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雏 (冰冻一尺非三日之寒)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冰冻一尺非三日之寒
- 入库:04.13
贾诩闻言轻叹一声,对郭嘉道:“其实此役于贾某看来,不过一攻,一守,丞相欲收复失地,便攻合肥,寿chūn,可决定此战胜败的,并非此处,而是我等能否遏制洛阳,许都二地的兵马,这数月对寻常诸侯而言,休养生息定然不足,而对荆襄来说,洛阳,许都二地的兵马,怕是已有一战之力,所以可守得住陈留,我等便胜,若守不住,以那庞统,周瑜二人的本事,怕是兖州,徐州诸地,皆燃烽火。”
郭嘉闻言深以为然,对贾诩道:“文和所言极是,只是要保陈留不失,我等必要速夺合肥,寿chūn。然而郭某与那诸葛孔明交手之后,发现此子用兵,极为谨慎……”
贾诩闻言,微微点头。
在贾诩看来,此战荆襄,三位对手各有所长,而就他而言,最不愿遇到的对手便是诸葛亮了,那庞统虽奇谋频出,却可利诱,此人对战场功勋的追求,便为其破绽。
周瑜能耐,亦是不小,然而此人初至荆襄,与其帐下将校的磨合,无论如何顺畅,也不会如之前于江东那般如臂使指,且应对此人,大可用激将之策,就算届时计谋不成,却至少可以扰乱此人思绪。
然而应对诸葛亮,贾诩思绪万千,却无一良策,在贾诩看来,诸葛亮用兵就是兵书之上,兵法的按部就班,每每出兵,堂堂正正,任何算计遭遇此人,作用尽皆不大,对于如此没有特色,有毫无破绽的对手,贾诩,郭嘉二人连日思索,却始终未曾想到可以迅速夺下寿chūn,陈留二城的方法。
郭嘉也不是没有想过分而击之,分兵两路,一攻合肥,一掠寿chūn,可是如此战法,本身就延误了大军破城的速度,且诸葛亮一旦不理魏延,死守孤城,这奇袭一策,便付之流水……
而以诸葛亮的守城能力,足够拖到周瑜,庞统回过神来,挥军攻伐兖州重地,届时陈留,濮阳等地若是失手,黄河渡口怕是被其掠夺半数,河北军马将无家可归。
如若战事真的发展到了这般局面,曹军败势,怕是难以挽回。
想到此处,贾诩长叹一声,对郭嘉道:“我等须借江东之力。”
郭嘉闻言,心中暗叹。
若非无可奈何,堂堂中原雄兵,何须理会江东那等孱弱之师?只是如今贾诩所言,郭嘉亦深以为然,若可说服江东,就算能予大战添一分胜算,也是好的。
江东虽弱,却有着不错的水军,周瑜鲁肃转投荆襄,郭嘉也不信那孙权心中,毫无怨愤,想到此处,郭嘉收敛神情,对贾诩道:“莫非文和欲诱江东水军,乱荆襄长江水道?”
贾诩微微点头,对郭嘉道:“便是多许好处,也要劝江东参战,如今非我中原强势,而是那荆襄如日中天,以二敌一,总好过独力应对荆襄大军。”
“可文和是否想过,那孙权胆气,早已被荆襄磨得消失殆尽?”郭嘉苦笑一声,贾诩却微微摇头,对郭嘉道:“胆气没了,却有仇恨,贾某欲往江东一行,挑起两家纷争!”(未完待续。)
第一章 NO.549 以利诱之,贾诩入江东
自孙权,鲁肃二人走后,数月以来,江东朝堂一直处于混乱之中,军务虽有程普把持,可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时有力不从心之感,而于政务之上,朝堂少了鲁肃的居中调和,孙权与一众江东世家的冲突反而更加剧烈,好在之前孙权架不住荆襄的压力,将小乔与鲁肃家眷,尽数送往荆襄,如若孙权真的祭起屠刀,杀绝鲁肃家眷,孙权与江东世家怕是要不死不休了。
如今孙权也能看出,这江东的各世家家主,并不在乎何人执掌江东,而是在乎何人可为他们带来地位与财富,之前江东税负便是有不足之时,鲁肃总会游说各家家主,出钱出力,而鲁家更是以身作则,解孙权困境。
而如今孙权每每被各世家家主诘难之时,最先想到的总是鲁肃,鲁肃一去,世家家主皆不像从前那般在乎这尊贵的吴侯了,便是江东二张这等老臣,每每与孙权相见之时,其言辞间亦让孙权感到疏离。
眼前此情此景,孙权深悔。
悔当初忌惮周瑜,令周瑜心灰意冷,悔当初薄待鲁肃,令鲁肃背井离乡,悔当初不顾旧情,令太史慈致仕离朝。
可是孙权如今也心中知晓,后悔无用了。庞山民用人不疑,周瑜仅一降将,却被委以重任,令其守御许都,孙权也不是没有想过,令周瑜回心转意,可以对周瑜的了解,孙权深知,此人非两面三刀之人,既然已下定决心远离江东这是非之地,又岂会重归故里?
