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凤雏 (冰冻一尺非三日之寒)



庞山民闻言微微点头,蒯良此言倒是不假,如今刘备于周瑜手中,若周瑜执意泼污荆襄,庞山民还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应对,思索许久,庞山民对蒯良道:“那子柔先生,可有应对以教庞某?”

“当对外宣称,此番刘备入庐江乃是出使江东,以安云长,翼德之心……”蒯良说罢,微微一笑道:“主公再修书一封,送往建业朝堂之上,斥那孙权,主公要挟周瑜,心有顾忌,威胁孙权,却理所应当!”

“臣子的失策要主公承担么?”

庞山民闻言,神情大悦,对蒯良道:“先生所言极是,庞某此番便依计而行,告知那孙权,早日将我荆襄‘使节’送还!”

“另外主公还当再作书一封,送往合肥……”蒯越闻庞山民之言亦道:“江东周郎此番动作,昭示其进取中原之心不死,依越看来,合肥不日便成险地,当叫孔明早作准备!”

庞山民闻言连连点头,当下依二蒯之言,作书两封,召来信使,命其速速送出。

不过一日有余,孙权便于朝堂之上,得庞山民书信,看过之后,孙权一脸莫名其妙,口中喃喃道:“刘备出使庐江?此事孤怎不知?”

鲁肃闻言忙对孙权道:“刘备非是出使,而是被公瑾所掳,主公难道忘记公瑾先前设计,欲夺庐江之事?”

鲁肃说罢,孙权依旧心中疑惑,对鲁肃道:“可公瑾先前有言,欲劝刘备反叛荆襄,依公瑾之计,江夏应当被刘备所掌才对!为何如今,江夏那边毫无异动?”

鲁肃闻言,心中苦涩,轻叹一声道:“或许公瑾与刘备还未商议妥当,如何去取那江夏……”

孙权闻言,眉头大皱道:“之前公瑾信誓旦旦,可不是子敬这般说辞,今日观这庞山民书信,孤怎么觉得,这刘备不会背弃荆襄呢?我那妹婿如何不智,也不会为一叛将,大费周章!”

鲁肃闻孙权之言,不知该如何作答,孙权见状,心中暗怒,寒声对鲁肃道:“子敬以为,孙某当如何答复山民?如今荆襄大军集结,本是当往北地,应对曹操的,若荆襄调转兵锋,来我江东,子敬可有计策,以作应对?”

鲁肃一脸苦涩,对孙权道:“或许这只是唐侯威胁之言,荆襄并未有入侵我江东的计划……”

“可一旦有了呢?”孙权不理会鲁肃的推诿之言,对鲁肃道:“一旦荆襄尽起大军,不要说公瑾会占下合肥,就连我江东土地,怕是也难以保全!子敬以为,孤这般言辞,对是不对?”

鲁肃闻言,愕然无语,孙权见状,冷哼一声道:“告知公瑾,速速放人!他若真有本事,就去合肥捉来诸葛亮,关羽!数日用谋,只掳一无用刘备,手段还极为下作,我江东都督这般能耐,还真如庞山民所言,叫天下人耻笑!”

鲁肃见孙权恼怒,急忙劝道:“公瑾或许有不得已的苦衷,主公可请荆襄使者饮宴,拖他一段时日,没准那刘备改变决意,起兵自立呢?”

“子敬当孤昏聩不成?”孙权见鲁肃还敢再劝,不禁破口骂道:“刘备于荆襄微臣,若欲起兵自立,当须隐秘,如今天下皆知晓此人出使江东,便是有自立之心,又何来自立之胆?之前公瑾信誓旦旦,可得合肥,却连一刘备都劝说不成,若公瑾智穷与此,孤当考虑这江东都督是不是要换人而为了!”

孙权暴怒,鲁肃不敢多言,长叹一声,领命而去。

一叶轻舟横渡大江,鲁肃与周瑜相见,将朝堂上孙权所言,尽数说了,周瑜闻鲁肃之言,神情阴郁,半晌不言,鲁肃心中惧怕周瑜再如数年之前那般心灰意冷,不理朝政,急忙劝道:“主公也是被那庞山民信上激烈言辞,逼得急了……”

深吸数口气平复心情,周瑜叹道:“不怪主公,乃是周某筹划不利,只是事到如今,刘备已被我江东所质,正可用于节制关羽,张飞!那庞山民堪堪数语,便想将刘备讨回,主公同意,周某这边还不同意呢!”

