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伐清 (灰熊猫)



军屯已经荒废了,要是成都再不给补贴,这一大群人的生活眼看无法维持下去,青城山的军阀们就大闹成都知府衙门,要找刘晋戈讨个说法,刘晋戈一怒之下干脆和他们单挑。不幸的是,无论刘曜、杨有才还是剑阁、江油等地的军阀头子,大都是小兵出身的下层军人,没有一个人敌得过成都知府。

被知府老爷打得鼻青脸肿后,军阀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在知府衙门前静坐示威,引发了大批同秀才围观。为了博取同情,刘曜他们把当年的拥立之功都搬出来了,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由于邓名的交代,刘晋戈不能出动亭士驱散抗议的军阀们,刘知府也没法冲出门去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打人。只好每日给他们发零用钱和生活费,直到邓名回来的时候,双方仍在僵持中。

“既然他们想接受收编,那接受不就得了?”听刘晋戈怒气冲冲地叙述完事情的经过后,邓名哭笑不得:“他们不就是想退休吗,让他们退休好了。”

现在除了邓名以外,川军中军衔最高的只有少校。刘曜他们指出,邓名曾经答应过,会给他们将领级别的退休待遇,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寸步不让。

“刘曜、杨有才都要求上将的退休待遇!其他的几个也都要中将待遇!”在刘晋戈看来,都江堰这帮人简直把军阀的脸都丢尽了。如果不是害怕对方在衙门外静坐,刘晋戈连生活补贴都不想发,更不用说给他们退休金了:“提督您也说过,退休补贴是为了让军人老了以后衣食无忧才设立的,可是他们老吗?我看他们就是去种地都没问题,现在不好好做事,竟然就想退休!”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嗯,不过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邓名觉得对青城山集团的处理必须要慎重,尤其是刘曜、杨有才二人。这二人不但有功,而且是成都原来的主人——现在成都府已经有了二十多万男丁,而他们只有一万多人,加上其他青城集团的人,总计也就是二、三万人——但在外人的眼里,成都确实是他们的基业,是他们献给邓名的。

第31节裁军(下)

很快邓名就与青城山军阀集团会面,邓名向刘曜和杨有才表示,自己一定不会忘记对方的功劳,不会忘记成都的基业和他们的拥立之功。但也正因为如此,邓名不能同意他们退休,否则天下人就会认为邓名刻薄寡恩,甚至是恩将仇报。

这个理由让刘曜等人无话可说,纷纷表示他们愿意继续为提督的大业出力。不过青城山军阀希望能够留在成都工作,而且他们也不想给那个喜欢打人的刘知府当下属。邓名表示愿意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不过暂时也没想好应该给他们什么职务,因为青城山军阀严格说起来都是军屯头子,而就邓名的观察,他们治理军屯的本事还不如熊兰,别说在邓名的体系下没有军屯,就是有,也不可能交给他们治理。

邓名也不能让青城山军阀们去当兵,他们带兵打仗的经历基本为零,不但军阀们不能留在常备军中,就是他们的军官、亲兵也没一个能满足常备军的要求。青城山军阀接受整编后,能够释放出一万多人口,邓名告诉刘晋戈,就算一万人都去种地,每年的纳税额也高达一百万,成都知府衙门给青城山军阀的补贴只要不超过这个数字就可以——就算不给这么多,也足够他们在成都衣食无忧了。

暂时邓名打算先给青城山军阀这种补贴,整顿都江堰政务的时候也让他们挂着相关的官职,等将来有了适合他们的职务再说。

与此同时,明军又一次开始裁军。带回来的几万壮丁不必提,战兵也要裁掉大部分,只留下总数不超过四千人的常备军。邓名确定要保留一个一千八百人的步兵团和一个九百人的骑兵团。骑兵团现在无法凑够的人手,加上步兵团顶多也就是两千多人。邓名估计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编制,比如他构思中的炮兵、军校,还有一个特殊战术与特别训练部队,这些也要划入常备军编制。

八千多参与高邮湖的战士都会得到一块铜质的勋章,此外四千浙江兵因为已经有家室,所以每人需要发给五千元的奖金,这是成都欠条制度执行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加印。一想到两千万元的欠条要流入市场,熊兰就坐立不安,不过邓名也不打算就这样听任巨额的货币冲击市场。

工业银行正在购入大量的首饰和布料,军人既然吃饭没问题,那么肯定会给妻子买衣服、首饰,添置一些家里用的东西。为了收购这些奢侈品、日用品,邓名花了不少银子,不过如果不能让军人、军属享受更好的生活,想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就是不可能的。

