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飘在大唐 (飞刀朵朵)



难怪武眉儿要将自己双眼蒙住,原来是早有欲谋,要让自己落入她的圈套。偏自己还以为是杨悦害羞,当真是糊涂之极!

李治性情柔弱,却并非弱智。武眉儿平日对他的心思他又如何会不知。更况前朝故事可鉴,父皇临危,宫中美人以及年少嫔妃,对太子暗示眉目者并非一人。只是李治心中只有一个人,而且只想做个仁孝之君。

“武才人为何非要陷我于不孝境地!”李治越想越气,已是勃然大怒。

“不孝?!”武眉儿冷哼一声,道,“刚才似乎是殿下先来招惹臣妾!”

“可,可我以为是隋……”李治不由气势一弱,再次磕磕巴巴。

“哈哈哈!”武眉儿突然长声大笑,“你果然以为是隋国公主!我没有说错,你原本是要来会隋国公主,只是她定然不知道太子会如此心急,看来公主所言一点不错,太子的确有点急色……”

“你……”李治心下气苦,然而武眉儿所说一半却是事实,一时难以辩驳,不由气咽。

“眉儿还以为殿下对眉儿有意,也是眉儿对殿下痴心一片,才会随了殿下之意。”武眉儿见李治气极,突然语气一转,变作掩面哭泣起来,“都是眉儿不好。才会误会了殿下之意。若是悦姊姊知道,不知会不会怪眉儿。只是悦姊姊向来疼爱眉儿,或许也会怜惜眉儿一片痴心……”

武眉儿口口声声,搬出杨悦,立时令李治束手无措。见到武眉儿大哭,更觉烦躁。李治向来最见不得女人泣哭。先前因为萧良娣哭闹,还曾退了与隋国公主的联姻。

见武眉儿泣哭不止,又怕心她真会去向杨悦说出此事,李治不由大急,说道:“今日之事,实在是阴差阳错。你千万不要说与隋国公主。是我对不住武才人,还请武才人多加原谅……”

“原谅?”武眉儿听了,哭声反而更响,“殿下要眉儿如何原谅?早知道殿下要的不是眉儿,眉儿决不敢……如今大错已成,眉儿还有何颜面面对殿下。”

糊里糊涂做此错事儿,李治也唯有自愿自艾。见到武眉儿哭声甚哀,一时竟然不知是应该上前相劝,还是更加生气。呆立当场,一时进退维谷,无所适从。

“眉儿更无颜再去伺候圣上。为今之计,唯有一死!”武眉儿偷眼见了李治神色,突然急转身形,猛然向湖面跳下。

翠亭临水而立,武眉儿毫无征兆,突然如此。李治不由大惊,一呆之下,忙上前去拉。却已来不及,一把没有拉住,武眉儿落下湖面,转瞬不见了踪影。

情急之下,李治不及细想,也纵身跳下。

待到将武眉儿拉出水面时,武眉儿已呛水闭过气去。被李治一阵捶胸捣背,半晌才幽幽转醒。

武眉儿一声长啼扑到李治怀中,依旧哭声不绝。李治心中苦极,却也唯有好声安慰。一面见武眉儿如此心诚,却也不无感动。答应武眉儿定然好好对她,不会负她……

武眉儿这才停了悲声,不再寻死觅活。反破泣为笑,依在李治怀中细细诉说这些年来对他的倾慕衷情。

念及自己的痴情,李治不知不觉对她竟然生出一丝怜惜之情。一时将她抱在怀中,反而有了些温暖。

然而转头想到自己当真变成杨悦所说的“色魔”,不由又心如死灰……

“其实悦姊姊喜欢的人是蜀王。”武眉儿见李治不言不语,只有自己在喋喋不休,突然说道。

“嗯,我知道。”李治怅然说道。

“眉儿才是真心对待太子殿下……”

“嗯,”李治皱了皱眉。

……

武眉儿满意地笑了笑,眼神突然不经意地落向不远处的绿丛,冲它眨了眨眼睛。

绿丛里,有一个翠绿身影望着这一切,始终一动不动。只偶尔嘴角抽动一下,眼中闪出一丝古怪。那古怪似是心伤,又似是欣喜。

……

第三百零五章 国恤

杨悦并不知道那日在翠微天池,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也无暇去顾及这些。她回到卫公府没几日,卫公李靖便去世了。

李世民赠以司徒之职,给班剑、羽葆,以最高军礼陪葬于昭陵。谥号“景武”,配享武庙。坟同卫青、霍去病故事,筑成燕然、积石二山形状。燕然山乃是突厥境内之山,积石山在吐谷浑境内。以旌卫公一生战功。

