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杀明 [精校] (拉丁海十三郎)



贺兰山有足够的铁矿石,又有优质的太西煤,炼铁的成本相对较低,这是明朝廷在雷福堡设置炼铁高炉的根本原因。当时的铁器铁料,和盐一样,都属于国家专卖,是受到朝廷控制的。你民间就算有钱,有资源,都不能擅自炼铁。否则,就是试图谋逆的大罪,是要被抄家灭族的。到万历时期,这个规定,虽然有所放宽,不再那么严格的管束,但是,也必须是有实力,有背景的人,才能拿到兴建炼铁高炉的批文。还必须是在官府的监视下运作。

其实,准确来说,雷福堡的三座炼铁高炉,是属于朝廷兵部直接管辖的,属于朝廷所有,只是地理位置刚好在宁夏镇而已。高炉的日常管理,都和宁夏镇无关。高炉出产的铁料铁器等,也是要经过兵部分配,才能发放到各个边镇的,连陕西三边总督都不能过问。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宁夏镇拥兵自重,再次谋逆。

万历二十年的勃拜叛乱,对于大明朝的影响,其实还是挺大的。勃拜的叛乱,让很多人都感觉到,明王朝已经是外强中干了。朝廷的军队,除了当年李成梁留下的辽东骑兵,其他地方的军队,都积弱不堪,根本就不敷使用。朝廷平叛大军为了攻克宁夏城,最后不得不挖开黄河大堤,采取水淹的办法。结果,严重误伤了大量无辜的百姓,对明王朝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直到现在,宁夏镇的很多百姓,对明朝廷的拥护之情,都是非常单薄的。除了极少数的既得利益者,其他人对朝廷,可以说是毫无感情。否则,白衣军的崛起,也不会得到这么多百姓的支持。除了平虏城和宁夏城,宁夏镇内的其他城堡,白衣军根本不需要战斗,当地的百姓,就自发的组织起来,扫荡一起的牛鬼蛇神了。可见,一切的因果,其实在很早之前就种下来了。

万历三大征,对于维护明王朝的统治,的确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三大征也严重的消耗了明王朝的钱粮储备。当年张居正辛辛苦苦积撰下来的钱粮,经过三大征以后,都已经所剩无几了。万历皇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方设法捞钱,却又遭受到文官集团的拼命反对,皇权和相权的冲突,再次爆发。

皇权和相权的冲突爆发,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万历皇帝躲着不上朝,故意怠政,故意不任命官员,故意不补充内阁。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开国家的玩笑,拿国家的运转来当做儿戏。徐兴夏这次起来造反,朝廷的反应,如此的缓慢,也有万历皇帝故意怠政的原因。他的思维很简单,就是和文武百官对着干,坚决不肯屈服。

而大量官员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很多岗位上都没有人处理事务,工作效率又怎么可能快得了?比如说,兵部除了尚书周嘉谟之外,侍郎没有,郎中没有,给事中没有,只有几个员外郎和主事,忙得胡天混地的。可怜兵部尚书周嘉谟,都已经七十多岁了,鸡毛蒜皮的事情,难道也要他亲自去跑吗?没有这样的道理。

……

徐兴夏到来宁夏城之前,管事会的人,已经商量着,要在雷福堡附近,兴建更多的炼铁高炉,初步计划是新建七座,总共是十座。除了雷福堡之外,附近的镇北堡和平羌堡都有分布。管事会下面,有一个经济司,一个军械司,都是负责生铁生产的。两个部门的合议,生铁的产量,自然是越多越好,军用民用都兼顾。

按照他们的设计,十座炼铁高炉一起开工的话,每天可以生产生铁料二万斤左右。如果继续扩建,每天可以增加到三万斤左右。一年的总产量,就是一千万斤。嗯,是斤,不是吨啊!折算成吨的话,一年也就是五千吨,很小很小的数字,和后世动辄七亿吨的钢产量相比,简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而且,后世的是钢产量,而不是生铁产量。钢和铁,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但是,在当时,这样的铁产量,已经是很高很高的了。因为工业基础不行,大明朝的铁产量,估计也就是一亿斤左右。现在,光是宁夏镇一个地方,生铁的产量,就能达到一千万斤,占据了全国的十分之一,绝对是了不起的数字了。更何况,在以后,还可以兴建更多的炼铁高炉,不,应该是直接兴建炼钢高炉,直接炼钢。

第453章 莫日根占领甘肃镇,白衣军背后压力骤增

铁料的大量增加,意味着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都可以得到更多的铁料铁器。这一点,十分重要。没有足够数量的铁,就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武器装备。游牧民族吃亏,就是吃亏在这一点上。他们自己无法炼铁,只能从中原王朝掠夺。林丹汗一口气从明军这里得到五万套的铁槊骑兵装备,想要不强大都不行啊!