至于鲁肃,更不要想了……之前孙权气急,竟以鲁肃家室,以做威胁。鲁家数月来,得庞山民眷顾,其家室已于荆襄安排妥当,且庞山民更是将新占数城的不少利益,交由鲁肃打点,就算孙权这不懂经营之道的人也明白,鲁家重振雄风之日,怕是不会太久,有了更好的前程,更得信任的主公,鲁肃为何还要归返江东?
“昔日伯符所余下的情谊,已被孤挥霍殆尽了吧。”孙权暗叹一声,目视着满朝心不在焉的朝臣,此时孙权已毫不怀疑,江东若再这般下去,就算是偏安一隅,也是奢望,军中将士多无一战之心,满朝臣子又各有打算,这般的江东,还算的上是一路诸侯么?
就在孙权陷入遐思之际,堂外乎有信使来报,言邺城贾诩,欲求见吴侯。
“贾诩!”
孙权闻言一惊,起身而立,堂上群臣亦交头接耳,纷纷将目光投降了堂前缓缓走来的清瘦长者。
“贾文和拜见吴侯。”贾诩遥望孙权,拱手一拜,坦然笑道:“此来江东,颇为不易,过寿chūn,合肥之时,贾某亦乔装易容,而今得见吴侯,却让贾某觉得不虚此行了……”
孙权闻贾诩追捧之言,面上却未现喜色,平复心中激荡之情,对贾诩道:“文和先生此来江东,所为何事?若是劝孤出兵相助,还是早些离去的好,我江东朝堂如今也是多事之秋,无暇他顾。”
贾诩闻言,先是一愣,继而笑道:“莫非吴侯不看好丞相可一战而胜?”
“胜?”孙权闻言,不禁冷笑,对贾诩道:“丞相数月来连丢五城,败军之将,也敢言胜?况且如今荆襄又添周郎,鲁肃,此二人乃我江东肱骨,文和先生轻易言胜,怕是有些大言不惭了!”
孙权说罢,堂间群臣纷纷出言应和,贾诩见状,面上毫无懊恼之色,只淡然一笑,对孙权道:“丞相只一时之败,然而我中原大军,却根基未损,此来江东,贾某的确欲劝吴侯与丞相携手并进,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若吴侯相助丞相,日后自有机会迎回周瑜,鲁肃!”
孙权闻言,不禁大愕,堂上群臣亦鸦雀无声,数月来孙权对失去这两位贤臣所遭受的苦难深有体会,半晌之后,孙权才回过神来,对贾诩道:“文和先生又有何计策,令公瑾,子敬回心转意?”
“只须丞相大军,尽破许都,活捉周瑜,丞相便将公瑾送还江东,鲁肃亦当顾惜友情,归返吴侯麾下!”贾诩说罢,孙权面上喜色骤然转冷,对贾诩道:“文和先生此言,怕是大言不惭了些,丞相手段虽然凌厉,可公瑾亦非无谋之人!说破许都便破许都,莫非文和先生视我江东能臣为无物乎?”
“公瑾如今乃荆襄之人,非江东之臣。”贾诩淡淡说罢,孙权脸上闪过一抹阴霾,对贾诩道:“此事先生勿要再提,公瑾之事乃孙某自作自受,如今孙某悔悟,自然不会轻信先生这般拙劣计策,孙某掌六郡之地,已然满足,若与丞相合谋荆襄,我江东怕是又要陷入连绵战火!”
“吴侯当知,荆襄无论早晚,必要与江东一战。”
贾诩闻言不为所动,对孙权道:“即便是吴侯安心偏安一隅,可那庞山民,却有一统天下的野心!”
“丞相便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孙权闻言,不禁反诘,贾诩见状,只微微一笑,对孙权道:“如今天下诸侯,荆襄最强,若庞山民挥军南下,以江东当下的能力,如何抵挡?丞相攻伐庞山民治下土地,本就是江东发展的大好机会,吴侯当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道理!”
孙权闻言,依旧不为所动,贾诩见状,不疾不徐道:“若丞相胜,愿将新占土地,予吴侯半数!此番丞相出兵河北,军马十余万,即便不能一战全功,掠些土地,绰绰有余,吴侯只须历练水军,于沿江水道对荆襄多作挑衅,便可得土地无数,此等好事,岂可错过?”
贾诩说罢,堂上群臣低声议论纷纷,孙权闻言,亦不禁眉头大皱。
贾诩的这番决断,从表面上来看,江东的确可尽得好处,且孙权以为,再召回周瑜,鲁肃的希望虽说渺茫,可庞山民总要给他些姻亲面子,周瑜,鲁肃入仕荆襄,孙权心中本就有气,若挑衅一下荆襄水军,无伤大雅,亦可表明江东态度,想必庞山民也不会追究太深。
想到此处,孙权微微点头,对贾诩道:“丞相欲与我江东联手,只为我江东挑衅荆襄水军?”
相似小说推荐
-
江东周郎 (草牛) 起点13.07.05完结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主人公来到三国,成为另类周瑜,又...
-
枭风 (海风儿) 纵横中文网 2014-01-30 VIP 完结他是一匹狼,贪婪,野望,忍隐,残狠。他是一良人,孝义,知恩,多情,心悯。自安史之乱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