杨悦虽然是卫公孙女,但并不姓李,只是义孙名义。按制守丧顶多是“齐哀不杖周”,也就是守丧一年即可。然而却杨悦自请“斩哀三年”,守最重的丧期。

古人重孝道,丧期不得娱乐、嬉戏,连做官的也要丁忧,回家守丧。自然婚礼更加不能举行。

杨悦此举虽然是孝心,却也不无存了他意。她不想嫁给太子,同时也免去嫁给他人之忧,一时间也可令众朝臣放心。到是个拒婚的极好借口。

杨悦原以为此举会被李世民反对,准备好许多说辞以待辩驳,没想到李世民竟欣然应允。反令杨悦有些诧异。

然而,更令杨悦诧异的是,再见到李治之时,发现李治似是突然一下子老了许多,鬓角微霜,竟然生了许多白发出来。

听宫人传说,圣上突然疾甚,太子李治昼夜侍寝,急得一夜生了白发,乃是仁孝之极。

但也有宫人悄悄传说,见到太子李治跪在圣上面前。不知为何圣上大怒,太子慌恐之下,一夜之间生了许多白发出来……

无论是何原因,都已不是杨悦关心之事。

三年之期不算长,然而三年之后将会怎么?至少太子李治的地位大概已经攻固,杨悦的身份或许不再如此敏感。

杨悦还知道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武眉儿早已做了皇后,太子李治早已对她忘情。也或者用不了三年。李治从现在便已开始躲着她,尽量不与她相见。看向杨悦的眼神,也不再像原来那般只是痴迷,更多的是无奈与凄苦。

李世民则已病入膏肓。等不及彻底办完卫公丧礼,李世民也磕然长逝。年仅五十三岁,按照后世的周岁计算,才刚过五十一周岁而矣。

举国哀痛,四夷入吊。闻者恸哭、剪发、割耳……流血洒地。阿史那社尔、执思失力等胡将上书请求殉葬。李世民却早已有遗诏,不准任何人行殉。只得作罢,长城内外一片哭声。

诸子亲王,除蒋王李恽、濮王李泰之外,皆回朝奔丧。

十日之后,于太极殿发丧,宣读遗诏。

令杨悦万分诧异地是,李世民虽然答允她服丧三年,却又遗诏将“殿中侍中”一职正式列为官名,职同门下省的“侍中”。并且不准杨悦丁忧。不由令杨悦莫名其妙。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同先前一般,每三日到朝中报道一次。

太子继位,大赦天下。朝中重臣皆有调迁。

其中礼部尚书、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为门下省侍中,太子少詹事张行成也兼任侍中之职,吏部尚书高季辅兼任中书令之职,加上原来的中书令褚遂良以及杨悦这个“殿中侍中”,实则参知政事的阁臣,有三个侍中,两个中书令。

司徒长孙无忌更是封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三省之事。虽位高权重,却不见得是好事儿。长孙无忌还算自慎,上表再三固辞,李治才允许,令其以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

叠州都督李世绩为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之后又升为尚书省左仆射。

诸王大多也有封赏。诸王生母皆封为太妃。跟随诸王回封地。后宫无子女者,除个别妃嫔外,皆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因赵王李福尚幼,杨贵妃决定随赵王往秦州赴任。杨悦前往咸池殿为杨贵妃送行。

这些日子,杨贵妃哀思不止,茶饭不举,每日只有杨悦在时,才勉强喂她吃些东西,已是容颜消瘦,不成样子。

如杨贵妃一般,在后宫之中比比皆是。杨悦几乎每日都要到宫里走上一圈。

今日却是刚刚送罢燕德妃,杨悦心下异常落末。燕德妃与她亦师亦友,是少有的性情最为相投之人。燕德妃生性刚强,比杨贵妃好许多。她被封为越国太妃,随越王到了相州去了。

又要去送杨贵妃,杨悦心情更加难受。她与杨贵妃虽为师徒,却情同母女,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次相见,很是不舍。但见到宫中哀鸿一片,虽然有些放心不下杨贵妃就此离去,却又暗忖杨贵妃在宫中整日哀痛,反不如早些离开。

一路自相矛盾,穿过西海池,往咸池殿去。看到吴王李恪正在指挥宫人收拾东西。

几年不见,吴王李恪越发成熟稳重。见到杨悦点头示意。这些日子二人到是常见,不必客气。杨悦也点了点头,突见吴王眼中似是闪过一丝异样,不由纳闷。

梁州便在长安左近,因而吴王李恪回京赴丧最早。这些年李恪到是未见大多变化,依旧孑然一身。见到杨悦虽不多言,却明显依然情在。

咸池殿中,杨悦再熟悉不过。径直往杨贵妃寝室走去。刚要进去,却听到里面隐隐有声,似是已有人正陪在杨贵妃身边。凝神听时,杨悦不由微微蹙眉。虽然多年不见,杨悦却也听得出来,里面至少两个人认识,不是别人,乃是蜀王妃独孤美儿与龙比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