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军干脆利落的退兵,留下的是城墙上下满地的楚军兵卒尸体!
寿春城,城高墙坚,如果玄武军不计伤亡的强攻,翁仲估计最多也就需个一日夜的时间就能拿下。不过如此一来,玄武军至少要折损一半乃至更多。玄武军无法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如果玄武军伤亡过大,即便他攻占了寿春城,在皇帝那里怕是功没有多少,过却绝对是有。
胡亥曾经无数次的告诫灞上大营出身的五大军团一众官吏,不到万不得已,哪支军团的主将用兵卒的性命来换取军功的话,定然严惩不殆。虽然胡亥没有明说,怎样严惩,但是没有人敢以身试法。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平时并没有什么架子,甚至很好说话,但是一旦碰触到皇帝的禁忌,那么触怒皇帝的后果就要自己好好掂量掂量了。
当然,翁仲之所以退兵如此迅速,除了顾忌玄武军的伤亡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吴芮等人坚定的守城决心。
作为楚国最后的一座坚城,吴芮、昭通等人深知,城破之日就是自己等人授首之时。当然,真正给他们信心的还是如今依然被楚国朝野上下认为就在淮河北岸的项梁那三十万大军。
翁仲的玄武军统共不到五万人,仅仅是寿春城内的楚军兵卒,就几乎三倍于秦军。只要项梁收到消息顺利回师,里应外合之下,即便秦军再精锐也不可能抵挡的住数十万楚军里应外合的围攻。
胜负未分,吴芮等人不管为了什么,都会拼死守住寿春城。
看到秦军安营扎寨,吴芮等人无不松了一口气。谁知,眼见秦军大营中的灶火刚刚熄灭,那隆隆的战鼓声再次毫无征兆的响了起来,然后城下的秦军又开始对着寿春城墙爆射一阵。一炷香之后又是毫无征兆的鸣金收兵声。
到了晚上,寿春城的楚军就这样在翁仲玄武军一波*的骚扰下,彻夜不得安宁!想必神经衰弱肯定是有的!
今天,一大清早,翁仲就收到了胡亥自咸阳传来的诏令,片刻之后玄武军大营中的战鼓声就再次隆隆响起。缩在城墙甬道中的楚军兵卒不仅没有着急去守城,反而将身体缩的更紧了!
白虎军援军即将到达,所以他也不真正的进攻,就是摆开架势,用玄武军中的大型连射弩机还有手弩一味的爆射和骚扰守城楚军,最大可能的消耗防守寿春的楚军兵卒的有生力量以及消磨楚军兵卒的守城意志。
寿春城头昨天好不容易保住的十余具大型连射弩机,刚刚露头就被等了半天的玄武军给射成木屑。没有了大型连射弩机,城墙上的楚军根本没有能够威胁到玄武军的东西。虽然守城楚军手中同样有不少秦军制式的强弩。
但是子婴赠送给楚国的秦军制式强弩,就跟大型连射弩机一般,都属于老式的弩机。不仅射程无法同玄武军手中持有的强弩相比,威力同样也小了许多。
翁仲在等,等着杜腾领着白虎军到寿春城下汇合。
……
项梁的飞快被擒,让杜腾和徐闯两人准备的一万原本要烧掉项梁渡河所用的楼船和竹筏等物的斥候骑兵,根本没派上用场。
两人虽然在战略上藐视项梁的三十万大军,但是在战术上还是很重视的。一万斥候骑兵就是防止项梁打不过逃跑时断他后路用的。
只要项梁过不了淮河,在淮河北岸怎么折腾到最后都是一个死字。
在翁仲收到胡亥传来的诏令的时候,杜腾和徐闯、黑铁三人也都收到了胡亥的诏令。两处大营马上就开始忙碌起来。
徐闯领着三万五千人的轻骑兵先行,五千重骑兵充当了临时的押送队,同一万余人的劳役紧随其后。在将江东子弟兵和其余楚军兵卒分开羁押之后,杜腾就带着项梁、范增以及被俘的一众楚军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开始渡河了。
杜腾选择渡河的地点不是项梁的渡河之处曲阳县城,而是就在寿春城下游距离寿春不到十里的一处浅滩。这个距离,眼神好的楚人都能够在寿春城头看到渡河的大军。
杜腾,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 项字大旗
第十九章 项字大旗
翁仲玄武军不到五万人,根本不可能将偌大的楚国都城寿春都围起来。翁仲主攻的依然只是一个方向,寿春西城墙。其余三方城门,翁仲仅仅是派了少许斥候游弋在外面。
在楚军出城求援的信使好不容易突破玄武军斥候的阻拦不久,一直守在城墙上的吴芮、昭通等人就接到了守城兵卒报来的发现有大军在寿春下游渡河的消息。
收到消息的昭通、屈平、吴芮等人慌忙等上东城墙极目远眺。
今天的天气极好,虽然看不太清楚,但是还是能够模糊的看到在淮河下游相距寿春十里左右的地方,正有大批人影密密麻麻的遍布整个淮河,最前方的人影已经快要接近岸边。
显然,这是有大批兵卒在渡河!
