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数据三国 (三卷天书)



既然各类公式定理已经难不住黄月英,南烨就开始讲起各种创新发明来,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黄月英这个理科人才吸引到交州去做贡献。

黄月英见南烨对各种发明直言不讳,心中更加佩服南烨大度,与南烨的关系更近了一层。若不是她大病初愈又男女有别,黄月英恨不得与南烨昼夜泡在一起研究科学大道。

几天相处下来,黄月英不但和南烨讨论了不少学术问题,还探讨了很多思想问题。南烨表面宣传的科学大道,实际上便是唯物主义思想,而墨家学说中也存在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宣扬的平等博爱精神更是与南烨的思想相合。两个人越聊越投机,都产生了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的感觉。

南烨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黄月英,这种喜欢不是对黄月英外貌的喜欢,而是对黄月英思想的喜欢。南烨感觉自己好像遇到了另一个穿越人士,说什么话题对方都能听懂,也都能理解。

闲聊之中南烨甚至忍不住将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机器人当成一种自己对未来的假设讲给黄月英听,黄月英竟然也能接受,还兴致勃勃的与他讨论如何才能用机关术造出这些机械。如此特别的女子怎能不让南烨动心?

黄月英同样被南烨所吸引,南烨脑子里的奇思妙想让她感到无比震惊。她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南烨法师似乎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而那个世界才是自己向往的世界。不知不觉间,两个人的心贴的越来越近,呆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第四十八回碧眼儿坐领江东南光华访贤荆州(8)

南烨和黄月英的反常自然被黄承彦和华佗看在眼中。这两个为老不尊的家伙只是相视一笑,谁也不去打扰一对年轻男女的私下交流。一个外科圣手和一个墨家钜子整日凑到一起下棋打牌为乐,静观事态发展。

廖化这几日别提多郁闷了,南烨有黄月英相伴,华佗有黄承彦作陪,就连黄鹂也有父母在身边呵护,就剩下廖化整日无所事事,只能到庄院之前的空地练武。

黄家湾本就地方不大,总共住着几十户人家,邻里之间谁不认识谁啊!很快当地百姓就发现了廖化这个异类,都知道黄承彦家来了三位客人,其中一位还每日在村中空地上打把式卖艺。于是村中孩童总是三五成群蹲在树下阴凉处看廖化练武,村中百姓没事儿的时候也来观看,廖化练到妙处,众人还一起鼓掌叫好,这让廖化更加郁闷。

郁闷的廖化本不想练了,可是除了习武他又没事可做,只能继续给村中百姓免费卖艺。渐渐的廖化也发现了卖艺的好处,休息的时候总有百姓上前与他送水闲聊,还有村中壮汉不时找他切磋比试,这让廖化的日子不再那么无聊难熬了。

若说廖化的武艺放在南烨麾下也不算出众,可是在黄家湾这个小地方还真没有敌手。很快村中的青壮男子就让廖化全打服了,竟然还有人要拜廖化为师。廖化在这些村人面前连真实姓名来历都不敢透露,又哪里敢收徒?自然一概拒绝。

村中想拜师的几个汉子不死心,便每日跟着廖化一同练武。那意思显然是说:你不是不收徒嘛?那你怎么练我们就怎么练,这你总管不着吧!

廖化也确实没法管,便由着几个汉子在身后自学,偶尔也出言指点几句,无聊的时候还让几个汉子一起上来与自己对练。几个汉子没拜师却学到了本事自然欢喜,跟着廖化练的更起劲了,这下前来围观的百姓更多,显然对打比单练更加好看。

这日廖化正在村中习武,村前小道之上行来四人。这四人两老两少,两位老者松形鹤骨,器宇不凡。两个年轻人同样英武不凡,身上气质竟与南烨有几分相似,举手投足之间既有文人风采又有武人气魄,只是少了南烨身上那种上位者的气势而已。

四人来到村口一眼就看到了村中空地习武的廖化和一圈围观的百姓。这四人平日都隐居在山庄之中,也没有什么热闹好看,此时见有人在此卖艺都是眼前一亮。其中一位老者对另一老者道:“不想此处还有热闹,我等上前一观可好?”

另一老者话也不多,只说两个字道:“好!好!”

两个年轻人见二位先生要看热闹自然欣喜,也跟在两位老者身后挤进了人群。围观百姓显然认识两位老者,急忙让出一块地方,还有百姓热情的打招呼道:“水镜先生来了!”“子鱼先生好!”原来两位老者正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和隐居鹿门山的庞德公。这二人与黄承彦为友,时常登门拜访,自然被黄家湾百姓熟知。

庞德公手指廖化问周围百姓道:“此练武者乃是何人?为何不去城中卖艺?”

