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带着警花闯三国 (乱石兰竹)



孙策看着城下。将弓箭握在手中。哈哈大笑:“董卓算什么东西。一个窃国贼而已。早晚要取了他的狗头。你先吃我一箭。”

李进见孙策不肯投降也就罢了。还直呼董卓的名讳。张口便要大骂。却听“嗖”的一声。只觉得喉咙一凉。张大了嘴却说不出话來。在马上晃了两晃栽了下去。

李傕见李进被孙策一箭射死。心头大怒。转身下令攻城。于是。五万骑兵纷纷下马。各自准备攻城器械。那时候由于道路不畅。许多攻城器械并不是随军携带。而是就地取材。现场制作。道路两边山林密布。有的是枯藤老树。虽然云梯、井阑、冲车等大的器械急切之间不可能做好。但扎几架梯子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很快。西凉军们便分成两拨。一拨人弃了战马。扛着简易的木梯。呐喊着冲向城头。还有一拨人则骑马搭箭。在关前來回驰骋。想要凭借娴熟的弓马压制城头上的守军。

孙策见到敌军人多势众。却并不慌张。阳平关的城墙坚固高大。关前地域狭窄。大规模兵力无法展开。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孙策不等敌军冲到近前。便下令放箭。守军的强弓射程、力道都在西凉军之上。又是居高临下。转眼间便将西凉军射倒了一大片。

西凉军长期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人人精于骑射。攻城虽然不是他们所长。却有着悍不畏死的精神。虽然身边的同袍接连中箭倒下。但沒有一个西凉军的士兵退缩。几乎是踏着同伴的尸体。一步一步地靠近的城墙。

阳平关是汉中北边的门户。也是当年刘焉阻断与朝廷之间联系的重要关卡。关上不仅布有重兵。而且屯积了数量庞大的箭矢、滚木、擂石。唯一欠缺的只有粮草。粮草欠缺也是沒有办法的事。整个汉中的粮草就不充裕。百姓常常食不裹腹。所以五斗米教才得以在汉中一带盛行。但是粮草的问題却不在孙策的考虑之内。有富饶的荆州作后盾。不仅粮草。还有其他各种物资都将源源不断地运抵汉中。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他现在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守住阳平关。

孙策知道自己的兵力有限。还要防备张鲁的那些降卒。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因此对于弓箭、木石的使用。几乎是不惜代价。而李傕最不在乎的就是人命。他指挥的大小战役。哪一次胜利不是人命堆出來的。面对城上如雨的矢石。李傕的命令只有一个。前赴后继地冲上去。

攻城大战从正午一直杀到太阳西斜。攻城的是骑兵。守城的也是骑兵。这恐怕是人类有战争史以后从來沒有出现过的奇特景象。经过半天的厮杀。城下的西凉军丢下了七八千具尸体。却仍然看不出有丝毫收兵的迹象。而守在阳平关上的刘欣军士兵也已经伤亡一千余人。剩下的人也由于不停在拉弓射箭。抛砸滚木、擂石。个个两臂酥麻。面带疲倦。却得不到丝毫的休息。

张彪看了眼城下如潮水般涌过來的西凉士兵。脸上的兴奋已经完全被担忧所取代。他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士兵还能坚持多久。因为所有人都沒有得到片刻的休息。又连射了两箭。张彪终于忍不住说道:“孙将军。让南城上的弟兄上吧。”

孙策在南城上留下了一千名士兵。那是为了防备关后的降卒造反。可以算是他手上唯一的一支后备力量。那确实是一支生力军。但是。孙策沉思了片刻。还是坚定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关后突然传來震天的喊声。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过來。慌慌张张地说道:“将军。大事不好。降卒造反了。”

孙策心头一惊。真是怕什么來什么。这些降卒还真的造反了。但是孙策明白。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镇静。那些降卒手无寸铁。就是想要扎个梯子。也沒有砍伐树木的工具。赤手空拳想要爬上几丈高的城墙。简直是白日做梦。

这些降卒被赶到关后驻扎。睡在天寒地冻的荒野里。自然满腹怨言。开始还有数百名黑甲骑兵在那里巡逻警戒。可是到了中午。这些骑兵突然都撤回了城内。那里便沒了专人看管。有些胆大的降卒已经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剩下的也都开始不安份起來。渐渐关上又传來了厮杀之声。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带着向关上跑去。人都有盲从性。其他人也随之鼓噪起來。涌到关下。拚命地推搡着城门。

作为一座雄关。城门肯定是非常坚固的。沒有冲车之类的工具來撞击。单单靠双手去推。想要推开城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这些降卒已经失去了理智。城门虽然推不开來。但发出的喊声却震天动地。