钢也是从生铁料中进一步提炼而来的,生铁的产量增加了,钢的产量,自然也会跟着增加。这一点,在宁夏城被攻克以后,表现得十分的明显。原来,威镇堡匠作坊的生铁原材料供应,一直都是瓶颈,导致百炼钢的数量上不去。没有足够数量的百炼钢,自然就没有足够数量的日月铳。现在,有三座高炉供应大量的铁料,百炼钢的数量马上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日月铳的产量,也就跟着往上窜了。

徐兴夏绕着三座高炉,仔细的观察一遍,觉得有些遗憾。如果这三座高炉,不是炼铁的,而是直接炼钢的,那该是多好啊!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钢的需求,比生铁要大得多。特别是在武器装备上,需要大量的质量合格的钢。以百炼钢的方式来获取钢材,效率是相当低的,成本也很高。他说道:“能不能直接炼钢?”

生铁的含碳量太高(2.0%—4.5%),太脆了,很难加工成其他的形状。而熟铁的含碳量又太低(小于0.05%),太软。只有钢的含碳量才是最适中的(0.05%—2.0%)。因此,提升钢的产量,才是关键。问题是,目前的三座高炉,似乎都无法直接炼钢。如果要炼钢的话,就必须兴建新的高炉,引入更加先进的炼制技术。

刘广梁说道:“这位周庆海百户,技术最好,让他回答吧!”

他介绍到的这位周庆海百户,绝对是雷福堡的老人了。准确来说,是这三座高炉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这里干活了。勃拜叛乱的时候,他也差点儿死于非命。幸好,最终还是福大命大,活到了现在。作为最老资格的炼铁工匠,他对三座高炉的熟悉程度,就好像是自己的手指一样。对于炼钢,他也懂得一些基本的常识。

根据周庆海的介绍,当时主要的炼钢方式,叫做灌钢法。它的基本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将熟铁炼制出来,然后将生铁融化,慢慢的渗透到熟铁里面,从而得到碳含量合适的钢。由于是使用木炭作为原材料,炉温比较难达到指定的温度。在改用太西煤以后,又含有大量的杂质。因此,宁夏镇一直都不太适合直接炼钢。

但是,周庆海的介绍,引起了徐兴夏的极大兴趣。他对于钢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宁夏镇不适合炼钢,那是相对于全国来说的。大明朝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合适炼钢的地方的确很多。但是,现在,他的地盘上,就只有宁夏镇可以炼钢,根本没有合适不合适的说法,只有能不能的说法。只要能炼钢,就必须上马。

徐兴夏期待的说道:“如果在雷福堡炼钢,需要什么条件?”

周庆海仔细的想了想,缓缓的说道:“需要一座专门的炼钢高炉,需要请专门的工匠修砌,需要含铁量很高的铁矿石,需要杂质少的煤炭,需要大约五百人的工匠……”

徐兴夏毫不犹豫的说道:“没问题,都可以满足你!”

周庆海有点迟疑的说道:“可是,即使一切的条件满足,炼制出来的钢,质量可能也不是很好的……”

徐兴夏转头问刘广梁:“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刘广梁低声的说道:“这些老工匠,都是从小就在雷福堡干活的,一辈子都在炼铁,经验丰富到不行,怎么会不懂得炼钢?我相信,肯定是有一些想法的,只是需要一些支持!他们都是些老滑头,穷怕了!现在是想找机会敲诈敲诈你!你太有钱了!”

徐兴夏呵呵一笑,明白过来了。这些工匠,其实都是有技术的,只是没有动力。也难怪,如果没有一些利益的刺激,一般人的确都不会有什么动力。这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相反的,徐兴夏倒是看到一些希望。需要一点刺激?没问题!只要你们能将钢大量的炼制出来,什么样的刺激都没有!每人送你们两个草原美女都可以!徐兴夏含笑说道:“支持没问题!我先给你们一万两的银子,作为研究资金,以后,还会有相应的奖励!”

听到一万两的银子,所有的工匠,顿时就两眼发亮了。原本一个个有些呆滞的神情,现在都变得龙精虎猛的,感觉天上有银子掉下来了。如果自己的动作稍微慢一点,银子就要被别人给抢走了。倒是那个周庆海,明显有点尴尬了。刘广梁说得没错,这些工匠们的确是想借机会敲诈一下徐兴夏,谁叫徐兴夏是有钱人呢?

周庆海其实没有这样的心思,他本来就是很淳朴的人,只是为了工匠们着想,他不得不出面做这个恶人。现在徐兴夏一出手,就是一万两银子,他反而感觉不安了。其实,在管事会接管了雷福堡以后,他们的待遇,都已经很不错了。再说,每个人的家里,也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继续勒索徐兴夏,的确是有点过分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