百姓一听见多识广的庞德公也将此人当成卖艺的了,纷纷露出笑容。一个老丈答道:“此人乃是黄公府上客人,自称袁俭,与另外两位客人同来。那两位貌似不是习武之人,故而只有他一人在此习武。”

庞德公一听就明白了,三位客人是两文一武,想必黄承彦与两位文士谈得来,这武士自觉无趣便在此独自习武并非卖艺。想通之后庞德公便对司马徽道:“我说怎么数日不见承彦兄,原来是家中有客。我等是去是留?”

司马徽看了练武的廖化一眼点了点头,又看了身后两个年轻人一眼,然后再给庞德公使了个眼色道:“好!好!”

庞德公与司马徽相交多年自知其意,笑道:“你这好好先生就不能多说两句?我问你是去是留,你说好又是何意?元直、广元,你二人可知水镜先生是何意思?”

两个年轻人正是徐庶,徐元直和石韬,石广元。他们二人拜在庞德公和司马徽门下学艺,听老师问起,知道是考较自己,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想了片刻之后徐庶与石韬都是眼前一亮。石韬先道:“先生之意是去也好,留也好。”

庞德公点了点头问徐庶道:“元直你说呢?”

徐庶道:“我猜先生之意是此人武艺好,同行之人能得黄公款待多日更好。我等该留下拜访一番才是,免得与贤才失之交臂。”

司马徽闻言点头微笑道:“元直所言正和我意。眼前之人武艺出众,你二人也习武艺,可上前切磋结交一番。”

徐庶、石韬两人见廖化练武早就有些手痒,此时得了老师吩咐哪里还会客气。一同走进圈里同时拱手,石韬道:“这位壮士武艺超群,我二人看了半晌不觉技痒,能否请壮士指教一番?”

廖化在此习武多日,找他来切磋的村中壮汉也有不少,可是腰悬佩剑文士打扮的人来找他切磋还是头一次。最近廖化将村中青壮都打服了,正没对手,此时有人送上门来怎能不喜?他仔细看了看面前二人,发现不是村中之人,还礼问道:“不知二位仁兄如何称呼?”

石韬直言道:“我名石韬,字广元。”

徐庶犹豫片刻道:“我名单福,适才听乡里父老言讲壮士姓袁,不知对否?”

廖化道:“小弟袁俭。二位仁兄既要切磋比试,不知我等是比兵刃还是拳脚?是二位同来还是以一对一?”

石韬和徐庶擅长击剑,并不精通拳脚,石韬道:“袁兄莫要轻看我等。既要切磋较技自然以一敌一,哪有以多欺少之理?我等便比比兵刃可好?”

廖化看了看石韬腰中佩剑又看了看自己手中长枪,然后将枪往地上一立道:“石兄既要公平,我便不用长枪,咱们比比剑法。单兄能否借宝剑一用?”

徐庶听廖化开口哪有不借之理?递上佩剑道:“袁兄且用便是。”

石韬见廖化弃了惯用兵器要和自己比剑,心中不由压了一股怒气,觉得还是被眼前的少年小看了,于是决定好好教训一下廖化。拔出佩剑道:“袁兄请!”

廖化用剑还真不是小看石韬,只是因为长枪是马上兵器,比宝剑长出数倍。正可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小一寸巧,以枪对剑廖化就不能让石韬近身才能发挥优势,相反石韬就必须要近身才能抢占上风。廖化心中清楚,石韬近身的这个过程十分凶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误伤。两人只是切磋并无深仇,廖化自然不想伤了对方,这才选择长度一样的宝剑比试。对于精通各种兵器的廖化来说,用剑与用枪都是一样。他见石韬准备好了也不客气,挥剑便直刺过去。

石韬和徐庶既是至交好友又是学业上的竞争对手。刚才他和徐庶猜司马徽心意时略差一筹,此时便想借着与廖化比剑扳回一合,故而竭尽所能。见廖化剑来闪身一躲,反手一剑刺向廖化。

廖化没想到眼前文士打扮的石韬还真有两下子,挥舞手中宝剑与石韬战在一处。二人一打便是三十回合,看的周围百姓连连叫好,他们还没见村中人能与廖化交手这么多回合呢。

石韬心中也暗暗为廖化叫好,没想到此人年纪轻轻竟然也使得一手好剑术。若论才智,石韬自认不如徐庶,可是若比剑法,二人还真是不相上下。石韬一时战不下廖化,便知道徐庶上来对战也强不到哪儿去。

二人你来我往战到五十回合,便同时跳出圈外抱拳行礼。一是因为他们发现奈何不了对方,再打五十回合也难分胜负。二是因为双方体力均有消耗,再战下去都怕控制不好力道伤了对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