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杀明 [精校] (拉丁海十三郎)



赵南星本身是头上凿字的东林党。方从哲和东林党素来不和。杨东明是中立派。孙玮也是偏中立派,偶尔和楚党、齐党都有来往。虽然,在场的人,没有其他党派的代表人物,但是,这绝对不代表着,他们的力量不存在。只要有利益的争夺,就有党争的土壤。比如说,平叛,就是党争的最好机会。

派谁去平叛?派哪里的军队去平叛?给多少的钱粮?给什么的封赏?能不能利用平叛的机会,给自己的人弄点好处?又或者是,能不能用平叛的机会,消灭几个该死的对手?这都是党争的重点。打仗,是国家大事,通过打仗,可以获取很多的利益。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无论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都可以大做文章。

周嘉谟身为隆庆五年的进士,经历了整个万历朝,资格比万历皇帝还老呢。连万历皇帝上朝,都要称一声周翁的。叶向高担任首辅的时候,见到周嘉谟,也是毕恭毕敬的。因为周嘉谟指点过他的几篇文章,叶向高还称周嘉谟为老师。朝廷上发生的什么事情,他不知道?各位大臣有些什么样的心思,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宁夏镇的叛乱报上来,周嘉谟就知道,朝廷肯定又要陷入党争的大漩涡了。本来,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有人发动叛乱,出兵平叛就是了,没有啥好说的。可是,偏偏目前的朝廷……他敢肯定,简简单单的平叛,肯定会被这些人弄得一团糟的。重点,不在于平叛,而在于通过平叛,他们能够得到什么。为了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他们根本不会理会前线的真实情况的。

以前,辽东就是党争的重灾区。各党为了争夺利益,在辽东地区,乃至朝堂之上,明争暗斗,刀光剑影,一片的乌烟瘴气。如果没有内部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胡扯后腿,辽东的努尔哈赤,也不会崛起得那么快。前两年,周嘉谟担任吏部尚书,狠狠地整顿了一番,各党才稍微收敛了一些。但是,他随即就被各党合力,从吏部尚书的位置,拱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

一个辽东,已经让党争白热化,现在,加上一个宁夏镇,只怕是真的国无宁日了。周嘉谟简直可以预见到,宁夏镇的平叛战事,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结束。因为,朝堂上的很多人,都不希望战事那么快结束。如果战事结束了,就少了攻击敌人的利器了,国家的钱粮,也没有那么轻易的落入私人口袋了。他将战事局限在西北四镇之内,就是要避免朝廷过分的插手其中。否则,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烂摊子来。

“好吧!就这么办吧!内阁会立刻行文陕西三边总督,全权处置宁夏镇叛乱!户部先调拨一批钱粮到西安府,交给黄克缵支配!”方从哲也是聪明人,明白周嘉谟的意思,果断的说道。

首辅大人既然做出了决定,其他人也就没有说什么。会议结束,各人散去,余音却是袅袅。有关宁夏镇的叛乱,还有朝廷的应对方略,很快就在京城里面流传。每天深夜,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悄悄的琢磨着,如何从这件事上获取利益。京城和各地边镇之间的快马数量,也陡然增加,隐约间多了一些紧张的气氛。

赵南星从内阁出来,心情有点愤愤的。对于周嘉谟的隐约抨击,赵南星是很不服气的。他从来不承认,朝廷有党争存在。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有结党的行为。他认为东林中人,乃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大明帝国的未来而奋斗的模范群体。任何针对这个群体的攻击行为,都是可耻的,卑鄙的,下流的,不可饶恕的。就算周嘉谟的资格再老,都不能这样针对他。

对于宁夏镇的叛乱,赵南星可没有周嘉谟、方从哲这样乐观,认为单独依靠三边总督的力量,就能够将宁夏镇的叛乱镇压下去。对于陕西三边总督黄克缵,赵南星也很有意见。因为,这个黄克缵,时不时的,总是给东林中人找点麻烦。赵南星一直有计划,要将这个黄克缵撵走,换上东林出身的人担任这个职位。

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宁夏镇发生大规模的叛乱,身为陕西三边总督,总督西北四镇军务的黄克缵,罪不可恕。镇压叛乱,是他唯一的戴罪立功的机会。如果不能成功的镇压叛乱,他就死定了。因此,赵南星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这个黄克缵,尽可能的增加一点麻烦。黄克缵不是需要钱粮吗?嘿嘿,没有!

