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滔滔扑哧一声笑了,轻轻打了他一下:“你在骂我优柔寡断啊?”
杜文浩捧着她的脸吻了一下:“滔滔,现在你在最高权力的顶峰,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你,你要真心想富国强兵,就绝对要拿出铁腕政策来,要知道,强权就是真理!”
“嗯!我听你的!”高滔滔性格柔顺宽厚,不善于谋略,却被历史的车轮推到了权力的登峰,原本只想稳稳当当等孙子哲宗大了,将权力移交给哲宗,却被杜文浩历数宋军屡战屡败而激怒了,让杜文浩负责军事变革。待到杜文浩拿出方案来之后,她其实也不知道这些方案到底如何,凭着心中的爱恋,坚信杜文浩不会害自己。所以,凡事都听杜文浩的。
杜文浩端起酒杯:“好!为了滔滔成为铁腕太皇太后干一杯!”
高滔滔莞尔一笑,也举起酒杯,学着杜文浩碰了一下:“好!也为了你这铁腕大将军,干一杯!”
“嘿嘿,那我们不成了一对铁腕伉俪了吗?”
高滔滔粉脸微红,眼波流转瞧着他,凑过去亲了一下:“生生世世,愿如今日!”
两人拥吻,饮干了杯中酒。
杜文浩道:“我接着说,朝廷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对军队和军人的地位问题。众所周知,我朝军人地位低下,就朝廷武将而言,六十级武阶中,最高级别的太尉,仅仅是正二品官,比文官低了两级。同样的资履,武将的官阶普遍要比文官底上两三级。两个资格差不多的人,身为武将的见到身为文官,只有拱手作揖让道的份,心里能平衡吗?这种重文轻武的官衔,造成了整个社会对军队的轻视,对军人的轻视。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如何能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高滔滔想了想,道:“大家对军队的看法没那么差吧?”
“差不差,看看当兵的是什么样的待遇就知道了。武将级别普遍低于文官,刚才已经说了,再看看普通士兵,当兵是要刺字的,要在脸上刺上所在部队的番号,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逃兵。只是,这个规定却直接把士兵定格在了耻辱柱上!要知道,只有罪犯、官府的工匠和奴婢,才会被刺字识别的。士兵不是与罪犯等同了吗?实际上,士兵中的厢军,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于罪犯。当兵保家卫国,本来是十分神圣光荣的,现在却成了一种耻辱的职业。单单从这一点便可知道,军人的社会地位,跟罪犯、奴婢一样,相当的低贱!军人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但军队却是这样的社会地位,若不是灾民、无法生活的穷苦人和刺配的罪犯,清清白白老百姓之家,谁愿意来当兵做出牺牲呢?又如何能招募到好的士兵呢?”
高滔滔呆了,神情有些黯然:“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后果真的如此严重吗?”
“是的,这种对军队和军人的贬低,直接影响了战斗力。而这种思路,又必然导致对武将的不信任,采取种种措施进行制衡。突出表现在‘文官领军’、‘分权’和‘将从中御’几项严重损害军队战斗力的措施上。”
“文官领军的害处我已经知道了,后面两个呢?”
“分权就是把一支大军分成若干小军队,让武将们率领,这样就算要造反,也危害不大,这是最初的用意,但是,这样的结果并然是分兵,本来我军兵力对大辽和西夏都是占优的,可一上来就分兵几处,分头冒进,敌人巴不得咱们如此,好集中优势兵力围剿一处,各个击破,本来咱们总兵力占优,但局部战役,却往往是以寡敌众,败因便种于此!”
“我明白了,将从中御的害处呢?”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那只是一种理想,现实战斗中是根本做不到的,战场千变万化,而皇宫与前线相隔千里,皇上和枢密院的文官们如何能预知未来,料敌先机?只能是刻舟求剑,能不屡战屡败吗。对于前线领军的文官来说,他们当然欢迎将从中御,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懂军事,按照皇上制定的作战计划执行,可以不用动脑子,打了败仗也怪罪不到自己头上,因为不是自己直接指挥的。倒霉的自然是广大官兵,成为这种拙劣呆板遥控指挥的牺牲品!”
杜文浩这话说得有点刺耳,却让高滔滔很是震惊,她低头道:“既然如此,这些错误做法还是要改的,依你之见,该怎么办?”