“公瑾勿要一意孤行,一旦我江东群臣不合,必遭那荆襄所乘!”鲁肃见状,急忙劝道:“事已至此,公瑾就索性服从了主公命令吧!”(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34 周公瑾一意孤行

当今天下三大诸侯,江东最为力弱,只不过弱者有弱者的生存方式,江东倚仗长江天险,虽进取无望,可是无论荆襄抑或中原,若非下定决心,横扫江东的话,都不会主动挑衅与他。

究其原因,也只是因为付出的代价与所得的利益,不成正比罢了。

周瑜与孙权二人,屡屡在江东事务上意见分歧,鲁肃却是知晓,这二人所作选择,皆非过错。江东基业原本就是孙权弟承兄业,孙权得江东后,谨小慎微,兢兢业业,一改孙策大开大合的施政方略,这般转变,也使得江东日渐富庶。

可周瑜却是江东开疆拓土的最大功臣,其心思与昔日孙策野望别无二致。挥军中原,不仅是孙策的遗志,也是周瑜的梦想。

江东若是完全按照孙权的计划发展,扫平内乱,囤积兵马,稳扎稳打的发展十余年的话,就算日后不再进取中原,荆襄之地,庞山民与曹操拿这乌龟壳一般的江东,也不会有太好的办法,江东极擅水战,即便是荆襄水军,也不敢说稳胜江东。

只是这般避让的态度,周瑜又怎能看惯?孙权自入主江东,何曾上过战场?眼见着中原与荆襄两家,日益壮大,周瑜心中怎能不急?孙权虽有问鼎之志,可其心底最为在意的,却是保全父兄留下的这份基业,在孙权看来,这天下能得最好,若取不来,总不能把家底丢掉。

所以孙权在面对强势的荆襄之时,总会先行避让,非是孙权未有一战之力,而是他不敢将江东基业,置于险地。

然而诸侯相争天下,便是庞山民与曹操二人,亦会四处亲征,以身犯险,二人皆知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所以像孙权这等惜身如命的家伙,二人心底终究还是看不起的。

只不过这也是诸侯的立世之道,昔日张鲁,刘璋,陶谦,孔融等,皆如孙权的做派别无二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孙权这般处世,对那两家诸侯而言,却实好事一桩,庞山民即便与孙权乃是姻亲,也不会在这件事上,提点于他。

周瑜这些年来,也尝试着向孙权妥协,周瑜深知君臣不和会为江东带来灭顶之灾,只是许多时候孙权的抉择会让周瑜忍无可忍,在周瑜看来,如果完全按照孙权的规划,经营江东,江东纵使能够日渐富庶,可于那两家诸侯而言,江东也只是一块更大的肥肉罢了。

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周瑜与孙权争执多次,只是孙权仍固执己见。诸侯罢战三年期间,江东富足,军中士卒也得到了巨大的补充,孙权对江东有如此盛况沾沾自喜,而周瑜却是知道,江东虽发展的不错,可那荆襄与中原两家,又岂会停滞不前?

从之前张辽进取庐江便可看出,中原顶着荆襄巨大的压力,只出一旅军马,便可逼的江东精锐尽出才将其逐回。中原军马尚且进步如此巨大,那荆襄军马今日连夺数城,其兵锋更是不敢让人小觑。

所以周瑜迫不得已,为保留江东日后进取中原的最后一丝可能,冒天下大不韪欲夺合肥,在周瑜看来,也只有占得新城,拼死保全,从实战中检验其余诸侯的战力,江东才会看到与其余两家诸侯的巨大差距,知耻后勇,迎难而上。

可周瑜这一番算计,中间最重要的一环却出变数,周瑜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往日两面三刀的刘备,今时今日竟如乌龟吃秤砣了一般,再不敢相争天下,如此一来,周瑜先前的万般打算,尽皆成空……

周瑜原本便因刘备之事,恼怒异常,如今孙权又拖他后腿,鲁肃也劝他妥协,周瑜心中,如何不气?

想到此处,周瑜怒视鲁肃,对鲁肃道:“子敬,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此番进取合肥,于周某看来,乃是我江东日后能否争霸天下的最后机会,若是错过,我江东北进,再无可能,只偏安一隅之地,子敬莫非心甘情愿?”

鲁肃闻言,一脸苦涩道:“甘心又如何,不甘又如何?只因公瑾计策未成,主公才下如此决断,公瑾又不是不知主公性情,主公欲得合肥,却不愿担任何风险……”

见周瑜怒气冲冲,久久不言,鲁肃叹道:“不如将那刘备送回,坐守江东,静观那两家诸侯相争天下,待两家争斗后继乏力之时,再觅良机,入主中原?”

“那两家诸侯兵马雄壮,国力强劲,子敬说的轻松,静观其二虎相争。”周瑜闻言,冷眼盯着鲁肃道:“只是子敬可有想过,那庞山民与曹操,皆非短视之人,即便大战一场,仍留后手无数,况且如今我江东北进道路,皆被那庞山民所阻,诸葛亮于合肥立足未稳,周某对合肥才敢起这窥视之心,若其经营数月,合肥亦是坚城一座,牢不可破,周某亦无手段,算计此城!”

“或可如之前那般,跨海一战?”鲁肃思索片刻,仍不愿支持周瑜忤逆孙权,对周瑜道:“待两家相争,我等攻略青,徐二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