邓名已经做出来了几双高跟鞋,不过没有大量生产并出售,因为浙江人的妻子很多都是小脚,无法消费这种新商品。而潜在的消费主力目前手里还没有余钱,只能等到刚嫁入四川的新娘们开始参加劳动后,再设法卖给她们。这几双鞋样邓名已经交给刘晋戈,告诉他适当生产,然后当作奖品发给那些女性生产积极分子。

为了消化大量的货币,邓名还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卖马:“我们在高邮湖缴获的四千多匹马,送出去了三百匹,母马和没有阉割的公马都赊给马行,剩下的统统卖掉。凡是参加高邮湖一战的士兵,可以有优先购买权,不过仅限一匹。”

邓名的话让部下们都楞了。高邮湖缴获的都是一流的战马,有了这么多好马,骑兵团虽然缺乏骑手,但战马是绰绰有余了。可没想到邓名居然只打算给军队留下五百匹马,还都是从其他渠道搞来的劣马,好一点的都要和高邮湖的那批一起卖掉。

“提督,这些可都是好马啊。”赵天霸第一个忍不住,站出来说道。邓名回师后,他在军马群中一口气呆了两天,晚上都是在马厩中过夜,那些好马他怎么看都看不够。

“没错,要是劣马,会有人买吗?能卖得出好价吗?”邓名理直气壮地答道:“每人发了五千元的奖金,不让他们有地方花,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物价飞涨吗?”

成都周围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出来,明军又带回了许多粮食,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邓名估计很多士兵都想买一匹马。

“可……可……”赵天霸觉得大脑一片混乱,为了生产急于解散军队也就罢了,可战马这种重要的军事物资怎么看也不该放手。

“常备军我们得花钱养,战马也是一样,养几千匹马,一天要吃多少东西?要雇佣多少人照顾它们?还得每天让它们出去跑,免得养废了。现在我们的马行里一匹成年马也没有,卖了也不会影响马行,还能回收些奖金,何乐不为呢?”邓名马上和部下们算起了经济账:“肯花一大笔钱买马的士兵,肯定会善待它的,草料钱也就不用都府来出了。”

军队大量养马有很多弊端,比如要担心有人偷草料钱,要担心马夫不尽心尽职,邓名把这些担忧都说了一遍:“公家的东西,就像存在武昌的货物一样,我可不知道最后又会闹出什么事来。可私人的财产就不同了,主人会珍惜的;再说,现在都府会骑马的人太少了,想凑够骑兵都很难。这些人把马买回去不会白养吧,他们肯定要骑。如果由我们训练骑兵,就要我们出训练经费,还要担心士兵不好好学习。干脆把马卖给他们好了,他们自己花钱去学骑马吧,过个一年半载的,我们想招募骑兵也就不愁没骑手了。”

“可是……”周开荒也不同意,见赵天霸已经没词了,他急忙上来帮腔:“士兵们懂得照顾马的并不多,万一马生病了,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病。”

“山人自有妙计。”邓名胸有成竹,笑嘻嘻地说道:“我们来养这些马,难道就不会生病吗?不需要让人照顾么?主人要管的马少,他们会更用心。”

“我们不是有蒙古鞑子吗?那几百个蒙古鞑子正好让他们养马。”周开荒依旧不肯放弃。

“没错,我们想到一块去了。”邓名点点头,把他的计划进一步交代给部下们,显然他的决心已经不可动摇:“不过记住了,以后叫他们蒙古人,不要再叫鞑子了。”

“那我能买一匹吗?”赵天霸听得心动,虽然他有权使用军用马,但看到有这么多好马出售,他也想拥有一批属于自己的马。

“你没有参加高邮战役,”邓名摇头道:“你得等几天,如果有没卖完的,会在市场上拍卖,到时候你可以去竞拍。”

“那我可以买?”周开荒、任堂和穆谭几乎同时喊出来。

“可以。”邓名点点头。

……

跟着明军来到成都后,福尔和他的蒙古同伴们仍在等待着他们的命运,一连等了几天,邓名终于再次接见了他们。

根据邓名的命令,一百多参加敢死队的蒙古人被编入了明军序列,在宣誓效忠大明后可以获得军衔,从下个月开始享受军饷。不过其余的六百多人无法享受这种待遇,邓名宣布他们将被解散,以后就需要在成都自谋生路了。

虽然对邓名心怀畏惧,但蒙古人还是纷纷抗议,他们表示根本不会种地,除了吃饭的时候,平时连大米、小米都分不清。站在队伍前排的福尔也在抗议的人之中,他鼓起勇气向邓名高呼:“小人除了给马治病,别的什么都不会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