看到这一幕的昭通、景共等人无不大喜。
在他们看来,这必然是项梁收到消息从淮河北岸回师救援寿春了。吴芮心中在欢喜之余不知为何心中却是总有一股不安在笼罩。
看着派人到各个城墙上四处宣扬大将军项梁已经领着数十万大军在回师路上即将到达寿春的项通等人,吴芮嘴巴张了张却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劝阻话语又咽了回去。
现在四处宣扬是项梁大军,如果等到那大军到来发现不是项梁大军,而是秦人援军的话,那么对寿春军民的打击怕是没有人能够承受。
虽然吴芮也不认为,秦军真的能够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就将项梁三十万的大军全歼。但是,当初项梁预料的那股从武关南下至少要等到七日乃至十日之后才能到达寿春的秦军,却是在昨日就已经兵临寿春城下。
那么又有什么不可能从函谷关南下的秦军不能提前到达淮河北岸呢?
吴芮不知道,只能祈祷淮河北岸的秦军真的如项梁想的那样还需数天才能到达。
同样吴芮很清楚,昭通等人之所以在昨天任由自己调配寿春城的大军,完全是为了守城需要。因为昭屈景三族中根本没有懂得如何领军打仗的人。
吴芮对自己的位置从来都摆的很正,他很清楚项梁同昭屈景三族之争的根源所在。可以预料,如果这个时候他出言劝阻的话,必然会惹的昭通、景共等人不快。
那渡河的大军距离寿春不过十里之遥,等到大军渡过淮河,最多半个时辰就能抵达寿春。是秦军还是楚军,等上片刻就可见分晓。
大将军项梁回师驰援即将到达寿春的消息,没过多久就传遍了所有守城楚军,并在飞速的在寿春城内蔓延着。楚国朝野上下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异常。
饱受玄武军十余个时辰连续不断骚扰和箭雨折磨的守城楚军,在听到大将军项梁大军马上就要到达寿春之后,无不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原本低落的士气,瞬间高涨。
从秦军兵临城下就一直躲在楚王宫中的楚王熊心,在听闻大将军项梁回师的消息之后,也兴冲冲的登上了城墙,亲自现身鼓舞士气了,这个时候可是加印象分的。
楚国真正的主事者是谁,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昭屈景三族虽然依然很有能量,但是跟手握绝大多数兵权的项梁相比,他们根本不可能同项梁抗衡。
乱世之中,有兵才是王道。
熊心很清楚这一点,项氏一族之中有很多人进言项梁让项梁取楚王而代之,熊心早就收到了些许风声。如果熊心还是牧羊时的心态,能当上楚王对他来说应该已经很满足了,毕竟牧羊时,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吃上一顿饱饭。而如今做上了楚王,每天锦衣玉食,还有各色美人,他的心态已经渐渐变了。
人的**是没有止境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知足常乐,说的好,但是真正又有几人能做到?
熊心如今就是如此,他已经不想在过回往日那般贫寒的生活。他不愿意失去自己的楚王之位。既然不愿意失去。那么首先他需要讨好的,除了项梁之外,似乎已经没有别人了。
楚王的到来,让守城楚军的士气瞬间到达顶点。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传四野。
熊心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的待遇,头脑一热,壮着胆子登上了西城墙。
而似乎为了呼应项梁大军的回师,原本一直骚扰不断的秦军,在城墙上欢呼声刚刚响起的时候,就悄无声息的撤了回去,大营紧闭,人影幢幢间,似乎已经有了撤兵的意思。
这,似乎从侧面更加证实项梁大军回师的消息。
看到秦军如此,就连原本心中还有些许疑惑的吴芮也相信了,下游渡河的确实是项梁大军。
很快,在楚王熊心的命令下,寿春城内的楚军已经开始在计划着怎么配合项梁,将这股胆大妄为的秦军给全部留在楚地了。
秦军的兵械之利,短短的一天,已经足够让楚国上上下下见识到。同秦军兵械相比,南越方面子婴送来的那些强弩,根本就是个渣。
相似小说推荐
-
柔情侠骨 (侠影) 17K小说网2013-11-23完结 穿越来到明朝末年的李凡,无意中卷进与东厂斗争的漩涡中,利用现代人先进的头脑和...
-
大宋兵器谱 [精校] (殷扬) 起点VIP2013-02-19完结兵器大师在北宋的热血传奇! 破契丹,灭西夏!斩祸乱之源,女真、蒙古安得横行!平吐蕃,收西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