“两个方面整改: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军队和军人的地位,立即取消刺字,让军人的人格得到最起码的尊重,提高武将的官阶等级,使武将与文官的官阶能保持平衡。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军人保家卫国,血战沙场的英雄事迹,树立英雄形象,宣扬尚武精神,提高军队和军人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树立起参军光荣的理念,从而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征战沙场为国捐躯成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只有社会认可军人尊重军人甚至崇拜军人,军人才能甘愿舍命报国视死如归,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说得好!应该是这样的!你说的这些我完全同意,军人牺牲生命保卫国家安宁,贡献不能轻视,也不允许轻视!——另一方面整改什么?”
“取消文官领军和将从中御的制度,给领军将领以充分的信任,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哦……,将从中御倒还好办,我不干涉就是了,只是这以文制武不太好办,朝廷文官会强烈反对的。毕竟,这是祖训,是治国的基本方略,都实行一百多年了,在众大臣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
杜文浩道:“是的,这项改革得慢慢来,就按照上次我们商量的办法,先增加武将副帅的决断权,武将副帅反对的主动作战计划就不能实施,不求胜,先虑败。先避免打败仗。通过增加武将决策权,并大量宣传武将领兵取得的丰硕战果,适当公开处罚遭受败绩的领军文臣,让朝野上下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的同时,逐渐认可武将领军之能。再任命一些武将担任一些小的战斗的主帅,强化武官领军制胜的宣传效果,循序渐进,最终实现武将领军的目的。”
“分步骤进行,我完全同意,也应该这样。”高滔滔说到这里,又顿住了,犹豫片刻,低声道:“只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又出现南北朝时军人专政,军阀割据的局面?”
第429章 嫡系武装
杜文浩点头道:“我知道,太祖皇帝制定的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方略,是来源于对军人专权的警惕甚至是一种恐惧。这是情有可原的,采取措施防止军阀割据也是应当的。只是,是不是必须采用重文轻武和以文制武的办法来防止这一点?或者说,是不是只有这个办法,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
高滔滔深居皇宫,哪里去思考过这样深层次的问题,茫然地望着杜文浩。
杜文浩道:“从我朝一百多年的历史来看,这个策略用于防止军人专权,形成军阀割据的确产生了效果,但是,这样带来的弊病,却是军队战斗力低下,屡战屡败这个国家无法承受的结果!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防止军人专权和军阀割据。不需要用这种损害军队战斗力的办法。”
高滔滔喜道:“有什么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搞分封制。”
“说具体一点嘛!”
“好,这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战时和非战时,措施不同。皇上最担心的是领军的将领反叛,其实,皇上自己是全国军事力量最高统帅,天下兵马都是皇上的,派出去的兵也是,有什么可担心的?将军愿意反叛,下面的兵却未必。所以要对出征将领给予足够的信任。派出的军队最好不要超过全国军队总数的三成。这样,就算派出去的统帅想谋反,他只有三成的兵力,皇上手中还有七成,足以制住叛军。当然,如果战争需要派出超过这个数的军队,那皇上就应该御驾亲征,自己担任总指挥。思想上给出征统帅足够信任,措施上留有一手以防万一,这样既能保证统帅的独立指挥权,又能防范个别有野心的将领反叛。”
“嗯,这法子好,那平时如何防范?”
“现在全国各驻军以路为单位,这就极大分散了军人做大势力的可能,要坚持这个制度。经过商议,我们认为,作战时将不知兵的弊病,主要原因是营以下直接领导兵士的中下级军官更换太频繁。这些军官不能更换太勤了,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让将官掌握部队情况,兵士也熟悉指挥官的指挥。才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力。对于厢一级的高级将领,可以更换频繁一些,防止坐拥势大。对于军一级中高级将领,更换相对应当少一些,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决不能把某块地分封给某个王爷去管理,那很容易产生地方割据。这是要坚决防止的。”
“好,我记住了。你接着说。”
“嗯,朝廷在军队建设上还存在的问题就是对骑兵的轻视和纵容军队做生意两个方面。骑兵是快速反应部队,我们吃辽国和西夏骑兵的亏太多了,这在前面给你讲战史的时候已经讲的很细,不必再重复了。要建立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没有战马是不可能的。至于如何获取战马,由于我大宋没有特别好的产马和育马区,所以根本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夺取西夏或者大辽的丰茂的马场。相比而言,西夏的马车更好,也更容易夺取。这是我急着发动与西夏的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时不我待啊!”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皇商 (癸卯年) 起点VIP完结 财经大学毕业后的李易成为了一个古董制假贩,但最后却怀着对历史深刻的歉疚之心穿越成为了王诩,身...
-
欢乐土匪闹民国 (半渡) 起点VIP01-16完结林本是个胸无大志的社会混混,两手空空回到了民国1925年,风流倜傥的民国人物,山河破碎的黯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