正在拚命攻城的西凉军显然也听到了那边的喊声。攻城的步伐明显地停滞了一下。孙策看到城下西凉军的攻势不像刚才那样一波接着一波。似乎有些凝乱起來。不由心生一计。朝着身边的士兵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的援军已经來了。拉满你们手上的弓。瞄准城下的敌人。狠狠地射吧。叫他们有來无回。”

城头将士们的精神都为之一振。齐声呐喊。一时间。箭如雨下。比刚才还要猛烈数倍。西凉军本來就被这那阵突如其來的喊声弄得有些犹疑不定。隐约听得城头上说什么援军到了。陡然又遭如此迎头痛击。刚才还如虹的士气顿时一落千丈。纷纷后退。

在董卓手下的诸将中。其实最能打仗的便是李傕。攻城不久。他就敏锐地感觉到城中的守军人数不多。正想凭着人海战术。通过持续不断的冲击拿下阳平关。半天的攻城战斗下來。李傕已经知道城上的守军不是张鲁的军队。这座关城早就落入了刘欣的手中。现在知道关上來了援军。李傕突然就对夺下阳平关沒有了信心。看看天色已晚。只得下令鸣金收兵。退后三十里下寨。

见到西凉军退了下去。阳平关上发出阵阵欢呼。这半天的战斗打得实在是太艰苦了。如果不是西凉军选择了退兵。再打下去。结果真的很难预料。正在关后鼓噪的降卒听到城上的欢呼声。顿时一哄而散。反正也沒人监管着。他们又都是汉中本地人。脚长在自己身上。现在不跑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孙策在城头上望见。也只有摇头苦笑。士兵们奋战了一天。现在最需要抓紧时间休息。他可腾不出手來去抓这些降卒。也只好由他们去吧。说起來。今天能够守住阳平关。这些降卒也是“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他们鼓噪的喊声。还真吓不退城外的西凉军。只是到了明天。西凉军要是卷土重來的话。这座阳平关恐怕还真要守不住了。孙策看着身边疲惫不堪的士兵。咬了咬牙。转头对李生说道:“李将军。你带些人在关内各处布置下火种。如果明天实在守不住。就放火烧了阳平关。”

此时。李傕已经坐在了新搭建好的大帐内。想到刚才功亏一篑。不禁有些气急败坏。连声吩咐道:“快。去将贾先生请过來。”

手下的亲兵去不多时。又返了回來。拱手说道:“启禀将军。贾先生已经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封书信。”

第252章 丧家犬

李傕闻言大怒道:“你说什么。贾诩竟敢不辞而别。把他留下的书信拿來我看看。”

贾诩在西凉军中也就是混个温饱。他又不可能像其他士兵那样四处抢掠。写封书信连布帛都用不起。更不要说珍贵的襄纸了。这封书信是写在竹简上的。

当然了。李傕家中虽然也有不少襄纸。但大部分时间也是用竹简來写东西的。倒也不以为意。随手翻开。却见竹简上写道:“李将军台鉴。贾某蒙将军一饭之恩。今已相报。从此两不相欠。将军既纳贾某之计。就当知道兵贵神速的古训。却于路牵延。以致为刘欣所乘。悔之无及。依贾某观之。阳平关一失。关中岌岌可危。董卓命不久矣。将军宜早谋出路。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贾某就此一别。言尽于此。望将军珍重。”

“啪”的一声。李傕将手中的竹简狠狠地摔到地上。他是董卓手下的大将。他的利益更是与董卓捆绑在一起的。要他另谋出路怎么可能呢。李傕不禁对贾诩恨之入骨。感觉他就是设了个套让自己來钻。却从來沒有细想过。如果不是因为他这一路上忙着烧杀掳掠。现在已经可以坐在阳平关上。看着孙策在关下跺脚叹息了。

历史上贾诩献的计策并不多。但每一次都在紧要关头。而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才落了个“毒士”的名号。然而由于刘欣的到來。历史已经偏离了原來的轨道。结果贾诩献出的第一条计策就失败了。当然计肯定是好计。失败的责任并不在贾诩。而是李傕和他部下的西凉军沒有贯彻兵贵神速的精髓。

但是李傕并不这样想。因为贾诩的不告而别。他已{‘文’}经将攻{‘人’}打阳平{‘书’}关受挫{‘屋’}的怒火全部发到了贾诩的头上。一面快马向长安告急。一面下令缉拿贾诩的家小。直到这时候。李傕才发现自己平时对于贾诩并不关心。根本不知道他家还有些什么人。现在何处。只得将第二道命令压了下來。改为催促李应、李维率领的步卒尽快赶來。明日合兵一处。并力攻城。

他的骑兵苦战了半天。伤亡着实不小。攻城这活儿显然还是由步兵來干更加合适一些。得知阳平关來了援兵。李傕索性躺在大营里睡个懒觉。等着李应、李维的到來。然而事与愿违。他还沒有等到李应、李维的到來。却先等來了阵阵喊杀之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