朝廷的钱粮,大部分来自东南半壁,只要他暗中弄点手脚,故意拖延几个月的时间,黄克缵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这一点,甚至不需要赵南星亲自动手,只需要请叶向高暗示一下即可。东南半壁的官场,叶向高的眼神,基本等同于圣旨。等黄克缵被逮捕下狱,换上东林中人,江南的钱粮,就会迅速的送到。轻轻松松的,三边总督这个不错的位置,就落入东林中人的囊中了……

当然,有这样想法的人,绝对不止赵南星一个。宁夏镇出了这么大的事,黄克缵肯定是完蛋了。以他的能力,试图将宁夏镇的叛乱镇压下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家在后面拖一拖后腿,那就更加不可能了。在京城的很多角落,都有人在悄悄地商量着,到底怎么样,才能将黄克缵弄走,换上自己的人……

……

紫禁城外,某地,有人在窃窃私语。

“上头指示我们,局势是越乱越好。能拖的事情就拖,拖得越久越好。实在不能拖的,就找个借口,去别的地方呆几天,让他们找不到人。没有咱们漕运衙门的人,看他们怎么运送钱粮。”

“还有,大家帮忙,将消息传遍整个天下,包括江南一带。西北战乱,粮价肯定会上涨的,要注意囤积各种货物。药材、棉布、稻米、小麦这些,都是西北地区急需的,都囤积起来。”

“还有,西北战乱一起,青盐的货源,肯定会大量减少。大家从现在开始,不要对外出售青盐,就说没有货了。至于什么时候有货,就说不知道。”

……

宁夏镇南部,甜水堡。

甜水堡是宁夏镇南部的主要通道之一。它的对面,就是下马关,属于固原镇的管辖。固原镇的军队,也可以从这里进入宁夏镇。来自延绥镇的军队,也可以从这里进入宁夏镇。当初镇压勃拜叛乱的时候,大量的官军,就是从这里通过的。对于这样的交通要道,白衣军自然不会忽略。派遣军队在此防御是必然的。

徐兴夏到来甜水堡的时候,高猛带领的虎豹骑,正在周围活动。由于新兵还没有完成训练,虎豹骑的总兵力,也只有六百人左右。但是,对面下马关的明军,却已经被虎豹骑吓得慌里慌张的撤退了。现在,下马关是完全不设防的。虎豹骑将所有的防御工事都全部炸掉,将整个下马关,都夷为平地了。

虎豹骑的作战方略,和迟虎的射声军是一样的,实行的都是积极的防御战术。简单的说来,就是你还没有打我,我就先打你了。就算敌人没有进入宁夏镇,只要有攻击的机会,虎豹骑都不会放过的。

一路北上,徐兴夏来到了宁夏后卫。这里,就是马世龙的老家了。之前,马世龙曾经邀请徐兴夏到来马家做客,可惜徐兴夏一直都没有成行。现在,人来了,马世龙却已经不在了。在高一功等人的驱逐下,马世龙已经撤离了宁夏后卫,向延绥镇靠拢了。

“大人,林丹汗果然出动了!”忽然间,明昊急匆匆的来报。

第413章 蒙古骑兵来了多少?三万!

美丽的大草原,美丽的乌梁素海。

夏天的乌梁素海,到处都是摇荡的芦苇。偌大的湖面上,几乎只见芦苇不见湖水,随处一站,都可以听见芦苇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巨响,仿佛惊涛骇浪声。空气中弥漫着沁人肺腑的清新,有芦苇的香味,也带有湖水的凉意。

湖边,有几个穿着蔚蓝色军装的士兵,正躺在草地上,优哉游哉的晒太阳。有人的嘴里,还叼着芦苇杆,咀嚼得津津有味的。附近,传来烤鱼的味道。有几个士兵正在烤鱼。不用说,这些鱼都是从湖泊里面捞上来的。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有一面红色的军旗,上面绣着腾飞的巨龙,巨龙的利爪上还握着双刀。

这是雕骑军的散兵们正在休息。午后的时光,总是那么样的美好。这是他们在大草原上最惬意的时候。在雕骑军散兵的附近,还有十几个鹰骑军的散兵,正在兴致勃勃的捕鱼。带头的,正是鹰骑军的统领王夏。但见这位统领大人,光着身体,只穿一条裤衩,双手拿着捞网,左右冲突,忙着不亦乐乎。

“哗啦啦!”

忽然间,一阵水花乱溅,一条鱼在捞网里拼命的挣扎。

王夏急忙将捞网拿起来,兴冲冲的回到草地上,将捞网倒过来。捞网里的草鱼,落在草地上,还活蹦乱跳的。旁边几个战士一起伸手去抓,将这条鱼摁住。提起来一看,好家伙,足足有十五六斤。这乌梁素海,真是天然的聚宝盆,随便用捞网,都能捞上这么大的鱼来。如果是动用拉网的话,收获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轮到你们来了!”王夏将捞网放在地上,喘着大气说道。刚才在湖水里到处扑腾,还真是消耗了不少的力气。休息了一会儿以后,他又在旁边找了个干净的泉眼,将身上的淤泥都洗干净,然后就站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才将军装穿起来。这时候,他抓起来的那条鱼,已经被战士们开膛破肚,准备开烤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