917年7月,帝国陆军主力在阿尔巴尼亚地区汇合,联同在当地的法军和意军,一起进攻奥匈帝国,迅速向塞尔维亚推进。
此时的德国陆军正将大部分主力集中在西线战场,试图在美国大规模调兵参战之前逼迫俄国退出战争,在南线协助奥匈帝国的兵力不足,导致帝国远征军在塞尔维亚南部山区连续歼灭奥匈帝国的帝国国防军。
帝国远征军的大部分新编团还在奥斯曼,只集中了72万陆军,但都是jīng锐部队,而奥匈帝国投入的各民族部队和帝国国防军,加上保加利亚军的四个师,总兵力接近130万人。
即便如此,帝国远征军还是依靠更为jīng锐的作战实力和大胆的穿插战术,迅速的大获全胜,连续歼灭奥匈帝国陆军四十余万。
和英法德奥不同,帝国远征军以机动作战为主,并不强调对阵地争夺,不断采取绕道的大范围迂回进攻,直接切入敌军的后方,也经常采取强攻切断敌军阵地,从进攻转变成防守,在切断敌军之后用防守战和机枪阵迅速消耗敌军。
通过这种攻守战术的不断转换,以及大迂回的包抄战术,奥匈帝国陆军不断被帝国远征军围歼,超过三十万的部队在德逊河防线被合围,切断了所有补给。
不过,战争最害怕的除了敌人之外就是盟友,在帝国远征军一路进攻奥匈帝国的同时,意法联军在弗拉涅地区被保加利亚军队击溃,被迫后撤,导致帝国远征军的后路又即将被保加利亚军切断。
1917年9月,回撤到弗拉涅地区的帝国远征军击溃保加利亚军队,乘势进攻索菲亚,12月4rì攻占索菲亚,逼迫保加利亚退出战争。
1918年3月,帝国远征军在塞尔维亚军和意军的配合下,重新夺回贝尔格莱德,恢复了塞尔维亚王国,为正式全面进攻奥匈帝国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只是就在如此大好的局势之下,宋彪悄然乘船返回国内,指派段祺瑞为帝国远征军司令,实际指挥权由马尔托斯将军和陈其采等人领衔的远征军参谋部负责。
很显然,对中国而言,在欧洲的胜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除了占领伊拉克之外,帝国远征军并无其他真正的目标,此阶段不过是在履行协约责任,以及保护胜利果实。
从1918年开始,真正属于帝国陆军的战争才刚开始。
宋彪返回国内重新组织一场新的大规模战争,这一次,他将矛头直指苏俄,而帝国远征军的主力部队中的第一、第四步兵师也从奥斯曼帝国抽调回国。
第215章震旦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中国工业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是大到了难以估计的程度。..
在过去1917年,虽然因为美国正式加入协约国和介入到《协约国再保险条约》之中,以及中国的大规模参战,导致中**工业出口增长规模大幅下滑,但是中国本土毕竟没有遭受到战争的威胁,国家工业总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一跃超过了40%,在欧洲钢铁产能大幅下滑的同时,中国钢铁产能却相比1914年增长了一倍,生铁、粗钢和钢的年总产量突破1350万吨。
中国本土建造的第一艘震旦级无畏战列舰也在1918年3月正式交付海军,成为帝国zhōngyāng海军的新旗舰。
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时刻啊。
在回国之后,宋彪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前往金州造船总厂参加这艘震旦号无畏舰的交付仪式,甚至没有见到战舰,他心里就已经充满了无限的自豪感,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开始,从现在开始,中国也将继续建造更大规模的战列舰和其他军舰。
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崛起的真正的第一步。
未来,中国还会进一步的国产化,直到连蒸汽轮机、主炮也全部国产。
在欧洲战场惨烈如荼之时,中华民族正迎来历史上最伟大和繁荣的复兴岁月,这一段被称之为黄金二十年的岁月。从1914年至1918年又是黄金二十年中的战争繁荣时期,整个帝国都变得更为蓬勃和充满了青chūn的活力。
宋彪是乘坐海圻号轻装甲巡洋舰返回国内的。甚至没有先回帝国的首都,而是直接前往金州港。为了迎接他的回归,海军部将震旦号无畏舰的交付仪式拖延了两周,作为对皇帝最伟大的歌颂和赞美。
港口上严阵以待,同时又装裱一新,白sè的迎宾帐篷沿着港口排出了几百米长,很多媒体记者都已经提前到了很久。有些还是从美国和英国赶来的记者。
帝国陆军在欧洲战场的大规模胜利极大的提高了帝国在国际社会的声望,特别是在帝国远征军轻松击溃奥匈帝国的国防军后,世界范围内都正式的确信中华帝国的军事实力真是今非昔比,远胜于欧洲的普通强国。也可以说是跻身于世界第一流的陆军强国。
帝国只用了110万陆军就击溃了以奥匈帝国国防军为主的134万同盟国联军,自帝国对德宣战以来,帝国总派遣兵力为183.8万,消灭敌军270万以上,自身伤亡43.5万人,在中英法俄四大协约国中的作战效能是最高的,目前在欧洲、中东和非洲战场仍保留着130万的jīng锐部队。
正因为帝国在世界中的声望提高迅猛,世界才会如此关注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无畏舰服役,在此之前,帝国海军虽然有接近30万排水量吨位的舰队。其实一直是靠巡洋舰、驱逐舰和各种辅助舰船支撑着海军作战,重新归国的镇远号铁甲舰和从法国购入的两艘旧装甲巡洋舰就是帝国最强的战舰。
中华帝国的世界陆军强国地位是无所争议之事,但也是无可争议的世界海军弱国,这种局面或许就将从震旦号无畏舰开始改写。
对欧美记者们而言,中华帝国海军实力的扩张意味着协约国的全面优势,也将彻底终结这场旷rì持久的世界战争,对拥挤在港口上的rì本记者们而言,一种匪夷所思的困惑和忧虑让他们为大rì本帝国的未来而堪忧。
中国发展的确实是太快了。
特别是在这艘震旦号无畏舰下水之际,大rì本帝国的jīng英们仿佛又感觉到中rì甲午海战的号角声。
此时国内外在这一阶段都已经知道在欧洲前线指挥帝国远征军作战的就是华皇陛下。而华皇陛下也将在这几天里回到国内参加震旦号的交接仪式,所以海内外媒体才会如此集中的过来报道此事,特别是rì本媒体都普遍别有用心。
中国的迅猛发展和华皇训政及指挥陆军作战的大幅胜利,使得rì本国内议论纷纷,皇道派的势力急剧扩张,要求rì本天皇亲政的声浪也越来越高。
相似小说推荐
-
豹牙 (战舞飞扬) 17K小说网 2013-10-24 VIP 完结经历军营历练,社会小青年成长为骁勇善战杀筏果断的时代尖兵,穿梭于索马里,戈兰...
-
逆子乱臣 [精校] (路人家) 都市小青年魂穿到架空古代,内有奸党误国外有胡人滋扰,且看他如何利用现代技术从候门庶子成长为朝中权臣的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